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渣的被迫害妄想,一个失德老师的可悲下场
乔木原创
23小时前738评论
老师没教育好学生,学生教训了老师。
一
山东官方最新通报:
苟晶1997年高考成绩达到济宁市中专委培录取线,但本人未填报志愿,被邱小慧冒用。
苟晶1998年高考成绩达到济宁市中专统招录取线,本人填报志愿并服从调剂,被录取到黄冈水利电力学校,系按程序正常录取,不存在被人冒名顶替上学问题。
山东官方还通报了苟晶的毕业会考成绩,除了语文是A,数英物是B,史地政化都是C,生物还是补考。
这就是她和媒体宣称的学霸?
第一次高考满分900,她考了551,不够任何档次的统招线,只比中专的委培线549,高出两分。委培要有培养单位,要额外花钱,她放弃,选择复读。
第二次有进步,考了569,多了15分。仍然不够任何档次的录取线,只是后来由于中专线从570降为555,她又填了服从调剂,才幸运地被黄冈水电学校录取。
通报还称,黄冈水电学校是公办省部级重点中专。该校另招收30名济宁学生,是根据政府协议,委托培养。
苟晶说了太多的谎,甚至第一次都不是顶替。她本人放弃,被人冒用,所以官方的正式说法也是冒用。
冒用链条上的班主任老师、其女儿等共15人,均被严肃查处。该父女等人还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苟晶不是学霸,是说谎者,或者说,活在自己的想象人生中,我的标题本来是:
一个学渣的被迫害妄想。
想到她学佛,我也应慈悲。
二
这是昨天的热读文章:
苟晶有故事,也会讲故事;老师很坏,但还不够坏
读者留言说,可作为新闻分析的经典教材。丝丝合扣,入情入理。但有人喜欢,有人讨厌。
几天前我还写过:
苟晶事件,会不会反转?
评论就是这样,观点不同,交流碰撞,很热闹,但会招人骂,会掉粉。
不像写故事和纪实,观点不明显,就是靠人物和情节、事实吸引人,不喜欢可以不看,但犯不着谩骂。
另外写美国的事、国际风云、世界大事,比较讨巧。看得你热血澎湃,但其实离你生活很远,也没啥风险,文章不会不见了。
人在美国,以美国事为主,非虚构写作。虽然通过中美比较,也能了解各自的好坏,比如对疫情的应对,但毕竟不如直接讲中国的事痛快。
比起在美4年,我在中国40多年,更为熟悉,特别是对教育,不管是做学生,还是做家长、老师,招过生,改过卷。
就在真相前,苟晶还发微博文章,配这张图:
尽管她还在称第二年高考的成绩被改低,怀疑又被顶替,坚持说她上了个野鸡学校,因为有这么多济宁学生。
但看照片,她还是笑脸盈盈,参加了毕业20周年的同学聚会,似乎对在黄冈水电学校的经历并无不满。
按常理,如果不认可学校,一般不会参加这样的聚会。比如温云超,根据百度百科,大学期间由于猥亵女生被警方训诫,不和任何同学来往。
他后来作为恨国党跑到美国,推特发帖,称和在美的两个同宿舍同学,也无联系。母校哈工大前不久百年校庆,他多次发推,骂骂咧咧。
关于温云超,我有一个扎实的记录,读者反响不错:
乔木 | 美国疫情日记(18):人生
苟晶此前自述、接受采访称,在那个野鸡学校读了两年后,江浙有工作机会,就离开了,给人感觉是不满,中途退学。实际上高中专学制就是两年,她是正常毕业。
她接受了正规教育,水电专业和现在从事的电商,都有电,不过不如她唯一获得A的语文有用。
至于她多次提到的老师那封信,和案件无关,官方未做通报。
但就是那封信,她也多次自相矛盾,比如收到信的年份不一致(可以理解),开始说用了她的名字,最后又说没用她的名字。冒用人上的是北京煤炭工业学校,中专,被她语焉不详地说成中国矿业大学,以增加悲情,感叹失去的人生。
我怀疑有这封信,因为不符合常理。如果苟晶不知情,老师写这封信就是自投罗网,授人以柄,等着被举报,毁了他和女儿。
如果苟晶或他两年前去世的父亲知情,那这封信应该是感谢信。
但有没有信、知不知情、有无交易,已不影响最终认定的事实。
三
高考冒名顶替,大量发生在2000年前的纸质时代。就是那个时代,高考分也改不了,如果能改,直接改分就成,为何还要冒名顶替?
那个时代,各种办假证泛滥。进入电脑记录、网上查询时代,冒名顶替基本杜绝。联网查询,假证假章无处可逃,除了腾讯上了老干妈,假的老干妈的当。
冒名顶替上学,违法、缺德、失信,危害极大,应予严惩。
山东暴露出来的多,并不是其他省市就干净。山东人多考生多,出问题的比例自然多。你可以说山东人狡猾,也可以说不平则鸣,敢于纠错。
实际上其他省市也有。我1988年考大学前后,我2002年当大学老师之后,都知道或听说过冒名顶替的事。
情、理、法,有时一致,有时冲突。违法的事,有时合乎情理。
比如这次班主任女儿邱小慧,冒名上学、就业,以后又改名的事,这么多年周围的人都知道吧,但无人举报,因为没有具体的受害者。如果不是苟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20年后捅出来,一切依旧。
民不报,官不究,向来如此。
我高中一同学,复读一年后考上,姓名、户籍和原来完全两样。工作用现名,大家聚会时仍叫原名。
我刚来北外时,教过一男生,比别人大三岁,慢慢熟了,告诉我,他就是英语好,偏科,其他科目不稳定,但就想上北外。前几次上了中专、大专、一般大学的线,都让别人去了。
刚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说有人三年上大学,有人根据他以往的经验,需要制定五年计划,甚至第二个五年计划。
我认识一朋友,姓朱,外号朱八届,真的考了8年。比我高一届,我研究生都毕业了,他才考上大学。名字、年龄全变了,现在另一所大学当老师。
以我段誉般的实力,不正常发挥,1988年是上人大的料,最后上了陕西师大。4年后,正常发挥,走进人大。
我还算幸运的,高考公平,也残酷。多少人屡试不中,多少人精神出了问题,甚至失去生命。还有人从高二就开始替考,上了大学还每年回乡替考。
更有人考上清华,沉溺游戏,多科不及格被劝退。又考进上海交大,不及格又劝退。又考上华中科大,每个都是名校。大学不好好学,但中学那点东西,对他就像玩一样。
高考不是最好的制度,难免有漏洞,比如审核不力、技术落后,加之人性复杂,出了很多问题。
但高考又是最不差的制度,选拔了相当多的英才,而且真正的好学生、好学校,不易出现冒名顶替的事。
四
再说大点,哪个制度、政策没有缺失?美国大学的申请制,经常有富贵子弟作假入学,甚至直接捐款入学。潘十亿夫妇给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元(1亿元),小儿子后来上了哈佛,老爸至少还有九亿。
一些地方拆迁,按户补偿,于是无数夫妻高高兴兴去离婚,能拿两份补偿。很多人为了美国身份假结婚,这又怎么说?
在有些时代,有些地方,对于有的家庭,高考是唯一的出路。
苟晶没有失去什么,当然经历此次事件,她也没得到什么。
像陈春秀那样真正被顶替,失去的青春,改变的人生,又如何补偿?
苟晶的班主任和女儿,以及链条上的许多人,罪有应得。随着举报调查,还会有更多的人被查处。但诚信环境能因此有根本的改变吗?
在善变的人类面前,法律、规则、情理又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