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zenon @ 2012年01月12日 Thursday, 06:48 PM)
在惠州做教师越来越爽
近5年来,惠州市为教师提高待遇共投入资金3.2亿元。 梁维春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志毅 通讯员/管春枫)日前,惠州市召开全市教师工作会议,重点讨论《惠州市政府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进一步巩固“两持平一鼓励”政策,建立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当地公务员同步同幅度增长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公办教师每年免费体检
2006年,惠州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两持平一鼓励”政策,即县域内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待遇基本持平,农村教师待遇与城市教师待遇基本持平,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近5年来,惠州教师的工资提高了不少,至今惠州为教师提高待遇共投入资金达到3.2亿元。
在《意见》中提出,接下来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公办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首要一步是继续落实“两持平一鼓励”政策,建立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当地公务员同步同幅度增长机制。
增长机制中重要一点是要进一步落实教师养老、医疗、住房等保障制度,按规定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及社会保险费。从今年,惠州将惠州学院和市直公办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员统一纳入市直公务员健康体检范围,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各县(区)教师体检参照市直学校执行。
此外,教师住房将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统一规划。各县(区)应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主要解决教师交流、支教等实际需要。鼓励高校利用历史自有土地建设教师住房,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住房问题。
新进小学教师学历起点为大专
为了提高师资质量,在《意见》中提出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建立高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各级政府要把好教师队伍入口的质量关,严格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建立高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从今年起,新进入的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逐年提高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新进入的初中教师的第一学历必须本科以上;新进入的高中教师要逐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本科生要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211”工程的师范大学为主。”
同时,各地新补充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紧缺学科需要。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吸引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
此外,《意见》还提出实行教师分层培训。根据新教师、普通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层次的专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实行名家讲坛、名师授徒、名校进修,采用“平台+模块”以及“导师+教练”的培养模式,完善“惠州市名校长工作室”、“惠州市名教师工作室”和“惠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等学习平台。
[snapback]3307618[/snapback]
惠州教育独树一帜 教育惠民实实在在
5年来,惠州市从幼儿园、高中等入手,创造条件提供更多优质学位。 梁维春 摄
过去的五年,市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本期起,《惠州观察》党代会报道将深入透析教育、劳资、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五个方面的变化,看惠州人从中得到哪些实惠。
――编者
博罗县柏塘镇中心小学校长王林胜感慨地说:“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做老师的也越教越舒心,这是我从教近30年而不肯离开的重要原因。”
在博罗,这5年来,不仅校园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师的待遇也涨了一倍,与县里的公务员基本持平。
王林胜的例子是惠州教育惠民的缩影。
素以“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为重点发展理念的惠州,在过去的5年,通过改革和创新,先后下发20多个有关教育的重要文件,从校舍建设、教学质量、城乡教育均衡、教师工资待遇等方面着手,让市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惠民教育。
惠州提前两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前一年创建省教育强市,成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首席教师配秘书、去行政化改革、教育家培养计划等创新做法,使惠州闻名于广东教育界。
创造条件让人人有书读
惠州市教育局局长陈可辉说,教育惠民最起码就是要让人人有书读。为了提高适龄儿童孩子的入学率,5年来,惠州教育部门从幼儿园、高中等入手,创造条件提供更多优质学位。
芦洲镇内没有幼儿园,小孩上幼儿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镇内居民。今年9月,芦洲镇中心幼儿园开学。
林思扬是惠城区芦洲镇人,儿子入读芦洲镇中心幼儿园,他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
学前教育工程已列入今年市政府十项民心工程建设。目前,全市今年计划新建和改建的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
惠城区幼教股主要负责人谢宝琴说,随着芦洲、横沥、水口等中心幼儿园的相继成立,惠城区在今年能够实现每个镇有一所规范化中心幼儿园的目标。对于欠发达地区建设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和补助民办幼儿园,政府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近日出台的《惠州市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13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占比从目前的3%提高到30%以上,全市80%以上的乡镇建成一所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以此来解决幼儿园学位紧缺问题。
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也困扰了不少家长。目前,惠州市有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工子女13万人,其中小学生10万人,初中生3万人。以前,外来工子女被公办学校拒之门外见惯不怪,大部分外来工子女要到收费昂贵的民办学校就读。去年惠州制定计划,把外来工子女入学纳入义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有条件的县区和学校如惠阳、大亚湾、市一中等,还对农民工子女学生给予适当的救济扶助。
教师工资待遇涨了一倍
近5年来,惠州教师的工资提高了不少,至今惠州为教师提高待遇共投入资金达到3.2亿元。
仲恺中学一级教师刁振春说,他现在每月到手的收入约4700元,包括工资和班主任补贴,医保、社保另算,每年还有7000元的节日补贴。
仲恺中学校长黄华章说,前些年,惠州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公务员以及广东一些较发达的市县相比偏低,不少优秀教师流失,尤其是高三毕业班各科把关老师流失。近两年,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得到提高,仲恺中学没有一个教师因工资福利待遇而流失。
2006年,惠州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两持平一鼓励”政策,即县域内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待遇基本持平,农村教师待遇与城市教师待遇基本持平,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黄华章说,自实施“两持平”政策以来,仲恺中学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上涨了近一倍。以前是大家争着出去,如今都抢着进来。
“两持平”政策不仅稳住了惠州市的教师队伍,还吸引了大批外来优秀教师和应届毕业生来惠州。在今年仲恺高新区的教师招聘活动中,不到100个职位吸引了全国各地上千名优秀毕业生前来应聘。
优秀教师下农村,农村教师进城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适龄儿童顺利上学,惠州教育工作的重心从逐步使教育从抓规模转向抓质量,但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无疑是教育发展的瓶颈。
为了缩小农村教育与城区教育质量的差别,惠州在2006年4月在全省率先推出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子,建立教师下乡巡教帮教制度。5年来,惠州已经建立了联动管理、联动教研、联动考核等捆绑发展机制。
市长助理、市委秘书长范中杰说,这项计划旨在通过多项实实在在的举措,使惠州城乡教育逐步走向均衡。通过城乡联动,实现城市带农村,优质带薄弱,大区域资源共享,小区域捆绑发展的目标。所以,“城乡联动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多是围绕教师素质而来的。
百所农村学校和百所城市学校结对联姻后,城市学校每学期派出500名教师到对应的农村学校支教,每学期派出不少于总数20%的高(特)级教师到农村学校上示范课、开专题讲座、进行新课程培训。同时,农村教师相应派出优秀教师到城市学校跟班学习。优秀教师下农村,农村教师进城区,城乡教师真正实现了流动学习。
农村学校发展的另一个难题是管理理念滞后,信息闭塞。为此,市教育局要求城市学校的支教人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管理干部,直接参与农村学校的管理,定期召开城乡学校管理联席会议,针对案例进行现场诊断。
市实验中学校长邓凡用说,从单纯派教师支教上课到积极参与农村学校的管理,从锻炼提高教师到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在帮扶中实现了双赢。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陈可辉说,有的教师一成为优秀教师,就逐渐脱离教学岗位,投身到教育管理上,对学生和学校都是很大的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学校管理,惠州展开了一场去行政化改革。本轮改革的目的是想从体制改革入手,让教育真正回归学校。
改革的首个实验点在惠州华罗庚中学。去年9月1日,华罗庚中学打破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经过合并同类项,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等18个处室单位被裁撤,校务管理部、学生管理部、教学管理部、后勤管理部和党务工群部等5个职能部门取而代之,学校的领导班子只有6人。
华罗庚中学校长戴立波说,经过半年试行,大部制改革带给学校的变化显而易见:首先,实行垂直的扁平化管理,减少了管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其次,同时合并职能相近或重叠的部门,大大减少内耗提高管理效率。
他说,大部制最关键的一点,是学校的运转完全向年级倾斜。按以前的流程,年级是整个学校行政机构中的最底层,现在,校长下面就是年级,5大部门为年级服务,让教学一线回归到学校真正的中心位置。
目前,惠州11所市直学校和近20所县(区)学校已经陆续实施现代学校制度。
陈可辉说,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核就是让教育家办学。从给首席教师配秘书,惠州一中设立“东江学者”、“一中名师”到今年启动人民教育家培养计划,都是让学校教师能够专心教学,激励教师向名师、大师发展的创新举措。
南方日报记者 吴志毅
党代会报道策划统筹 南方日报记者 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