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湖海山人 @ 2010年01月15日 Friday, 11:53 PM)
新老声,现在的方针是兼容并包,让时间去检验一切。
普通话推广为国语的今天,新声的发展越有优势了。
在语言学课上, 许光烈博士告诉我们:语言要从俗从众,与时俱进。
这世界,用进废退。
我无所谓,和电白人玩就用老声,在网上则新声老声都可以。
不过,我相信,时间拖得越久,一切将改变越多。
[snapback]2908228[/snapback]
古韵较为晦涩难学.
若是再以古音来加以局限,作诗的难度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各种方言大多保留古音,以前读书时,教授曾教我们:判断一个字的古音是平或是仄?可以用方言来判断,相对较准.各种方言,如闽/粤/客家等等,电白人一般都熟悉二种方言,即闽与粤(水东黎话在严格意义上算是闽语的分支),在这方面我们出错的较少.
在大学时,大家公认的最难研究的便是古音,毕竟古代没有录音机,记得某女同学曾写过专门研究古音的文章(估计是抄袭之作),被教授戏谑道:观你论文,似乎对古单颇有研究,而且研究得颇有深度---云云,后来该女同学的论文成了大家的笑柄
我个人感觉:诗之宗旨是用于言志抒情,过于强调其音律等形式,反而失其原本宗旨,因此其形式尺度可以适当放松.
至于是复印还是胶印?
我个人觉得这要先确定需求数量及大家凑钱的总额.
若是需求者众,当然胶印是最佳选择.
我个人倾向复印,这样可以"在读诗的同时欣赏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