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喜欢陈光宗前辈书法的就进来吖 (2人在浏览)

lufengkai

幼儿园
注册
2007-03-25
帖子
4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喜欢陈老的书法已经很多年了,陈老的伊体童体草书等等无一不让我着迷,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同感。现在我创建了一个陈光宗书法爱好者Q群:38646557,在此衷心欢迎大家的加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能够更清楚深入地了解陈老的书法,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交流,使自己的书法水平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谢谢
 

附件

  • 1152626740.jpg
    1152626740.jpg
    40.2 KB · 查看: 551
  • 200409140020_17594.jpg
    200409140020_17594.jpg
    91.3 KB · 查看: 523
  • 17_fl4lQzTCmwIu.gif
    17_fl4lQzTCmwIu.gif
    47.2 KB · 查看: 535
  • 5_eaelUobgOEL4.jpg
    5_eaelUobgOEL4.jpg
    57.7 KB · 查看: 532
  • 1152629297.jpg
    1152629297.jpg
    69.1 KB · 查看: 560
  • 16_k4Vb0clulnPP.gif
    16_k4Vb0clulnPP.gif
    68 KB · 查看: 538
我一直很景仰陈老,请楼主把陈老的介绍和相片公布一下吧...嘻!
 
....很棒...一直是我们的榜样.....啥字都会写...厉害
 
陈老师的书不错,篆刻也很好,我一个老师曾约他出来品茶道,叫我一起的,可惜我有事未能有一面之缘.可惜啊
 
我很喜欢“春花弄雨,夏马戏泉”这一幅,其笔法深得齐白石化圆为方的的篆书风格,以篆刻方法入书,妙不可言
 
陈光宗


别署晓枫,晚虹。1933年10月生。自幼嗜书画,启蒙于画家李云老师,大学时代师承著名书画家关山月、黄笃维、吴子复、冯康候等前辈。1987年至今,作品参展全国第三、四、五、六届书法篆刻展,中外书法家作品展,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日本东京书道展,墨尔本书昼展,香港中国艺术大展。应邀赴港举行书画展。作品被中南海收藏,收入《中南海珍藏书法集》、《中国书法四十五年》、《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名家书画扇集》、《世界当代书画家作品集》、《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菅萃》。传略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人名录入名录》、《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顾问。
 
[枫叶晚秋益见红

――访著名书画家陈光宗

本报记者 莫薇花

  叩开陈光宗先生家门,眼前的情形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位在书坛享誉盛名的书画家,他的生存环境竟然如此的简朴。家中客厅不过十平方米,除了摆布家具,几乎没有多少空间了,连作画写字的案台也没有。据说,他的创作时间一般在深夜凌晨后,等家人休息了,才搬走厅中的茶几,腾出空间,铺宣纸于地板上,蹲着写字作画,这是他多年来被“迫”出来的习惯。而他的卧室,更是狭窄,满地堆放着杂物书籍,仅有一块床板供他栖息安身。记得周作人说过一句话:“寂寞之上没有更上的寂寞。”那么,陈光宗先生就是“淡泊之上没有更上的淡泊”了。先生说他很早就琢磨出八字格言:“天下有我,我有天下。”可见先生安于现状、胸怀大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他曾用书法写了自己撰写的一副楹联:“红薯一锅方知少,墨汁成池不嫌多”。这一“多”一“少”,更能体现出一位老艺术家对生活和艺术的追求,高尚的品质。难怪先生以诗言志:“丹青半日半清闲,莫遣时光白自流;回首平生惊日短,青山犹在不须愁。”

隐于市井深巷的大家

  水东镇新风路乙幢101房。

  这间隐于市井深巷里的普通民宅,却与外界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系。别看它墙壁斑驳,门庭冷清,挂在外墙上的那方匾额,“醉墨书屋”四字却是出自当代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的手笔。

  据说,沈鹏先生书赠“醉墨书屋”主人陈光宗时,附有一函,信中说:“您对伊字的艺术造诣在当代是罕见的,中国当代书坛写气的很少,而您的书法作品韵味盎然,气势逼人。”

  提起已故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陈光宗的思维总是停留在与恩师相处的那段往事的记忆里。最值得他回味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1973年夏),那天晚上九点多,县里的领导派人把陈光宗找去,要他立即到县委第一招待所。他冒雨前往,到了那里,才知是他的老师关山月来了,是关老要县委的人,通知陈光宗来见面的。

  相隔多年,师生重逢,真是百感交集。关老这次专程从广州赶来电白,是为他创作的巨幅国画《绿色长城》深入生活搜集素材的。在电白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陈光宗陪伴关老早出晚归,形影不离。他们外出写生,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画面和技巧表现木麻黄的个性,体现出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精神面貌和境界。

  陈光宗回忆说,在下乡体验生活的那段日子,他和关老住过海边“哨所”,是一间狭窄陈旧、非常简陋的泥砖平房。晚上,他们在海边林子间共坐一条木凳,各执葵扇一把,论画聊天。有时,关老偶尔哼两句粤曲,唱得有板有眼,韵味十足。

  关老完成《绿色长城》初稿,要告别县城。临走前,关老赠陈光宗一幅小品《椰叶雏鸡图》,回广州后,又给他寄来一幅《梅花》。关老创作的《绿色长城》,后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作为经典作品收藏。而陈光宗,却是这幅名画初稿的第一读者。

  事隔三十五年后,陈光宗作诗记念这段历史:

写生记两首



屈指磨时卅五年,麻黄历历绿沙边。

横山走海三千里,宛若青龙跃九天。



绿色长城随我师,终日徘徊木麻移。

同餐共枕三旬日,笔墨因缘有谁知?

  的确,关老与陈光宗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师生情缘。每逢关老在广州搞画展,关老必致书信或电话邀请陈光宗参加。陈光宗回忆说,1993年那次画展,关老重感冒,拒绝了所有记者的采访,但关老得知他登门,沏好茶,坐在家中客厅等着他。临别,关老把全家人叫来,与陈光宗合影。关老说,他与陈光宗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关老的女儿关怡告诉陈光宗:“在父亲的学生中,他对你真是另眼看待,每次听说你来,都会坐在客厅里等着你。”

  在书画艺术造诣上,陈光宗确实称得上是关老的得意门生。关老曾对陈光宗说:“中国书法家有,美术家也有,但书画家很少,你兼两家。”这就是关老对他学生陈光宗的评价。

  沈定庵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书评家,西泠印社副社长,兰亭书会会长,著有《一代宗师伊秉绶》等多部书法方面的论著,对“伊体”深有研究,且继承了伊体的神韵风骨,是备受国内书法界所推崇的“写伊第一人”。早些年,沈老从《岭南书艺》杂志了解到陈光宗的伊体艺术造诣,久有仰慕。后来沈老给陈光宗致函:“阁下伊体有所创新,叹为观止。有望尘而不及之慨,所谓‘见贤思齐’。”

  不久,沈定庵先生专程从浙江杭州来到电白,与陈光宗晤面。沈老请陈光宗以伊体为他的“梅湖草堂”题写了斋名。沈老连连称道:“写得好,写得好,你把伊体写活了,不愧一代书法大师。”沈老也以一幅伊体楹联回赠陈光宗。临别,沈老说:“我还会来的,希望陈先生今后来浙江参加兰亭笔会。”沈老还赠送陈光宗四瓶“国宴酒”和三支昂贵的毛笔。

  著名篆刻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士达,在海南会议期间转道电白拜访陈光宗。马教授认为,当今书坛,名大于实者多,实大于名者少,陈光宗属于后者。他还说,陈光宗先生在书坛的地位和知名度,与其艺术成就太不相符,媒体对陈先生宣传得太少,陈先生至今仍过着隐士般的日子。

  对于陈光宗的成就和艺术人生,见诸报端的文字,确实微乎其微。他长期隐居于市井深巷,只顾耕耘,不问收获。他具备了大家的素质修养,他的书画作品早就进入屈指可数的国内大家行列,可他如今却仍然过着市井布衣般的清淡日子。

  在他的名片上,有这么一句诗:“一介书生弄笔墨,三餐清淡戏丹青”,记者请教陈先生,谁的诗句?先生笑说,自己胡诌的句子,没别的意思,书生还能弄墨,每日能有清淡三餐,已经知足了。

二度荣获鲁迅文艺奖,作品被中南海收藏

  荣誉奖杯对于一个搞艺术的人来讲,它不是高峰,不是终点,更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心灵的抚慰。

  但对于陈光宗,艺术既是精神,又是物质,尤其是进入晚年,他必须把艺术变为一些更具体的东西,为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他精神上的需求。他说,他把荣誉看得很淡了,一切都应顺其自然。

  正因陈光宗对名利一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才形成了他的颇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国家一级书画评论家刘学义评价陈光宗书法艺术时,写下这样一段话:“看到他的书作,顿觉笔舞龙蛇,满纸生风,字字珠玑,神采飞扬。”他由衷地叹曰:“真佳作也。”

  “心忘于笔,手忘于书”,这才是进入书艺的最高境界。

  陈光宗书法大抵有这么一些特点:书写自然,仿佛一气呵成,却处处展现对比,整体布局都经过一番精心设计。结体的紧与松,笔画的粗与细,线条的强与弱,墨色的浓与淡,字距的疏与密,书写时的弛与张,无处不在,对比鲜明,具有美感,整幅作品气韵生动,神采飞扬,笔触自然流畅,通篇连贯,上下呼应恰到好处。这样的书作,当今书坛确实为数不多,难怪两届鲁迅文艺奖的评委,对陈光宗的书法作品没有异议,全票通过。

  手头有一份“陈光宗简历”,仅数百字,现全文抄录如下:

  陈光宗,广东电白人,广东省立艺专美术本科毕业,系关山月、李云、杨秋人、庞薰琴、吴子复、冯康侯、邓尔雅入室弟子。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画顾问、广东省书协名誉理事、茂名书画院名誉院长。作品参加全国三、四、五、六届书法篆刻展,第一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中国画展,全国第三届版画展,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澳门书画展,应邀香港举行书画展。获“秦俑杯”国际大展书画特等奖,中国国际书画博览会金奖,“廖氏杯”全国书法展一等奖,广东省两次鲁迅文艺奖。作品编入《岭南书法史》、《中外传世巨典》、《世界名人录》等20多部书籍选本。多幅作品被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新四军纪念馆、编钟纪念馆收藏。勒石八大碑林碑廊。出版《陈光宗书法选》、《陈光宗书画精品挂历》、《中学美术教材》、《晚虹诗存》、《陈光宗书画集》。自创“平衡童体”书体,开拓隶书新境界,深得爱好者兴起临摹,辐射甚广。隶书被誉为“中国伊体第一人”。

  数百字简历,高度浓缩陈光宗大半生的艺术追求所获得的成果,但它远远说明不了一个艺术家所走过的漫长的历程。大凡有所成就的大家,都是一部巨著,他们人生的简历只是一个“小引”而已。陈光宗亦如此。要了解一个艺术家的生活,要深入他的精神本质,或者探索他的内心世界,你首先必须接受他的艺术,认可他的人品。

  从艺多年的陈光宗,他的人生准则是“先立品,后从艺”。他认为,不具备良好的人品,其艺术是不为人所喜欢所接受的,所以“立品”应放在首位。

  因为陈光宗的书法造诣名声日涨,他国画方面的成就相对于他的书法,就显得不那么锋芒四射了。其实,他的国画和版画,同样具备很深的艺术造诣。他创作的梅,除了受到关山月的影响,同时也有他自己独到的一面。画面热烈,线条融入隶篆,更平添一点古朴和峥嵘,这得益于他“以书入画”的新尝试。故他画的梅,被行家称之为“老梅新枝”或“新梅”。凌寒傲骨,力挽春归,忘却苦寒,这是他通过画梅,传达着他对逆境的抗争和美好的追求的意蕴和境界。

  他的花鸟、紫藤、螃蟹、小鸡等小品,多为大写意,境界高古,追求一种古朴、淡雅、书卷味的深沉寓意。他认为字和画一样,都是一笔一划构成,开始于一笔,收束于一划,书画都是一种线条艺术。当然,这仅是相对于书法和国画而言。

  有画评家这样解读陈光宗的国画作品:他的画,首先是用自己的心灵去爱恋生活和自然,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他把真实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远观艺韵,近观精微,以情融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他那纯净的用笔和诗的意境,透露了画家感情的神圣,颇有大家之风范,不失为画中精品。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光宗的国画在日本展出,他的扇面小品被日本画坛所推崇,事后,时任日本首相的宫泽要作亲自来函,向陈光宗索取墨宝。

生活在低处,他追求一种纯粹的艺术人生

  陈光宗从艺半个多世纪,他始终在追求着一种纯粹的艺术人生。

  他生活在低处,可他的艺术却远远地超越了生活的高度,超越了局限的地域和生存空间。“天下有我,我有天下。”成了陈光宗人生的座右铭。一个人不把他的生命价值放在物质的天平上,而是让自己融入虚无的世界里,他的思想必然是自由的,那些红尘世俗的琐事、利欲、权贵,甚至物质,都可能成为他身边的一些不经意的东西。

  原深圳市委书记李灏与陈光中,早年在广州求学时,他们就有过往来。陈光宗就读省立美专,李灏就读中山大学。解放初期,他们同在电白县政府机关共事,过从甚密,建立起深厚友谊。李灏在北京工作期间,回故里省亲,他专门拜访过陈光宗,还从北京为陈光宗带回黄胄等名人的画册和一大袋红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灏回故乡参加一个当地的活动,曾亲自动员陈光宗去深圳书画院工作,后又多次来信提及此事,因某种原故没成行。局外人都认为陈光宗“傻”,性格怪僻,不珍惜机会。其实他们没有看透一个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陈光宗所追求的,是一种本土的养分,一种朴素的生活质量,一种可以闻到乡土味的生存和创作的氛围。在重提这段往事时,他没有丝毫的悔意,显得十分的坦然。

  一个饱受风霜的老艺术家,他必然有一段非同一般人所拥有的经历。

  陈光宗家境贫寒,聪颖过人,小时有“神童”之称,十三岁举办个人画展,十四五岁长途跋涉,步行三百余里,上广州考省立艺专,名列榜首,成为关山月、黄笃维、杨秋人等大师的高足。陈光宗的初中同窗、著名书法家吴兆奇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这段历史:“1945年中学毕业后,光宗先生邀我去省城投考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院,我家一贫如洗,没法去,他则三位同学凑钱带着数目可怜的盘缠,肩挑着行李,一步步一站站地走到江门,然后搭上去广州的河船,寓在一老乡于西关的寄寓。”一个文弱少年,步行三百余里去求学,其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反右时他被戴上“右派”帽子,后又晚年丧妻,他的人生几乎是一片灰色调。然而,这样一位命运多舛、生存状态不佳的老艺术家,却有着海洋的胸怀,高尚的美德。他在《陈光宗书画集》后记里写道:“今逢尧天舜日,紫气东来,命运得之再造,艺术复以新生,可怜年事已高,几度夕阳红,不教扬鞭自奋蹄,吾当十日九挥笔。”寥寥数语,道出了他对往事的包容,对未来的生活仍然充满信心和希望。

  陈光宗先生有一个心愿,就是在他有生之年出版《陈光宗书画集》,早在十年前,他的恩师关山月已为他题写好了书名。还有一个心愿,就是继续完善他的“平衡童体”,出版一本“平衡童体”字汇。

  陈光宗说,最近他参加市里的一个文化人座谈会,感触颇深,也得到了从未有过的礼遇。市委书记周镇宏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令他终生难忘。他告诉记者,尽管他年事已高,但他的知识没有枯竭,他要为茂名建设文化名城出微薄之力,尽到一个艺术家的责任。
 
著名书画家陈光宗先生
 

附件

  • 1104076204.gif
    1104076204.gif
    95.2 KB · 查看: 526
不知道艺术的境界,只是觉得好看。
 
陈老的篆刻作品
 
虽然我对书法不是很了解
但是看起来还是蛮还看到

顶起
 
欢迎朋友们;加这个Q群;77810680 电白书画交流群 或者我Q;302831242
 
陈氏狂草,可谓前无古人,后未见来者!必将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炫目的一页!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