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计算机:国运与国策
微电子为主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眼看就要到头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一强劲势头没有减退,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非常认真地考虑这些变化
2014年6月下旬,国际TOP500组织公布2014年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来自中国的“天河二号”再次击败美国的“泰坦”,位居榜首,至此达成“三连冠”。
由于超级计算机涉及国防等领域的应用,这一成绩再次引发外媒热议。
所谓超级计算机,也称高性能计算机。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家族是一个以“银河一号”为始祖,包括“银河”、“天河”、“星云”、“神威”等系列产品在内的谱系。
就神秘的中国超级计算机,《t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了中科院院士周兴铭。
周兴铭曾是“银河一号”的主机系统负责人,此后相继以总负责人、总设计师的身份主持了“银河仿真机”、“银河二号”的研制。
此次专访中,他回顾了自“银河一号”开始的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发历程和经验,以及那些当年因此而英年早逝的同事们。
他强调,中国超级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要综合、协调、高效、务实,不要片面追求某些方面的高指标。作为一种产业,要大力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性能提升100倍
《t望东方周刊》: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如何起步?
周兴铭:高性能计算机起源于大型计算机。70年代,我国有几家单位研制成功了大型机,主要有BJ大学的150机、国防科技大学的151机、电子部15所的DJS机等。151机是为远望号测量船研制的,后来成为“远望一号”的中心计算机。
因为都是在电子部738厂生产,在他们的序列里排序,BJ大学的机器是150,国防科技大学是15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也研制成功大型机,还援助出口给朝鲜等国家。当时大型机的指标是每秒钟计算100万次。
70年代中,国外成功发展超级计算机,在此背景下,慈云桂教授于1977年向国家提出研制每秒计算一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理由是它对国防、产业、技术的发展都很重要。这是性能提升100倍的跨越,是国家行为。
在慈云桂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于1976年就开始酝酿超级计算机。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国家还是下决心做。主管部门是国防科委,当时主任是张爱萍,由副主任张震寰主管。目标是军民两用为国家的发展服务,当时张爱萍还给我们下了军令状。
1978年5月召开了方案论证会,通过专家评审,开始立项、研究,命名为“785超级计算机”。后来,张爱萍为其命名为“银河”。
最初国家为这项任务安排了2亿元人民币,慈云桂教授带领我们精打细算,只花了5000万元,还包括建科研楼、“银河”机房的费用。1983年“银河一号”做成后产生巨大影响,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研制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t望东方周刊》:“银河”研制过程中的特点是什么?
周兴铭:“银河”的研制与之前自力更生的路子有所不同,我们瞄准最先进的技术,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条件,国外没有的或封锁的,我们自主创新,国外有又不限制的就采用“拿来主义”。
直到现在的“天河”系列,都是按这条道路发展的。没有改革开放,不会有“银河”、“天河”。
5年时间,当时技术骨干月工资只有七八十元,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银河一号”做成后,骨干人员每人发了几百元奖金,最后大家都没要,都捐了出去。
在那些加班的日子,最好的待遇就是每晚12点之后食堂里的免费水饺。吃饺子的待遇一直持续到“银河二号”完成。
从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因工作强度大、伙食太差、营养不足、医疗条件落后,“银河”科研团队有一批年轻人因肝炎、癌、肺病等去世,他们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微电子为主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眼看就要到头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一强劲势头没有减退,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非常认真地考虑这些变化
2014年6月下旬,国际TOP500组织公布2014年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来自中国的“天河二号”再次击败美国的“泰坦”,位居榜首,至此达成“三连冠”。
由于超级计算机涉及国防等领域的应用,这一成绩再次引发外媒热议。
所谓超级计算机,也称高性能计算机。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家族是一个以“银河一号”为始祖,包括“银河”、“天河”、“星云”、“神威”等系列产品在内的谱系。
就神秘的中国超级计算机,《t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了中科院院士周兴铭。
周兴铭曾是“银河一号”的主机系统负责人,此后相继以总负责人、总设计师的身份主持了“银河仿真机”、“银河二号”的研制。
此次专访中,他回顾了自“银河一号”开始的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发历程和经验,以及那些当年因此而英年早逝的同事们。
他强调,中国超级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要综合、协调、高效、务实,不要片面追求某些方面的高指标。作为一种产业,要大力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性能提升100倍
《t望东方周刊》: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如何起步?
周兴铭:高性能计算机起源于大型计算机。70年代,我国有几家单位研制成功了大型机,主要有BJ大学的150机、国防科技大学的151机、电子部15所的DJS机等。151机是为远望号测量船研制的,后来成为“远望一号”的中心计算机。
因为都是在电子部738厂生产,在他们的序列里排序,BJ大学的机器是150,国防科技大学是15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也研制成功大型机,还援助出口给朝鲜等国家。当时大型机的指标是每秒钟计算100万次。
70年代中,国外成功发展超级计算机,在此背景下,慈云桂教授于1977年向国家提出研制每秒计算一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理由是它对国防、产业、技术的发展都很重要。这是性能提升100倍的跨越,是国家行为。
在慈云桂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于1976年就开始酝酿超级计算机。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国家还是下决心做。主管部门是国防科委,当时主任是张爱萍,由副主任张震寰主管。目标是军民两用为国家的发展服务,当时张爱萍还给我们下了军令状。
1978年5月召开了方案论证会,通过专家评审,开始立项、研究,命名为“785超级计算机”。后来,张爱萍为其命名为“银河”。
最初国家为这项任务安排了2亿元人民币,慈云桂教授带领我们精打细算,只花了5000万元,还包括建科研楼、“银河”机房的费用。1983年“银河一号”做成后产生巨大影响,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研制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t望东方周刊》:“银河”研制过程中的特点是什么?
周兴铭:“银河”的研制与之前自力更生的路子有所不同,我们瞄准最先进的技术,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条件,国外没有的或封锁的,我们自主创新,国外有又不限制的就采用“拿来主义”。
直到现在的“天河”系列,都是按这条道路发展的。没有改革开放,不会有“银河”、“天河”。
5年时间,当时技术骨干月工资只有七八十元,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银河一号”做成后,骨干人员每人发了几百元奖金,最后大家都没要,都捐了出去。
在那些加班的日子,最好的待遇就是每晚12点之后食堂里的免费水饺。吃饺子的待遇一直持续到“银河二号”完成。
从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因工作强度大、伙食太差、营养不足、医疗条件落后,“银河”科研团队有一批年轻人因肝炎、癌、肺病等去世,他们值得我们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