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一个香港记者感悟的香港十年(组图) (1人在浏览)

疯狂小子.

KVB昆???H金融服?
注册
2006-09-29
帖子
1,559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年龄
44
新华网 ( 2007-06-29 09:25:16 )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xin_0306042912061403883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维多利亚港上空冉冉升起。
xin_03060429120646822223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金融风暴袭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图为1998年1月7日,香港市民在街头股票机前查询股市行情。
xin_03060429120682822473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非典袭来,香港充满温情。
xin_0406042912061093804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
xin_04060429120648413965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CEPA和“自由行”计划,使香港经济重振生机。
xin_04060429120675010221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香港中环天星码头作告别航。图为2006年11月11日,不少市民来到香港中环天星码头拍照留念。
xin_04060429120696827877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两任特首率领香港走过10年。
xin_05060429120621870061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马照跑,跑得更快。
【作者】本报特约撰稿 闾丘露薇 发自香港
【编者按】
十年树木。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十年也往往意味着太多的改变。
从1997到2007,每一年都是一个不同的香港。而每个人眼中的香港,又都有着不同的模样。
因此,当越来越多的同行争相去“探访”香港时,我们选择了十组词语,希望可以从中勾勒出十年来香港走过的风雨变迁。
闾丘露薇,1997年加盟香港凤凰卫视,此后以香港为圆心,报道半径辐射亚欧美。2001年和2003年,她先后深入阿富汗前线和巴格达战场采访,成为一朵耀眼的“战地玫瑰”。10年来,在香港和内地穿梭的经历,也使她对香港有着特别的感悟

1997 不舍・犹疑
回归前的那天晚上,结束了一天的采访工作,和绝大部分香港人一样,我坐在电视机前,见证香港的历史。不过,和其他香港人不同的是,对于从英国殖民统治的城市过渡到中国的一部分,我没有太深刻的感受,因为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刚刚移民到香港两年的内地新移民,虽然已经可以在这个城市自如地生活,但是总觉得没有太多的牵连。而在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眼里,我这个广东话还讲得有点儿口音的上海人,也并未被当成香港人的一部分。
我还记得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伤感的眼神,他的两个漂亮女儿,站在父亲身后的人群里,眼睛都已经哭得红肿。他们的伤感,我想除了对于香港的留恋,也有作为英国人那种失落的感觉。人群中,可以从那些香港人的脸上看到恋恋不舍,正像他们矛盾的心情,面对一个即将开始的陌生的未来,陌生的祖国,有期待,也有怀疑。
7月1日清晨,我站在会展中心金紫荆广场前的空地上,准备采访第一个升旗仪式。不少市民一家大小赶到这里,为的是见证这个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些站在围栏外面的普通市民,和在围栏内的特区政府官员、临时立法会议员,在我看来,他们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我还记得面对我伸过去的话筒,不善言语的市民说来说去都是这样一句话:希望自己的生活不会因此而改变,不一定越来越好,但一定不要越来越差。他们的心愿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的直接。但是对于这些官员和议员们来说,从这一天开始,他们不再仅仅是政策的执行者,他们真的要开始学习如何自己管治这个地方。而他们要面对的还有很多香港人以及国际社会的疑虑,那就是,他们真的可以独立地进行工作吗?一国两制真的可以在香港落实吗?就在这个刚刚诞生的特区政府运作不久,禽流感发生了,6个人因为感染H5N1病毒死亡,特区政府用3天的时间扑杀了150万只鸡,但是就在这时,另一场风暴正在悄悄来临。
1998 泪眼・捍卫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香港人却没有办法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快乐之中。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重新上扬。但是这场刚刚开始的风暴,却暴露出一些证券行的问题。1998年1月,百富勤宣布清盘,我还记得“红筹之父”梁伯韬对着我们的镜头,向所有香港人流下的眼泪。不过他的眼泪比不上小股民的辛酸,一个星期之后,正达集团名下的正达证券和财务公司因为财政和流动资金出现问题宣布倒闭,1万多名小股民血本无归。
8月,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下跌到6600多点,香港银行门口,出现了挤兑的人龙。每当想到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银行大堂里的那些小股民,看着股票报价时茫然无助的眼神,以及定格在那里的身影。那时的香港,走在街头随时可以感受到萧条,房价大跌,负资产出现,到处都是开仓清货准备结业的红色标语,怵目惊心。最终,特区政府决定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港元。
回忆这段日子,当时还是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说,他也哭了,因为压力,因为他要动用的不是自己的钱,是香港人的。
不过也正是这场金融风暴,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香港人的精神。对于资产缩水和财富减少,抱怨政府的人并不多,人们最多感叹一下自己运气不好,然后又开始埋头赚钱,要改变的,只不过是原本吃大鱼大肉的习惯。而香港人又是健忘的,当股市楼市再次畅旺时,鱼翅捞饭又开始恢复正常。
1999 争议・笃定
这一年的1月29日,当时的终审法院大法官李国能就“吴嘉玲案件”作出裁决,成为终审法院首次涉及“基本法”的案件。李国能多年后坦言,自己非常清楚这次判词将会有深远影响,因此非常小心,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判决会引起香港回归后首次的宪政风暴:第一次人大释法。
回归之后的第三天,大批无证儿童到入境处自首,获得了入境处发出的行街纸,同时也拉开这些港人内地所生子女争取居港权的行动序幕。1997年7月,临时立法会通过“居权证”制度,要求所有港人内地子女都需在内地申请居港权。1999年1月,终审法院裁定,港人内地所生子女如果能够证明父亲或者母亲是香港永久居民,就可以享有居港权。特区政府在2月提请人大常委会释法,6月份,人大常委会指出,港人内地所生子女出生的时候,父亲或者母亲必须是香港永久居民,才有居港权。
十年之后,李国能回忆起当年的判词,他说他不后悔,如果重来一次,他会作出同样的判决。他希望公众能够明白,人大释法是现行的法律制度,宪政安排的一部分,而内地和香港两地法律制度的不同,对于“基本法”当然会持不同的看法,但是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有一点共识,就是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人大才会释法。之后的2004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释法。
2000 疯狂・审慎
2月23日,我的采访任务是到汇丰银行的门口,去拍摄那些排队交表的人龙。这一天,是中文网站Tom.com截至交表的日子,30万香港人到汇丰银行总部及9家分行排队交表,挤得鞋都掉了,结果香港警方要紧急实施交通管制。Tom.com最终获得1500倍超额认购,创下了香港的历史纪录。3月1日,Tom.com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当天股价比招股价上升了5倍。
这是疯狂的日子,我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成了股民大军的一分子。并购合并,几分钱的股票可以在几个星期里上升几倍。3月,特区政府向电讯盈科批出了数码港项目,并且表示会建设电子贸易港,发展网络科技,表明了政府要推动香港高科技发展的决心,同时也把科网股的热潮推上高峰。3月底,港股上升到18398点的历史高位,所有人都觉得,香港已经从亚洲金融风暴里面走了出来。5月底,美国纳斯达克7只大型股份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股民的科网股热潮更加高涨。
当科网股越炒越高的时候,也是泡沫爆破风险最高的时候。也是在3月份,因为微软涉及垄断官司,导致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大跌,结果触发了香港科技股的小股灾。
不过,虽然股市重新经历波折,但是香港经济在这一年终于走出了通缩的阴影。2000年,香港经济增幅达到10.5%,这是近13年来的最高增长率。失业率稳步回落到4.5%,不少公司还在增加雇员,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及办事处由1999年的2500家增加到3000家。香港中文大学当时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市民仍不敢对前景盲目乐观,但已经逐渐从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2001 纷扰・忧心
特区政府在2001年举行首届语文基准试,但报考的在职老师只占全港在职教师的百分之一,其余大多数为教育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教统局6月公布考试成绩,书写能力只有三分之一考生合格,而口语亦只有一半考生合格,有人因此担忧香港教师的语文能力。
特区政府从1998年开始推行母语教学,并且规定香港只有部分中学可以用英文教学,其余的必须用中文。政府是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精通两文三语的学生,只是事情的进展,并不如政府想像的那样顺利。有研究显示,获派英文中学的青少年,普遍的感受都是快乐的,而家长对于子女获派英中的结果普遍都有较正面的反应;相反,获派中文中学的青少年大部分感到失望和不愉快,而且认为英文中学比中文中学好。虽然那时我的女儿只有四岁,但是身为母亲的我,已经对于这些家长的担忧感同身受,因为香港教育的优势,很大一部分在于英文,而现在变相降低了香港学生的竞争能力。事实上,之后几年的会考成绩显示,英文合格率一年低于一年。
推行母语教学,需要足够多的中文教师,特区政府在2000年规定,全港在职教师须参加语文基准试,并在五年内达到基准。此举引起教育界的不满,认为有侮辱教师之嫌。经过协商,各方同意采取“豁免、考试和进修”的三途并行方案,拨款资助语文教师进修,并将基准试改称“语文能力评核”,来纾解教师的不满。
2002 使命・问责
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2000年的施政报告里,就提出要引入一套新的高官问责制度,第二年,他比较具体地讲述了问责制的基本框架。2002年7月1日,高官问责制在香港实施,三司十一局的官员,全部列入问责范围,这些官员不再是公务员,而是用合约的方式聘用的问责官员,任期和行政长官一样为五年。
问责制的推出,是想为公务员体系增加弹性,当有危急事情发生时,可以作出更加灵活的反应。需要承担责任时,这些官员要向公众道歉,甚至是辞职。
问责制的推出当时产生争议,一些人担心问责制会让行政长官大权独揽,而且架构重叠,对公务员的稳定性、常任性造成冲击。而且担心他们和立法会议员的关系会变得敌对。
第一个辞职的问责官员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准备宣布财政预算案之前,他为自己新婚的爱妻买了一辆私家车。之后媒体发现,在他公布的财政预算案里面调高了汽车税。经媒体追查,发现他购买这辆车是在作出加税的决定之后,而且也没有向行政会议申报,于是质疑他有利益冲突。虽然董建华多番挽留,并且为他解释,但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梁锦松最终宣布辞职。
2003 休戚・与共
2003年对于所有的香港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到现在为止,我的办公室抽屉里面还有一叠口罩,正是那一年留下来的。那时为了采访非典(SARS),所有的同事都要戴上口罩,甚至穿上塑料保护衣。
听到SARS这个词,还是在两会的时候。我们这些香港媒体每天都盯着当时的卫生部官员询问是否出现了一种奇怪的传染病,虽然每天得到的回答不是否认就是沉默,我们还是每天都追。
只是两会开到一半的时候,我去了伊拉克,于是对于SARS的新闻,都是透过国际媒体的报道来了解。真正的体会,是我第一次从巴格达回到香港,公司的同事还有女儿来机场接我,所有人都带着一个大大的口罩,所以那一次机场的合影,现在看起来相当的滑稽。
非典导致1755名香港人感染,其中299人死亡,包括8名殉职的医护人员。香港的学校在3月和4月全面停课,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在4月2日发出旅游警告。当时我正在巴格达,伊拉克人知道我来自香港后,都指着我大声地说,“VIRUS(病毒)”。
淘大花园一栋被SARS污染的大楼居民搬入了隔离营,这些香港人对于政府的做法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一位普通市民主动照顾感染了病毒的邻居家孩子。对于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香港人毫不吝惜地向他们发出赞美之词。那时的香港,虽然充满了病毒的危险,但是却相当温暖,因为人们的理解和爱心在这个危急时刻体现了出来,这个一直让我觉得有点儿冷漠的城市,此刻是如此感性。
同样是这一年,让我对这个城市重新产生思考的是7月1日,一向在“外人”,包括我看来只关心经济,不关心政治的香港人走上街头,反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参加示威的大部分是中产阶级,还有很多年轻的学生,在他们眼里,言论自由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我想,别人可以不认同他们的诉求,但是必须尊重他们游行的权利,而这一点,正是香港可贵的地方,也是一国两制得到体现的地方。
2004 亡羊・补牢
在香港生活几年后,发现很多香港人会在银行申请一个保险箱,除了金银财宝,更多的是放一些法律文章,比如房契、出生纸、结婚证等等,当然也有人放一些在自己的人生中有着特殊意义的东西,包括毕业证书,甚至情书。总之,能放在保险箱里面的,都是觉得独一无二,而且意义重大的物品。
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银行在市民的心目中是最值得信赖的。放在家里还有被偷和被损毁的可能,放在银行,当然是万无一失。
只是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2004年10月初,香港第五大银行集团星展银行,发生了一件十分罕见的保险箱被当废铁误毁事件。该行工作人员误将83名客户租用、放有财物的保险箱,连同其他分行收集的837个空置保险箱,当作废物搬走及压毁。
事件发生后,除了银行马上向受到影响的客户进行赔偿,香港金融管理局和特区政府也马上作出回应。当时的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要求星展银行尽快彻查及提交报告。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也表示,这次事件严重,银行须尽快公平合理地处理事件,并提出合理的赔偿。
星展保险箱事件不但成为香港头条新闻,更被英国广播公司、路透社等国际媒体大加报道。媒体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这次事件暴露出银行的管理存在漏洞,而对于作为金融中心的香港来说,如果不能够消除外界对此的疑虑,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因此被动摇。还好,特区政府的及时反应和一系列补救措施,把这次事件的危害性降到了最低。
2005 苦衷・宽容
这一年,还有两年才届满的董建华提前退休,理由是健康问题。就在他宣布这个决定前,消息已经传得满城风雨。当时正好是两会,在政协记者会上,我和几个香港记者拐弯抹角地向发言人提问,目的就是要证实董建华是否会这样做,因为如果他担任政协副主席的话,就必须从特首的位置上退下来。
在我的印象中,董建华是一个好人。2004年采访在秘鲁举行的APEC会议时,我在机场候机厅遇到了他,他主动和我们几个记者打招呼,并且主动要帮我们看行李,让我们去周围逛逛。想到要一个堂堂特首帮着看行李,实在是不好意思,没想到他看着我们说:“看来你们是不相信我。”那一瞬间,我和我的伙伴真的不知说什么才好,我们只能尴尬地笑笑,这句话对我们来说,觉得有点沉重,让我们想到了大家都不愿向他点破的现实。
2007年上半年,看到董建华频频接受媒体访问,讲到当年的事情,也听了一些评论,发现人们对他的看法比他在特首位置上时宽容多了。也许,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大家开始理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香港,而他曾经做过的事情,开始慢慢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效果,于是大家发现,原来他并不是人们当初所想得那样糟糕。甚至大家开始猜想,当年他是否有太多的苦衷,当他在那个位置,那个时刻没有办法告诉香港人,其实他为大家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正因为这样,我们看着他,一年比一年憔悴,直到最近,才显现出容光焕发的一面。
2006 天高・海阔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身边讲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走在街头,当你讲普通话的时候,再也不会招致别人异样的眼光。在那些售卖高档商品的商店里,售货员热情地接待讲普通话的顾客,反而是我们这些讲广东话的人常常被冷落在一边。
1997年我采访过一批从内地到美国,再从美国到香港工作的人,他们大部分是在金融行业工作,那时候,这样的人并不多。但是差不多十年之后,我的中学同学、大学同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香港。他们有的从美国回来,也有的直接从内地被聘请到香港的跨国企业工作。
从单纯家庭团聚的单程证,到吸纳内地专业人才的专才计划,2006年特区政府推出了内地优才计划。和之前的计划不同的是,只要符合条件,而且证明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负担自己的生活,即使没找到工作,也可以先申请携带家人来港。
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开始在香港读大学,以至于内地曾经争论过这样一个话题,就是香港的大学会不会把清华北大扫成二流?因为不少内地高考状元都选择了香港的大学。
就在同一时间,也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到内地发展和居住。内地经济的发展,让他们感觉到香港显得太小,如果要寻求更多的机会,内地反而有着广阔的天空。这种两地人员的流动,对于两地的互融也好,个人也好,都有着相当正面的作用,因为大家可以学习用不同的视野去看对方,然后用不同以往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城市。
2007 归去・来兮
我对于皇后码头的印象,就是总有一些老人在那里下棋,旁边有一个小摊,在中环大会堂采访完,顺便会在那里买饮料。大部分的香港人都和我一样,觉得皇后码头外形和地点都平淡无奇,不过它和爱丁堡广场还有大会堂组成一个铁三角,少一样都会觉得很不习惯。现在,为了填海工程,皇后码头即将拆除,也许是因为对天星码头被拆时的歉疚,人们把保留记忆中香港的希望放在了它身上。
在香港,我最喜欢的就是坐天星小轮。在维多利亚海港上,休闲地欣赏两岸的景色。我喜欢天星码头,特别是中环那边,白绿相间的木栏,踩上去已经会发出声音的木地板,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我,这是一个有着很多故事的地方,一个见证着历史的地方。
只是,突然有一天,中环天星码头不见了,那座发出熟悉的钟声的钟楼不见了,虽然有十多个香港人在那里静坐抗议,但是没有办法扭转它的命运。后来香港人才发现,原来当政府咨询的时候,没有人提出反对,而现在,已经太晚了。
印象中,觉得大部分香港人对于古迹还有环保并不重视,每年总是有无数的新大楼替代着旧的大楼。可是天星码头要拆之前,上万名市民去拍照留念,直到这个记忆真正失去,香港人才发现,原来失去的东西是如此珍贵,是如此的不可复制。于是皇后码头,带着太多香港人的心理补偿。
皇后码头最独特之处,是当年英女王及其代表御用登陆香港的身份象征。历届港督就任,都会乘坐游艇在皇后码头登岸,在爱丁堡广场检阅三军仪仗队后,再到大会堂宣誓就职。历届港督的离去,也是从这里登船。不过,皇后码头却失去了见证最后一次女王代表离去的历史时刻。10年前香港回归当夜,英国王储查尔斯及港督彭定康,改在添马舰基地登上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离去。原本这个码头只是对于当年港英政府的一些回忆,对于现在的香港人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但是天星码头的离去,却让大家对这个地方重新唤起了感情。
一个城市,无论是缺失了历史,还是迷茫了未来,都只会成为一个美丽的躯体。今天的香港人正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十年临界点上,放眼着更远的未来。
 
南方周末:香港这十年的成长与烦恼(图)
2007年06月21日 15:51:06  来源:南方周末


Rss22006.gif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xin_24060421155179671461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香港的街头,人们行色匆匆
xin_2506042115512182836211.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香港地铁里,贴出庆典回归十周年的大幅广告 本报记者 王轶庶/图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陈冠中
  由现在一直到7月1日那天,香港将有不缀的庆祝活动,吸引世人再次慷慨地把目光投给香港。不过,当中外嘉宾和媒体兴尽离场后,香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确定的年代 难自主的命运
  时空隔绝之后,内地人对港人心绪难以感同,更未身受其金融危机、SARS阵痛。更对香港今日的来由、未来的走向缺乏了解、观察。本报特约香港知名文化人陈冠中先生撰文,对香港的成长进行梳理、反思。
  香港,也有烦恼……
  撒切尔夫人在1982年曾说过,收回香港将“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但中国行使主权之后,极端情况并不曾发生,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马照跑、舞照跳”的承诺得到兑现。
  不过,只说歌颂的套话也没什么意思,倒不如趁大家比较关注香港的时机,对香港的情况作一些梳理和反思。
  富裕的另一面,什么令香港蒙羞
  比较起世界上任何地区、国家或大城市,香港的难题很少:没有城与乡、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巨大差距,没有显著的种族、族群、宗教矛盾,早已完成城市化及现代化基本建设,大致可说是个法治、廉洁的善治之地。并且,作为回到中国主权下的自治特区,香港不像上海般要上缴公帑给中央政府,不必如新加坡般自己花钱在军备,连驻港解放军的费用都不需要港人负担。
  这里是金融中心,是纽约、伦敦一样的全球经济节点,也同样拥有商贸服务业、消费旅游业和知识创意产业。
  虽然淡出了制造业,因为背靠内地特别是珠三角,香港仍有为生产业服务如物流等行业。就算把生产业放在一旁,香港的条件(金融+商贸服务+生产者服务+消费旅游+知识创意产业)在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城市能及。在全球化时代,财富向所谓世界城市倾斜,而香港是世界城市之中的一个。
  有这么好的条件,但香港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却跟富裕程度不对称。香港人均收入在1997前已超过一些欧洲大国,但在环保、节能、社会保障方面却远低于欧盟水准,在城市保育、文物保护、教育理念、民主生活方面更显得落后。空气质素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而七百万居民的排污,连内地城市的污水处理标准都达不到,以至要长期封闭西岸沙滩及取消年度渡海游泳比赛。
  同时,凡不能稳住生产业的全球化城市,都可能有一个危险趋向,就是市民收入两极化,以及伴随而来的结构性失业、开工不足与转业后收入下降。香港就算在近3年的所谓经济复苏期,仍挥之不去的一个异象,就是贫富差距加大,实质的低收入者愈来愈多。香港家庭收入的中位数,至今还比1996年的水平低了10%以上,说明至少一半以上的居民实际收入降低了,而月收入在1万至4万港元的家庭占全港家庭的比例由1996年的61・2%掉到2006年的55%,又说明中产阶层在减少。最低收入家庭的跌幅更大,现竟有超过50万户家庭每月收入少于8000港元,这个阶层占全港家庭的比例由96年的13%增至05年的22%。而与此同时,社会上层的收入更高了,富豪们当下的消费话题不再是买什么样的游艇,而是买什么型号的私人飞机。
  1997年前香港是水涨船高,人人实际收入有增长,所以大家觉得坐在同一条船上。但这一次,大部份人没有分享到总体经济好转的甜头,这情况不改进,下次经济衰退时就再不好说什么同舟共济。现在香港的贫富差距基尼系数0.533,名列世界前茅,远大于同样受全球化压力的亚洲发达地区如日本、韩国、台湾甚至跟香港同构型最高的新加坡。
  这些都足以令香港蒙羞,影响社会和谐、宜居程度及整体经济发展。
 
不能独善 

  亚洲金融风暴震荡后,港人担心香港的经济前景,怀疑自己的竞争能力,怕被边缘化。

  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本来大致上只要世界经济好,香港也会好。这里所谓世界,其实只是指美国和第一世界国家,简单说是美国好,香港也好。二战后美国出现很长的增长期,香港也
分到一杯羹。1990年后,世界经济进一步全球化,香港也成了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节点。随着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和崛起,香港与内地关系越加紧密,现在确已到了一个地步,就是中国内地好,香港好,或是说,若美国或中国内地其中一个不好,香港也不会好。

  这是外部大环境,不是凭香港的主观意愿或内部努力就可以主导的。但若深究一点,却发觉出现了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美国和中国内地情况尚好,香港却出问题。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就是例子。金融风暴后,中国内地每年高速增长,香港却好几年停滞不前,足见在内地好与香港好之间,也可以有颇长的时间差。换句话说,香港经济基本上将随着美国、中国变好变坏,不可能自己独好,但却可以独自变坏,或因为自己不长进而持续的滞后。

  也就是说,经济上香港不能遇到问题就被动地归咎于外部环境,或等待中央政府给优惠政策,而不主动去改良内部体制、调整指导思想。 

  回归十年,不确定的年代

  反思香港的问题,笔者想提出三点看法,作为回归十年反思的切入点:

  一、今日香港内部的好与坏,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种下的果,只有一小部分是在回归后生成的。故此,要处理目前的问题,香港得好好重新总结七八十年代的经验。

  二、基本法是特区最上位的法,恪守基本法是非常重要的,现在香港要做的依然是好好的履行基本法里要求港人实现的事情。

  三、这十年香港特区政府做过什么有建设性的事情吗?有是有的,但往往跌跌撞撞,好像换了一副新眼镜后,度数变化了,哪怕只是变了一点点,一段期间内走起路来就会有点浮浮的不确定甚至头痛。借用已故美国经济思想家盖博瑞斯《不确定的年代》一书里的解释,不确定一词还包括着这样一重意思,就是一些在过去确信不疑的观念,面对当前问题的时候,出现把握不准的状况,让人犹疑难决。

  回归十年可说是香港的不确定年代。经过这十年,香港的问题大致都已清楚的呈现了,许多人更渐渐意识到问题的深层根源,这是一个契机,现在要看市民、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智慧了。我在大陆、台湾地区居住了15年,看着两地如何克服重重巨大困难,给了我一个信念,就是:香港的这些内部问题在下一个十年内是可以舒缓的。
 
惊人的成长:繁荣、法治从此启端

  十年中,进步惊人

  对现状再多不满的港人,其实也不能回去适应60年代的香港,因为现在确比当年好。

  现在回想这个殖民地的60年代大概是挺令人难受的,贪污成风、公文都只有英文、打工仔没年假、棚户处处。当时,社
会需要正义个人如英国传教士叶锡恩,替受欺压的上访人士伸冤请命。

  上世纪70年代殖民地政府摇身变成进取的有为政府,有意识地推动我在文里简称的“善治”和“现代化基本建设”。

  这里我不想花篇幅探究民意、民间抗争和进步人士如何替这些改革作出贡献,虽然那是很重要的课题。我也不去勾划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或去猜测殖民地政府的动机,只看行为和成果。

  想想这份上世纪70年代的清单:

  廉政公署成立;

  中文成为法定语文;

  启动长期建公屋和居者有其屋计划,后来共住进接近半数港人;

  九年强迫的免费基础教育;

  法定工人7天有薪假期;

  法定有薪分娩假期;

  制定解雇补偿等劳工保护法例;

  增加低价公共医疗;

  引进公共援助计划;

  制订男女平等的离婚法;

  成立环保、城市规划的部门;

  成立消费者保护机构;

  设劳工署调解劳资纠纷;

  设立大面积的法定郊野公园;

  发展卫星新城如荃湾、葵涌、屯门、沙田;

  1971年开通海底隧道连起港岛和九龙;

  圈地全力建地铁并在1979年启用;

  成立贸易发展局和生产力促进中心;

  吸纳社会精英进入咨询委员会,所谓行政吸纳政治;

  设立分区的民政署以加强官民沟通,了解民意;

  高级公务员开始本地化,政务官所谓首长级的官员中, 77年共337人,本地人占35•2%,共142人,81年增至611人,本地人占45%,共258人,包括首长乙级的陈方安生和首长丙级的曾荫权;

  1982年成立区议会,分别代表香港18个区,议员部分直选;

  另外,1973年开始将部分市政管理和差饷收入下放给一个叫市政局的市议会,市政局财政自主,局内非官位议员一半由政府委任,另一半由具资格投票的市民一人一票直选,后来更发展到超过六成是直选的。

  以工人法定有薪假期为例,当时商界和亲北京人士都大力反对,另外,反贪受到警务人员集体抗争,把廉政延伸到商界贪污时亦受到部分商界阻挠,抗拒的力量不可谓不大,但殖民地政府却不改初衷。当时很多政策如劳工安全法、解雇补偿、公共援助都受到部分商界反对,以至英国的费边社在1976年说世界上没人比香港商人对这些几乎放诸四海的改革更多过度反应。由此可看出殖民地政府面对本地某些特殊利益集团时有着强势的自主性。

港英政府的理念――积极不干预

  当时主政的是麦理浩,香港任期最长的一任港督,由1971年11月至1982年4月。他不像前任的港督都是殖民地事务部模塑出来的官僚。外交官出身的麦理浩一定知道,在当时的世界,保留着殖民地并不怎么光荣。二战后,全世界去殖民化,英国本土已建立福利社会
,工党长年执政,学者和意见团体如费边社都在70年代发表报告书,要求殖民地政府为香港提供善治,大气候使然,大概后期殖民官也难免感染到老家的主流价值。

  可是香港的自我完善步伐当时不见得都很超前,有些建设还落后于邻近地区。我在1978年底仍在写文章,声援基督教工业委员会争取妇女有薪分娩假期,香港的这方面法例的制定在时间上晚于中国大陆、台湾、印度、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和斯里兰卡等地。可以说,殖民地的改革不一定是基于某些普世价值或愿景蓝图,而是渐进、实用主义甚至机会主义的与时俱进。

  麦理浩第一份施政报告已强调公屋、教育和社会福利的优先性,可是碰上经济衰退,计划都要延后或修改,幸而随后的经济快速成长增加了麦理浩的底气。

  当时的财政司是夏鼎基,他就是说“积极不干预”那名句的人,任期大致跟麦理浩一样,由1971年至1981年,可以说有麦理浩就有夏鼎基,是分不开的。这样,我们才看得出,后来有人把积极不干预等同放任主义或洛克式极简政府是不对的。若果当年麦理浩用后来的自由市场基本教义派的理解去解读积极不干预,就不会有他主政下进取有为的强政府。

  不过麦理浩也有所不为,不学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那样制定工业政策,不直接补贴或保护个别产业,对经济活动管得比较有节制,并在财政上量入为出。换句话说,积极不干预只适用在经济范围,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要积极去矫正,却完全不妨碍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公帑转移支付,对垄断性事业如海底隧道实行公有制,主导资产性投资如建公屋,推动该有的现代化基本建设包括提供福利保障、公共医疗和公费教育等等。我们可称当时的政府行为是务实的进步主义。

  1961年香港的人均年收入是582美元,1969年首破美金1000元大关,1971年到1981年更升了6倍。有趣的是,7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高过回归后的十年,但贫富差距基尼系数却能维持在0•43,还是很高,但已较五六十年代为低,更远低于1997年至今。这大概部分是由于麦理浩政府的进步主义政策有助缓和贫富差,却没有箝制经济增长。

  法治和自由,逐步奠定

  香港的法治与司法独立机制,开始得比较早,一向是殖民地的特点。上世纪70年代中以后,法治因为廉政而更有说服力,成为香港被公认的最重要机制,

  香港没有报刊书籍出版的事前检查这回事,虽然在1967年“反英抗暴”期间政府曾查禁过左派报纸,到1987年才取消报刊管治法,并在1974年禁映过谈文革的国语片,但言论尚算自由。上世纪70年代确还有压抑公民集体行动的殖民地恶法,比如三个人一起可构成非法集会罪,工会不准把会款作政治用途、不准与外地势力勾结等等,不过人身保障及言论、迁徙、就业、学术、信仰自由远胜于同期的其它华人及东南亚地区。

  殖民地政府的改革,在麦理浩的前任戴麟趾时期已开始,不过,用力最大、开花结果的是在麦理浩任内。从麦理浩政府所遇到的阻力,我们可以推想到,政府若是自主性旁落,管治成绩也难彰,就算不至于利益输送,也会因为不想冒犯特殊利益集团而不思作为。

  殖民地原有的法治和自由,加上上世纪70年代的善治和现代化基本建设,维系了资本主义香港的高速发展,虽然仍有不绝的弱势群体维权抗争和行业的工业行动,却大致上实现了当年大多数港人的核心愿望,即繁荣安定,在此基础上,许多居民的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好,视香港为家,认同香港。

  可惜的是到80年代中,大家在纷纷总结香港“成功”经验的时候,对既有的善治与现代化基本建设视作理所当然,却没有充分认识到70年代的务实进步主义对香港繁荣安定的贡献,好像香港是自自然然奇迹般的变成善治的世界城市。在当时大行其道的自由市场基本教义派思想引导下,本地的商界精英把香港的成功经验庸俗化,遮蔽了麦理浩而单独引用夏鼎基,更常把后者的积极不干预抽离语境,成了保守意识形态的咒语。
50年不变――80年代模式不变

  新香港从此定型

  香港终在上世纪80年代初完成转型,麦理浩和撒切尔夫人捧上去北京谈判的,正是这个新香港。

  跟之前香港频密的转型不一样,这一年代定下的新型态一直延续到今天,可以说是一次长达二十多年的定型,就是
今天大家一般所认知的香港:

  经济――由从事制造业的地方城市进阶为金融及服务业为主的世界城市;

  社会――由移民、过客社会变为长期定居者的市民社会;

  文化――由依赖进口文化的边城发展成为生产并输出本土文化产品的特色文化中心;

  政治――由英国的殖民地走向自治城邦。

  这一年代的大趋势及一些重要决策,对今日香港有着正面与负面的重大影响,像双刃剑。

  内地改革开放后,香港大批工厂北移,制造业不再是香港的支柱产业,工业劳动需求急降,香港以国际金融中心自居。80年代至1997年可说是香港人的镀金年代。纸醉金迷下,一时不察觉失去制造业、迷信市场万能、不思扶植新产业、染上经济偏食症的全球城市,正走在劈腿般的贫富两极化轨道,这点到1997后清楚呈现。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附件三,限订殖民地政府在97前每年售地不得超过50公顷,以前是按市场需求售地,历年都超过50公顷。人为地硬性减少供地,香港平均楼价由1984年到1997年升了14倍。自此地产为王,骑劫了香港经济,房价高则伤民、伤竞争力,低则伤贷款按揭的中产业主,伤市面繁荣,骑虎难下,港人投机成风,创实业的意愿萎缩。 

  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边防,在上世纪50年收紧,不过,内地人只要能到达香港市区,就可以成为本地居民,称为“抵垒政策”。内地三年灾害后期,大批粤人涌进香港,港人热泪盈眶的拿着干粮往新界北部接济他们,有如自己亲人,当时称他们为难民而不是非法移民。文革和1967年香港“反英抗暴”后港人心态有所改变,到70年代,与经济快速增长配套的是本土文化兴起,加深了身份认同。到1980年,抵垒政策被取消,自此大陆人、香港人,合法移民、非法移民就分得清清楚楚,港人边界观念牢固化,对内地的心情却更是矛盾,欲迎还拒,输打赢要。
 
 基本法不可轻言修改

  上世纪80年代对今日香港影响最大的,是1984年签署的中英联合声明和1985年开动、90年初由全国人大通过的基本法。

  回想起来,能达成这样的基本法是香港的幸运,显示了当时中央政府想玉成顺利回归的心愿,有了它才有回归后特区高度自治的局面。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说当年不可能修出比现在这份更理想的基本法了。甚至可以假想,若改到今时今日才去制定基本法,香港特区不见得能拿到比当年更好的条件。所以,港人不要轻言修改基本法。

  “50年不变”并非安抚

  从结果看,这份基本法是在国家主权和国情底线上,保留了80年代末香港的几乎所有制度特性――除了下文将谈到的行政首长和第二十三条两大项外。中央政府和起草者当时似都在一起认同一句潜台词:80年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香港很不错,主权回归后我们把它尽量整个保存吧。

  所以有邓小平那句名言:五十年不变 -- 那不变是指80年代的香港模式。

  当时,中央政府决定把第一个内地特区选在紧贴香港的深圳,明言是要向香港学习,这个重大的具体政策可以印证当时邓小平对80年代的香港有深远的寄望,五十年不变不只是安抚港人的权宜之计。

  邓小平到90年还说基本法是“创造性的杰作”,说明他对基本法的满意,故此,我们可以说基本法所体现的,是邓小平和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的全面想法,这包括对香港民主的保证。

  基本法的微妙处,是它把香港80年代已启动的民主进程也动态的涵盖进去。在基本法起草期间,有人要求尽快实现特首和立法会普选,也还有人反对普选甚至民主,但基本法对两边的意见都不采用,在最终目标上与不可逆转的方向上完全肯定特首立法会双普选,但是在推行进度上要求循序渐进。

渐进走向普选和民主的大方向

  制度化确立大方向

  香港的民主论述至少可以追溯至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任港督杨慕崎。后来的市政局议员直选,有革新会、公民协会等准政党组织发表政纲派员参选。另外,1982年成立的区议会部分议员也是直接普选的。殖民地政府在19
84年的政改白皮书决定在立法局引进直选,中英联合声明签定后,香港出现了民主热,每年的民意调查都显示大部分市民要求民主和普选特首及立法局,甚至有多次支持普选的游行,有关民主的论述更到处可见。可能是诉求太猛,卫奕信港督主导的殖民地政府在1987年和1988年还发表了后来被证明是故意歪曲民意的政制绿皮书及白皮书,试图让市民的民主诉求降温。

  基本法随后审慎反映和肯定的,正是这个降温的但却是往前推进的80年代中后期香港民主化进程。因此才有了后来基本法附件二列明的回归后第一届立法会60席中有20席直选、第二届24席直选,第三届30席直选,以后渐进至全部普选的条文,虽然部份焦急的民主人士对进度不满,民主和普选的渐进大方向则受到制度化的确立。

  1989年后,港人要求直选的呼声更强,中方同意英方在殖民地民主步伐上作了小调整,即在1991年立法局60议席中,由原本的10席增至18席交由公民一人一票分区直选出来。但同时,中方也在基本法里加进了关于国家安全的第二十三条。其它大部分已拟定的基本法条文到90年初人大拍板时没作大改。

  基本法在90年初拍板后就不想在1997前再有任何变化,故此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在90年代中试图加大立法局的民主成份,风风雨雨,徒劳无功,到回归后一概不被承认。

  渐进普选强化特首的正当性

  基本法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在如何产生特首的设计。这是香港在回归前没有经验的。殖民地总督是由英皇授命的一个独裁者,哪怕是个揣摩民意、力求善治的开明独裁者,法理上港督不受制于任何香港人。但这个独裁者的时代在香港已永远过去,不再是一个选项。特区行政长官是要在香港人之间产生,然后由中央任命,但如何产生呢?基本法说得很清楚,先是由800人选举委员会选出,最终循序渐进到全民普选。

  这是在基本法决定下,回归后香港政制最大的改动。特首并不是香港总督换了个名衔,它的产生办法,与中央、立法会、公务员、特殊利益集团的权责与互动,都需要新的界定和磨合,这确曾引至回归后一些不确定性的局面。反观立法会的直选和功能团体自选在回归前已开始,回归后普选成份按基本法将持续渐进,虽然具体组合的安排因为选项甚多,故也争论不已,但发展的轨迹是80年代末铺陈的。

  普选出来的领袖才可能有较高的自主性和正当认受性。故此,普选是在强化行政长官的主导性。

  另外,要有所作为,还要得到立法会的配合。但是,立法会的权力赋予者跟特首不一样,直选议席也好、功能议席也好,他们各自要照顾他们的选民,特首不是立法会成员的米饭班主,他们没必要听特首的。

  不过我认为,在未来普选特首后,特区政府的自主性有望进一步增强,不受制于小圈子特殊利益集团,同时可以挟人民大多数的认受以期立法会配合从而改善特首的管治力度。

  在基本法框架下,普选特首既是惟一的终极选项,也是一个较稳当的领袖更替制度。

  香港的法治包括司法独立早已稳固,言论自由,是中产阶级壮大的善治市民社会,特首不容易变成独裁者或偏激份子,即使有变,至少任满就可以给拉下来。基本法还预设了一道关卡,不管是小圈子选还是普选,特首位子的竞选者,要得到一个“根据民主、开放的原则”、“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才可以参选。这个机制几乎可以排除过份偏激的人士获得提名。就是说:

  一、 普选出来的特首,自主性和认受性将高于小圈子选的。

  二、 普选出来的特首变为超越法治的独裁者或犯法者的机会不大。

  三、 普选出来的特首是偏激分子的可能性很低。

  基本法特首制的设计,反映了当年各种顾虑的妥协。不过,以往十年的经验已让我们知道,渐进是有它的好处的,能够减少忧虑带来的过度反应,大家也可以有时间看清问题,考虑得更周详。现在的有漏机制并不是不能运作,而且是可以逐步改进的。

  到了结束不确定的契机

  所以,基本法是中央政府、特区政府和全港市民都必须共同诚心诚意而且全部恪守的。现在港人要按本子办事,好好去落实基本法赋予的权利和保障,循渐进实现特首和立法会全面普选,让香港结束不确定的过渡期而进入正常期,其中关键是结束小圈子选特首这个过渡期安排。

  同样道理,恪守基本法,香港就要按基本法二十三条而立法。虽然基本法没有说什么时候要订出这条法,但回归已十年,也不可能永远拖下去。立法过程中可以有激烈争论,并且要阻止恶法的通过,但目的是订立一条好法而不是不立法。港人反对的应是恶质的立法,不能是基本法二十三条。

  二十三条与普选这两大项目,现在都已到了具体而微的建构时刻,所谓魔鬼就在细节中,是特别需要智慧与策略去成就的。不过,拜基本法之赐,香港终于循序渐进到了超越过渡期、结束不确定性的契机。

未完成的实验

  回归十年,特区的体制、管治指导思想和内部问题,很大部分带着80年代的烙印,故可以说,过去十年更多是回归前的延续而不是断裂。这恰好是符合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愿景,因为保留80年代的香港制度到1997后五十年不变正是两者致力所在。

  不过,在地缘经济发
生变化的全球化时代,我们80年代成形的这点成功经验很明显不够用。或许我们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偏食症及曾荫权特首说的深层矛盾由潜伏期到了发病期,或许我们未能因应中国和全球化的新形势与时俱进,或许我们根本没有全面准确的理解香港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

  自我理解受到扭曲

  政府官员及商界精英在殖民地时期曾经内在化了许多偏见,现在依然渗透在特区政府的指导思想里,扭曲了香港的自我理解,并妨碍了特区政府制定合适香港的发展模式。

  每年,美国的传统基金会说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我们就沾沾自喜大肆宣扬。该基金会以保守自居,开宗明义标榜宗旨是推进“传统美国价值与强大的国防”,这样一个外国组织说我们乖,真的值得我们这么高兴吗?该组织还要警告香港,若不跟足它的自由市场基本教义派的经济教条,就会将香港拉下来,把头衔赏给新加坡。这真是令人费解的反讽,新加坡很多方面恰是香港的相反,政府以直接干预经济出名,由工业政策至公有制企业都不忌讳,税比香港高,证券监管远严过我们私人俱乐部式的交易所,若新加坡这样反可以夺冠,传统基金会的标准何在?又若新加坡从第二升到第一,是否表示香港应该开始向新加坡的某些方面学习?但不管谁第一,我们都应该知道传统基金会那一套只代表美国某一种带偏见的意识形态,连美国经济和政府政策都从来不是依它的标准来运转的,更不是为了香港的利益而设计的,用它来忽悠作秀,唬唬一些外来人也罢,不要真把它当一回事,不然别人没骗到却骗了自己,为了让一个有组织的外国势力摸头而不去解决自己的深层矛盾,走自己该走的路,做自己该做的事,那就太不像话了。

  与内地竞争中的两难

  另一个新挑战是地缘性的。就算在内地,地区之间也会激烈竞争,香港已不可能独占华南地区的地缘优势,一种反应是区域合作制造双赢,另一种反应是抢掉邻居的饭碗。不管官样文章怎么说,特区政府至今仍不确定该如何自处。

  以建大桥连接珠三角的西边和东边这项大工程为例,从区域整体利益考虑,最优化的建桥地点可能是在珠三角中游,即广东当局提议的由中山东部跨到深圳西部、含轨道运输的深中大桥,完工时间短,环保难题较少,费用估计是港珠澳大桥的十分之一,同样可以做到便利粤西的工业产品运到粤东的海空物流港的大前提,当然,一部分物流来了香港,一部分却去了深圳。相比之下,在珠三角最下端的港珠澳大桥多浪费 ――资本的浪费、时间的浪费、材料的浪费、能源的长期浪费――完全靠汽车,没有轨道运输。可是,香港想把这份物流独占。在历届特区政府和特殊利益集团的操作下,现在是中央拍板、广东附和,深中大桥给压下来,让路给这个已成了特区政府政绩工程的港珠澳大桥,后者却因融资等问题一拖再拖,可是再不上马各方的面子都挂不住,更不用说后面一大群利益分享者会很恼火,像我这样现阶段还站在区域整体利益立场说反话,会被骂作不顾香港利益。

  结 语

  今年6月上旬,香港的律师会庆祝成立一百年,举办两项活动,百周年纪念杯跑马大赛及百周年志庆餐舞会,香港的文汇报标题说“律师会跑马跳舞庆百年”。对许多内地人来说,“马照跑、舞照跳”曾经是香港回归、平稳过渡的最通俗化表达。米字旗降下,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升起,两旗飘飘,见证了香港十年来不变的一面,确实值得祝贺。由现在一直到7月1日那天,香港将有不缀的庆祝活动,吸引世人再次慷慨地把目光投给香港。不过,当中外嘉宾和媒体兴尽离场后,香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前殖民地虽只是一个小地方,经营起来也不比烹小鲜易,许许多多迫切的事情等着港人去完成:基本法的落实,特首和立法会普选的实现,加强特区政府的自主性和认受性,清除政府官员及商界精英在殖民地时期吸收的许多偏见,建构香港自己的方法和问题意识、寻求符合香港的发展模式……香港一国两制的实验尚未完成,港人任重而道远。
 
再顶...
 
好长哦....................
 
香港回归,D英国人5肯离开香港领土.
埃,英国派驻欧盟的代表之一彭定康都好爱香港
5舍得离开.好感动吖`
 
香港人总体比大陆人幸福多了。
 
[mp3]http://218.25.10.28/wma/music2007/1huarennangeshou/chenyixun/danqu/shizhongyouni.wma[/mp3]

始终有你

点点灯火彷妨饔 照亮百家姓
成全这小岛变巨星
东方跟西方的文明 邂逅了冲劲
繁荣这e 遇上安定
明艳紫荆风中争胜 找对了路径
花瓣开得繁盛
人人能力大小也力拼
任谁留下血汗 就是个精英
香港始终有你 (香港始终有你)
让万掌声响一世纪

香港始终有我 (香港始终有我)
十万个惊喜多一世纪
感谢你 小天地 创天地
盛夏冷冬各种天气 不尾黄
才会了不起 香港始终有你

狮子山触得到长城 血脉里感应
和谐靠你 赋予生命
明艳紫荆风中争胜 找对了路径
花瓣开得繁盛
人人能力大小也力拼
任谁留下血汗 就是个精英
香港始终有你 (香港始终有你)
让万掌声响一世纪
香港始终有我 (香港始终有我)
十万个惊喜多一世纪
感谢你 小天地 创天地

盛夏冷冬各种天气 不舍不弃
才会了不起 香港始终有你
(国U因为你在这e)
让万众掌声响一世纪
香港始终有我
(国U因为我在这e)
十万个惊喜多一世纪
感谢你 小天地 创天地
盛夏冷冬各种天气 不尾黄
才会了不起 香港始终有你
 
懒婆娘裹脚又长又臭。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