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茂名最大的客家围屋濒临坍塌 (3人在浏览)

电白之音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7-11-29
帖子
365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茂名最大的客家围屋濒临坍塌

2008-08-20 16:02:23 茂名日报网络版


  这座清代典型的方形客家古民居位于沙琅镇月朗口村,已有200多年历史


  北京奥运前夕,我们专程赴电白县沙琅镇农村探访。这里有一座濒临坍塌的茂名最大的客家古民居。


  沙琅是茂名市为数不多的纯客家镇之一。茂名的客家人据考是源自明末清初时期客家移民史上的第五次南迁。以沙琅镇为中心,周围方圆数十里语言均以当地人俗称的话为主,这同属于客家方言语系。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


  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货真价实的客家民居。


  典型的清代方形客家围屋


  这是一片颇具特色的建筑群,它位于沙琅镇月朗口村。这座民居的建筑样式具有客家传统民居的典型特点,属于方形客家围屋。


  朗山庄是茂名地区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占地面积约2835平方米,格局为“三踏六笔塔九拖廊”,即前后三进(三排)、左右六塔(六排)、共有九条廊道。是类似中原汉族府第风格的殿堂式民居建筑。它采用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布局严谨,讲究座向,主次对称,外型堂皇美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主要特点是屋内厅堂多,天井多。大宅内共有房间85间,据说当年在最兴旺的时候,屋内共住有吴姓家族的200余人。


  当你走进朗山庄的大门,你会发现,从这里可以在屋内任意穿行到任何一间房间。这就是早期客家民居的建筑特点:聚族围居,外紧内松。换句话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开放。


  在客家民居的建筑中,天井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中厅建有大天井外,按照居住的需要,还建有若干个小天井,以满足采光和排水的需要。


  这座客家大宅,中间主屋三进为大厅,厅宽为5.7×7米;墙体为磨平砖砌就,桁木为30厘米直径的大杉木。


  当你看到这些精美的木雕和隐约可以看到模糊的壁画,也许还能想象当年这所客家大宅鼎盛时的辉煌。地面是用方砖铺就的,由于时代久远,方砖的表层已经开始脱落,变得凹凸不平了。


  月朗口村的村民绝大部分都姓吴,据说都是由原居朗山庄的客家人繁衍而来的,最终形成了这个吴姓的自然村。


  这座大宅为清嘉庆年间所建,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大部分房屋仍完好。


  朗山庄门前一左一右保存着清代的两组旗杆石。每组旗杆石均为前后两块,用青麻石打造,露出的基座高约120厘米,厚约10厘米,侧圆顶平形若葫芦,两块对称,相距约50厘米。


  每块旗杆石上下各开一个圆形小孔。两个小孔用来穿一条木制横杆,横杆中间可以绑扎一根旗杆,旗杆上可挂一面旗。


  电白县诗社琅江分社副社长李朝香告诉我们,这个家族当年分别有人考中文武举人,为了光宗耀祖,留芳百世,而树立起这一对旗杆石。


  据老人们说,在郎山庄的东西两侧原来还建有两座碉楼,可惜在文革中被破坏了。


  据旧《电白县志》记载,明清时电白“室无华栋”。当地过去的房屋布局多为“三间过”,左、右为住房,中间为厅。二进式的前厅,后厅为客厅,中间有一小天井,左右为厢房,作厨房和放杂物用,此种格局的为多数。富家则有大天井、大厢房的二进式或三进式的深宅大院。个别富裕户也有“四檐齐”式的走马楼。而朗山庄的布局规模远远超越其时当地任何富豪的房屋,方圆百里无以相匹。采访中我们见到村中阿婆背着一个小孩,村民说,这个小孩在吴氏家族的排辈为十八世。


  朗山庄神奇的传说


  何以吴姓客家人当年有如此财力建如此大屋?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74岁的吴氏长老吴锡仲告诉我们:“朗山庄大约200多年了,我知道的就整修过两次,最多时有200多人在这里住,现在大家基本都做(建房)出外面了。这间祖屋是11世的太公所建,建了九年,加上整理(装修),刚好十年。以前不是做什么官,是拾到银,拾到九重缸银。12世我们出了武举人,门前的旗杆石就是纪念。原来有个龙虎碑,那地方人家也是姓吴的,一次有好事,请齐所有太公去饮酒。其他人都去齐了,只有我太公去到半途,看到一只母鸡带着鸡仔又出又入、又出又入,觉得奇怪,就不去了。结果就发现那地方埋着银,就带着工人去起出银子,抬了一夜,把那九重缸银子都抬回来……”


  古老的客家农事歌谣


  这里的老人还唱着古老的客家农事歌谣:


  点兵歌


  正月点兵去领工,衫无一件鞋无一双;


  二月点兵着下秧,谷芽米饭泡鸡汤;


  三月点兵着插田,雨水纷纷淋得好可怜;


  四月点兵番薯汤,食了一场又一场;


  五月点兵灰水粽,食了一双无糖送;


  六月点兵着割禾,水推谷来转骂个老板婆;


  七月点兵鸭麻丸,猪肉两斤鸭两盘;


  八月点兵月团圆,盼与家人早团圆;


  九月点兵芥菜包,食了一篓又一篓;


  十月点兵着割禾,水推禾杆埋怨个老板婆;


  十一月点兵犁霜冻,犁到脚头黄又肿;


  十二月点兵松又松,没过多久就散工。


  电白县诗社琅江分社副社长李朝香声情并茂地为我们演唱了一首新编的客家山歌,客家音韵优美动听:


  歌唱月朗口古村事


  沙琅月朗口村乡遗产文化永流芳


  古屋画栋龙凤阁精工技巧甚高强


  石柱方圆有独特精雕细刻石门框


  至今已有二百载吴氏世家代代传


  忠孝仁爱标青史礼义廉耻永传扬


  勤耕勤读传祖德科学发展奔小康


  男女老少生活好美满幸福万年长


  客家传统民居的特点

  客家人,祖先源自中原,又称为河洛郎。所谓“客家”特指在西晋末年、唐宋末年间,因战乱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现居两广、福建、江西等省区的移民。他们祖上是北方人。那些当地的土著便把他们叫做“客家”,所谓“客家”,大概就是客居他乡的意思吧,他们的特有的语言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叫做了客家话。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传统民居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合族聚居性,则是客家传统民居突出的共同特点。


  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永定承启楼,有3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最多曾住80户,600多人;


  深圳坪山大万世居是世界现存最大的方形客家围屋,为保护这一客家古文化遗迹,这座客家古民居逾百万元的修缮费由当地政府统筹解决。


  建于1904年的“南华又庐”,共有118间房,是梅州地区最大的客家民居,由于精心保护,2002年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围屋正濒临坍塌


  村里的老人说,如今,时代不同了,他们吴氏一家也已基本搬离了这座古老的大屋,在村中另择地方分别建起了独门独式的现代楼房,告别了过去,过起了现代的新的生活。但古老的祖屋朗山庄他们仍保存着、维持着,从来没有任何人提出要拆房分地。前些年这里还曾经用作村里的文化室。


  登上一家吴氏后人的三层楼顶,我们看到,由于基本没有人继续居住和维修,沧桑风雨的侵袭之中,朗山庄已有一部分房屋损毁,甚至坍塌。这座200岁高龄、比梅州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南华又庐”足足年长一倍的客家古民居,正面临终老的命运。吴氏后人和当地一些热心人士多年来四出奔走,希望能将这一象征当地客家文化和家族荣耀的古老建筑保存下来。这座茂名最大的客家古民居到底是否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则有待专家的考证评估……(编辑:郑彦丹)


http://news.southcn.com/dishi/ly/content/2...ent_4553180.htm
 
上文最后一句是狗屎.
粤西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严重赞成保护保育.
 
电白政府不知道有没一点资金用于此
 
QUOTE(byronroy @ 2008年08月21日 Thursday, 07:27 PM)
电白政府不知道有没一点资金用于此
[snapback]2395256[/snapback]​


用来喝酒的资金有点
ha.gif
 
。。。。。。。。。。。
 
观珠佛子楼雅楼湖村也有一座客家围屋,亦已有些残败,去过.
 
QUOTE(风中追赶者 @ 2008年08月22日 Friday, 12:07 PM)
观珠佛子楼雅楼湖村也有一座客家围屋,亦已有些残败,去过.
[snapback]2396449[/snapback]​


雅楼湖村---崖话喊做“马溜湖”吧!崖系隔离村界。
 
有人拍些图片上来就好了
 
读图时代请上图!百闻不如一见!
 
应该发上图片来光说是没有起多大的作用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