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uninvited @ 2006年07月29日 Saturday, 06:08 PM)
前几天的报纸你没看,高压输电网没问题!
[snapback]1405900[/snapback]
最近的报道没看,找到以前的一篇
发展特高压试验示范先行
转贴自:国家电力信息网 时间:2005-10-17
几大争论焦点尘埃落定与任何新技术一样,特高压在推广应用中也存在风险,也难免引起一些担心。
最大的担心是,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严重干旱和荒漠化地区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将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黄毅诚最近的一篇文章,对解决这一担心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指出,在这类地区若建设空冷机组,并采用干除灰、干除渣和干式脱硫等技术,可以省去冷却设备补充用水和除灰、脱硫用水等。同时,煤矿露天开采时要先疏干矿中的地下水,利用这些疏干水就可以满足锅炉补给水等需要。他还提出,可以采用兴建污水处理厂以及减少湖面蒸发等办法,来扩大北方地区水源。
特高压输电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人们的普遍担心之一。据传,美国曾把灵长类动物放在特高压线路下面做试验,结果动物出现了脱毛、致癌等现象。但有专家认为这一说法并无根据。“美国、日本、意大利专门建立了环境试验场,利用试验线段、电晕笼等对各种生态效应、无线电和电视干扰、可听噪声、感应电击以及臭氧产生等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如果特高压线路采用合理的导线结构和布置方式,不会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各项环境影响的控制指标甚至低于已运行的500千伏、750千伏超高压线路。”特高压专家陆宠惠说。
据悉,参考我国超高压电网的电磁环境标准和其他国家特高压经验,我国已确定了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指标的控制限值:即通过居民区时工频电场不超过4千伏/米,工频磁场不超过0.1毫特、无线电干扰不超过58分贝和可听噪声不超过55分贝。“以上控制限值在合理范围内,而且工程上可以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在亚太地区国际输配电国际会议的发言时说。
另外,由于特高压并非原有电力中长期规划的内容,因此有人对其科学性和程序合规性提出置疑。原电力中长期规划认为,2020年以前,除西北采用750千伏,我国电网维持500千伏交流,辅以±500千伏和±600千伏级直流,是可以适应发展需要的。据规划专家介绍,当时这一结论基于三个重要边界条件:一是电力实现平衡增长,预测2020年全国仅需发电装机约8亿千瓦;二是煤电相对分散化布局,即煤电如果在坑口、路口、港口和负荷中心分散建设,可以降低对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依赖,并有效推迟引入更高一级电压等级时间;三是西部水电远距离大容量外送全部采用直流对电网安全不构成威胁,特别是受端直流多落点可能引发的连续换相失败问题可以解决。而目前这些条件都已发生很大变化:首先,原规划的2020年负荷水平明显偏低。按目前判断,2015年即可提前实现。目前,影响电网发展的一些战略性问题提前暴露出来,如500千伏电网的支撑能力问题、输电走廊问题、短路电流超标问题等。第二,根据前苏联和国外研究成果,煤电更适于集约化、一体化开发,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加大输电力度、实行输煤输电并举是解决许多现实和长远问题的一项良策。第三,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全部采用直流,对电网的运行风险不可低估。
据了解,目前两大电网发展特高压网架的思路是:基本不改变各区域“十一五”电网规划,而将其发展重点放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未来新增市场空间,将优先考虑从西部水电和北方煤电基地送入。“‘十一五’特高压的重点应是启动建设试验示范工程。”一位参加特高压规划研究的专家说。南方电网公司计划2008年建成投产的云南-广东百万伏级交流工程,即以不影响“十一五”大盘为前提,以该项目替代原来规划的两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因地制宜交直流齐头并进电网有交直流之分。那么,特高压建设如何区别交直流的定位呢?据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已组织两场专题研讨会,分别研讨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技术。专家认为,特高压交流,因中间必须分段,每段距离都可以形成坚强的网架结构,电力的传输、交换和疏散都较灵活。相对而言,特高压直流就像直达快车,网络性稍差。因此,输电距离在1000千米以内,交流输电经济性优于直流输电;输电距离超过1000千米,直流输电优于交流输电。当输电距离超过1500千米时,±800千伏级直流输电在经济性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因此,特高压交流应定位于更高一级电压等级的网架建设和跨大区联网送电;特高压直流应定位于西部大水电基地和大煤电基地的超远距离大容量电力外送。
据悉,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已先后研究制定了特高压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淮南-芜湖-浙北-沪西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先期降压500千伏运行);开工建设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和锦屏水电站外送的±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力争开工一批交流1000千伏输变电工程。继续深入开展对周边国家的能源资源调查,探索更大范围的跨国电力合作前景,完善跨国联网规划,纳入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落实中俄、中哈电力长期合作协议,加快开展跨国输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
“十一五”期间,南方电网规划了“一交一直”的特高压建设思路:力争明年开工建设云南-广东第一回±800千伏级直流输电工程,该线路输电距离约1600千米,规划输电容量500万千瓦,设备自主化率达到60%以上。该项目计划在年内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争取2009年6月以前单极投产;云南昭通-广东惠东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前期正在加紧进行,线路长度约1200千米,输电能力约为400万~500万千瓦,计划2008年建成投产。该项目将替代原先规划的两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试验示范先行渐进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北戴河会议上指出,特高压技术是事关电力工业建设大局和长远发展的一项国家级技术政策,也是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必须深入讨论,科学决策。
据介绍,我国已确定了试验示范先行的渐进式特高压建设之路。经过优选,国家电网公司将目光瞄准了三西煤电基地外送工程,日前晋东南-南阳-荆州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该方案中,特高压输电线路全长约650千米,投资55亿元,包括两个特高压变电站和一个开关站。南方电网启动了云南昭通至广东惠东百万伏级交流输变电工程的前期研究,并选择其中广西桂林-广东龙门-惠东段作为试验示范项目,计划“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投产初期送电能力为200万千瓦,特高压电网形成规模后,每回线路输电能力约为400万~500万千瓦。
今年5月和6月,国家电网公司曾两次邀请院士和专家参加试验示范工程研讨会。会上专家指出,试验示范应著眼于长远,而不是急于解决眼前送电的需求。如果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率先在世界上建成商业化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而且可靠性、经济性良好,同时又能带动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就实现了示范工程的目标。
设备是最关键的发展特高压,关键在于设备的研制与供应。按照“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特高压电网”的战略思路,我国电力企业与机械制造企业将携手,争取在特高压上打出国产牌。
目前我国已具备550千伏和800千伏输电设备基础,为研制1100千伏输电设备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通过西北750千伏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国内电工设备制造厂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对交流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导线、金具等均有较强的研制和供货能力,控制保护等二次设备可以实现自主研发和制造。
有关方面认为,我国特高压设备可采取以下两种途径实现国产化:其一,采取技贸结合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合作生产,逐步实现国产化;其二,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积极进行国际合作的方式,以实现百万伏级开关设备国产化。
据悉,中国电科院目前正在北京沙河建设一座特高压试验场站,2006年将正式开始原型设备的带电试验。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陆燕荪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确定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立项,这样可以增加生产厂家投入的信心与决心,让生产厂家在行动上有依据。他还认为,特高压设备的国产化不应是外国产品的本土化生产,而是掌握设备生产技术的主动权,也就是自主化。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0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