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过一篇文章《再曝丐帮内幕:孩子行乞,乞丐头年收10万》,真让人大吃一惊,感觉同情心被利用!而哲学研究员吴重庆博士谈到乞丐问题时,他认为“乞丐没有真假,抵制无从说起”
【转载自中国民意调查网(www.00100.cc)】我方观点是:“假乞丐社会危害极大,应抵制”
在真假乞丐难辨的情况下,特别是面对儿童乞丐,本人往往以物质替代金钱表示爱心,一个香蕉、一瓶饮料什么的。我的理念是,这样不会助长有人通过残害别人身体、控制儿童乞讨发财的风气。身上没有东西给的时候,我大多数选择沉默。这绝非为自己节省一块钱找借口,我经常奉劝身边的朋友,大家少给一块钱,可能就少了一个残疾人、少了一个流浪儿。
吴重庆博士认为,乞丐原本就不需要具备任何的准入技术或标准,其仅需具有这样的一种心理素质:牺牲自己的尊严换取他人的施舍,因此乞丐没有真假之分。并且吴博士认为,社会应该对所有放下尊严的乞讨者一视同仁,应该给予施舍。不然的话,我们的社会就成为一个无以引发良知的社会,肯定是病态的。
本人不敢苟同这种观点,而且强烈反对。我认为,乞丐有真假之分。乞丐起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没有其他渠道维持生计;2、自愿而非他人强迫。但当丐帮成为一个行业,丐帮的弟兄们往往就不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了,职业乞丐当然是假乞丐了。爱心施舍不应该给假乞丐。
骗往往伴随着假。乞丐职业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假乞丐存在有目共睹。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国家机构、福利机构发表“识别假乞丐方法”一类的东西。不法分子利用致残别人身体并操纵受害人(甚至是儿童)在街头乞讨牟利,这就是利用假乞丐在骗钱。受害人并不是真正的乞丐,而是如假保换的假乞丐――首先他不是自愿而是受人操纵,其次乞讨回来的“爱心款”也不是给自己的,而是被操作者拿走了,他只是一个别人赚钱的工具。
当假的成风了,你说,那些即使是真的,又怎么叫人区分得出呢?良知不是被泯灭了,而是在选择行善的方式。如果如吴博士所说的,大家不辨真假,见了乞丐就给,那么“丐帮”将越来越“强大”,丐帮兄弟也越来越多――遭受身体被残、失去家庭温暖的儿童将越来越多。
此外,吴博士认为上述受害者应排除在“假乞丐”论题之外(原文为:那些被犯罪分子操纵甚至致残的街头乞讨儿童另当别论),这是大大不妥的。因为这一点正是各方争论的焦点:受害这成为别人挣钱的工具,由此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不得不让有点理智的施善者思考。如果只是因为懒惰沦落为乞丐,倒是可以另当别论――毕竟社会危害没么那大。因此,避重就轻的做法,使吴博士自己讨论的论题成为一个假命题,命题的本质已发生本质的变化,这样形成的观点,哪能自圆其说?身为一位知名学者,希望吴博士对本课题好好再研究研究,以免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引导。
作者:杨鸿泽 刘瀚之 (中国民意调查网)
【转载自中国民意调查网(www.00100.cc)】我方观点是:“假乞丐社会危害极大,应抵制”
在真假乞丐难辨的情况下,特别是面对儿童乞丐,本人往往以物质替代金钱表示爱心,一个香蕉、一瓶饮料什么的。我的理念是,这样不会助长有人通过残害别人身体、控制儿童乞讨发财的风气。身上没有东西给的时候,我大多数选择沉默。这绝非为自己节省一块钱找借口,我经常奉劝身边的朋友,大家少给一块钱,可能就少了一个残疾人、少了一个流浪儿。
吴重庆博士认为,乞丐原本就不需要具备任何的准入技术或标准,其仅需具有这样的一种心理素质:牺牲自己的尊严换取他人的施舍,因此乞丐没有真假之分。并且吴博士认为,社会应该对所有放下尊严的乞讨者一视同仁,应该给予施舍。不然的话,我们的社会就成为一个无以引发良知的社会,肯定是病态的。
本人不敢苟同这种观点,而且强烈反对。我认为,乞丐有真假之分。乞丐起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没有其他渠道维持生计;2、自愿而非他人强迫。但当丐帮成为一个行业,丐帮的弟兄们往往就不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了,职业乞丐当然是假乞丐了。爱心施舍不应该给假乞丐。
骗往往伴随着假。乞丐职业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假乞丐存在有目共睹。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国家机构、福利机构发表“识别假乞丐方法”一类的东西。不法分子利用致残别人身体并操纵受害人(甚至是儿童)在街头乞讨牟利,这就是利用假乞丐在骗钱。受害人并不是真正的乞丐,而是如假保换的假乞丐――首先他不是自愿而是受人操纵,其次乞讨回来的“爱心款”也不是给自己的,而是被操作者拿走了,他只是一个别人赚钱的工具。
当假的成风了,你说,那些即使是真的,又怎么叫人区分得出呢?良知不是被泯灭了,而是在选择行善的方式。如果如吴博士所说的,大家不辨真假,见了乞丐就给,那么“丐帮”将越来越“强大”,丐帮兄弟也越来越多――遭受身体被残、失去家庭温暖的儿童将越来越多。
此外,吴博士认为上述受害者应排除在“假乞丐”论题之外(原文为:那些被犯罪分子操纵甚至致残的街头乞讨儿童另当别论),这是大大不妥的。因为这一点正是各方争论的焦点:受害这成为别人挣钱的工具,由此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不得不让有点理智的施善者思考。如果只是因为懒惰沦落为乞丐,倒是可以另当别论――毕竟社会危害没么那大。因此,避重就轻的做法,使吴博士自己讨论的论题成为一个假命题,命题的本质已发生本质的变化,这样形成的观点,哪能自圆其说?身为一位知名学者,希望吴博士对本课题好好再研究研究,以免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引导。
作者:杨鸿泽 刘瀚之 (中国民意调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