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存
幼儿园
- 注册
- 2008-07-23
- 帖子
- 26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0
家里的沙发扶手上放着一些书,是一段时间内正在读和一直爱读的。不多,也就几本,小小的一摞放在那里,供我在周末的深夜打发时间。
一本是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是我常常翻的。盗版的,但错别字不多,只是排版比较无序。也罢,知堂老人原本就不想深深地刻下什么,只是平静、客观地作有生之年的一点记录。他的文字几乎没有想象,也谈不上表达的用力,甚至连倾向性都说不上。我喜欢他这种清淡,电视看累了,随手拿来,随便翻一篇,或被他的旧事吸引,或感于他在旧书堆的发现,总之是能渐渐看进去,比小说少点期待,比风景小文又多点实在。往往不觉就是子夜。知堂老人的文字是一杯凉茶,不着温度,但茶味犹在,沉浮间能读出自己的一份感慨。作为五四时期国民批判的的健将,周作人是温文尔雅,不符合“将”实的。你见不到严厉字眼,见不到恼怒,也见不到温情。几次读下来,我总想到一盏夜灯,一杯凉茶,一个冷静老人,在黎明前,写下忠实于历史和回忆的日记。他的文字冷,态度冷,人生也冷,但不是突袭而来的那种冬天的冷,也不是街边彻骨的那种冷漠的冷,是早起浇一把凉水在脸上那种清醒的冷。他是个冷静的人。
如果周作人是皮肤上的冷,那林语堂就是嘴里的热。林语堂的文章读来不似周作人的轻松,有些拗口。句子虽不长,但倒装句多,书面语多,外交辞令多,论证调子浓。读他的文章要集中精力,像肩上扛着个不轻的包袱,有点累。同样作为国民批判主力的林语堂善于从中外的政治和日常生活对比中突显中国纲常伦理的不合理性和匪夷所思。手法和句法上大概都受了外文的影响,较含蓄,多轻幽默,却是不能轻松的笑出来。他的热是呵呵一团热心祝福祖国的热。他热切地想要改变中国人的劣根性,同时也知道是无能为力的。就像报多大的希望就有多大失望的定律一样,他本该注定悲伤的。好在林语堂生性乐观,也终于看透自己的无力,于是他喊出来,却也只比周作人憋着忍受好过一点点而已。
还有一位国民劣根性批判的专家,是我一直读不完,也常读常叹的鲁迅。一本也是盗版的《鲁迅精选集》夹在那摞书其中,其中我最仔细去读的却是《鲁迅全传》一文。鲁迅可谓解剖世态的权威,但在他之后,照样有人解剖他,且沿袭了他刀锋的锋芒,即不留余地。于是一个战斗的,孤僻的,不断丧失的鲁迅被从文学史里拉出来。孤独的来,也孤独的去,他自己伤痕累累,对别人也充满伤害……
我常出神地想,周作人、林语堂、鲁迅,他们像国民劣根批判中的铁三角:鲁迅是冲锋的战士,林语堂是刷标语的后勤,周作人是混迹在人群中冷静举例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这小小的一摞书,像一个硕大的问号:国民劣根,有没有尽头?结局却是同样硕大的叹号:依然!
无独有偶,他们都无一例外的保持了生命的真实,用真情,真感,真言说话。就这一点,已经无愧于大师称号。
一本是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是我常常翻的。盗版的,但错别字不多,只是排版比较无序。也罢,知堂老人原本就不想深深地刻下什么,只是平静、客观地作有生之年的一点记录。他的文字几乎没有想象,也谈不上表达的用力,甚至连倾向性都说不上。我喜欢他这种清淡,电视看累了,随手拿来,随便翻一篇,或被他的旧事吸引,或感于他在旧书堆的发现,总之是能渐渐看进去,比小说少点期待,比风景小文又多点实在。往往不觉就是子夜。知堂老人的文字是一杯凉茶,不着温度,但茶味犹在,沉浮间能读出自己的一份感慨。作为五四时期国民批判的的健将,周作人是温文尔雅,不符合“将”实的。你见不到严厉字眼,见不到恼怒,也见不到温情。几次读下来,我总想到一盏夜灯,一杯凉茶,一个冷静老人,在黎明前,写下忠实于历史和回忆的日记。他的文字冷,态度冷,人生也冷,但不是突袭而来的那种冬天的冷,也不是街边彻骨的那种冷漠的冷,是早起浇一把凉水在脸上那种清醒的冷。他是个冷静的人。
如果周作人是皮肤上的冷,那林语堂就是嘴里的热。林语堂的文章读来不似周作人的轻松,有些拗口。句子虽不长,但倒装句多,书面语多,外交辞令多,论证调子浓。读他的文章要集中精力,像肩上扛着个不轻的包袱,有点累。同样作为国民批判主力的林语堂善于从中外的政治和日常生活对比中突显中国纲常伦理的不合理性和匪夷所思。手法和句法上大概都受了外文的影响,较含蓄,多轻幽默,却是不能轻松的笑出来。他的热是呵呵一团热心祝福祖国的热。他热切地想要改变中国人的劣根性,同时也知道是无能为力的。就像报多大的希望就有多大失望的定律一样,他本该注定悲伤的。好在林语堂生性乐观,也终于看透自己的无力,于是他喊出来,却也只比周作人憋着忍受好过一点点而已。
还有一位国民劣根性批判的专家,是我一直读不完,也常读常叹的鲁迅。一本也是盗版的《鲁迅精选集》夹在那摞书其中,其中我最仔细去读的却是《鲁迅全传》一文。鲁迅可谓解剖世态的权威,但在他之后,照样有人解剖他,且沿袭了他刀锋的锋芒,即不留余地。于是一个战斗的,孤僻的,不断丧失的鲁迅被从文学史里拉出来。孤独的来,也孤独的去,他自己伤痕累累,对别人也充满伤害……
我常出神地想,周作人、林语堂、鲁迅,他们像国民劣根批判中的铁三角:鲁迅是冲锋的战士,林语堂是刷标语的后勤,周作人是混迹在人群中冷静举例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这小小的一摞书,像一个硕大的问号:国民劣根,有没有尽头?结局却是同样硕大的叹号:依然!
无独有偶,他们都无一例外的保持了生命的真实,用真情,真感,真言说话。就这一点,已经无愧于大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