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晒晒六、七十年代的工资和物价 (1人在浏览)

南海之光

小学三年级
注册
2014-04-28
帖子
202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转载文章)我出生于1952年,1968年参加工作,现已退休。从出生到退休,我一直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想晒一晒我身边的工资和物价,但只介绍六、七十年代的情况,不谈现在,不做置评,仅供有心人参考。
  工资情况:
  六十年代,刚参加工作的学徒工月工资18元,第二年20元,第三年22元。后来对特殊工种做了调整,我们铸造工种比一般工种提高工资2元,按20元、22元、24元执行。每月要扣除0.20元的房费(后来才规定学徒工不扣房费),病假有医生开具的病假条并经批准可以不扣工资,事假旷工均按日扣工资。那时的工资是“裸工资",没有其他任何补贴,1969年五一以后开始执行夜班津贴,上一个夜班补助0.20元。年底一次性给予粮价补贴4.50元,每年的12月是高兴的日子,一月增加4.50元是一个相当不小的数目!
  三年学徒期满,第四年执行见习工资,无论什么工种,均为一级工工资27.50元。第五年正式定级,也就是执行二级工工资32.50元。到此为止,没有国家的调资文件,工资也就没有希望再动了。
  1976年10月,国家下发文件给工人调工资,调资比例40% 。我有幸进入第一批调资人员名单,工资上升为三级工标准,每月37.60元。没有资格调资的人仍然执行二级工工资,但是调整为每月36.00元。也就是说,我这三级工只比二级工工资高1.60元,但能够在40%以内,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1979年10月,国家再次调整工人工资,调资比例仍为40%,而且文件明确指出,原则上上次调过资的人不再连续调资。结果是这次调为三级工的工资执行41.10元,我们上次调过资的人同样是三级工却仍然执行37.60元的工资标准 ,相同的级别每月少拿3.50元。上次有幸调资的大部分都是生产骨干,落到这个下场,心里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心里不是滋味的还大有人在,我父母由于是集体厂子,厂里工人工资相对更低,有的老工人干了十几年,月工资还是一级24.00元。可是新入厂的学徒工执行统一标准,第四年见习工资就是27.50元,已经比这一部分老工人的工资高了。历史遗留问题,心里虽然不痛快,也是无可奈何。所幸这时各种津贴如副食补贴等等陆续开始执行,工资越来越乱,可比性也越来越差了。
  入厂后我就存有一个梦想,希望我这一辈子能够达到我师傅的工资水平,也就是四级工每月44.10元。厂里虽然也有个别的五级工六级工,但都是干了一辈子并且技术高超的老人,对我们这些当时的小青年来说还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厂里分配来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当得知他的月工资是51.50元时,我们都惊奇的舌头半天缩不回去。
  无论是新三级工的41.10元,还是我心中的奋斗目标四级工的44.10元,这就是六、七十年代 一个小县城国营工厂大部分工人的工资水平。手边没有准确的统计资料,我的感觉就是那时国营工厂工人的平均月工资是40多元不会到50元。
  物价情况:
  面粉: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私人卖粮是“投机倒把",抓住一律罚没还要开批斗会,所以市场上没有光明正大的粮食可买。农村是生产队分粮(1975年我在县里帮忙做年终统计,看到个别村每年每人才分小麦5市斤,真不知那个村的人怎么生活)。非农业人口是吃国家供应粮,实行定量制,一般成年人每人每月27-30市斤,我们铸造工是重体力劳动,月粮食定量43市斤(好多人唾弃我们的工作,但羡慕我们的粮食定量)。每月的粮食定量中,面粉、玉米面、地瓜干都有固定的比例,记得几经调整后,最后的比例是70:20:10。春节前每人供应一市斤花生(带皮)。当时到粮站凭居民粮油供应本(我现在还保存着)买粮,面粉0.18元一市斤,到工厂食堂凭定量买饭票,馒头0.20元一市斤(按面粉算,一斤面粉出1.5斤馒头)。这个价格,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取消粮食定量为止,一直没有变化。
  猪肉:生猪也是实行国家控制,农村可以自宰自食,不得到市场上公开出售猪肉。商业局下属的食品公司负责生猪的收购、调拨、宰杀、出售。那时由于缺食用油,越肥的肉越受欢迎,瘦肉几乎无人愿买。无论肥瘦,一律0.72元一市斤,这个价格一直到生猪市场全面放开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头蹄下水不太受欢迎,价格很低(六十年代末有一次我们上夜班,值班的李姓食堂炊事员长懒,从外边买来熟猪蹄顶替夜餐做菜,虽然一个熟猪蹄0.10元,夜班工人仍然嫌贵连夜告到厂领导那里,逼得炊事员当场做了检查和道歉-----当时的工厂食堂一般是几分钱一个菜,五分的菜就已经见肉了)。牛羊肉一般不见(宰杀耕牛是犯法的大事,只有病死的牛才可以出售),因化不出油来也不受欢迎,价格一般在一市斤0.50元左右。
  鸡蛋:鸡蛋的供应渠道全靠市场,小县城的供销社只收不卖(收购后调拨城市市场)。市场上鸡蛋论个不论斤,根据大小一般在0.55元10个左右。也是多年价格不变,即便是淡旺季,价格起伏也不大(需要指出的是,那时都是本地鸡,鸡蛋比现在的小,大约10个也就一市斤多点)。
  自行车:除了四大名牌上海的”永久“、”凤凰“和天津的”飞鸽“、”红旗“以外,我们山东地区比较喜欢能载重的青岛”大金鹿“(原来叫”国防“牌),价格都在150元左右,但相当不好买。
  手表:无论是上海的”上海“表还是天津的”东风“表,一律是120元。我第一块手表是上海的”春蕾“,价格就改为125元了。进口表以瑞士表为主,价格较高,小县城里基本无人问津。
  缝纫机:上海的”标准“、”蜜蜂“、”飞人“等是名牌,价格在150元左右。由于同是结婚的”四大件“之一,很难买到(”四大件“又称”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
  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从七十年代初在小县城出现后,价格一直不算太高,一般六个管的单波段收音机在40元左右。电子管收音机由于受交流电所限,小县城很少见。
  电视机:七十年代出现在小县城,从9英寸黑白电视迅速发展到18、20英寸彩电。18英寸彩电1440元,20英寸彩电1650元,不论是进口的彩电还是国产的彩电,价格相同,但是都不好购买,后来发展到必须用”侨汇券“才能买得到。
  香烟:以0.09元一盒的"勤俭“、”葵花“为常见,境况较好的人和农村结婚宴席上吸0.15元的”金鱼“,工厂四级以上工人也有吸0.20元的”海滨“的,后来的0.20元的”丰收“因一般人难以买到被称作”干部烟“。还有0.065元一盒的”福“牌,市面上很难买到。0.39元的”大前门“一直不缺,但鲜见有人购买(我第一次正式到岳父家,岳父就准备了一盒,但也仅限这第一次)。我一位师傅因具有高超的正骨技术,时常被极为少见的小轿车接去淄博的几个大矿山为人正骨,由于不敢收取货币报酬,因而身边有时有”大前门“烟,只要被工人们发现,必然动手强抢,只有这样,才得以品尝一下”两撇胡“的滋味(”大前门“烟条上的图案很像两撇夸张的胡须,被形象地称为”两撇胡“烟)。
  白酒:一般为散装的瓜干酒,0.60元一市斤,1.10元的瓶装”景芝白干“就算比较高档的”门面酒“了。曾经惊奇的在周村百货大楼的”侨汇专柜“看到茅台酒,8.00一瓶,汾酒和竹叶青各为3.00元一瓶。1977年国庆去BJ旅行结婚,在前门烧麦馆(即有名的”都一处“)狠狠心品尝过一两竹叶青(那里瓶装酒可以拆零卖),0.27元。(旅行结婚时在BJ吃过三次”奢侈饭“,除了”都一处“外,在前门烤鸭店和西单还各有一次,每次都要花去10元钱左右,也就是说,两个人一顿饭就花去一个人一个月的全部生活费。)
  火柴:0.02元一盒。
  食盐:0.13元一市斤。
  酱油:0.20元一市斤。
  食醋:0.08元一市斤。
  邮票:平信0.08元,挂号信0.20元。
  还有一些生活用品,由于记忆不准,不敢在此罗列了。
  附带介绍一下汽车的发展变化:当时的惠民地区一共12个县(东营还没有分出去,桓台高青也还没有划给淄博),仅桓台县有一辆小轿车,被老百姓称为”鳖盖子“,其他县最好的也只有一辆帆布顶棚的老式BJ吉普。载重汽车七十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以4吨的解放车以及2.5吨的跃进车和俄式嘎斯51为主,后来出现了大头车,这已经是当时单位领导最体面的座驾了。这种情况基本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发生了改变。
  那个年代,物资奇缺,品种单一,但是价格却是稳定少变。九十年代开始,市场供应越来越丰富,品种也变得五花八门,价格随之出现了经常的变动,已经令人难以有个深刻的印象和记忆了。
  再说一遍,本文只想晒晒六、七十年代我身边的工资和物价情况,不谈现在,不做置评,仅供有心人参考。


  二零一三年元月十二日
 
觉得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转载出来同大家分享。我们不求美化历史,也不求丑化历史,只求客观的历史。
 
我读一年级时学费是五角钱,三年级时是1.5元,五年级时是3.5元,初一16.5元。1980年前后五角钱可以买4本连环画。小说都是一块钱左右一本。如577页的《破壁记》1.25元,430页的《金陵春梦》1.15元。大衙―水东的客车收费0.78元(0.025元X31公里)。
 
QUOTE(lianwu779 @ 2014年07月14日 Monday, 09:56 PM)
80年前五角钱可以买4本连环画。小说都是一块钱左右一本。如577页的《破壁记》1.25元,430页的《金陵春梦》1.15元。大衙―水东的客车收费0.78元。
[snapback]3670041[/snapback]​




车费有这么低过?
 
好文章,做个标记,晚点好好品读!
 
QUOTE(byronroy @ 2014年07月14日 Monday, 09:58 PM)
车费有这么低过?
[snapback]3670042[/snapback]​




感觉是有的,那霍到大车田(罗坑)成人票1角,小孩半票五分还是七分的记忆中坐过
 
QUOTE(byronroy @ 2014年07月14日 Monday, 09:58 PM)
车费有这么低过?
[snapback]3670042[/snapback]​


博贺至水东33公里0.83元,我都搭过。
 
以前吃块肉都要粮票,一到冬天没衣服穿,冷得要命,在茂名坐火车要9天9夜才到BJ;现在肉吃到想吐,冬天有暖气,到BJ坐高铁不到一天就到BJ!你说现在好还是以前好?
 
以前没有贪官,也没有人想去贪,升官凭工作表现,不用买,而现在,军委副主席都卖官,连一个最小的村官都要买,认前睡觉不用关门,现在带点钱出门买菜都有人抢。真不知是现在好还是以前好?
 
应该说各有各好,但其实应该能更好。

不要只羡慕过去的优点,而刻意忽略现在的优点

不要因为现在的优点,而鄙视过去的的一切
 
QUOTE(繁星点点 @ 2014年07月15日 Tuesday, 01:27 PM)
以前没有贪官,也没有人想去贪,升官凭工作表现,不用买,而现在,军委副主席都卖官,连一个最小的村官都要买,认前睡觉不用关门,现在带点钱出门买菜都有人抢。真不知是现在好还是以前好?
[snapback]3670201[/snapback]​


“现在带点钱都有人抢”,问题是以前想带点钱都没机会带啊!设想一下原始社会里没有贪官,也没有人去贪,那应该是你想象中的理想社会吧!关键是那时大伙儿天天为吃的发愁,生产力极端低下,去何处都只有走路,没有自行车,没有汽车,更没有飞机。天冷的时候没有棉被,没有暖气。下雨的时候只有躲在大树底下,或者山洞里。天气热的时候没有风扇,没有空调。
 
QUOTE(byronroy @ 2014年07月14日 Monday, 10:58 PM)
车费有这么低过?
[snapback]3670042[/snapback]​




七十年代 水东到茂名好像是0.59/61元一张的
 
毛时代,食油每人每月四两,猪肉每人每月半斤,布票每人每年一丈三尺六,大米城镇居民每人每月二十二斤。
听父辈说,那时猪肉票每月都不敢全买,要留部份放到春节过年。倒是布票剩得最多,因为无钱买布做新衣服,家里每年都有布证出卖。毛时代,十乡八里难见一个肥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的,算是老毛对社会的一大贡献。
 
看完了,觉得那时真是很生活物资真是太缺了。有参考价值。
 
[attachmentid=330030]

[attachmentid=330031]

90年代水东的水价
 

附件

  • 123.JPG
    123.JPG
    193.7 KB · 查看: 282
  • 456.JPG
    456.JPG
    159 KB · 查看: 223
记得75年农村读小学学费是1.5元,初中3元,高中7元,每个镇(公社)都有一所中学高中班,大队(行政村)有初中班,城里(县城)好的老师都轮流调到农村去,比如那时比较偏远的沙朗、马踏、岭门等镇(公社),就有不少高学历、高水平的老师,他们大都毕业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海南师专和湛江师专(雷州师专)。比如岭门中学黄泽琳(女),广州人,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教高中物理,吴日忠中山大学英语系毕业教高中英语,马踏中学张宜盛、关国聪等,全县师师水平分配比较平衡,城乡相差无几,不存在农村中学跑来县城中学读书,交高昂择校学费等。
 
现在的教育,资源极不平衡,偏远山区的师资严重短缺,好的老师都跑到县城了。
 
QUOTE(b654032 @ 2014年07月16日 Wednesday, 04:47 PM)
记得75年农村读小学学费是1.5元,初中3元,高中7元,每个镇(公社)都有一所中学高中班,大队(行政村)有初中班,城里(县城)好的老师都轮流调到农村去,比如那时比较偏远的沙朗、马踏、岭门等镇(公社),就有不少高学历、高水平的老师,他们大都毕业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海南师专和湛江师专(雷州师专)。比如岭门中学黄泽琳(女),广州人,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教高中物理,吴日忠中山大学英语系毕业教高中英语,马踏中学张宜盛、关国聪等,全县师师水平分配比较平衡,城乡相差无几,不存在农村中学跑来县城中学读书,交高昂择校学费等。
[snapback]3670686[/snapback]​


我读初中高中每学期学费是三至五元钱,但初中每个月有十多斤大米、高中有二十二斤大米的粮票,总的来说有赚了。
 
QUOTE(b654032 @ 2014年07月16日 Wednesday, 04:47 PM)
记得75年农村读小学学费是1.5元,初中3元,高中7元,每个镇(公社)都有一所中学高中班,大队(行政村)有初中班,城里(县城)好的老师都轮流调到农村去,比如那时比较偏远的沙朗、马踏、岭门等镇(公社),就有不少高学历、高水平的老师,他们大都毕业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海南师专和湛江师专(雷州师专)。比如岭门中学黄泽琳(女),广州人,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教高中物理,吴日忠中山大学英语系毕业教高中英语,马踏中学张宜盛、关国聪等,全县师师水平分配比较平衡,城乡相差无几,不存在农村中学跑来县城中学读书,交高昂择校学费等。
[snapback]3670686[/snapback]​


当时电白七中老师资质很好,语文有戴章年、陈日祥;数学有周碧龄、张建才;物理有陈广杨;化学有吴世盛;英语有许培兴等知名老师。八0年后很多老师调到县城了。
 
七中在???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