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学校管理的三种境界 (1人在浏览)

杨柳

博士生
注册
2008-07-04
帖子
1,260
反馈评分
13
点数
61
管理效应和管理质量是由校长的素质决定的,校长素质乃学校质量管理之本,没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管理经验,学校管理只能徒托空言,校长的管理行为、人格魅力,都是其内在素质的表现,校长如仅能贯彻上级指令,使指令得到落实,搞好常规管理只能说明步入初期第一境界。校长应当调动激励每位教师工作的创造力和激情,使整个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以高尚的价格力量去感染每个教职工,号召并带领一个研究型集体,这便是一种高境界。 

第一种境界:官校长――指挥型管理者

领导工作从根本上出发,按条框行事,工作目标是专心把行政指令落实到实处。图于形式,安于现状,教师接爱被动管理,教师也流于应付,教师被限在狭窄的领地、低俗的氛围中耗散着自己的知识才华,教师的创造力和激情受抑制,所制定的制度和管理程序,剥夺了教师的充分自由度,阻碍了学校教研水平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
从校管理本身角度出发,管理者的威信,可分为真威信和虚威信,这里的真威信和虚威信不是指威严和软弱无力,而真威信是指以其先进科学的教学思想带领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校长既有足够的权力和威严,又能使全体员工信服。虚威信是指教师敬而远这校管人员,使用机械管理方法,导致学校整体运转低效沿有生机。机械管理的特点是:机械应付、不求进取、生吞活剥,这种形式的,教师会消极应付,对工作不赋热情,使用这个方法的管理者往往只能理解,消化教育政策,能达到期熟练地步,可谓胸有成竹、了然于口。但却是“官气有余、灵气不足”,因为熟练可以简单的重复获得,只需时间和力气,无需更多的智慧和创造,这熟练只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动作,它不仅不能升化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反倒会使管理者,因为思维和管理方式一次又一次在旧有轨道上运行而导致管理能力退化,致使学校管理变成一种形式上的管理,这种管理的特点是:重形式、轻内功,重结果,轻过程,重权力本身的运用,轻真正威信的树立,其管理结果只是使教师对教学思想获得封闭和狭隘的理解,即对教育教学的简单化理解,如果说“长官”形式的学校管理的特点是生硬、呆板,那么科学管理的特点则是熟练、顺当。校长为上、唯书、唯教条,缺乏创见精神,管理方式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趟,管理中的内容就是贯彻上级指令,管理方法的共同性是机械操作。
第二种境界:能校长――智慧型的管理者

达到此种境界的校长属智慧型、研究型校长,其特点,对政策和上级指令有自己的看法和执行措施,对管理有自己独到的艺术手法,驾轻就熟,对学校管理有专门的研究,不仅有学问,而且具有管理智慧、良好的个性气质和修养,正因为拥有智慧和强有力的个性气质,才能真正带领全体教师达到理想的工作目标。校长在整个过程上会经常地、时时地冒出智慧的火花,运用灵活的管理艺术,使教师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从而逐步地提高素质,增长对事业、对社会的理解深度。深刻的理论素养和高超的管理手段,具体表现如下:
一、深刻

校长,首先表现在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善于设立从实际出发研究课题并能有效地组织开展其研究项目,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才能产在一定高度去看待问题,才能看见“森林”全貌,而不是在“森林”内部徘徊,只能见其“树木”。在成堆的问题面前,能抓住要害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结果,这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决没有学校管理简单化,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而只有使自身完善、深刻,方可消极待工,那样“长官”式的管理往往把握不住主流被繁杂的事务弄得无所适从。

二、独到

校长对学校管理常常有真知灼见,能够在平凡的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教师听校长训话,就象听一首诗、赏一幅画,教师乐于与校长相处,恋恋不舍地愿在校长创建的轻松氛围中,愉快地工作,享受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

从科学的管理和心理学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首创性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绝雷同和模仿,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思维的产物,校长的创造性管理源于校长的独创思维。
三、广博
广博的校长不仅是某一学科和管理领域的专家,也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都有所涉猎。这样在开会演讲的,就会纵谈古今,横述东西,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在教师面前能充分展示的他的深和博大,以校长独特的个性、学识、魅力和高超的演讲技巧,令教师身心陶醉,于无声中信服、感叹。
在灵活运用管理方法方面表现为:
(一)引导
引导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按条文办事是谈不上引导的,只有对理论有自己透彻的理解,在管理过程中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天地,真正做到游刃有余,驾驭自如,在整个管理进程中散发出“磁”性与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引导。
引导的最高境界是使教师信服、敬慕,甚至崇拜,富有灵性的校长善于激励全体员工率领教师共同参与理论研究,关于满足教师的成就感,使整个集体不断走向成熟,就象一名好船长率领全体船员齐心协力,辟风斩浪,奋勇前进。
(二)机智
管理机智是校长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学校管理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人与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校长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过程问题,若是对这些问题事手无策或处理不当,学校管理就会陷入困增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领导和教师的情绪对抗。面对偶然性问题和突发性的意外情况,富有管理智慧和机智的校长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想在瞬间激活,从而机动灵活地加以处理。
管理机智就对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转化校内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学校管理和教师操行矛盾的技巧,其要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常常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处事待人,刚柔相济,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三)绝招
达到较高境界的校长常常身怀绝招,其绝招是管理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管理技艺精益求精,千锤百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望而生畏,无人相匹的境界有的出色的校长每到一所学校在一两年间就营造学术研究氛围,造就一批研究型的教师,学校处处显示着校长的个性和特长烙印,校长的幽默风趣和令教师叹为观止的行为语言,很快就能造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能校长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出色的校长是其敬业乐业来的结晶,是长期不断追求和自学探索的结果。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来自于:
1、广泛交流
交流开阔视野,交流中可以捕捉到他人的智慧激活自身的灵性,获取信息是有过滤性,多渠道性,也可通过书本和报刊获取。人际交流所获取的信息和给人的感情是难以被其它渠道和手段替代的。善于从书刊本中,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固然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但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益处更多。首先,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讨论中别人新观点,奇特的思想都能给人以启迪。其次,讨论有助于激发灵感。讨论是思想的交换,在思想的碰撞之中产生灵感的火花,长期困扰个人的问题和疑惑,往往在讨论之中迎刃而解。最后,讨论有助工于锻练和提高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造就一批骨干教师而能否造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关键在于校长。“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就是一场戏的总导演,没有一个高水平的“导演”,实施素质教育,实行高效管理,办出特色学校都将是一句空话。
2、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智慧是思考的结晶,校长的管理智慧,即是校长管理问题长期研究和不断思考的结果,能校长的共同特点之一,是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专门的研究。能校长由系统的理论为指导,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的见解,新观点,从全面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智慧。校长必须不断地从古到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校长。一般能校长也特别注重加强对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只有勤奋博采,才能形成深厚的知识底蕴,方能出神入化产生灵智。
第三种境界:师之师――校长最高境界
古语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之师是校长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管理好一所学校,而且造就一个开拓进取的集体,以其高尚的价格影响教师的价格,塑一个群体,使这个集体的员工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产生振撼。

师之师,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生动、丰富、深刻的无字书,一个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的榜样,师之师达到一种超科平凡的境界,不论是学问还是人格,教师都无可厚非。师之师所想,想教师所乐,想教师所困,以高度娴熟的管理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全体教职工走教改的前沿。
师之师和的管理最高境界――不管之管,不管之管就其内容而言,管的不是日常教务锁事和人行为等等,而是物化在管理方方面面中的一种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是一种美感体验的豁然洞见,教师受其感染之后,其对学问工作和人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精神状态更加高昂,生存境界就会更加崇高。
相对而言,管理是“硬性”的,人生智慧是“软性”的,这种软性的东西无法通过言传口授、耳提面命,不管之管的最大特点是返朴归真,它没有明确的管理形式,没有明确的规程,很难抽象出一种大家可效仿的普遍的模式。人们或许要问这种管理实现的机制是什么?又怎么进行呢?以下是笔者的浅见:
1、以身作则

师之师本身就是一个榜样,是教师心目中最完善的偶像,可信赖可依托的强者。师之师有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以直觉的形象的具体的形式,非常自然地作用于教师,使全体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2、对话交流
师之师从不以“长官”自居,而是只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在对话中,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都积极地自由思考、想象和创造,通过交流,使教师感受到一个新的精神力量,使其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3、自我完善

真正的管理是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是管理的真谛,不管之管,是管理科学的自我完善的统一,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是在自我完善过程中接受学校管理和师之师的影响,正因为有教师的自我完善作为基础,学校的管理才是高层次、高水平的,从而有力地促进高水平的科学重量形式,从校长角度来说,教师的自我完善也是校长自我完善的过程,因为榜样的影响国是具有反弹之力的,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完善。
人格简言之即德。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以取人、失德弃人、以德为重应是做人的根本。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特别强调人格和重要性,师之师要达到的管理境界,不仅是科学化的,也是人格化的。
如果说能校长在校长群体中是佼佼者,那么师之师便是校长群中的精英,师之师的学识、智慧、人格象花的芬芳、酒的醇香,掩不了、封不住,幽香四溢,令人回味悠长。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校长,伟大教育家、实践家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当今中国上海闸北八中的刘京海校长,此类校长可以说进入此种境界。
师之师兼备教育管理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双重角色的优秀素质,作为实践家,他们躬行实践,始终在教学改革的实验田中,对教育教学进行最真实、最有创造性的变革,从而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作为理论家,他们思想深刻、勤奋耕耘、著书立说,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有突出的建树。理论既是实践的结晶,又是实践的指南,师之师不仅是教育界的典范,同时是整个社会的先进分子,社会的变革、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教育期待也召唤着“师之师”。
综上所言,以上三种境界只是凭借理论抽象对校长素质和管理水平分类的结果,实际上他们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纯粹的长官,绝对的能校长,完全的师之师都是少有的,这种分类之目的在于为了给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努力方向,由低庸疲于应付的学校管理,朝高水平的科学管理去努力,再由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朝科学人格化的具有人文特色的管理去努力,把科学管理和自我完善统一起来,能校长还要进一步朝师之师方向进取,把科学管理和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在高层次上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