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县旦场镇借殡改之机大肆敛财
很难相信,省级文明镇的殡改工作如此混乱!问题是如此严重!但当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进一个个因殡改而穷困的家庭的时候,你会相信得惊讶、气愤,同时你也会流泪,心会滴血!这是发生在电白县旦场镇的真实故事,是记者冒着危险取证的一线材料。
先看个案,再来思考背后的根源……
旦场镇有一户人家(请允许暂时不写具体姓名、地址,有录音),年迈的父亲不慎跌了一跤,卧床不起,离开了人世。这时殡改执法队伍来人了,不是要求这户人家按政策去火化,而是来一下就走了,这家人很快得知消息说8000元可土葬,并要到指定地点制作棺材,又要付款2000元,出葬那晚,镇又要去150元。父亲一死,这家人东借西凑共花去10150元,一身是债。记者看到,这户人家诉说的时候泪已流满了脸,几乎泣不成声。这户人家至今还住在破烂不堪的泥房。她说,一打台风,全家人担心屋被风吹倒了,要跑到邻居家避灾,等风雨过后才回到自己破烂的家。这家人说:对待群众那么残忍,世上哪有这样的政府啊!(对这户受害群众,时任镇长杨志锋与笔者虚假妥协时曾表示要以2户泥改家庭名义帮其盖起一层楼房作为安抚赔偿,但至目前只得个“讲”字。)另据了解,这条村里还有一户人家死人了,为了交土葬费,把耕牛卖掉了。春耕到了,没牛下田,全家人抱头痛哭……
又一户人家,父亲病重期间,医病花去了所有积蓄。但父亲还是走了。这家人想找一块地把父亲安葬,一连数天找镇领导求情要求少交一些钱让其安葬,镇领导说至少要8000元,没价钱好讲,这家人觉得镇里一点也不体谅群众,于是最后一次找镇领导讲价钱时带了微型录音机,把讨价还价的声音录了下来,镇领导知道后开始有点急了,于是把已收下的8000元中拿出4000元退回丧主家人,镇里仍留下4000元。(据丧主亲人还说,在镇里收8000元钱之前,还请了这个领导吃饭,这个领导还先收取了数百元的“利是”)
2001年上半年,该镇一户人家的母亲去世,时隔2年后的2003年7月,镇政府以清理土葬为名,派殡改执法队多次到这户人家逼钱,开口要1万元,这家人因母亲卧床十年,家里实在太穷,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拆这户人家的房屋,并砸坏风扇、电饭煲等家电,打伤家人(有照片),并把家里多人抓到镇政府关了十多天,完全失去人身自由。还两次深夜推走这户人家两台摩托车。直至2005年底,镇殡改执法队队长还多次通过材委会干部通知这家人拿2000元到镇政府才能取回两台摩托车,真是无法无天。
旦场镇借殡改敛财,手段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出尔反尔,今人叫绝。有一户穷得叮当响的人家有人死了,告诉镇里说没钱土葬主动要求火化,镇殡改执法队似乎不当一回事地回答说,火什么化,火化也要花钱,找个地方埋了算了。这家人于是悄悄土葬了死者,这下子不得了了!镇里把专业户(专门为死者扛棺材和安葬死者的人)抓了过去,罚款1200元,当地一个棺材店因出售一副棺材给死者家人,补镇里要去了2000元。死者家确实太穷没钱,镇里也就作罢了。虽然死者家穷,但镇里还是从中获得3200元。
通过明查暗访了解,旦场镇借殡改敛财有以下四条途径:一是丧主亲属上缴罚款;二是棺材店每出售棺材一副要上交300元至2000元不等;镇政府门口200米左右处曾经开有以木材行作掩护的2个棺材店;三是死者出葬时,如果亲属搞出葬仪式要上缴镇里300元,不搞仪式也要交150元;四是土葬专业户每做完一例要上缴一定的钱给镇里。镇里要钱有直接派干部去收取的、有通过村干部的、有通过专业户的、有通过其他“线人”等等。
旦场镇借殡改敛财可谓“残忍”两字,是什么令旦场镇如此疯狂?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经济的办法不多,财政入不敷出所至。2005年,省下拨旦场镇的专门给6个贫困村委会干部“以奖代补”专项资金15万元,镇里也敢挪作他用(电白其他镇早已悉数发放到村干部手中),村干部怨气沸扬。记者于2006年4月24日找到电白县有关领导过问此事时,镇领导才慌忙答应想办法去筹钱回来给村干部。虽然镇政府逼于压力把部分款项筹回来发给村干部,但是在这笔专项资金的处置上,镇政府显然违反了财经纪律。 @e-wa5U4
由于财政困难,镇领导对当地老板网开一面。由于老板时不时资助一下镇里,于是无形中老板影响政府决策,左右着地方政局。时任镇长杨志锋在和旦河村支部书记谈起老板邓益松父亲土葬一事时,这样说:起邓老板父亲的棺真为难,不好意思;但要是普通群众承认交了钱土葬出了旦场的丑的,就去起棺。对老板一边倒,但对普通群众可以恐吓威胁。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存在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农民兄弟哪有不遭殃?心中不装有广大群众,农村怎能发展?
广东茂名日报 黄策
2007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