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击孩子,建议批评孩子和主任的朋友,好好读读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21岁时写的青涩文章,现在公务员考试教材《申论》里面的文章,无罪推断法理思想的中国版,比西方早几百年。
同时注意一下其中的秩事:苏轼行文中一个重要论据文王三囿是虚构的,当时主考官梅尧臣怀疑用典为虚构,但不点破,进而去问欧阳修(当时学界泰斗),欧阳修也找不到文王三囿典故出处,后来见到苏轼问苏典出何处,苏轼回答:想当然耳。欧阳修一笑了之。那可是宝相庄严的进士试也就是赴京赶考啊。
没有欧阳修们的宽容,能有苏轼自由思想的土壤么?中国文化的硬伤,个人认为是峻法制度,与之相应的是律人非律己的理学,所以中国读书人,千年以降超越不了苏轼的高度,因为自那以后,再也没有让自由思想生根发芽的社会土壤。
别在无意识的陋习中,为专制峻法添砖加瓦吧,那是我们应该远避的盲区,轮回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