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教育不在于口号而在行动 (1人在浏览)

我真的不乖

幼儿园
注册
2005-12-30
帖子
14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最近一期南方周末刊登了周保松先生撰写的《真正的教者》一文,文章记录了他 18年前作为《中大学生报》校园版编辑与校长高锟的交往经历,周先生感慨道,“做校长多年,高锟校长并没有留下什么动听漂亮的名句。但他是科学家,知道真正的学问真正的人格,要在怎样的环境才能孕育出来。高校长不晓得说,但晓得做。”

这也是我读完这篇回忆文章的真切感受。作者多年来一直想知道高校长为何不处分在学校“开放日”上闹事的学生,因为就在旁人看来,这事也做得挺过分。那件事是这样的――1993年的开放日,恰逢中大建校30年,所以办得特别隆重。开幕礼当天早上,百万大道会场坐满了嘉宾,高锟校长被邀到台上致辞。正当他要发言时,突然有十多位学生从两边冲出来,手持标语,高叫反对开放日口号,会场霎时乱成一团。高校长一个人在台上,手里拿着讲稿,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只能呆呆站着苦笑。与此同时,有学生抢了台上的麦克风,还有两位爬到典礼正前方的“饭煲底”顶层,用一条长布横额将中大校徽遮起来,上书“两天虚假景象,掩饰中大衰相”。 事件扰攘十多分钟后,示威同学被保安推下台,高校长才有机会将开幕词匆匆讲完,但整个开放日的气氛已全变了调。当年,作者作为学生报记者,夹在人堆中,高声问了一句:“校方会不会处分示威的同学?”“处分?我为什么要处分他们?他们有表达意见的自由。”校长边走边答,语气平静。

直到前两年,作者才从一位同事口中得悉,原来当年大学曾为此特别开会,会中只有三人不主张处分学生。三人之中,有高锟校长本人──是他硬生生将处分学生的建议压了下去。而也是在这年,高校长获诺贝尔奖后,高太太黄美芸女士回中大演讲,提及高校长当年和学生激烈争论后,回家对她说:“什么都反对才像学生哩!”这才让作者发现,高校长和许多人不同,他没有视学生为敌,更不是在容忍学生,而是暗暗欣赏这些别人眼中的叛逆学生。他似乎认为,中大学生不这样做,才奇怪才不应该。

作者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惊讶,一个校长怎么会欣赏自己的学生呢?这样的“发现”,放在内地,却令人很“惊讶”,内地不仅大学校长、中小学校长,大多是整天把欣赏学生挂在嘴边的。当然,实际情形,却很不同,不但鲜有真正欣赏学生的行动,更对学生很不宽容,还处处制订变态的校规,规定学生这不能做、那不能做。对于那些叛逆学生,比较普遍的做法是,贴上“差生”和“问题生”的标签。

内地校长们在高声谈论欣赏学生的理念时,可能并不理解何为欣赏,也不明白校方和学生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从大道理讲,校方和学生的利益是一致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可是,在各种具体的办学事务中,校方和学生,却完全可能有不一致的考量,比如,校方搞好与政府关系,争取学校资源,但学生会认为这有损学校的独立性和尊严;校方从办学成本出发,决定提高学费标准,自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当学生对校方表达不满时,才是真正考验学校校长是不是欣赏学生的时候。总体看来,在这个时候,拥有更多资源的校方,总是比较强势,而为此,在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十分强调学生自治,也就是说,当校方动用行政权侵犯学生权益时,学生自治组织,会维护学生群体的权益。由此可见,一名校长能从内心深处欣赏学生,就是在学生严重冒犯自己,让自己难堪的情况下,都根本没有想到要处分学生,这是何等之难。

目前内地学校的学生,甚至连表达不满的机会也没有获得,这和校长表示欣赏学生是多大的反差。近年来,也有一些大学校长,公开发言要求学生要敢于质疑,包括质疑自己,但回到现实,北大会商制度的出台,就说明了问题。

教育不是感口号,而在于切实的行动。高锟在担任中大校长期间,没有高喊“欣赏学生”、“鼓励学生质疑”的教育理念,可他用自己的行动,留给整个学校和社会,深深的震撼。最近北大校长周其凤的“化学歌”,引起社会广泛争议,但不见北大校内对此的反应,笔者在想,如果北大的学生报刊,也转载社会的争议,或者由学生来发表对此的意见,周校长会是何态度呢?

在《真正的教者》一文中,作者还提到一个细节,虽然《中大学生报》总是与高校长“过不去”,报道学生对校方的各种意见,但高校长每年会亲自写一封信感谢学生们的工作,还从他的私人账户拿出两万元资助学生会有经济需要的同学。而对此,学生们还不领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提到,要教育家办校。而何为教育家,没有留下教育名句的高锟先生,给那些在各大教育论坛上高谈阔论的大学校长们,好好上了一课。
 
中小学的校长没有这样的胸襟!也没有这样的能耐!
 
这年头,会做,还得会说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