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清朝广东诗坛上的“电白三邵” (1人在浏览)

天浪

高中二年级
注册
2005-02-12
帖子
627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清朝广东诗坛上的“电白三邵”
马啼嘶嘶 撰

余最爱邵子京明经(诗)“客帆随意下,江水自然秋。”。十字可谓妙绝千古。伯子芝房明经(诗)有句云“微潮京口烟,疏树广陵烟。”亦妙。
吾粤有“电白三邵”之名,谓芝房、子京兄弟,其尊人云C学博(天眷)也。学博工五律,《自三水趋雄州道中有感》云:“作客三千里,离家四阅旬。可堪逢上巳,不欲见残春。天气愁于我,山容懒似人。谁怜提草色,日夜几番新。”
嘉庆戊寅(1818),邵芝房来羊城,一见如故。其世父讳天显者,乾隆己卯乡荐,与先君同年,本世好也。其《挽虎门黄元戎(标)》句云:“儿啼淝水思文远,巷祭巴山哭武侯。”隶事工切,言大非夸。芝房古文修洁,兼精篆刻。槐黄期近,犹镌名印赠余,定见雅人深致。
――以上是我在清代广东香山县(中山县)诗人黄培芳的《粤岳诗话》里摘录下来的三段话。

最近我有在电白的图书馆里借到了本《电白历代诗词选》,里面也有些许三邵的生平资料和诗歌作品,加上在网上找到的资料,就综合起来说说他们的生平。
邵天眷,字季杰,号云C。电白树仔镇莘陂村人。清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拔贡。选任始兴县教谕。著有《云C诗稿》、《历代史钤》等书。在广东很有名的诗人冯鱼山敏昌太史称赞他“才锋莫当,笔敌万人”。
邵咏(一七六五――一八二八年),字子言,号芝房。天眷之子,电白树仔镇莘陂村人。诗、文、书法、篆刻都有造诣。为冯鱼山的得意弟子之一。清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优贡。道光四年(一八二四年)选任韶州训导,次年参加《电白县志》纂修。著作有《种芝山房文集》、《芝房诗抄》二卷(北京翁方纲、番禺张维屏、吴川林召棠作序)、《邵氏族谱》、《鱼山先生年谱》、《草印谱》等。其文被选编入《高凉耆旧问抄》、《高雷文抄》、《广东文徵》。冯鱼山称他为广东的后起之秀;翁方纲攒道:“鱼山而后,舍斯人其谁与!”“咏诗五言乐府运思结藻,炼色锤响,直追古人。其他古今体皆清而不纤,腴而不靡,姿致明洁,规检整齐,纯乎雅言,绝无浮艳,与先生性情品格溶合为一。所谓中有人焉,呼之欲出也。”
邵诗,字子京,又字杜洲,邵咏之弟。电白树仔镇莘陂村人。清嘉庆六年(一八O一年)拔贡,后赴京会试,因病未能终场。有《子京诗抄》二卷(盛植才序)。当时的电白知县赞他“为人*寄磊落,文章亦郁勃有奇气,才清而杰书画。”子京应另有文集,但资料所限,不可得知。

关与三邵的诗,由于资料有限,除诗话中有的外,我知道还有两首。
《电白历代诗词选》中只有邵天眷一首诗:
墨花泉
文字足千古,菲菲涧草芳;不知山下水,有带墨花香。
书中注为:“墨花池在树仔镇文峰村文字岭下。清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邑人邵天眷与池旁的大石上刻『墨花泉』三字,并题诗一首。”而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是芝房写的,在网上搜索到的就是这么说。如茂名资讯网的“在电白县水东镇22公里,树仔镇北4公里的下文峰村西边文珠岭麓。因近下文峰村而得名。石壁约4米高,6米宽。下有小洼状水池,泉水从岩石裂隙流出,水清味甘。已修成浅井,取名墨池井。石壁上有乾隆年间(1736――1795)优贡邵芝房,所题材『墨花泉』三字,并附诗一首:『文字足千古,菲菲涧草芳;不知山下水,有带墨花香。』署名『云卧』。池下有两片水田。面积300多亩。引池水灌溉。”“卧”字疑为“C”之误。说个提外话,上次去天浪(树仔人)那里玩的时候,不能够去到墨花泉看看是件憾事。天浪有本《电白文史》杂志里有那墨花泉那刻的字,我也看过,不过现在印象也没有什么了。
还有邵咏的一首:
山兜娘娘庙题诗
石龙艳说策勋时,遗烈空山猿鸟知。黄土千年犹鼓角,红颜五代胜须眉。
草封城垒余残石,烟锁林峦见古祠。才子多情真不忝,秋风徙倚觅荒碑。

上面所说的三邵那些诗文集,我都没有见过,《电白历代诗词选》里的编者也说没有能在以上的诗集里面选到诗作,说是失传了。但我和天浪有一次在书店里面看到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广东文献书目里看到有邵咏的诗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有出版过《芝房诗抄》。有一次和天浪去树仔莘陂村他同学那里玩,听天浪说说三邵以前住的地方就在附近,因为他门的住的房子都已不复在了的缘故,我本来想去看看的的好奇心就没有了。在这里说到这三邵,是想引起一些他们的后人来注意,或者是邵姓同宗的,想问他们三邵是否还有诗文集书画等遗作留下来否,若有就请他们把三邵的作品弄到网上让大家看看,不致三邵的心血就应此而被历史的尘埃埋没了。

注:*字打不出来,上为“山”下为“金”。
 
我最近想和马啼嘶嘶整理一下这些资料,希望有资料的朋友能提供。
 
现在的人那有心思找这些老古籍,除非是读书人或有远见的官僚会搜集收藏。
如果历朝都有一个国家性的图书收藏馆就好了,也许很多古籍能保留下来。
 
我们一直都在搜集资料.
 
《自三水趋雄州道中有感》云:“作客三千里,离家四阅旬。可堪逢上巳,不欲见残春。天气愁于我,山容懒似人。谁怜提草色,日夜几番新。”

自己特爱这首诗.一气呵成.于句,以前尤喜欢"天气愁于我,山容懒似人",现在倒觉得这两句是有点弄巧成拙.
 
ha.gif
不愧为电白才子!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