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6-09-25
- 帖子
- 25,094
- 反馈评分
- 766
- 点数
- 191
《登晏镜岭》赏析
湖海山人
电白区电视台的导演程立荣写了一古风《登晏镜岭》,虽为二十字,但韵味无穷,山人不禁拍案叫绝。
且看原诗:
待日出云端,潮声送我还。
登高临远处,千舟童子湾。
写诗的缘由是这样的:一日凌晨5点,诗人和友人幽溪仙叔乘船从海上归来,在童子湾登岸,两人爬山旁边的晏镜岭看日出,一轮红日出现在海平面云端处,再看后面的童子湾,停泊着千艘渔船,好不壮观,诗人因此灵感大发,乃有此诗。
这首五言古风意境开阔,气势恢宏,画面富有动感,实是难得。
首先,立处不凡。“待日出云端”,交待时间为早晨,描写日在云端的景象,气势大,表现作者思想立处之高,表现出诗人不凡的高远境界。
二、视听相衬。“潮声送我还”,从听觉来写,与起句纯视觉相应,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这句采用拟人手法,将以主动写被动,客观上在“我”在早上潮声中归来,但在诗中是潮声有情主动送我归来,画面富有动感,且潮水有情,诗歌创造与人景合天人合一、人景相融的的境界
三、留白技术的应用。留白是中国诗画的技巧。诗中只提“潮声送我还”,却不说我从何处回,五字调动读者的想象,给我们一个留白:诗人是何时从何处归来的?结合起句“待日出云端”,读者可以想象诗人披着一身红霞,从远方海天相接的烟雾迷茫处归来的。那里这里营造的画面可以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中国诗往往以叙述代替描写,这里看起平常的叙述却创造空间上的平远的意境,也有时间上的久远意境,耐人寻味。
四、动静相宜和意境的“四远”。
诗人从远方“登高临远处”,纵目远眺,只见“千舟童子湾”。这里的变化也别有意思。上面的承句诗人从远方归来,又登上高山,画面仍呈现动态,但至此已由第二句的平面空间转为立体的,意境由平远转为高远。最后,诗人由动而静,“千舟童子湾”的静态画面与前面的动态形成鲜的对比,更突出动静相衬之美。
“千舟”的童子湾,视野广阔,画面主平远为主,但与前面的“高处”相应,更显平远之开阔,也显深远的意境。读者可以想象:诗人或者以长途跋涉,带一身潮声,方从海上归来,步伐未息,又登上高山,远眺千舟的童子湾,画面至此定格,诗人伫立良久,静静地欣赏这壮观的景象,尘劳尽洗的愉悦由想而知。诗人的伫立良久又显示画面的久远感。所以最后一句,与前面配合,既有空间的平远、深远,也有时间的久远。这五言产生的画境,意味无穷。
中国诗虽然不如中国画一样以神韵为最高的标准,但神韵却不是可以忽视的。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创造的意境有平远、高远、深远和久远的神韵美,深得中国诗的精髓。同时,它善用中国画的留白,动静相衬,情景交融,真是一首难得的短诗。
湖海山人
电白区电视台的导演程立荣写了一古风《登晏镜岭》,虽为二十字,但韵味无穷,山人不禁拍案叫绝。
且看原诗:
待日出云端,潮声送我还。
登高临远处,千舟童子湾。
写诗的缘由是这样的:一日凌晨5点,诗人和友人幽溪仙叔乘船从海上归来,在童子湾登岸,两人爬山旁边的晏镜岭看日出,一轮红日出现在海平面云端处,再看后面的童子湾,停泊着千艘渔船,好不壮观,诗人因此灵感大发,乃有此诗。
这首五言古风意境开阔,气势恢宏,画面富有动感,实是难得。
首先,立处不凡。“待日出云端”,交待时间为早晨,描写日在云端的景象,气势大,表现作者思想立处之高,表现出诗人不凡的高远境界。
二、视听相衬。“潮声送我还”,从听觉来写,与起句纯视觉相应,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这句采用拟人手法,将以主动写被动,客观上在“我”在早上潮声中归来,但在诗中是潮声有情主动送我归来,画面富有动感,且潮水有情,诗歌创造与人景合天人合一、人景相融的的境界
三、留白技术的应用。留白是中国诗画的技巧。诗中只提“潮声送我还”,却不说我从何处回,五字调动读者的想象,给我们一个留白:诗人是何时从何处归来的?结合起句“待日出云端”,读者可以想象诗人披着一身红霞,从远方海天相接的烟雾迷茫处归来的。那里这里营造的画面可以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中国诗往往以叙述代替描写,这里看起平常的叙述却创造空间上的平远的意境,也有时间上的久远意境,耐人寻味。
四、动静相宜和意境的“四远”。
诗人从远方“登高临远处”,纵目远眺,只见“千舟童子湾”。这里的变化也别有意思。上面的承句诗人从远方归来,又登上高山,画面仍呈现动态,但至此已由第二句的平面空间转为立体的,意境由平远转为高远。最后,诗人由动而静,“千舟童子湾”的静态画面与前面的动态形成鲜的对比,更突出动静相衬之美。
“千舟”的童子湾,视野广阔,画面主平远为主,但与前面的“高处”相应,更显平远之开阔,也显深远的意境。读者可以想象:诗人或者以长途跋涉,带一身潮声,方从海上归来,步伐未息,又登上高山,远眺千舟的童子湾,画面至此定格,诗人伫立良久,静静地欣赏这壮观的景象,尘劳尽洗的愉悦由想而知。诗人的伫立良久又显示画面的久远感。所以最后一句,与前面配合,既有空间的平远、深远,也有时间的久远。这五言产生的画境,意味无穷。
中国诗虽然不如中国画一样以神韵为最高的标准,但神韵却不是可以忽视的。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创造的意境有平远、高远、深远和久远的神韵美,深得中国诗的精髓。同时,它善用中国画的留白,动静相衬,情景交融,真是一首难得的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