•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求助:翻译电白县志的一段话 (1人在浏览)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12:06 PM)
假设您的翻译是正确的,那么,公元1465-1487年间的流民又是从哪里来的?
那时候,对流民的定义又是?被流放的人?
[snapback]3407841[/snapback]​


应该是流离失所之人,韶州(今韶关)地处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粤北山区,今时发展都不怎么样,何况500多年前的明代呢!经济不发达,很多乡民离乡出走,出外流浪之人是否可称流民?
 
QUOTE(李樵夫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2:58 PM)
电白的行政区或宋代设十一乡,具体乡名、里数无可考。

元代,乡、里改称都、图,但县辖都名、图数亦无可考。

至明代,县行政区或称乡、都、村,乡与里、都与图并列同级、明成化年间迁县治,朗韶、朗肆、地安、怀德等六乡割并茂名县,其余五乡随县立图。

迁县后招收韶州(今韶关)流民于县中部居住,立德善乡三图管理。

一图在电城西北30至40里,管辖的小乡为圆田、塘村、尖山、观珠、王坑、平山、塘砥、谭儒、渡头、东涌、西涌;

二图在电城北40至90里,小乡为{勾、黄姜、花山、双石、罗坑、立石、黄陶、连垌、黎村、严坑、伦村、白泥等;

三图在电城西北70至80里,小乡有河角、横山、大衙、热水、山塘、黄蛉、塘口、平湖、黄冈、新村、观山、南台、良塘、东坑、土泥等。

楼主所说的就是所述德善乡三图。

三图过去是没有的,明成化年间招收流民后设立。

仅此而已
[snapback]3407946[/snapback]​




非常感谢!

这些历史在哪里可以查看详情?
 
QUOTE(李樵夫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3:45 PM)
应该是流离失所之人,韶州(今韶关)地处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粤北山区,今时发展都不怎么样,何况500多年前的明代呢!经济不发达,很多乡民离乡出走,出外流浪之人是否可称流民?
[snapback]3407963[/snapback]​




合理!
 
QUOTE(田园春色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3:33 PM)
公开传播方式的下载已满,不能进行下载。
[snapback]3407960[/snapback]​




短信我你电邮,我可传阅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14 PM)
您抬举我了。

我没有能力和学问考究电白始祖,我只对大衙、自己村和自己姓氏很有兴趣,甚至乐意出钱寻根源。

我村乃大衙一个自然村,却有十几种姓氏!!!让我很惊讶,至今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snapback]3407879[/snapback]​


大衙镇在隋唐时为连江县(保宁县)地,宋开宝五年(972年)随县并入电白县,当时为下保宁乡地。明成化后,为德善乡三图的大衙、山塘、塘口、新村等小乡。清朝为沙琅巡检司所辖的德善新村堡,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38 PM)
感谢!

见论坛短信
[snapback]3407897[/snapback]​


东总贵姓?可否将想查之事发一站内短信给我?
 
QUOTE(李樵夫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3:59 PM)
大衙镇在隋唐时为连江县(保宁县)地,宋开宝五年(972年)随县并入电白县,当时为下保宁乡地。明成化后,为德善乡三图的大衙、山塘、塘口、新村等小乡。清朝为沙琅巡检司所辖的德善新村堡,
[snapback]3407967[/snapback]​




QUOTE
南朝梁武帝(萧衍)中大通元年至六年(公元529―534)置连江郡,治今广德电白县马踏镇禄岳村,隶高州,(州治高凉郡今广东阳江西)。   

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公元589)废连江郡,置连江县,仍隶高州,州治高凉县(今阳江西)。   

隋炀帝(杨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高州,复置高凉郡(郡治高凉县,今阳江西)。连江县属之。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高凉郡,连江县隶广州。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复置高州,(治西平县,今恩平)。 连江县属之。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连江县更名保安县,高州治从良德县迁至保安县(一说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便迁至连江县)。此时保安县集县治、州治于一身。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高州,复称高凉郡,保安县为郡治。   

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6年)保安县更名保宁县。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高凉郡复名高州,治保宁县。此时保宁县同为县治、州治。   

唐代宗(李豫)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高州治从保宁县迁至电白县(今高州长坡),保宁县属之。时至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将良德、保宁二县,并入电白县(今高州长坡),隶高州,此后原保宁(今禄岳)不复为县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14 PM)
您抬举我了。

我没有能力和学问考究电白始祖,我只对大衙、自己村和自己姓氏很有兴趣,甚至乐意出钱寻根源。

我村乃大衙一个自然村,却有十几种姓氏!!!让我很惊讶,至今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snapback]3407879[/snapback]​


据查阅有关资料,大衙居民的姓氏大致分布如下:

陈姓最多,(将近8000人)居住在宿车、新屋仔、张公塘、华楼、禾塘岭、塘迳、竹子琅、老理塘、合丫河、山塘、单竹根、小陂、铺仔、车子坡、尖角山、灯心塘、乌泥、元山头、出米地、新岗、大园、窑角、上角、塘村、西坑、上高村、中间村、营房及大衙圩等村落;

第二林姓(1600多),分布在礼儒塘、高琅、{竹坑、书茅坪、红坎、元田、单竹根、迳背、竹笼塘、潭瓦等村;

第三是梁姓(与林姓相当),分布在大番洞、放谷岭、上板桥、下板桥、陂头仔、五里营、长河背、尖角山、油桁坡、苏屋、铜鼓岭、乌泥、将军岭、大衙圩;

第四谢姓(接近千人);第五是吴姓(略比谢姓少);

刘姓、黄姓、廖姓、蔡姓接近或少于500人;

何姓、许姓、崔姓不足300人(200人以下的不作统计)。
 
QUOTE(李樵夫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5:18 PM)
据查阅有关资料,大衙居民的姓氏大致分布如下:

陈姓最多,(将近8000人)居住在宿车、新屋仔、张公塘、华楼、禾塘岭、塘迳、竹子琅、老理塘、合丫河、山塘、单竹根、小陂、铺仔、车子坡、尖角山、灯心塘、乌泥、元山头、出米地、新岗、大园、窑角、上角、塘村、西坑、上高村、中间村、营房及大衙圩等村落;

第二林姓(1600多),分布在礼儒塘、高琅、{竹坑、书茅坪、红坎、元田、单竹根、迳背、竹笼塘、潭瓦等村;

第三是梁姓(与林姓相当),分布在大番洞、放谷岭、上板桥、下板桥、陂头仔、五里营、长河背、尖角山、油桁坡、苏屋、铜鼓岭、乌泥、将军岭、大衙圩;

第四谢姓(接近千人);第五是吴姓(略比谢姓少);

刘姓、黄姓、廖姓、蔡姓接近或少于500人;

何姓、许姓、崔姓不足300人(200人以下的不作统计)。
[snapback]3407987[/snapback]​

补充:李姓700余人;杨姓500多人;包姓缺少资料未能统计,包姓人数估计不少于谢姓。
 
◎ 流民 liúmín
[refugee] 因受灾而流亡外地、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zdic.net h 典 网】
流亡外地的人。《管子・四时》:“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齐王张令公外传》:“令招农户,令自耕种,流民渐归。”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序曲:“于是从中原迁来了不少的流民,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扎了根。”
 
根据一图二图三图中“得德善乡”重复出现的语境,得善乡不是得到好地方,而就是名为“得善乡”。
三图后面再补充说明三图的来历:
孔婆的说法是对,非土即流。
电白人除了姓“车”的,其祖宗来广东福建前,往往都经过江西珠玑巷(今南雄珠玑巷)。
因此,韶州流民来电白,因此在地广人稀的大衙立三图,可能是历史事实。
 
B哥叹惜他祖宗当年不在大衙和水东多占几里地,要不,几百年后的今天B哥成中国第一房地产商,在大衙和水东都建成碧歌园。
 
哈哈,让绿色长城老板见笑了!
钱多钱少一回事,没法正本,心有不甘而已。
 
得善乡三图在县西北七十里至八十里。 应该是倒装句

白话文应该是――在县西北七十里至八十里,得善乡三图
在县城西北方向七十里至八十里的地方,新成立了三个和睦相处的“乡”
这里我将:大唐,黄岭....这些地名都理解为村 这些村组成三个“乡”

整句翻译就是: 在县城西北方向七十里至八十里的地方,新成立了由大唐,黄岭....等村子组成的三个和睦相处乡。以上的这几个地方在都是在明成化年间中原的人逃难到这里才设立的。



没有查阅过历史资料,纯属个人翻译,不要笑话
 
东总,您所说的@姓,据查电白最新的姓氏人口构成,该姓不足两千人,排在“薛”之后,且无任何记载,百度“@姓溯源”得知该姓源出有四:一是相传黄帝的裔孙吴回的儿子终,因被封在@乡(山东平原县一带),所以叫@终,其后世子孙就有人以@为姓,称为@氏;二是战国时,齐宣王封他的小儿子田通(字季达)于@乡,他的子孙后来也姓了@;三是春秋时有@浑国(戎族,今河南嵩县东北),子孙以@为姓,也称@氏;四是在北朝时期,鲜卑族人中,有一支以步@孤为姓的人,由于为拓跋部人建立北魏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尊为“勋臣八姓”之一,并在汉化政策中被改姓为@。
  @姓人物在历史上名贤辈出。如三国时有做过宰相的@逊,晋代有文学家@机、@云,唐代有茶圣@羽,宋代有著名爱国词人@游等。此外,西汉的政论家@贾,三国名将!@抗,南朝画家@梁,隋音韵学家@九言,唐代文学家@龟蒙,宋代哲学家@九渊、学者@九龄,明代戏曲家@采,清代医学家@懋修,画家@恭,近代艺术家@陆镜若等等,都是@姓中的杰出人物。
  以人口多寡计算,@姓在新百家姓中排名第七十位。
 
QUOTE(绿色长城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6:30 PM)
公开传播方式的下载已满,不能进行下载。
[snapback]3408015[/snapback]​




http://vdisk.weibo.com/s/b0Tce

试试这个?
 
QUOTE(绿色长城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6:45 PM)
根据一图二图三图中“得德善乡”重复出现的语境,得善乡不是得到好地方,而就是名为“得善乡”。
三图后面再补充说明三图的来历:
孔婆的说法是对,非土即流。
电白人除了姓“车”的,其祖宗来广东福建前,往往都经过江西珠玑巷(今南雄珠玑巷)。
因此,韶州流民来电白,因此在地广人稀的大衙立三图,可能是历史事实。
[snapback]3408018[/snapback]​


为什么电白姓车的没经过珠玑巷?可以说说吗?
 
讨论多页的内容,这里拍下2000年版的县志,应该最为详细了哈。

[attachmentid=299683]

[attachmentid=299684]

[attachmentid=299685]

[attachmentid=299686]

[attachmentid=299687]

[attachmentid=299688]

[attachmentid=299689]
 

附件

  • DSC01298-1.jpg
    DSC01298-1.jpg
    307.8 KB · 查看: 210
  • DSC01298-2.jpg
    DSC01298-2.jpg
    406.6 KB · 查看: 173
  • DSC01340-1.jpg
    DSC01340-1.jpg
    256.3 KB · 查看: 232
  • DSC01340-2.jpg
    DSC01340-2.jpg
    382.8 KB · 查看: 207
  • DSC01360.DSC01900-2.jpg
    DSC01360.DSC01900-2.jpg
    395.9 KB · 查看: 213
  • DSC01361-1.jpg
    DSC01361-1.jpg
    359.4 KB · 查看: 187
  • DSC01746-1.jpg
    DSC01746-1.jpg
    331.8 KB · 查看: 197
姓氏来源:电白语言比较杂,但是可以分为几大类:
一、白话一系(上述新产三图人员)
二、闽南语一系(福建莆田,除上所描述的当官人员留居外,还有几次人员迁移,很多来自福建莆田猪屎巷)
三、客家话一系(上述新立三图之人员)
四、旧时正,明朝官话(明朝神电卫后人)
要想寻祖,主要根据这几种语言的区别,而不是根据区域
 
QUOTE(知秋一叶 @ 2012年08月23日 Thursday, 04:02 PM)
姓氏来源:电白语言比较杂,但是可以分为几大类:
一、白话一系(上述新产三图人员)
二、闽南语一系(福建莆田,除上所描述的当官人员留居外,还有几次人员迁移,很多来自福建莆田猪屎巷)
三、客家话一系(上述新立三图之人员)
四、旧时正,明朝官话(明朝神电卫后人)
要想寻祖,主要根据这几种语言的区别,而不是根据区域
[snapback]3408462[/snapback]​



请问“很多来自福建莆田猪屎巷”从哪里有考据,我正需要这方面的资料,请不咎处教呵。
 
QUOTE(jizun @ 2012年08月23日 Thursday, 06:20 PM)
请问“很多来自福建莆田猪屎巷”从哪里有考据,我正需要这方面的资料,请不咎处教呵。
[snapback]3408489[/snapback]​




同问!另“猪鸡巷”(故老相传)“珠矶巷”(南雄,有史证)“猪屎巷”(求科普)是口误还是真有三个地名
 
QUOTE(知秋一叶 @ 2012年08月23日 Thursday, 04:02 PM)
姓氏来源:电白语言比较杂,但是可以分为几大类:
一、白话一系(上述新产三图人员)
二、闽南语一系(福建莆田,除上所描述的当官人员留居外,还有几次人员迁移,很多来自福建莆田猪屎巷)
三、客家话一系(上述新立三图之人员)
四、旧时正,明朝官话(明朝神电卫后人)
要想寻祖,主要根据这几种语言的区别,而不是根据区域
[snapback]3408462[/snapback]​




感谢!

能否说多点?我比较愚钝。
 
根据语言区别来寻祖,不一定靠得住,语言会融合变迁的,比如讲“山窑白”(猜测是古俚语的一种)的,如果迁到客家方言为主的地方,最多三代就会变成讲客家方言。

如果没有任何牒谱,建议先从祖墓入手吧,一般祖墓的墓志铭会有一些年代记载,然后根据记载查阅相关资料,现在有电子图书馆,再说B哥在广州,到省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也方便。

当然网友提到的根据方言来区分也是一种办法,但细节的东西方言难以区分的,特别大衙地区,听讲有过做为县治所的历史,人员来源更趋复杂。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