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6-05-06
- 帖子
- 6,725
- 反馈评分
- 3
- 点数
- 61
作者: 龙的心 2006-6-3 22:54:00
摘自: <凤凰网 “不以物喜多给予不以事悲多宽容”博客>
http://blog.phoenixtv.com/user2/qq6794/arc...006/138267.html
出处:《南风窗》杂志
2005年从开始说的“改革年”,演变成了“改革疑惑年”“改革争议年”,全社会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对改革是是非非的争论,迄今仍然波涛汹涌。这不仅说明中国的改革又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而且证明理性地认识改革的本来面目已经十分迫切和必要。
改革的问题在哪里?
说改革在总体上值得基本肯定,并不表明笔者落入了“改革没有不成功的,成绩没有不辉煌的”的谜局。因为到现在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认识改革,让改革这个词不再带着某种意识形态的色彩,才可能使改革重新恢复探索性、不断试错纠错的本来面目。而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当然可见,20多年的中国改革的确存在诸多问题,最值得警惕的是绝不能让权力扭曲改革。
迄今为止的中国改革史,实际上可以大体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70代末到90年代中后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瓦解旧体制,主要方式是个体性的、自下而上的和体制外先行的,可以称为侵蚀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97年前后开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构建新体制,主要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可以称为转型阶段。
回过头看,第一阶段的改革尽管也有不少问题,但在瓦解旧体制上可以说是大体成功的。而第二阶段改革,本来应该搞大规模的立法和制度建设,但由于这实际上是政治权力的自我革命,触到了旧体制的要害,不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而且改革本身也有被权力扭曲的危险。从1997年以来,中国的改革明显步履蹒跚,改革出现了局部变形。
具体而言,国有资产被腐败分子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无良主管蛀蚀得千疮百孔,私人合法所得的财产缺乏保护,社会不公的加剧和腐败孳生,是行政权力滥用的集中表现。一些官员盗用党和政府的名义,通过种种违宪的行政法规和文件,在黑暗中吞噬着宪法和法律本已明文规定的公民权利;一些部门和地方规章的制定严重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
权力的滥用到1990年代中后期,导致了改革阵营的分化。局部变形的改革,对许多普通民众而言,意味着生活成本的增加和生活负担的加重。近年来在医疗、住房、教育这三个与大多数人利益相关的改革中,部分民众沦为社会弱势群体,更使在1980年代曾经激起无数人热情和企盼的改革话语已经在他们心目中失去了魅力。而局部地方和部门则出现了权力和资本的联合,这就是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所说的权贵资本主义。
诚如吴先生所指出的:“使目前改革陷入困境的,实际上就是这个权贵资本主义,或权贵资本主义指导下的改革。”近年来吴先生等一批有良知的学者,之所以要大声而持续地发出要防止中国拉美化、西西里化、权贵化的种种疾呼,就是因为权力对改革的扭曲变形,使得一些改革已经偏离了规范、法治的市场经济方向。针对这种许多改革几乎都是以非规范化的方式进行的情况,社会学家孙立平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改革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
而权力之所以能够使改革扭曲变形,从观念层面上说,是因为在以往的改革中陷入了“对于权力的信任高于对法治的信任”的误区。而在实际操作中,以往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放权让利、开放搞活”上,没有注重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而且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考虑得不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秦晖教授所说的“权力捉弄权利”的情况。总结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政治权力从经济社会领域退出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对政治权力的约束和规范尚未破题。
当前中国最大的风险是拖延必要的改革。要想保持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坚持改革、深化改革。倒退和停顿都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即使改革有再大的缺陷,中国大多数民众也不愿意再回到那个只有一种声音、政治上人人自危、连买盒火柴都得凭票的“贫穷社会主义”年代。
但要让改革再出发,则必须明白中国改革的路向在本质上正是为了摆脱强权。因此下一步的改革应该通向和谐社会的改革。唯愿这艰难的改革能够一路走好,从而造就明日中国的更大辉煌。
仅仅是渐进的经济改革?
谈及这20多年的中国改革,许多人都已经形成或接受了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后开始的改革,是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往的改革基本局限在经济领域,经济改革是整个改革的基本内容。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以为不然。因为你只要从这20多年中国改革历程的实际情形去看,就会知道:一个纯粹以经济为内容的社会改革是怎么也不可能进行下去的。
从许多人对中国在改革前状况的基本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当时政治权力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角落的情形下,每一步改革,都不可能不牵涉政治。具体而言,1980年代几项重大而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恐怕都不能简单地说成是经济体制改革。且不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破除个人崇拜迷雾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中共11届5中全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11届6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拨乱反正运动,不能算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农村的“大包干”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推行的“承包制”以及“厂长负责制”,也不是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包干”的推进,与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的迅速瓦解以及乡镇政权的恢复密切相关。而“承包制”以及“厂长负责制”的推行,则更与国营企业“党委负责、书记挂帅”体制的结束密不可分。因此从1980年代始,中国的每一个经济改革措施,同时也就是政治改革的措施。
当然,这里所说的政治改革是广义上的。许多人之所以认定改革只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因为他们是从狭义上来界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另外,中国在政改的宣传上一直很低调,往往是只做不说最多也不过是先做后说,在宣传中始终强调发展经济是中心任务,也会让人们产生改革不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错觉。
如果从广义上来理解,相信不难发现:这些年来中国改革前进的每一步,实际上都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性。因为改革从经济角度看,是一个经济逐渐市场化的过程;从政治角度来看,是一个党和政府逐步退出经济领域的过程,是一个党逐步改变其执政方式的过程。
再具体到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障上,相信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尽管还不能够与发达国家比,但和20多年前相比,个人在择业、迁居、个人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言论的表达等方面,的确有了更多的自由,在消费上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有了更多保障。当然,毋庸讳言,中国人的权益保障也还不充分,中国需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我们所期望的是今后做得更多更好,在不远的将来,先把中国已经签署加入的“国际人权宪章”的精神全面落实下来。
概括地说,我们对以往的中国改革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认识:这是一场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改革。只是其间的政治改革是以放权让利的方式逐步把自由和权利还给市场和个人。这场改革的主轴是政治权力逐步退出经济社会活动,而非如何约束政治权力和保障民众权利。改革直接导致了执政党执政方式和政府治理方式的渐变。
尽管当前中国社会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严重问题,但中国在经济上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这场改革是在现有体制内进行的循序渐进的改良,因此可以说在总体上是基本成功的。
摘自: <凤凰网 “不以物喜多给予不以事悲多宽容”博客>
http://blog.phoenixtv.com/user2/qq6794/arc...006/138267.html
出处:《南风窗》杂志
2005年从开始说的“改革年”,演变成了“改革疑惑年”“改革争议年”,全社会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对改革是是非非的争论,迄今仍然波涛汹涌。这不仅说明中国的改革又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而且证明理性地认识改革的本来面目已经十分迫切和必要。
改革的问题在哪里?
说改革在总体上值得基本肯定,并不表明笔者落入了“改革没有不成功的,成绩没有不辉煌的”的谜局。因为到现在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认识改革,让改革这个词不再带着某种意识形态的色彩,才可能使改革重新恢复探索性、不断试错纠错的本来面目。而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当然可见,20多年的中国改革的确存在诸多问题,最值得警惕的是绝不能让权力扭曲改革。
迄今为止的中国改革史,实际上可以大体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70代末到90年代中后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瓦解旧体制,主要方式是个体性的、自下而上的和体制外先行的,可以称为侵蚀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97年前后开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构建新体制,主要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可以称为转型阶段。
回过头看,第一阶段的改革尽管也有不少问题,但在瓦解旧体制上可以说是大体成功的。而第二阶段改革,本来应该搞大规模的立法和制度建设,但由于这实际上是政治权力的自我革命,触到了旧体制的要害,不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而且改革本身也有被权力扭曲的危险。从1997年以来,中国的改革明显步履蹒跚,改革出现了局部变形。
具体而言,国有资产被腐败分子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无良主管蛀蚀得千疮百孔,私人合法所得的财产缺乏保护,社会不公的加剧和腐败孳生,是行政权力滥用的集中表现。一些官员盗用党和政府的名义,通过种种违宪的行政法规和文件,在黑暗中吞噬着宪法和法律本已明文规定的公民权利;一些部门和地方规章的制定严重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
权力的滥用到1990年代中后期,导致了改革阵营的分化。局部变形的改革,对许多普通民众而言,意味着生活成本的增加和生活负担的加重。近年来在医疗、住房、教育这三个与大多数人利益相关的改革中,部分民众沦为社会弱势群体,更使在1980年代曾经激起无数人热情和企盼的改革话语已经在他们心目中失去了魅力。而局部地方和部门则出现了权力和资本的联合,这就是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所说的权贵资本主义。
诚如吴先生所指出的:“使目前改革陷入困境的,实际上就是这个权贵资本主义,或权贵资本主义指导下的改革。”近年来吴先生等一批有良知的学者,之所以要大声而持续地发出要防止中国拉美化、西西里化、权贵化的种种疾呼,就是因为权力对改革的扭曲变形,使得一些改革已经偏离了规范、法治的市场经济方向。针对这种许多改革几乎都是以非规范化的方式进行的情况,社会学家孙立平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改革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
而权力之所以能够使改革扭曲变形,从观念层面上说,是因为在以往的改革中陷入了“对于权力的信任高于对法治的信任”的误区。而在实际操作中,以往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放权让利、开放搞活”上,没有注重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而且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考虑得不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秦晖教授所说的“权力捉弄权利”的情况。总结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政治权力从经济社会领域退出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对政治权力的约束和规范尚未破题。
当前中国最大的风险是拖延必要的改革。要想保持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坚持改革、深化改革。倒退和停顿都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即使改革有再大的缺陷,中国大多数民众也不愿意再回到那个只有一种声音、政治上人人自危、连买盒火柴都得凭票的“贫穷社会主义”年代。
但要让改革再出发,则必须明白中国改革的路向在本质上正是为了摆脱强权。因此下一步的改革应该通向和谐社会的改革。唯愿这艰难的改革能够一路走好,从而造就明日中国的更大辉煌。
仅仅是渐进的经济改革?
谈及这20多年的中国改革,许多人都已经形成或接受了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后开始的改革,是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往的改革基本局限在经济领域,经济改革是整个改革的基本内容。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以为不然。因为你只要从这20多年中国改革历程的实际情形去看,就会知道:一个纯粹以经济为内容的社会改革是怎么也不可能进行下去的。
从许多人对中国在改革前状况的基本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当时政治权力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角落的情形下,每一步改革,都不可能不牵涉政治。具体而言,1980年代几项重大而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恐怕都不能简单地说成是经济体制改革。且不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破除个人崇拜迷雾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中共11届5中全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11届6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拨乱反正运动,不能算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农村的“大包干”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推行的“承包制”以及“厂长负责制”,也不是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包干”的推进,与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的迅速瓦解以及乡镇政权的恢复密切相关。而“承包制”以及“厂长负责制”的推行,则更与国营企业“党委负责、书记挂帅”体制的结束密不可分。因此从1980年代始,中国的每一个经济改革措施,同时也就是政治改革的措施。
当然,这里所说的政治改革是广义上的。许多人之所以认定改革只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因为他们是从狭义上来界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另外,中国在政改的宣传上一直很低调,往往是只做不说最多也不过是先做后说,在宣传中始终强调发展经济是中心任务,也会让人们产生改革不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错觉。
如果从广义上来理解,相信不难发现:这些年来中国改革前进的每一步,实际上都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性。因为改革从经济角度看,是一个经济逐渐市场化的过程;从政治角度来看,是一个党和政府逐步退出经济领域的过程,是一个党逐步改变其执政方式的过程。
再具体到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障上,相信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尽管还不能够与发达国家比,但和20多年前相比,个人在择业、迁居、个人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言论的表达等方面,的确有了更多的自由,在消费上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有了更多保障。当然,毋庸讳言,中国人的权益保障也还不充分,中国需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我们所期望的是今后做得更多更好,在不远的将来,先把中国已经签署加入的“国际人权宪章”的精神全面落实下来。
概括地说,我们对以往的中国改革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认识:这是一场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改革。只是其间的政治改革是以放权让利的方式逐步把自由和权利还给市场和个人。这场改革的主轴是政治权力逐步退出经济社会活动,而非如何约束政治权力和保障民众权利。改革直接导致了执政党执政方式和政府治理方式的渐变。
尽管当前中国社会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严重问题,但中国在经济上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这场改革是在现有体制内进行的循序渐进的改良,因此可以说在总体上是基本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