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今秋起实行13年免费教育 省长:一定要办到
2016-03-08 07:33:41 来源: 华商报(西安)
分享到:
0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娄勤俭昨日在陕西团媒体开放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今秋起实行 13 年免费教育 陕西“一定要办到!”)
7日是陕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50多家中外媒体的100多名记者一大早就来到我省代表团全团会议室,采访我省代表团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情况。接近上午11时,我省代表团审议结束,中外媒体记者抓紧时间精心设置问题。省长、我省代表团副团长娄勤俭,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延安市市长梁宏贤,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方玮峰,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陕西有色集团董事长黄晓平,陕西煤业集团铜川下石节煤矿工会主席徐群贤等8位代表步入会场,接受中外媒体的集中采访。
谈经济发展
陕西经济发展的上升趋势没变
凤凰卫视:陕西2016年经济预期增长8%左右,自信心何来?有哪些确保实现目标的“独门秘籍”?去产能方面,陕西在安置煤矿职工、维护工人利益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打算?
娄勤俭回答说,陕西是能源大省,油气当量7000万吨、煤炭储量5亿吨。在能源价格断崖式下跌影响经济增速三个百分点的情况下,2015年陕西仍然保持了8%的较快增速,说明陕西经济发展的上升趋势没有改变。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及早应对市场变化,陕西一直没有以煤炭开采量的增长来支持经济发展,而是注重煤炭向电能转化、向化工产品转化,有力应对了煤炭价格下跌的影响;主要得益于我们“十二五”之初就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这方面我们发挥科技优势,引进了包括韩国三星在内的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支持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陕重汽天然气重卡、“新舟700”和“大运”飞机等抢占市场前沿的产品在陕研发制造,对陕西工业产品扩大外销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机会,也带动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吞吐量的增加大力发展航空服务业,借助“互联网+”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动西电、陕鼓、秦川等大型企业从卖产品到卖服务,这些都增加了陕西发展的新动能,成为陕西经济发展逆势上行的有力支撑。
谈人才培养
将建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新机制
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如何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王树国表示,产学研“两张皮”是一个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科研走在了大学和研究所前面,倒逼大学和研究所要主动打破围墙、冲出象牙塔,和社会的要素进行联系。陕西省组建中国西部科学创新港,就是要打造一个大学和社会密切相关共同发展、着眼于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良性互动平台。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将是21世纪发展的趋势,陕西有足够的人力和科技资源,唯一需要突破的是和社会需求的结合,我省将会建立一套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新机制,按照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研究。
谈教育改革
高中再每人增1600元用于免学费
中国教育电视台:对陕西将率先实行13年免费教育感兴趣。
娄勤俭说,教育是改变落后面貌、创造发展未来的重要保障,也是最大的民生,陕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的投入一直保持在4%的强度。今年秋季起,陕西将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我再次重申,这点一定要办到。省政府已经决定,在高中原有每年800元生均经费的基础上,再每人增加1600元用于免除学费。为此财政投入每年大约增加13亿左右,这也是陕西落实“两个80%”用于民生庄严承诺的重要体现。
谈环境保护
综合施策确保了一江清水送北京
新华社:陕西如何保证将一江清水送北京,并如何在保证水清的前提下兼顾百姓致富?
方玮峰回答说,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70%的水来自陕西汉江。从项目开始到成熟,陕西采取了县级普遍建立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关停小矿山、农村居民进入城镇等措施,保证了境内流出水质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陕南三市涉及水源保护的28个县,也是国家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核心地区,“十三五”将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加深干部群众护水保水的意识。通过发展产业经济园区、群众移民搬迁、开展劳务输出等方法,陕南的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已经提升了两个百分点。陕西的综合施策不仅使生态更美,确保了一江清水,更通过循环发展,推动了水源地群众同步够格奔小康。
谈对外经贸
去年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
中央电视台:在外需比较低的大趋势下,陕西作为内陆省份,企业如何“走出去”、走得稳走得漂亮、让品牌在海外得到更多认可?
黄晓平说,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后,陕西借助政策优势,注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走出去”,陕西有色集团和塔吉克斯坦建立了铅锌矿、在印度尼西亚合作建立工业园,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装备技术。
娄勤俭补充说,“一带一路”的起点在西安,加之陕西是科教强省,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省内企业依托优势走出国门寻求发展,同时也有很多中亚国家选派留学生来西安学习能源化工方面的知识。陕西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来推动对外经贸发展,2015年陕西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增长12.8%,在全国排第五位。
谈文化发展
“大秦岭”交响音画五六月全国巡演
香港文汇报:陕西在继承传统文化、重建文化自信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
赵季平说,对于文化的自信,陕西处处都有。陕西是文化的宝地,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着群体性、接地气的艺术家团体。这些艺术家甘于寂寞,没有浮躁,扎根生活,有着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这是流淌在生活中的文化瑰宝。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陕西文艺界创作了“大秦岭”交响音画八个乐章,其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影子和状态,将在今年五六月份到全国巡演。
谈精准脱贫
2018年以前率先实现脱贫目标
农民日报:延安革命老区精准脱贫方面有什么举措?
梁宏贤回答说,延安作出承诺,2018年以前要人脱贫、县脱帽,率先实现脱贫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对于所有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以及扶贫措施,都有明确掌握。二是产业扶贫,一方面帮助农民发展苹果等特色产业、推动企业参与联合扶贫,一方面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城补农、以工代农。三是搬迁扶贫,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地方进行整体搬迁。四是能力扶贫,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升农民专业技术水平,通过教育改变贫困面貌。五是财政兜底,对五保户和老年、残疾以及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以财政资金支持脱贫工作。目前延安3.7万多名领导干部已经连续第三年包村到户,确保在2018年以前能够实现延安整体脱贫,在全国革命老区脱贫中走在前面。
谈“一带一路”
西安是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
香港大公报:“一带一路”战略给西安带来哪些机遇?
上官吉庆回答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给西安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纵观西安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但凡融入国家战略中时,就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是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地理区位、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和口岸平台等多方面优势,西安将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把创新作为支撑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价值链高端产业,同时高度重视以金融、文化旅游、会展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促进城市创新驱动力、产业竞争力、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及绿色发展力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大幅增强,加快迈向“GDP万亿俱乐部”。
2016-03-08 07:33:41 来源: 华商报(西安)
分享到:
0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娄勤俭昨日在陕西团媒体开放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今秋起实行 13 年免费教育 陕西“一定要办到!”)
7日是陕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50多家中外媒体的100多名记者一大早就来到我省代表团全团会议室,采访我省代表团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情况。接近上午11时,我省代表团审议结束,中外媒体记者抓紧时间精心设置问题。省长、我省代表团副团长娄勤俭,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延安市市长梁宏贤,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方玮峰,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陕西有色集团董事长黄晓平,陕西煤业集团铜川下石节煤矿工会主席徐群贤等8位代表步入会场,接受中外媒体的集中采访。
谈经济发展
陕西经济发展的上升趋势没变
凤凰卫视:陕西2016年经济预期增长8%左右,自信心何来?有哪些确保实现目标的“独门秘籍”?去产能方面,陕西在安置煤矿职工、维护工人利益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打算?
娄勤俭回答说,陕西是能源大省,油气当量7000万吨、煤炭储量5亿吨。在能源价格断崖式下跌影响经济增速三个百分点的情况下,2015年陕西仍然保持了8%的较快增速,说明陕西经济发展的上升趋势没有改变。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及早应对市场变化,陕西一直没有以煤炭开采量的增长来支持经济发展,而是注重煤炭向电能转化、向化工产品转化,有力应对了煤炭价格下跌的影响;主要得益于我们“十二五”之初就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这方面我们发挥科技优势,引进了包括韩国三星在内的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支持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陕重汽天然气重卡、“新舟700”和“大运”飞机等抢占市场前沿的产品在陕研发制造,对陕西工业产品扩大外销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机会,也带动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吞吐量的增加大力发展航空服务业,借助“互联网+”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动西电、陕鼓、秦川等大型企业从卖产品到卖服务,这些都增加了陕西发展的新动能,成为陕西经济发展逆势上行的有力支撑。
谈人才培养
将建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新机制
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如何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王树国表示,产学研“两张皮”是一个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科研走在了大学和研究所前面,倒逼大学和研究所要主动打破围墙、冲出象牙塔,和社会的要素进行联系。陕西省组建中国西部科学创新港,就是要打造一个大学和社会密切相关共同发展、着眼于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良性互动平台。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将是21世纪发展的趋势,陕西有足够的人力和科技资源,唯一需要突破的是和社会需求的结合,我省将会建立一套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新机制,按照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研究。
谈教育改革
高中再每人增1600元用于免学费
中国教育电视台:对陕西将率先实行13年免费教育感兴趣。
娄勤俭说,教育是改变落后面貌、创造发展未来的重要保障,也是最大的民生,陕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的投入一直保持在4%的强度。今年秋季起,陕西将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我再次重申,这点一定要办到。省政府已经决定,在高中原有每年800元生均经费的基础上,再每人增加1600元用于免除学费。为此财政投入每年大约增加13亿左右,这也是陕西落实“两个80%”用于民生庄严承诺的重要体现。
谈环境保护
综合施策确保了一江清水送北京
新华社:陕西如何保证将一江清水送北京,并如何在保证水清的前提下兼顾百姓致富?
方玮峰回答说,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70%的水来自陕西汉江。从项目开始到成熟,陕西采取了县级普遍建立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关停小矿山、农村居民进入城镇等措施,保证了境内流出水质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陕南三市涉及水源保护的28个县,也是国家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核心地区,“十三五”将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加深干部群众护水保水的意识。通过发展产业经济园区、群众移民搬迁、开展劳务输出等方法,陕南的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已经提升了两个百分点。陕西的综合施策不仅使生态更美,确保了一江清水,更通过循环发展,推动了水源地群众同步够格奔小康。
谈对外经贸
去年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
中央电视台:在外需比较低的大趋势下,陕西作为内陆省份,企业如何“走出去”、走得稳走得漂亮、让品牌在海外得到更多认可?
黄晓平说,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后,陕西借助政策优势,注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走出去”,陕西有色集团和塔吉克斯坦建立了铅锌矿、在印度尼西亚合作建立工业园,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装备技术。
娄勤俭补充说,“一带一路”的起点在西安,加之陕西是科教强省,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省内企业依托优势走出国门寻求发展,同时也有很多中亚国家选派留学生来西安学习能源化工方面的知识。陕西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来推动对外经贸发展,2015年陕西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增长12.8%,在全国排第五位。
谈文化发展
“大秦岭”交响音画五六月全国巡演
香港文汇报:陕西在继承传统文化、重建文化自信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
赵季平说,对于文化的自信,陕西处处都有。陕西是文化的宝地,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着群体性、接地气的艺术家团体。这些艺术家甘于寂寞,没有浮躁,扎根生活,有着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这是流淌在生活中的文化瑰宝。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陕西文艺界创作了“大秦岭”交响音画八个乐章,其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影子和状态,将在今年五六月份到全国巡演。
谈精准脱贫
2018年以前率先实现脱贫目标
农民日报:延安革命老区精准脱贫方面有什么举措?
梁宏贤回答说,延安作出承诺,2018年以前要人脱贫、县脱帽,率先实现脱贫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对于所有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以及扶贫措施,都有明确掌握。二是产业扶贫,一方面帮助农民发展苹果等特色产业、推动企业参与联合扶贫,一方面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城补农、以工代农。三是搬迁扶贫,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地方进行整体搬迁。四是能力扶贫,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升农民专业技术水平,通过教育改变贫困面貌。五是财政兜底,对五保户和老年、残疾以及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以财政资金支持脱贫工作。目前延安3.7万多名领导干部已经连续第三年包村到户,确保在2018年以前能够实现延安整体脱贫,在全国革命老区脱贫中走在前面。
谈“一带一路”
西安是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
香港大公报:“一带一路”战略给西安带来哪些机遇?
上官吉庆回答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给西安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纵观西安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但凡融入国家战略中时,就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是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地理区位、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和口岸平台等多方面优势,西安将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把创新作为支撑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价值链高端产业,同时高度重视以金融、文化旅游、会展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促进城市创新驱动力、产业竞争力、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及绿色发展力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大幅增强,加快迈向“GDP万亿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