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教育需要适当的惩戒
(2015-07-18 19:41:32)
教育[/paste:font]
惩戒
分类:
教育杂谈
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事实仅属个例,但就是这“个例”,也玷污了教育的神圣,也改变了我的教育思想。写出来与大家商榷。
我对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论断深信不疑,几十年来,我一直遵循这一原则,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慰藉。聊天时,我记得曾经给一位领导说过,每接一班学生,我很快就能爱上他们,不管他们有多调皮。这话听起来矫情,实际是我真实情感的流露。
可是,近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后面,还应该加上一句——“完整的教育需要适当的惩戒”。
意识来源于我亲自经历过的事实。
选择了住宿,但不按照住宿时间作息。晚上不睡,说话、打闹、看手机;早晨不起,一遍一遍的铃声人家充耳不闻,更不管什么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时间到,宿舍大门锁了,该上课了,那位、那几位宝贝还得我亲自去接。问为什么被锁,答曰:今天该我值日,他们不起,我没法值日。那表情,那阵势,在向我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这事儿不赖我,你看着办。事情俨然是我错了,我不该找他、他们问话,倒是应该去找那不起床而影响我值日的同学。
期末考试到了。政教处主任在升旗时间,特意宣布考试期间将重点查处手机作弊,一旦发现,扣除个人、班级、年级多少分,还要对进行批评不得评为优秀班集体云云,为此,专门发文《某某市某某中学考场规则及违纪处理规定》。回班,我又就禁止考场作弊进行详细说明,特别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考分不高是态度问题,而作弊,是品德问题。但是,对于某些同学来说,你讲你的我做我的,井水不犯河水:几乎与此同时,他们在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建群”,以求获得最大作弊效果。在查获以后,还有同学在另一个“群”里发言:那个出事了,发这里吧。居然还有第二套应急方案!
毕业前夕,主管校长和几位主任专门召开班主任会,特意吩咐我们跟学生说明,千万不能喝酒、打架、外出上网,并每晚安排两名男老师在宿舍值班,以防范有些学生出现严重违纪现象。强调指出,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劝退、不发毕业证、已经交费的同学退费不予录取。我们当然是不折不扣地传达,而且还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强调和重点说明。但是,结果,当晚啤酒照喝不误,几口黄汤下肚,情绪渐次激动,哪里还管熄灯铃,遂至次日凌晨1时而不息。酒后喧嚣之声殃及邻舍,还有酒瓶自窗口掷下,其破碎之残片清晰可见。
咆哮课堂、外出上网、垃圾扔得遍地都是,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们都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我也曾逃学、偷瓜,也曾欺负比我小一岁的当家弟弟踩水洼,但从没有不起床,也不敢在考试时作弊,更没有喝过酒。每当我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一想到一旦被老师、家长知道必要挨骂甚至挨打,马上就会终止行动,进而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动,即使是青春期,也没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发生。现在的孩子怎么啦?我好不担心!
这些孩子身上明显表现出了无视纪律、目无尊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的思想上没有规则意识,学校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规定,对他们来说,不过是老师发给他们的印在纸上的作业,谁会拿它当回事呢?不让带手机,我照带不误;不让随便扔垃圾,我把泡泡糖吐在地上又何妨;我就不听课,去厕所可以吧,看你耐我何?
面对个别孩子的放肆,我气愤,更多的是担心。现在,你是一个学生,对于你的放肆,学校给予了你足够的宽容。如果你把这种宽容当成肆意妄为的背景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放肆,那是相当危险的。几年以后,你就要走向社会,说实话,社会可不会容忍你无法无天,你再不起床,你再去利用手机等工具作弊,你再去在不该喝酒的时间和场合酗酒试试,等待你的结果定然是:轻则丢掉工作,重则吃住免费了。
同时,我也再想,如果不是在学校,你们面对的不是可以随便欺负的老师,而是戴着大檐帽,抽屉里放着警械的刑警,你还敢如此放肆吗?他们告诉你6点起床,你敢睡到7点吗?他们不让你使用手机(作弊),你还敢建群吗?他们不让你喝酒,你喝喝试试?对于老师,你置若罔闻;对于刑警规规矩矩,且不说你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由此反映出一个可怕的现象是:
老师的地位在下降!实质上是,教育在沦陷!
古代上学,老师和学生都是坐着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师生你问我答,其乐融融。稍晚,老师坐着学生站着,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学生站立侍候在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后面的几句是“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其师道尊严可见一斑。现在,是学生坐着,老师站着。如果老师上课坐一坐领导就会批评,而上学生站起来就是惩罚。多年来,各学校都在响彻一个口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当学生成了上帝,那我们只有顶礼膜拜了。更有甚者,教育界还流传着另一个口号: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呵呵,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口号的实质贬低了老师,宠坏了学生。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民间祭祀的对象,充分地表现出中国民众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遵重、对长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民众的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把对老师的尊重放在与天地君亲同等的位置,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老师(在这里也指教育)是处在至高位置的,受到人们的尊重。我上学的时候,要是有同学调皮捣蛋收到批评挨了揍,回家以后被父亲发现,不问情由拎过来先揍一顿再说。之后,拧着孩子的耳朵到校给老师赔礼道歉。那时候,在家长的眼里,老师真的是神圣的,被称之为“先生”,天地君亲师,你让老师生气那还了得!村子里谁家过红白大事,都要请先生坐上座。试想,如此淳厚的之风,孩子焉敢跟老师眦毛?
曾几何时,老师被挤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以至于尴尬到连我们班里的孩子都可以拿我们不当会事,对我们的话置若罔闻,不拿学校规定当回事,课上居然随意出入,不睡觉不起床,玩手机吃零食,唯独不把学习当回事,而老师,也不过是在铃声响了走进教室走出教室的人。此类现象当属个别,当事人也是少数,但就是这个少数,使得我们的教育显得不那么神圣了。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可以说得清楚。我只想说,这样下去,不行!
教育殿堂必须保持神圣,任何对教育的玷污都是不允许的!咆哮课堂、顶撞老师、视老师如虚无的目无尊长现象;不按时休息、不按时起床、带手机进校、考试作弊等无视纪律的现象;不认真听课、不好好写作业、把卷子和课本随便丢弃的不努力学习的现象,都不应该存在下去,否则,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对这些孩子加以警醒,待他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将后患无穷。
衡水中学,一个颇有争议的学校。升学率高,可管理也过于严格,比如,那个“只要死不了,就往死里学”的口号。但对于衡水中学的某些措施,我还是赞成的。办公室里,我同事的女儿在衡中读高一。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了孩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违纪了你得来一趟。打接到电话开始,饭也吃不下,课也不能上,给领导请过假,拎上包就心急火燎地做车出发了。那一天下着小雨,车开得很慢,到达衡水已经快12点了。一到门口,就看到孩子在门岗里呆着眼里含着泪正在做数学题。我的同事实在忍不住就跟老师打电话,质问他们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非得让家长来一趟,是从邢台到衡水不是从东屋到西屋。最后,了解到孩子犯的错误,是因为感冒嗓子疼在自习课上喝了一口水,正好被学生会检查到了。就是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家长得来一趟学校,而实际上所做的事情,只是在孩子的违纪通知书上签个字。
后来,同事的闺女在这样严格的管理下,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香港大学录取了。她在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由衷地感叹:如果不是那样严格的管理,我的孩子能够上港大吗?我闺女后来提起衡中说:高中三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她的言外之意是非常明确的:她认可衡中的严格管理。
因为感冒嗓子疼在自习课上喝了一口水是不是必须惊动家长,确实值得商榷,而衡水中学严格管理的意识,无疑是应该肯定的。试想,老师在台上讲课,而学生坐在那里端着水一口一口喝,那是怎么一种场景?你见到过长辈给孩子说事,而孩子心不在焉地喝水吗?一节课40(最长不超过50)分钟,等到课间再喝水不会多大的不良后果?如果对上课随便喝水的现象不加以制止,那么,其他课堂纪律不允许的现象就会陆续发生,诸如上厕所、看手机、听音乐、交头接耳、看与上课无关的书籍,甚至随便出入教室,在教室里游戏等等。那不是课堂,是超市,是公园了。
在韩国,几年前,就通过了《教育处罚法》,规定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
在日本,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以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但不得实施体罚,并对哪些行为属于体罚做了较明确的说明。
在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
在新加坡,辅导、留校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但对象限于男生,部位限于手心和屁股,必须有见证人在场,体罚后写成书面报告,并立刻通知家长。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一段关于教育惩戒的论述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才能,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
各国通行的做法说明适当的惩戒是必要的,马卡连柯则重点强调了惩戒的作用。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
在以爱为基础的前提下,教育需要适当的惩戒。
惩戒,是通过处罚来警戒,是通过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进行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再次发生,以促进符合规范的意识和行为的产生。惩戒不是体罚,是在关爱的基础上,使用适度的处罚,来引起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警觉,促其进行自我教育,其出发点不是为了让学生产生痛苦和耻辱,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爱是萝卜,惩戒是木棒。教师要一手拿胡萝卜,一手拿木棒。木棒上写着这样的内容:请大家按规则行事,否则,我可不答应!如果说,爱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的话,那么,适当的惩戒就是告诉他们:做人,要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