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7-11-29
- 帖子
- 365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1
骗收许可证推农资配送
来源:南方农村报 2008-11-10 10:17:39 作者:冼伟锋
最近,电白县观珠镇供销社主任做了一件“对抗”县供销社的“壮举”,赢得了该镇供销社挂靠农资店主的交口称赞。
在这次县供销社以更换化肥农药经营许可证为由收回许可证,以取消许可证逼迫全县供销社系统农资店签订农资配送协议的闹剧中,观珠镇供销社主任却始终没有上交挂靠的22家农资店的许可证,尽管他为此受到了县供销社主任兼农资配送公司董事长高景旺的压力。
而其他镇的供销社系统农资店则没这么好运了。
供销社前脚收证
工商局后脚来查
10月29日傍晚,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进电白县岭门镇永耀(化名)的农资店里,墙上挂着崭新的化肥农药经营许可证,在这间农资堆放杂乱无章、光线昏暗的瓦房里,显得格外醒目。这个许可证,虽然花了400元冤枉钱,但要不是店主“醒目”,说不定他已经与县农资配送公司签订了配送协议。
9月底,县供销社工作人员来到岭门镇供销系统的农资店,以许可证不规范需重新印刷为由,把店主们的许可证收回去,并承诺“印好后一定发回”。
过了几天,县工商局经检大队打电话给岭门镇工商所谢所长,要求谢所长通知各农资店准备好许可证,以备检查。据谢所长透露,当时他把岭门镇所有农资店都具有许可证的情况告诉了经检大队的工作人员,叫他们不用来。然而第二天,经检大队的工作人员还是来到岭门镇,谢所长便安排了一位同事陪同到各农资店检查。
当各农资店陈述许可证已被县供销社拿去暂无法出示的情况后,经检大队的工作人员要求,各店主必须尽快到县供销社拿回许可证,以备再次检查。
然而,农资店主却被县供销社告知,要拿回许可证,必须与县农资配送公司签订农资产品配送协议。据农资店主反映,“协议书完全是霸王条款,根本没法签。”
为应付经检大队的再次检查,永耀想起自己的门店在农业局也有备案,于是赶快到农业局补办了一个,农业局也把许可证的发证时间变为“2008年2月”。
据岭门镇另一经销商阿翼(化名)反映,经检大队前后共3次检查他是否有许可证。
许可证在农资店经营过程中是无需接受工商部门检查的,因此,县工商局经检大队频查许可证的行为,被众多经销商质疑为多管闲事,动机可疑,一些诸如“工商局与供销社勾结逼农资店入圈套”的说法也在民间流行开来。
协议被质疑霸王
农资店加盟寥寥
今年4月,电白县农业生产资料配送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供销社占有55%的股份,其余45%的股份为私人老板所拥有。
8月,县供销社在下发最新一批农药化肥许可证时,与有关农资店签订了《经营农资责任书》,明确提出“本系统各经营网点经营化肥、农药统一由县配送公司集体采购”。
9月底,县供销社威胁被上收许可证的农资店签订配送协议,否则不发回许可证。协议书中,众多经销商最不满的是第五条“违约责任”,该条规定:对如违反协议书第三条第2款中的任何一项规定,配送公司有权即时解除本协议,取消许可证和网点授权书,配送公司已经配送给经销商的农资产品不予退换,应在三天内结清农资配送公司所有农资产品的货款及欠款滞纳金,并支付违约金10万元给配送公司。
10月30日,县配送公司总经理杨春成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10多家农资店与配送公司签订了协议书。”
据了解,电白县挂靠供销系统的农资店有近200家。
对此,县供销社只好修改协议,“因为他们对第五条违约责任存在十分大的意见,我们昨晚(10月29日晚)已和配送公司研究决定,对第五条作了修改。”
修改后的协议书,删除了经销商“支付违约金10万元给配送公司”的内容,也同时去掉了“若配送公司无故终止本协议,需赔偿10万元给经销商”的字样。
“这样修改跟原来的没什么两样,还是霸王条款,我坚决不签。”观珠镇一位农资经销商说。
“只要他们(农资店)提供农资产品的采购信息,我们都会按照他们的要求配送产品。要是他们这样都不肯跟我们签,真不知道他们有何居心?”杨春成略显郁闷地说。
经营无需许可证
配送防假太牵强
县供销社主任高景旺说:“现在假冒农资产品比较多,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重塑群众对供销社的良好印象。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什么都统一,害农坑农就不可能存在了,我们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三农服务。”
“这个理由不值一驳,凭什么认为门店一定会卖假,而配送公司就不会呢?大家都想把生意做好啊。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供销社根本就没有权力发许可证,工商部门也没权力检查我们是否有许可证,因为经营农资根本就不需要许可证。”岭门镇一位农资经销商用了3个“根本”表达他的愤怒。
省工商局早已发文明确:化肥经销已完全放开,无需挂靠供销社和农业三站。据了解,仅观珠镇就存在20-30家个体农资店。
“由于个体农资店无需与供销社签订农资产品配送协议,在进货渠道、品种、价格等方面,都可以根据市场规律及时作出调整。而我们一旦被强逼签订配送协议,在各方面都会受到配送公司的制约,肯定竞争不过个体。”不少挂靠供销社的经销商对以后的生意表示担忧。
来源:南方农村报 2008-11-10 10:17:39 作者:冼伟锋
最近,电白县观珠镇供销社主任做了一件“对抗”县供销社的“壮举”,赢得了该镇供销社挂靠农资店主的交口称赞。
在这次县供销社以更换化肥农药经营许可证为由收回许可证,以取消许可证逼迫全县供销社系统农资店签订农资配送协议的闹剧中,观珠镇供销社主任却始终没有上交挂靠的22家农资店的许可证,尽管他为此受到了县供销社主任兼农资配送公司董事长高景旺的压力。
而其他镇的供销社系统农资店则没这么好运了。
供销社前脚收证
工商局后脚来查
10月29日傍晚,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进电白县岭门镇永耀(化名)的农资店里,墙上挂着崭新的化肥农药经营许可证,在这间农资堆放杂乱无章、光线昏暗的瓦房里,显得格外醒目。这个许可证,虽然花了400元冤枉钱,但要不是店主“醒目”,说不定他已经与县农资配送公司签订了配送协议。
9月底,县供销社工作人员来到岭门镇供销系统的农资店,以许可证不规范需重新印刷为由,把店主们的许可证收回去,并承诺“印好后一定发回”。
过了几天,县工商局经检大队打电话给岭门镇工商所谢所长,要求谢所长通知各农资店准备好许可证,以备检查。据谢所长透露,当时他把岭门镇所有农资店都具有许可证的情况告诉了经检大队的工作人员,叫他们不用来。然而第二天,经检大队的工作人员还是来到岭门镇,谢所长便安排了一位同事陪同到各农资店检查。
当各农资店陈述许可证已被县供销社拿去暂无法出示的情况后,经检大队的工作人员要求,各店主必须尽快到县供销社拿回许可证,以备再次检查。
然而,农资店主却被县供销社告知,要拿回许可证,必须与县农资配送公司签订农资产品配送协议。据农资店主反映,“协议书完全是霸王条款,根本没法签。”
为应付经检大队的再次检查,永耀想起自己的门店在农业局也有备案,于是赶快到农业局补办了一个,农业局也把许可证的发证时间变为“2008年2月”。
据岭门镇另一经销商阿翼(化名)反映,经检大队前后共3次检查他是否有许可证。
许可证在农资店经营过程中是无需接受工商部门检查的,因此,县工商局经检大队频查许可证的行为,被众多经销商质疑为多管闲事,动机可疑,一些诸如“工商局与供销社勾结逼农资店入圈套”的说法也在民间流行开来。
协议被质疑霸王
农资店加盟寥寥
今年4月,电白县农业生产资料配送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供销社占有55%的股份,其余45%的股份为私人老板所拥有。
8月,县供销社在下发最新一批农药化肥许可证时,与有关农资店签订了《经营农资责任书》,明确提出“本系统各经营网点经营化肥、农药统一由县配送公司集体采购”。
9月底,县供销社威胁被上收许可证的农资店签订配送协议,否则不发回许可证。协议书中,众多经销商最不满的是第五条“违约责任”,该条规定:对如违反协议书第三条第2款中的任何一项规定,配送公司有权即时解除本协议,取消许可证和网点授权书,配送公司已经配送给经销商的农资产品不予退换,应在三天内结清农资配送公司所有农资产品的货款及欠款滞纳金,并支付违约金10万元给配送公司。
10月30日,县配送公司总经理杨春成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10多家农资店与配送公司签订了协议书。”
据了解,电白县挂靠供销系统的农资店有近200家。
对此,县供销社只好修改协议,“因为他们对第五条违约责任存在十分大的意见,我们昨晚(10月29日晚)已和配送公司研究决定,对第五条作了修改。”
修改后的协议书,删除了经销商“支付违约金10万元给配送公司”的内容,也同时去掉了“若配送公司无故终止本协议,需赔偿10万元给经销商”的字样。
“这样修改跟原来的没什么两样,还是霸王条款,我坚决不签。”观珠镇一位农资经销商说。
“只要他们(农资店)提供农资产品的采购信息,我们都会按照他们的要求配送产品。要是他们这样都不肯跟我们签,真不知道他们有何居心?”杨春成略显郁闷地说。
经营无需许可证
配送防假太牵强
县供销社主任高景旺说:“现在假冒农资产品比较多,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重塑群众对供销社的良好印象。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什么都统一,害农坑农就不可能存在了,我们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三农服务。”
“这个理由不值一驳,凭什么认为门店一定会卖假,而配送公司就不会呢?大家都想把生意做好啊。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供销社根本就没有权力发许可证,工商部门也没权力检查我们是否有许可证,因为经营农资根本就不需要许可证。”岭门镇一位农资经销商用了3个“根本”表达他的愤怒。
省工商局早已发文明确:化肥经销已完全放开,无需挂靠供销社和农业三站。据了解,仅观珠镇就存在20-30家个体农资店。
“由于个体农资店无需与供销社签订农资产品配送协议,在进货渠道、品种、价格等方面,都可以根据市场规律及时作出调整。而我们一旦被强逼签订配送协议,在各方面都会受到配送公司的制约,肯定竞争不过个体。”不少挂靠供销社的经销商对以后的生意表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