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zhenwei
幼儿园
- 注册
- 2006-05-10
- 帖子
- 26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0
- 年龄
- 46
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深圳特区的建设,紧邻深圳的东莞无疑占尽了天时地利,一个原本贫穷破落的小地方,因为其便宜的地价和各种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吸引大量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后,无疑几十年来也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廉价劳动力,尤其以所谓的农民工为主力构成了东莞今日繁荣和富庶的基础,那些近三十年来都没有涨过多少工资、但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的外来工们,据统计竟占到了东莞1200万人口中的1000万,也成就了东莞今天富可敌省的强大工业和经济实力。
但是靠出卖土地和租地过着寄生虫生活的东莞本地人自从由穿胶鞋到改穿皮鞋后,开始“抖”起来了,从一开始还只是学学大城市禁摩,再到去年以保护东莞环境为理由禁养猪,并声称猪太脏,而东莞很有钱,完全可以由外省人养,然后东莞只需要买就行了,尽管受到了全国几乎一致的反感和嘲笑,但毕竟还只是东莞政府的小儿科作秀表演,就在不久前因物价飞涨而东莞又装模作样的作秀学习澳门要将他们赚得“过多”的银子分一点给东莞本地人时,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分下去了,但就在四川大地震刚刚过去没几天,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最近,广东东莞市委召开党代表会议,评议表决《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讨论稿)。《报告》提出,要以提高出租屋租住和经营成本的经济手段推动“新莞人”回乡创业。这里“新莞人”,指的就是那些工资低、文化低的农民工。有人说,其实说白了就是继禁摩、禁猪之后,东莞又要开始“禁人”了,且是拿那些没日没夜在东莞血汗工厂里打工帮东莞政府积累财富的所谓“低素质”农民工们开刀;更可气的是他们竟然提出以提高房租来让低素质的农民工们自动回乡“创业”,甚至还将此举堂而皇之的称为“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其实地些东莞的官老爷们出台这一系列的歪门邪道政策来源于有东莞人在网上“直言”东莞发展困境,即东莞虽然很有钱,但显得既不现代,亦不繁华,换句话说,就是与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太不入流,显得象个土财主,暴发户,于是东莞人开始反省并怪罪于那些所谓“低素质的新莞人”,希望能通过减少农民工来入手寻求城市现代转型,或者说东莞如今有钱了,有如富贵思淫欲一般,他们开始要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入住一些有档次的高科技企业或公司,这本并不奇怪,希望东莞成为有头有脸的入流城市,自然不是坏事,奇怪的是他们竟然是希望通过提高出租房价钱,让“低素质的”农民工们租不起房而自动的“回乡创业”,农民工们离开了东莞,于是东莞便会自然而然的让低素质人口“滚蛋”了,事实上就是东莞政府试图通过增加农民工的生存成本而实现他们卑鄙无耻的“逐客令”,一场由东莞政府发起的彻头彻尾的过河拆桥闹剧,不论他打出多么神圣的口号,事实就是如此。
不难看出,东莞从禁猪到禁人,反映出了东莞政府的一种由富而求贵的暴发户思维,一种虽然靠血汗工厂残酷剥削农民工并积累了万贯家财后又想赶走那些并没有在此地得到多少实惠的工人们,难道这就是他们眼里嘴里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东莞希望实现新时代的产业升级,这无可厚非,但想当年东莞一穷二白的时候,靠的还不正是那些出卖廉价劳力的农民工们吗?产业升级是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当地自然产业转型而挂钩的,政府当然可以适当的进行产业引导,本来也只有实现了产业升级后,自然而然会吸引进来与产业升级相关的高级人才,这是市场规律,而通过政策先想方设法的驱逐当地的农民工,岂不是忘恩负义之举?过去变着法子求廉价劳动力们来东莞打工,今天有钱了,发现东莞还显得“土里土气”,突然发现这里看不到白领穿梭于高档写字楼的城市景象,没有高楼鳞次栉比、夜色流光溢彩都市繁华,这里的街道冷冷清清,多数人都集中在工厂里为生计忙碌。人们原来都在说,与其说这是一座现代都市,毋宁说是一座“世界的加工厂”。而从这次东莞禁人的政策来看,东莞看来也想成为一个“入流”的城市,但他忽视或者说是无视其资本积累的贡献者的忘恩负义的行为,足以证明东莞人的思维方式还没有脱离暴发户或土财主心态,好象上海广州甚至北京也没有听说过当地官员因为猪太臭而禁止本地养猪吧?更不用说其它如江浙等地在吸引大批跨国公司入驻后,同样想方设法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东莞事实上目前即使不出台提高出租房来强迫农民工离开的逐客令政策,也已经开始出现大批务工者转向到其它地区的趋势了,不要说小小的东莞,即使是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也开始感受到了这一被渐渐抛弃的滋味,可笑的东莞官员们居然还在夜郎自大一般的以为自己真的变成贵族了。
其实我们可以回顾一百多年前,即使黑奴或华人被当猪仔卖到美洲修铁路、卖苦力,之后也并不见当地政府事后要将他们驱逐“回乡创业”,虽然还有歧视,但也不至于象今天的东莞吧?可笑的东莞科学发展观,真不知道今后会不会有大批高科技公司搬迁到东莞去,去了只怕也不会有太多“高素质的”打工族长期住在这么一个善于过河拆桥的地方,鬼才知道东莞今后还会突发奇想出一些什么稀奇古怪的政策来。
显而易见,东莞试图通过一个行政式命令就改变他们人口的构成,甚至通过提高打工者生存成本来驱逐他们眼里的低素质人口,简直是缘木求鱼,由此看来,东莞将注定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城市,除非他们学会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学会感恩。
但是靠出卖土地和租地过着寄生虫生活的东莞本地人自从由穿胶鞋到改穿皮鞋后,开始“抖”起来了,从一开始还只是学学大城市禁摩,再到去年以保护东莞环境为理由禁养猪,并声称猪太脏,而东莞很有钱,完全可以由外省人养,然后东莞只需要买就行了,尽管受到了全国几乎一致的反感和嘲笑,但毕竟还只是东莞政府的小儿科作秀表演,就在不久前因物价飞涨而东莞又装模作样的作秀学习澳门要将他们赚得“过多”的银子分一点给东莞本地人时,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分下去了,但就在四川大地震刚刚过去没几天,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最近,广东东莞市委召开党代表会议,评议表决《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讨论稿)。《报告》提出,要以提高出租屋租住和经营成本的经济手段推动“新莞人”回乡创业。这里“新莞人”,指的就是那些工资低、文化低的农民工。有人说,其实说白了就是继禁摩、禁猪之后,东莞又要开始“禁人”了,且是拿那些没日没夜在东莞血汗工厂里打工帮东莞政府积累财富的所谓“低素质”农民工们开刀;更可气的是他们竟然提出以提高房租来让低素质的农民工们自动回乡“创业”,甚至还将此举堂而皇之的称为“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其实地些东莞的官老爷们出台这一系列的歪门邪道政策来源于有东莞人在网上“直言”东莞发展困境,即东莞虽然很有钱,但显得既不现代,亦不繁华,换句话说,就是与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太不入流,显得象个土财主,暴发户,于是东莞人开始反省并怪罪于那些所谓“低素质的新莞人”,希望能通过减少农民工来入手寻求城市现代转型,或者说东莞如今有钱了,有如富贵思淫欲一般,他们开始要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入住一些有档次的高科技企业或公司,这本并不奇怪,希望东莞成为有头有脸的入流城市,自然不是坏事,奇怪的是他们竟然是希望通过提高出租房价钱,让“低素质的”农民工们租不起房而自动的“回乡创业”,农民工们离开了东莞,于是东莞便会自然而然的让低素质人口“滚蛋”了,事实上就是东莞政府试图通过增加农民工的生存成本而实现他们卑鄙无耻的“逐客令”,一场由东莞政府发起的彻头彻尾的过河拆桥闹剧,不论他打出多么神圣的口号,事实就是如此。
不难看出,东莞从禁猪到禁人,反映出了东莞政府的一种由富而求贵的暴发户思维,一种虽然靠血汗工厂残酷剥削农民工并积累了万贯家财后又想赶走那些并没有在此地得到多少实惠的工人们,难道这就是他们眼里嘴里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东莞希望实现新时代的产业升级,这无可厚非,但想当年东莞一穷二白的时候,靠的还不正是那些出卖廉价劳力的农民工们吗?产业升级是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当地自然产业转型而挂钩的,政府当然可以适当的进行产业引导,本来也只有实现了产业升级后,自然而然会吸引进来与产业升级相关的高级人才,这是市场规律,而通过政策先想方设法的驱逐当地的农民工,岂不是忘恩负义之举?过去变着法子求廉价劳动力们来东莞打工,今天有钱了,发现东莞还显得“土里土气”,突然发现这里看不到白领穿梭于高档写字楼的城市景象,没有高楼鳞次栉比、夜色流光溢彩都市繁华,这里的街道冷冷清清,多数人都集中在工厂里为生计忙碌。人们原来都在说,与其说这是一座现代都市,毋宁说是一座“世界的加工厂”。而从这次东莞禁人的政策来看,东莞看来也想成为一个“入流”的城市,但他忽视或者说是无视其资本积累的贡献者的忘恩负义的行为,足以证明东莞人的思维方式还没有脱离暴发户或土财主心态,好象上海广州甚至北京也没有听说过当地官员因为猪太臭而禁止本地养猪吧?更不用说其它如江浙等地在吸引大批跨国公司入驻后,同样想方设法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东莞事实上目前即使不出台提高出租房来强迫农民工离开的逐客令政策,也已经开始出现大批务工者转向到其它地区的趋势了,不要说小小的东莞,即使是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也开始感受到了这一被渐渐抛弃的滋味,可笑的东莞官员们居然还在夜郎自大一般的以为自己真的变成贵族了。
其实我们可以回顾一百多年前,即使黑奴或华人被当猪仔卖到美洲修铁路、卖苦力,之后也并不见当地政府事后要将他们驱逐“回乡创业”,虽然还有歧视,但也不至于象今天的东莞吧?可笑的东莞科学发展观,真不知道今后会不会有大批高科技公司搬迁到东莞去,去了只怕也不会有太多“高素质的”打工族长期住在这么一个善于过河拆桥的地方,鬼才知道东莞今后还会突发奇想出一些什么稀奇古怪的政策来。
显而易见,东莞试图通过一个行政式命令就改变他们人口的构成,甚至通过提高打工者生存成本来驱逐他们眼里的低素质人口,简直是缘木求鱼,由此看来,东莞将注定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城市,除非他们学会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