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交流 西行散记 (4人在浏览)

QUOTE(txn @ 2007年09月12日 Wednesday, 12:10 PM)
呵呵,那里应该有很多文物,能捡吗?
[snapback]1924709[/snapback]​


没有可以捡的文物
smile.gif
 
第十九天 (8月1日)西藏到青海

6点15,天还不亮,我们就离开了安多,天很黑,路上车很少,青藏路不危险,不过路上有很多大包大坑,开快了不小心就会把人颠的飞起来,头碰到车顶,再掉下来,我就飞了一次,掉下来坐到镜头上,我可怜的屁股疼了好半天,所以即使坐后排也要系安全带。6点50过5180米的九二山口,天逐渐发亮,7:30到达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大家下来拍照留念,北方郎跟自己的爱车合影,这应该是中国公路的最高点了吧。
[attachmentid=146061]

[attachmentid=146062]
 

附件

  • PICT3435.jpg
    PICT3435.jpg
    188.1 KB · 查看: 285
  • PICT3429.jpg
    PICT3429.jpg
    183.3 KB · 查看: 280
[attachmentid=146063]

[attachmentid=146064]

[attachmentid=146065]

[attachmentid=146066]

[attachmentid=146067]

[attachmentid=146068]
 

附件

  • PICT3436.jpg
    PICT3436.jpg
    194.9 KB · 查看: 289
  • PICT3437.jpg
    PICT3437.jpg
    194.2 KB · 查看: 273
  • PICT3438.jpg
    PICT3438.jpg
    188.4 KB · 查看: 306
  • PICT3441.jpg
    PICT3441.jpg
    191.6 KB · 查看: 282
  • PICT3444.jpg
    PICT3444.jpg
    195 KB · 查看: 282
  • PICT3446.jpg
    PICT3446.jpg
    190.8 KB · 查看: 441
[attachmentid=146069]

[attachmentid=146070]
 

附件

  • PICT3447.jpg
    PICT3447.jpg
    188.9 KB · 查看: 281
  • PICT3449.jpg
    PICT3449.jpg
    188.6 KB · 查看: 264
刚拍完照,看到几辆巨大的军车拉着覆盖伪装网的坦克开过来,后面跟着护卫的车辆,他们看来也是为了赶早,开车的军人跟我们挥手致意。我们继续赶路,翻过了唐古拉山口,就算离开了西藏,进入青海境内,到达长江源地区,零星可以看见一些白屁股的藏黄羊在远处吃草,青藏铁路一路相伴,这条铁路为了尽量保持原始生态环境,以及便于动物通过铁路,到处都是高架桥,工程造价应该是世界第一了。不过尽管如此,还是对环境有不小影响的,铁路附近很多地方裸露着泥土,因为海拔这么高的地方,生态十分脆弱,主要是一些小草甚至苔藓,露着土的地方很难长出新的植物。

快到可可西里了,时间还早,路上的车很少,我们希望能看到藏羚羊。大家都换上长焦镜头,北方郎开车,我、达咏和老严三个人的眼睛不停地向四周搜索。好多次以为看到的是藏羚羊,可是仔细一看,还是藏黄羊,刚开始还停下来拍照,后来见到藏黄羊已经不稀奇了,不再停车。不时会看到也是十分珍稀的藏野驴,远远地低头吃草,我们当然要拍照了。



藏野驴
  藏野驴(Equus kiang),奇蹄目,马科,马属,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野驴别名亚州野驴,体形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

藏野驴头短而宽,吻部稍圆钝,耳壳长超过170毫米,鬣鬃短而直,尾鬃生于尾后半段或距尾端1/3段,四肢粗,前肢内侧均有圆形胼胝体,俗称“夜眼”,蹄较窄而高。吻部呈乳白色,体背呈棕色或暗棕色(夏毛略带黑色),胁毛色较深,至深棕色,自肩部颈鬣的后端沿背脊至尾部,具明显较窄的棕褐色或黑褐色脊纹,俗称“背绒”,肩胛部外侧各有一条明显的褐色条纹,肩后侧面具典型的白色楔形斑,此斑的前腹角呈弧形,腹部及四肢内侧呈白色,腹部的淡色区域明显向体侧扩展,四肢外侧呈淡棕色,臂部的白色与周围的体色相混合而无明显的界限。成体夏毛较深,冬毛较淡,幼体毛色较深,呈沙土黄色,绒毛很长,第二年夏天换毛后毛色似成体。

该物中为高原型动物,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清晨从荒漠或丘陵地区来到水源处饮水,白天大部分时间集合在水源附近的草地上觅食和休息,傍晚回到荒漠深处。藏野驴的行走方式是鱼贯而行,很少紊乱,雄驴领先,幼驴在中间,雌驴在最后,藏野驴走过的道路多半踏成一条明显的“驴径",在其经过的地方有大堆的粪便,因此很容易辩别出其活动路线。从宿地到水源草场,藏野驴每天要奔跑20多公里以上的路程,有很大的迁移性,有时与藏羚等偶蹄动物同栖一处,以高山植物为食,可以数日不饮水。

繁殖时间,雄驴争偶激烈,互相撕咬,身上经常留下明显的伤痕,交配期在7至8月间,怀孕期350天左右,6-7月分产仔,每胎1仔。4岁性成熟。

藏野驴5月中旬开始换毛,至8月中旬完全换成新毛,并开始肥壮起来,游移范围逐渐扩大,秋末为逐渐聚集大群生活。藏野驴视觉、听觉、嗅觉均很敏锐,尤其视、听觉更为发达。奔跑能力强,时速可达45公里,喜欢与越野汽车赛跑。当超过汽车时会停下来回眸注视,然后再跑,一直跑跑停停。藏野驴的叫声短促而嘶哑,远不及家驴洪亮,但能从鼻孔中发出与家驴同样的喷鼻声。
[attachmentid=146071]
 

附件

  • PICT3463.jpg
    PICT3463.jpg
    197.9 KB · 查看: 284
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左侧几百米远的地方有几个动物在奔跑,用望远镜仔细一看,竟然是狼群,一共有7条,边跑边回头向我们车的方向看。我们立刻停车,用长焦头拍照,虽然离的很远,不过还是能拍下来,只是看着很小,但这也已经十分难得了,我们都是第一次亲眼看到野生狼群。在狼群附近,还有不知什么动物立着身子看热闹。狼群回头看了看我们的车,逐渐离去.

[attachmentid=146072]

[attachmentid=146073]
 

附件

  • PICT3466.jpg
    PICT3466.jpg
    192.8 KB · 查看: 293
  • PICT3468.jpg
    PICT3468.jpg
    195.4 KB · 查看: 260
[attachmentid=146074]

[attachmentid=146075]

[attachmentid=146076]

这头牦牛好可怜,嘴上戴着套,跟着别的牛一起走,眼巴巴地看着别的牛吃草[attachmentid=146077]
 

附件

  • PICT3470.jpg
    PICT3470.jpg
    194.4 KB · 查看: 302
  • PICT3475.jpg
    PICT3475.jpg
    189.4 KB · 查看: 257
  • PICT3471.jpg
    PICT3471.jpg
    193.5 KB · 查看: 265
  • PICT3473.jpg
    PICT3473.jpg
    191.8 KB · 查看: 265
.我们上车继续赶路。走了不多远,坐在左侧的达咏说山上有什么东西,像猴子一样,我们马上停下来,仔细看,原来是旱獭,好大的个头,像小羊一样大,有好几只。原来刚才拍狼群的时候站着看热闹的也是旱獭。

旱獭
Marmot

旱獭又名土拨鼠,草地獭,属哺乳纲,松鼠科,旱獭属,又叫哈拉、雪猪、曲娃(藏语)。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陆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动物。我国有四种旱獭:蒙古旱獭、长尾旱獭、喜马拉雅旱獭、阿尔泰旱獭。

体形肥大,体长50厘米,颈部粗短,耳壳短小。四肢短粗,尾短而扁平。体背棕黄色,广泛栖息于省内高原草甸草原,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为其高密度集聚区,过家族生活,个体接触密切。洞穴有主洞(越冬)、副洞(夏用)、避敌洞。主洞构造复杂,深而多口。有冬眠性,出蛰后昼间活动。

以禾本科、莎草科及豆科根、茎、叶为食,亦食小动物。出蛰后交配,年产1胎,每胎产2-9只,3岁性成熟。喜马拉雅旱獭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省内除海西州均有分布。毛皮质好,肉细嫩鲜美,肉、油、骨、肝、胆均可入药。

一、外形特征

体短身粗,长37~63厘米。无颈,尾、耳皆短,耳壳黑色。头骨粗壮,上唇为豁唇,上下各有一对门齿露于唇外,两眼为圆形,眶间部宽而低平,眶上突发达,骨脊高起,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体毛短而粗,毛色因地区、季节和年龄变异。被毛多为棕、黄、灰色。母獭有6~7对乳头。

二、生活习性

旱獭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从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獭丘。白天活动,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优良牧草,耐饥饿,不饮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饲料。爱吃雨后草及露水草。喜群居,易驯化,不伤人,不耐热,怕曝晒,抗病力强。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以下时,就自然冬眠,时间可长达3~6个月,当气温转暖后自然苏醒。旱獭的寿命可长达15~20年,繁殖年限为10~15年。公母比例以1∶10为宜。春季是旱獭配种的季节。一般年产1~2胎,雌獭怀孕期为三十天左右,有的达四十天产仔。每胎产仔6~8只,多者达12只以上。

[attachmentid=146078]

[attachmentid=146079]

[attachmentid=146080]

[attachmentid=146081]
 

附件

  • PICT3486.jpg
    PICT3486.jpg
    193.5 KB · 查看: 249
  • PICT3489.jpg
    PICT3489.jpg
    194.5 KB · 查看: 254
  • PICT3492.jpg
    PICT3492.jpg
    188.4 KB · 查看: 267
  • PICT3493.jpg
    PICT3493.jpg
    188.7 KB · 查看: 243
拍了一会儿,继续前进,北方郎说右前方有个动物在跑,我赶紧用望远镜观察,原来是一只狐狸,拍下来看着很小,但是还能辨认,这一路收获不小,看到这么多动物,当然还有草原上到处为害,吃草根的鼠类,经常横穿马路。只是遗憾的是还是没看到藏羚羊。
[attachmentid=146082]
 

附件

  • PICT3497.jpg
    PICT3497.jpg
    189.8 KB · 查看: 264
[attachmentid=146083]

[attachmentid=146084]

[attachmentid=146085]

[attachmentid=146086]
 

附件

  • PICT3500.jpg
    PICT3500.jpg
    191.4 KB · 查看: 242
  • PICT3503.jpg
    PICT3503.jpg
    198.2 KB · 查看: 252
  • PICT3510.jpg
    PICT3510.jpg
    195 KB · 查看: 267
  • PICT3511.jpg
    PICT3511.jpg
    180.9 KB · 查看: 251
车正在开,老严突然说左面有一小群藏黄羊,围成一圈,整齐地卧倒在草地上,我们停下车,慢慢往后倒车,想拍下来,可是那些小家伙很警惕,看到我们倒车,它们都站了起来,并且向相反的方向走了,露出很多白屁股对着我们,只好作罢。


藏原羚


  藏原羚(Procapara picticaudata),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藏原羚别名藏黄羊、黄羊、小羚羊,个体较小,体长不超过1米,体重不超过20公斤,体格矫健,四肢纤细,蹄狭窄,行动敏捷。吻部短宽,前额高突,眼大而园,耳短小,尾短,雄性有一对较细小的角,雌体无角。通体被毛厚而浓密,毛形直而稍粗硬,特别是臀部和后腿二侧的被毛硬直而富弹性,四肢下部被毛短而致富,紧贴皮肤。吻端亦披毛。头额、四肢下部色较浅,呈灰白色,吻部、颈、体背、体侧和腿外侧灰褐色,臀部白色,尾背黑色,尾下及尾侧白色,胸、腹部,腿内侧乳白色。该物种为典型的高原动物,栖息于青藏高原各种类型的草原上,活动上限可达5200米,无固定的栖息地,在平缓的山坡、平地以及起伏的丘陵等均可见到,一般多集小群生活,数量不等,数只或十数只的群体较为常见,但在夏季也有单只活动的个体,而冬季往往结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一起游荡。上百只的大群目前已很难见到。

  雌雄、成幼终年一起生活。性机警好奇,行动敏捷,视、听觉灵敏。遇到异常情况时,总是先抬头凝视,发现危险后,迅即奔驰逃跑,奔跑的姿势比较特殊,看起来好象一颠一颠的,藏原羚以各种草类为食,但耐粗食的性能不如藏羚。清晨,傍晚为主要的摄食时间,同时也常到湖边,山溪饮水,在食物条件差的冬春季节,则白天大部分时间在进行觅食活动。

  冬未春初,藏原羚开始交配,每年繁殖一次,产羔期集中在7月份,交配期间,雄体之间没有激烈的殴斗现象,只在群内相互驱赶,虽个别雄体有时被逐出群外,但交配期一过,又合群生活。初生幼仔体色与成体相同,但额处常有一白斑,随着生长有消退,产下不久的藏原羚幼仔即能跟随母体活动,数天后就能奔跑,雌性藏原羚在产仔期间无选择特殊环境的习性。狼、猞猁是藏原羚的主要天敌。

  藏原羚在青藏高原分布广泛,过去曾是一些人狩猎取乐的对象,分布区牧民也有捕食的现象,长期以来数量逐步下降,分布范围也明显缩小。

  与藏羚相比,藏原羚较难与人接触,幼龄个体生性更加好动。

[attachmentid=146087]

[attachmentid=146088]

[attachmentid=146089]
 

附件

  • PICT3514.jpg
    PICT3514.jpg
    182.2 KB · 查看: 260
  • PICT3524.jpg
    PICT3524.jpg
    195.8 KB · 查看: 267
  • PICT3546.jpg
    PICT3546.jpg
    196.2 KB · 查看: 264
10点30过通天河大桥,11点到达沱沱河,等着吃午饭,看到几个骑单车进藏的小伙子,我走过去跟他们聊了一会儿,是东北人,从兰州骑单车过来,从格尔木到这里用了三天时间了,看着他们晒成这样,一个小伙子没戴帽子也没带手套,我跟他说要注意防晒,这高原紫外线很强,很容易晒伤。他们很疲惫的样子,跟我说他们做的物质和思想准备都不充分,没想到这么难,第一次骑这么远,很辛苦,有些后悔。他们问我一路有没有高原反应,我说有,只是有些缺氧的感觉,其他没什么,他们说头很疼,像要裂开一样,而且持续几天都是这样。可以理解,我们是开车,他们是骑单车,太累,太辛苦。

骑单车走青藏线景色单一,缺少变化,而且在高海拔地区持续时间极长,比走川藏线或滇藏线要枯燥无聊不知多少倍。他们有几个同伴已经骑到前面了,后面还有一个55岁的,跟他们一起骑单车。真是佩服他们,不过人一生有这样一次经历,估计今后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午饭吃的是兰州面片,非常好吃,这是这几天里我吃的最多的一次。吃完饭,看到那两个骑单车的小伙子还在徘徊,也难怪,好不容易有一个有人烟的地方,再向前走又有好远遇不到人。
 
[attachmentid=146090]

[attachmentid=146091]

远远看到风火山,山都是红色的,像神话中的火焰山。
[attachmentid=146092]

[attachmentid=146093]
 

附件

  • PICT3536.jpg
    PICT3536.jpg
    191.4 KB · 查看: 246
  • PICT3517.jpg
    PICT3517.jpg
    195.9 KB · 查看: 250
  • PICT3538.jpg
    PICT3538.jpg
    186.5 KB · 查看: 234
  • PICT3540.jpg
    PICT3540.jpg
    199.3 KB · 查看: 238
[attachmentid=146094]

[attachmentid=146095]

[attachmentid=146096]

[attachmentid=146097]
 

附件

  • PICT3543.jpg
    PICT3543.jpg
    191.2 KB · 查看: 266
  • PICT3559.jpg
    PICT3559.jpg
    193.7 KB · 查看: 246
  • PICT3560.jpg
    PICT3560.jpg
    190.6 KB · 查看: 270
  • PICT3562.jpg
    PICT3562.jpg
    195.7 KB · 查看: 279
[attachmentid=146100]

[attachmentid=146101]
 

附件

  • PICT3574.jpg
    PICT3574.jpg
    189.9 KB · 查看: 284
  • PICT3577.jpg
    PICT3577.jpg
    181.3 KB · 查看: 257
2点过5010米的风火山口
[attachmentid=146102]

[attachmentid=146103]

[attachmentid=146104]

[attachmentid=146105]

[attachmentid=146106]

[attachmentid=146107]
 

附件

  • PICT3578.jpg
    PICT3578.jpg
    192.9 KB · 查看: 260
  • PICT3579.jpg
    PICT3579.jpg
    187.2 KB · 查看: 263
  • PICT3581.jpg
    PICT3581.jpg
    179.7 KB · 查看: 314
  • PICT3582.jpg
    PICT3582.jpg
    179 KB · 查看: 272
  • PICT3583.jpg
    PICT3583.jpg
    186.6 KB · 查看: 263
  • PICT3589.jpg
    PICT3589.jpg
    193.7 KB · 查看: 249
看过一部影片"可可西里",听过一段广告词"穿越可可西里的侠客"。很好的一辆推土机。
smile.gif
 
一路行车,远远就可以看到长长的昆仑山脉,山顶一排雪山,我们今天要翻过昆仑山口,赶到格尔木。
[attachmentid=146143]

3点到五道梁,这段路很烂,被大车把路面都压的支离破碎。走了一路我们已经学会了看到刹车印就减速,不然非得被颠飞起来不可。
[attachmentid=146144]
 

附件

  • U200709131189691858166.jpg
    U200709131189691858166.jpg
    195.3 KB · 查看: 247
  • U200709131189692258122.jpg
    U200709131189692258122.jpg
    198.6 KB · 查看: 250
[attachmentid=146145]

[attachmentid=146146]
 

附件

  • U200709131189692296454.jpg
    U200709131189692296454.jpg
    191.8 KB · 查看: 263
  • U200709131189692326444.jpg
    U200709131189692326444.jpg
    181.2 KB · 查看: 262
看到昆仑山,我和老郎都不由自主地念出了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昆仑山主峰玉珠峰
[attachmentid=146147]
 

附件

  • U200709131189692482245.jpg
    U200709131189692482245.jpg
    194.1 KB · 查看: 249
真是望山跑死马,开车走很长时间,总也到不了昆仑山。我们一路都在严密搜索藏羚羊,可是一直没有踪影,也许我们没运气看到了
[attachmentid=146148]

[attachmentid=146149]

[attachmentid=146150]
 
真是望山跑死马,开车走很长时间,总也到不了昆仑山。我们一路都在严密搜索藏羚羊,可是一直没有踪影,也许我们没运气看到了
 

附件

  • U200709131189697550813.jpg
    U200709131189697550813.jpg
    189.3 KB · 查看: 246
  • U200709131189697616642.jpg
    U200709131189697616642.jpg
    184.7 KB · 查看: 252
  • U200709131189697650837.jpg
    U200709131189697650837.jpg
    192.9 KB · 查看: 261
落单的藏野驴
[attachmentid=146151]
 

附件

  • U200709131189697695859.jpg
    U200709131189697695859.jpg
    181.2 KB · 查看: 295
到了可可西里保护站,拍了张照片留念,继续前进,可可西里马上就过去了,怎么还是看不到藏羚羊,再往前,就彻底没希望了。
[attachmentid=146152]

[attachmentid=146153]
 

附件

  • U200709131189697747733.jpg
    U200709131189697747733.jpg
    193.4 KB · 查看: 243
  • U200709131189697814218.jpg
    U200709131189697814218.jpg
    185.2 KB · 查看: 285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