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教育部近日传出消息,今年起,全国将试点新的教师资格入门和退出机制:以往新教师入门由省级教育部门命题考试,以后将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而且,在职教师每5年要进行一次注册考核,不达标者将退出。教育部今年将挑选两个省试点,预计用3年时间使其成为全国性常态制度。 教师定期注册考核,这一举措引发广泛关注。五年一考,是激励教师队伍成长,还是增加教师负担,使其面临更多压力?
“退出”机制让能者终身为师
在很多人眼里,教师是一个工作稳定、旱涝保收的职业。五年一考,好似一记“重拳”,打破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使得教师这份职业不再是“铁饭碗”,不达标者将退出教师队伍。
随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入口把关不严,教师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等。在一些学校,有部分40岁以上的教师发展空间不大,甚至放弃学习,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知识结构多年不更新,哪怕学校和家长都不满意,也不能将他们清退。教师能进不能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整体队伍的发展,使得一些教师“滥竽充数”,甚至误人子弟。
新的教师资格考包括师德、业务考核及教学工作量等考评内容;5年一次的考核,也并非重新进行一次资格考,而是随着教师工龄的提升,难度不断增加。一些校长说,现行发放的教师资格证书并无时限规定,只要求教师完成工作量,基本考评合格;而教育部的教师资格考,5年一次,层层升级,势必会给老师带来竞争压力,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一位校长直言,这次制度改革触动最大的可能是一批老教师,“有了清退制度,他们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的教案也得改一改了”。
教育界人士指出,首次建立教师退出机制,让愿意从教、有能力从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具有积极意义。但考核标准不应该简单量化,还应建立配套评价机制。比如,师德考核,与答题、做试卷等考查形式相比,同行、家长和学生的评价恐怕是最客观公正的;业务能力考查也不能仅偏重理论素养,简单考核发表论文的篇数等,而应该评判老师上课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等。还有专家提出,我国长期以来对教师评价考核,多由政府主导进行,不妨借鉴西方国家一些做法,由专门的教师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培训、制定教师行业规则并考核,在管理部门与教师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以更利于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好教师靠“考”出来?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资格注册考,提高对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通过定期考核,建立退出机制,确实能够促进教师队伍的流动。不过,有学者认为,考试能否真正衡量教师的能力则值得商榷。而且,频繁的考试与考核,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教师群体的工作压力,还会造成应试取向,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好教师并不是“考”出来的。老师教得好不好,与其学历和考试能力并不成正比。现实中,有些博士生到一线担任教师,教学能力、师生关系等反而不如一般教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一些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虽然不擅长应试,但善于动脑筋抓住学生兴趣,上课深受欢迎。
教师好坏不能靠“考”衡量,究其原因,在于教育投入和成效无法量化。教书育人,教师的爱心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比如许多老班主任,学历不高,不擅长写科研论文,英语和计算机也难过关,但他们坚守对教育的信仰,发自内心爱学生,学生愿意与之交心,师生关系和谐,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如果通过量化考核决定去留,这些拥有育人真功夫却不擅长于考试的教师自然会处于下风,容易造成“付出多但得分低”的评价失准。
教师与医生、律师一样,是个实践性、服务性的岗位。教师是否称职、优秀,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评价固然重要,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其实更有参考价值。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多是在品德、能力、出勤以及学生成绩等诸方面都要求上进者;反之,为了受学生欢迎,很多老师在日常工作的各方面都不断提高自我要求,产生良性循环。
近年中小学推进绩效工资以来,各学校每年都对教师的德行、绩效进行评估。专家建议,应充分考虑现有的考核平台,考虑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度,考虑评价的实效,避免重复考核给教师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退出”机制让能者终身为师
在很多人眼里,教师是一个工作稳定、旱涝保收的职业。五年一考,好似一记“重拳”,打破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使得教师这份职业不再是“铁饭碗”,不达标者将退出教师队伍。
随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入口把关不严,教师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等。在一些学校,有部分40岁以上的教师发展空间不大,甚至放弃学习,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知识结构多年不更新,哪怕学校和家长都不满意,也不能将他们清退。教师能进不能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整体队伍的发展,使得一些教师“滥竽充数”,甚至误人子弟。
新的教师资格考包括师德、业务考核及教学工作量等考评内容;5年一次的考核,也并非重新进行一次资格考,而是随着教师工龄的提升,难度不断增加。一些校长说,现行发放的教师资格证书并无时限规定,只要求教师完成工作量,基本考评合格;而教育部的教师资格考,5年一次,层层升级,势必会给老师带来竞争压力,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一位校长直言,这次制度改革触动最大的可能是一批老教师,“有了清退制度,他们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的教案也得改一改了”。
教育界人士指出,首次建立教师退出机制,让愿意从教、有能力从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具有积极意义。但考核标准不应该简单量化,还应建立配套评价机制。比如,师德考核,与答题、做试卷等考查形式相比,同行、家长和学生的评价恐怕是最客观公正的;业务能力考查也不能仅偏重理论素养,简单考核发表论文的篇数等,而应该评判老师上课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等。还有专家提出,我国长期以来对教师评价考核,多由政府主导进行,不妨借鉴西方国家一些做法,由专门的教师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培训、制定教师行业规则并考核,在管理部门与教师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以更利于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好教师靠“考”出来?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资格注册考,提高对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通过定期考核,建立退出机制,确实能够促进教师队伍的流动。不过,有学者认为,考试能否真正衡量教师的能力则值得商榷。而且,频繁的考试与考核,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教师群体的工作压力,还会造成应试取向,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好教师并不是“考”出来的。老师教得好不好,与其学历和考试能力并不成正比。现实中,有些博士生到一线担任教师,教学能力、师生关系等反而不如一般教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一些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虽然不擅长应试,但善于动脑筋抓住学生兴趣,上课深受欢迎。
教师好坏不能靠“考”衡量,究其原因,在于教育投入和成效无法量化。教书育人,教师的爱心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比如许多老班主任,学历不高,不擅长写科研论文,英语和计算机也难过关,但他们坚守对教育的信仰,发自内心爱学生,学生愿意与之交心,师生关系和谐,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如果通过量化考核决定去留,这些拥有育人真功夫却不擅长于考试的教师自然会处于下风,容易造成“付出多但得分低”的评价失准。
教师与医生、律师一样,是个实践性、服务性的岗位。教师是否称职、优秀,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评价固然重要,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其实更有参考价值。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多是在品德、能力、出勤以及学生成绩等诸方面都要求上进者;反之,为了受学生欢迎,很多老师在日常工作的各方面都不断提高自我要求,产生良性循环。
近年中小学推进绩效工资以来,各学校每年都对教师的德行、绩效进行评估。专家建议,应充分考虑现有的考核平台,考虑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度,考虑评价的实效,避免重复考核给教师造成不必要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