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电白县“十件民生实事”大家参评
http://dianbai.mmcy.cn/
大家记得投17项“搬迁县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
首期投资800万元,完成新垃圾处理厂一期建设,确保上半年完成搬迁。--这个真的行?民生,执政之要,和谐之本,幸福之基。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将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方设法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2月18日上午,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讨论研究2011年电白县 “十件民生实事”。经过认真研究和充分酝酿,初步草拟了2011年电白县“十件民生实事”的20个备选项目。
为增加实施2011年电白县“十件民生实事”的透明度,便于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和监督,凝聚民智民力、集思广益,使每一件民生实事都能真正符合民意、体现民志,特推出20个民生实事备选项目,供广大群众参考、评选并提出建议。县委、县政府将充分考虑和采纳公众提出的意见,综合各种因素,确定2011年电白县“十件民生实事”。
不论籍贯在哪、身处何处,只要您关注和热爱电白这块热土,我们相信您一定会在百忙中抽出片刻时间,投上您神圣的一票、写下您宝贵的建议……
2011年电白县“十件民生实事”备选项目
01、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投资3000万元完成长11.6公里的龙湾河右岸整治工程建设,上半年确保完成寨头水闸重建工程、水东海堤达标工程(城东、城西段)等大宗水利设施项目。
02、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年底完成观珠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5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03、实施扶贫小额贴息贷款。
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小额贴息贷款启动资金,以43条贫困村为试点,并向全县农村推广,解决贫困农民创业贷款难问题。
04、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建设。
完成电白客运中心新站建设,基本实现全县100%镇有站,100%符合通客车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有条件的村建有候车亭的目标。
05、完善乡村道路网络。
完成70公里乡村公路改建工程;继续搞好S281线(省道那水线)、S113线(广高线)那霍路段的大修建设,改善乡村交通环境。
06、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面完成全县16间乡镇薄弱卫生院的改造,镇卫生院100%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国务院确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政策。
07、加快养老院建设,提升养老水平。
启动建设电白县颐养院,完成树仔、旦场、林头等3间镇级敬老院升级改造,达到省一级水平。
08、全面实施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投入低保资金 2900多万元,将全县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34925名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09、切实解决困难职工的医保问题。
将困难职工医保纳入政府统筹,全面解决困难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
10、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完成300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成廉租房建设205套,新增建设廉租房121套,启动公租房建设100套。
11、加快城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电白一中科学楼和图书艺术楼建设;新建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逐步完善县城义务教育学校配套,解决县城新增人口入学问题;优化配置电城、沙琅、霞洞等区域性教育资源,增加高中优质学位;加快农村规范化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2、推进县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
按照国家重点中职学校标准,投资2.2亿元,规划建设办学规模达1万人的县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培养大批地方适用人才。
13、开工建设博贺国家级中心渔港。
投资5600多万元,建设博贺国家级中心渔港配套设施,全面提高抗风减灾能力。
14、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县体育馆建设扫尾工程,大力推进人民广场扩建,着手建设跨海大桥、新向洋大道,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
15、推进水东湾整治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水东湾整治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县城区域内的水东湾整治第二期工程建设,抓好龙舟基地和渔人码头建设,为建设水东湾湿地公园打下基础。
16、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贯彻执行《电白县“城乡清洁工程”实施办法》,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7、搬迁县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
首期投资800万元,完成新垃圾处理厂一期建设,确保上半年完成搬迁。
18、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规划建设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投入资金950万元推进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1300米集污管网东西线建设。
19、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侵财、命案、涉枪、拐卖儿童妇女、涉黑涉恶、涉假、涉毒、电信诈骗、车匪路霸和涉众型经济犯罪等10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平安电白。
20、推进文化大县建设。
选址动工建设新博物馆、“电白文化艺术长廊”,全面完成镇级文化综合站及文化广场建设,各镇站配备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等文化功能室。
http://dianbai.mmcy.cn/
大家记得投17项“搬迁县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
首期投资800万元,完成新垃圾处理厂一期建设,确保上半年完成搬迁。--这个真的行?民生,执政之要,和谐之本,幸福之基。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将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方设法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2月18日上午,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讨论研究2011年电白县 “十件民生实事”。经过认真研究和充分酝酿,初步草拟了2011年电白县“十件民生实事”的20个备选项目。
为增加实施2011年电白县“十件民生实事”的透明度,便于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和监督,凝聚民智民力、集思广益,使每一件民生实事都能真正符合民意、体现民志,特推出20个民生实事备选项目,供广大群众参考、评选并提出建议。县委、县政府将充分考虑和采纳公众提出的意见,综合各种因素,确定2011年电白县“十件民生实事”。
不论籍贯在哪、身处何处,只要您关注和热爱电白这块热土,我们相信您一定会在百忙中抽出片刻时间,投上您神圣的一票、写下您宝贵的建议……
2011年电白县“十件民生实事”备选项目
01、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投资3000万元完成长11.6公里的龙湾河右岸整治工程建设,上半年确保完成寨头水闸重建工程、水东海堤达标工程(城东、城西段)等大宗水利设施项目。
02、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年底完成观珠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5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03、实施扶贫小额贴息贷款。
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小额贴息贷款启动资金,以43条贫困村为试点,并向全县农村推广,解决贫困农民创业贷款难问题。
04、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建设。
完成电白客运中心新站建设,基本实现全县100%镇有站,100%符合通客车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有条件的村建有候车亭的目标。
05、完善乡村道路网络。
完成70公里乡村公路改建工程;继续搞好S281线(省道那水线)、S113线(广高线)那霍路段的大修建设,改善乡村交通环境。
06、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面完成全县16间乡镇薄弱卫生院的改造,镇卫生院100%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国务院确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政策。
07、加快养老院建设,提升养老水平。
启动建设电白县颐养院,完成树仔、旦场、林头等3间镇级敬老院升级改造,达到省一级水平。
08、全面实施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投入低保资金 2900多万元,将全县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34925名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09、切实解决困难职工的医保问题。
将困难职工医保纳入政府统筹,全面解决困难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
10、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完成300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成廉租房建设205套,新增建设廉租房121套,启动公租房建设100套。
11、加快城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电白一中科学楼和图书艺术楼建设;新建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逐步完善县城义务教育学校配套,解决县城新增人口入学问题;优化配置电城、沙琅、霞洞等区域性教育资源,增加高中优质学位;加快农村规范化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2、推进县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
按照国家重点中职学校标准,投资2.2亿元,规划建设办学规模达1万人的县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培养大批地方适用人才。
13、开工建设博贺国家级中心渔港。
投资5600多万元,建设博贺国家级中心渔港配套设施,全面提高抗风减灾能力。
14、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县体育馆建设扫尾工程,大力推进人民广场扩建,着手建设跨海大桥、新向洋大道,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
15、推进水东湾整治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水东湾整治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县城区域内的水东湾整治第二期工程建设,抓好龙舟基地和渔人码头建设,为建设水东湾湿地公园打下基础。
16、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贯彻执行《电白县“城乡清洁工程”实施办法》,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7、搬迁县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
首期投资800万元,完成新垃圾处理厂一期建设,确保上半年完成搬迁。
18、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规划建设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投入资金950万元推进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1300米集污管网东西线建设。
19、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侵财、命案、涉枪、拐卖儿童妇女、涉黑涉恶、涉假、涉毒、电信诈骗、车匪路霸和涉众型经济犯罪等10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平安电白。
20、推进文化大县建设。
选址动工建设新博物馆、“电白文化艺术长廊”,全面完成镇级文化综合站及文化广场建设,各镇站配备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等文化功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