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难 学校田里两头忙 生活单调视野狭窄
编者按:找对象难,难找对象,这是当前农村青年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数不少的农村“半边户”教师承受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由于生活的单调和环境局限导致的农村教师人际交往困难、视野狭窄……这种种现象暴露了当前农村教师面临的情感困境。本报记者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对湖南省保靖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情感状况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调查。从苦涩的故事和不容乐观的数据中,我们深深感到农村教师荒芜的情感渴望甘泉的滋润。同时,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对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予以更多的关注、关怀。
情感困境 1
未婚青年教师大龄化现象突出
从湖南省保靖县城出发,穿花垣、过毛沟,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张坤老师任教的白坪学校。学校在一地势低洼处,四面环山,头顶簸箕大个天,唯一一条从白云山麓流来的小河因久旱干枯,早已见底。原簸箕中学和簸箕小学合并后的白坪学校用水非常紧张。“我们这里条件差,一个星期才到毛沟场上买一次菜,锅里常年放的是白菜、萝卜和洋芋……”刚从教室走出准备做饭的张坤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提起个人问题,张坤更是底气不足。从参加工作到现在近10年,谈过几个女朋友,感情生活却因自己的教师身份而一再搁浅。
张坤老师的情感困境折射出当前农村青年教师的情感现状。教师行业特殊,一年到头围着学生转,接触不到更多的人,见不到几张新面孔。找对象只有在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中熬大一把年纪,有的甚至四十好几还是孤家寡人。
提起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的情感问题,保靖县复兴学校工会主席王国富滔滔不绝。村小学堂有个为人处事和工作能力都很不错的青年男教师,十八九岁上讲台,二十六七了却还没找到对象,家里人着急,他自己也着急,到处找人物色对象。“作为基层工会理事人,我也想了不少办法,得知他看上了一个女教师,我们工会一班人马热情地去做女教师、女教师父母和女教师周围人的工作。”没想到学区“老大”出面还是不行。最后干脆把那个女教师调到他身边,把他俩放在一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的偏僻村小,让他俩在那特殊的环境里,在相互关照中渐渐产生感情,直到喜结良缘。“这样做虽然两人的感情最终开花结果了,但我们也担心,婚姻毕竟是两个人的事情,我们的行政性干预和撮合,是否有些过激,万一两个人水火不容,日子过得不好怎么办?”回想起那桩往事,王老师仍心有余悸。
农村青年男教师找对象难,年轻女教师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在保靖县一农村小学有个女教师2000年中师毕业,整整10个年头,已把书从村小教到片小,又从片小教到了中心完小,先后也有好几个人上门求过婚,但因教师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身份,直到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样的故事。湘西一些农村学校男教师大学毕业六七年了还没碰上合适对象,干脆主动向教育局递交申请报告,要么要求局里开学多调几个女教师到学校来,要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求局里把他调到年轻女教师多的学校教书,迫切希望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在湘渝边区交界处的清水坪学校一张姓男教师今年30出头,他要同事和亲朋好友给他做媒,并许诺如果成功便给牵线搭桥的人1200元的大红包。他说,不能再等了,年纪都一大把了。这两年配不上,一辈子就完了。
在保靖县吕洞山苗区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石金文校长介绍说,全校52个教职工中,除8户双职工和13个“半边户”外,剩下的23个是清一色还没找到对象的“单身汉”。年龄最大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如今已是四十开外的人了,最小的也有二十四五岁。未婚大龄男教师所占未婚教师的比例达到78.2%。
清水坪九年一贯制学校已退休的工会主席李光明对当前农村学校教师找对象难的问题深有感触。据他观察,条件差的男教师遇上条件好的女教师往往会出现“高原反应”,潜在的规律大概是这样:中学男教师可以比较轻松地找到小学女教师,但小学男教师难找到中学女教师;乡镇中心完小男教师可以比较轻松地找到下面片完小或村小女教师,但片完小或村小男教师难找到中心完小女教师。另外,其他条件较好行业的中专生可以轻而易举找到专科以上的农村女教师,对城镇男教师或机关工作人员,农村女教师甚至是隔山喊嫁。“现在的女教师是很现实的,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女教师宁肯一天天苦等,也很少和同一个单位的男教师‘来电’。”李老师的话也许有些偏激,但的确反映了现实的残酷。很多农村教师因此在对不上号的漫长等待中熬大了年纪。
地处老、少、边、穷的花垣县排料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有一姓张的男教师,民师刚毕业时还教到比自己小8岁的亲弟弟。后来供弟弟读初中、上中师,等弟弟毕业又和自己在一起教书12个年头,前年老弟都结婚生子了,而他的婚事至今还没有着落。他灰心地说,这辈子婚事要免谈了。
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大多在等待中不断降低着择偶标准,平均婚龄比10年前至少要推迟了5岁以上。
在农村,教师虽然是学历最高、队伍最大的群体,但工资和待遇比城里的同行还是要差。另外,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许多农村教师的生活空间较小,交际范围相对较窄,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很多教师除了身边的同事,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及其家长,能真正敞开心扉推心置腹交流的人太少,能有共同语言的人更少。这使农村青年教师选择对象的范围受到限制。
情感困境 2
“半边户”教师忍受双重压力
“拿起教鞭当老师,放下教鞭做农民”。这是对农村“半边户”老师最形象的写照。“半边户“是指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农业人口,另一方是城镇居民的住户。在保靖县农村学校,“半边户”教师大约占2/5。
供子女读书这是天经地义的大事情。为让子女出人头地,地位不高的农村教师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把钱花在孩子身上。“半边户”教师一般都是年纪较大的老教师,从民办教师队伍过渡而来,因“半边户”的特殊身份,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而且孩子大多到了上高中、读大学的年纪。根据走访中的保守数字:一个孩子高中读下来,3年开支基本上接近3万元;大学读完,费用不下5万。如果一个农村教师同时负担两个高中以上学生,不欠账是不可能的事。而这些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人在供子女上高中、读大学前,自己为进“保险箱”已按上面的规定,靠卖米卖粮通过进修、函授等形式取得了中专或大专以上文凭,欠下了一屁股债。为打欠账的“翻身战”,他们只有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后拿起锄头种田地。
保靖县阳朝乡麦坪村现年48岁的“半边户”老师田松鹏,家里有8亩烤烟、2亩稻田、3亩多苞谷和6亩多鱼塘。尽管爱人是个强劳力,但遇到挑、抬、犁地的力气活就需要田老师回家下地。田松鹏说,自己从十几岁当老师起,学区好几次都要他到乡里中心完小总部去教书,他都婉言谢绝。爱人是农民,一家6口人要吃饭,孩子要读书,自己走了家里的一摊子事谁来干?一辈子教书没出过村的他一年四季除了在村里学堂教书,双休日、寒暑假都是在田里度过的。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门进门两头黑,干得比当地的农民还苦,有时累得筋疲力尽,一坐下来就想睡。
阳朝中心完小32岁的女教师彭毅群与田松鹏老师状况相似,她在忙完毕业班繁重的教学任务后,一到双休日就要拖儿带女地回家干活,因丈夫腰肌劳损、不能干重体力活,犁田种地、插秧、锄草、施肥这些男人做的力气活只能由她做。寒假她要与丈夫冒着寒风冷雨打理空地以备来年春耕,暑假不管天晴落雨都要下地忙烤烟的活:打烟芽、摘烟叶、守炕火、分级扎把、搬煤球,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即使如此忙碌地劳作,日子仍过得紧紧巴巴。
清水坪镇黄连小学“半边户”老师张大贵给我们讲了他的故事。1998年搞“普九”达标验收检查。作为学校得力干将,张大贵既要负责五年级两个班数学科目的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又要负责学校所有迎检资料的归类和整理。为出色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但家里的自留地要耕,责任田要种,很多次妻子把箩筐和扁担都带上了坡,可因工作忙他实在抽不出身。因帮不上妻子的忙,妻子常常和他闹情绪,而他也感到很内疚。
陈贤稀老师跟张大贵的处境差不多,一边是不能打折扣的教学任务,一边是家庭生活的压力。令他难过的是,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为养家糊口,这两年爱人去福建打工,他一个人既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又要张罗家里所有的农活。“两头抓,两头忙”的他除了扎扎实实地苦累外,还要忍受心灵的寂寞,因为自己每天从学校回到家里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为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年的年头年尾,“半边户”教师家中的“另一半”就会像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样到外地务工。这样一来夜晚只能看星星陪月亮过日子的“半边户”教师,尤其是长年扎根在片小、村小一级的“半边户”教师在承受“两地分居”的孤独时,还得承受被人看不起的心理压力。
情感困境 3
生活空间狭窄难以适应外部环境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空间十分狭窄,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同事和自己的学生,很少接触外面的新面孔和新鲜事。特别是在偏远的片小、村小学堂,年龄大的教师因交通不便、手头拮据等原因,一般没事很少出山,有的甚至一年四季都不进县城一趟。
前年,湘西某县一村小教师有幸参加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颁奖晚会,学区派人把从没出过山的他早早地送到州府吉首。进城时这位老师专门在火车桥上看了整整半天的火车,当场惊呼:“这个怪物样的东西真的有这么长、这么大、跑得这么快!”这发自内心的惊叹让闻者吃惊。后来在去长沙的路上他一路感叹:高速路有这么宽,车子跑得这么快,地有这么平,楼层这么高……也许许多城里人都难以想象,在工资没直拨到卡上时,这些农村教师连工资本是个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到银行取钱的基本程序更是一无所知。
西部地区中小学校虽然经过“二期义教”、“农村寄宿制学校”等项目建设,学校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但由于资金的短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速度尚显缓慢,如乒乓球台、篮球场、单杠、双杠等体育设施,电脑的配置、图书的装备,校园文化建设等都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校园文化匮乏,活动形式单一,绝大多数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仅仅停留在几栋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楼上。有的学校即便为顺应时代,勒紧裤带添置了电脑并且也联了网,但电脑多半数量不足,过时老化,网速缓慢,维持正常的教学运转都困难,根本不可能满足老师业余备课、查资料的需求。老师们几乎是宿舍、办公室、教室三点一线,业余生活单调而乏味。而片小以下的教师文化生活更为匮乏,学校基本无球场、无球台、无电脑、无图书,教学之余教师几乎无事可做。再加上受经济条件限制,他们很少主动订阅报刊杂志。有时上面硬性规定要订的地方小报小刊,由于交通闭塞一年半载也来不了一回,等一大捆到手早已失去读的意义。再加上家里一般不具备上网条件,这使教师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成了“井底之蛙”。
农村“半边户”教师因背上贫穷的沉重包袱,总开心不起来。在公共场合、生人面前感到很不自在,总觉得低人一等,不爱说话或说话语无伦次。很多人常年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里打转,不敢主动接近新面孔,不敢独自出远门,不敢参加重要的集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67%的农村“半边户”教师认为由于家庭贫困造成和周围人、同事,尤其是在城里工作的老同学交流有隔阂。75%的农村“半边户”教师因为家庭贫困无形中自己给自己加压,有强烈的孤独感。
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进程的日益加快,原来星罗棋布的村小、片小许多都被撤并,最终留下来的是离镇上较远的村小学堂,同村小学堂一起留下来的还有原来长期执教村小的教师。这类教师多半是本村年龄较大、从民办教师转正的老教师。由于学校领导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学区总部中心完小的发展壮大上,无暇顾及作用日渐衰退的村级学堂。这使得村小教师有被人遗忘的感觉。据一位在深山教书几十年的村小教师讲,这几年除了开学、放假学区教师集中开会能到镇上与同事聚一聚、聊聊天,与领导见上一面外,其他时间很少见领导主动上门,有时了解学生数量、贫困学生情况等数据都是电话遥控。一些领导的工作方式让村小老师的心里很失落。
据调查,由于人手紧缺,保靖80%以上的农村教师除担负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一些日常事务,这无形中缩短了教师的休息时间,极大地影响了教师业余生活的质量。
【自述】农村教师找对象咋这么难
我叫张坤,2001年7月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原吉首民族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一不通公路、二不通语言的保靖县吕洞山区黄金小学教书。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得我从早到晚喘不过气来,但对我来说,工作上的苦累都是小事,让我伤心的是学校周围村寨只剩下不会讲汉话的苗家老人和小孩,年轻的、中年的都一群群、一寨寨出去打工了,想找个讲话的人都没得。加上学校没有篮球场、乒乓球台,更没有电视机、录音机,山区又无手机信号,我只好有事没事抱着把烂吉它胡乱弹、胡乱唱,无奈地打发日子。
保靖是贫困县,外出打工成了吕洞山区老百姓谋生的选择。在那一年四季看不到一张年轻面孔的地方,想找个对象实在太难。即便找上了也会“熄火”。
2002年3月,一个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苗家女孩一脸烂灿地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准备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去迎接人生中“最爱的人”。可好景不长,花前月下的日子不到两个月就“谢幕”了,那女孩因不想一辈子“躲”在山里,不想与老师过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而去了远方。
山里的人留不住,山外的人又进不来,我的爱情一路搁浅。面对情感挫折,我下决心要活出个样子来。我把所有的精力和业余时间都花在了业务能力的提高上,寄希望于通过提高学历来改变命运。从大专函授学习到中文本科自考,我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早日走出如涛的大山,到外面去透口气。
2004年,保靖县教育局实行“三制”改革,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小学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学紧缺科目教师岗位上去,我凭着自己的实力拿到了进入中学的“通行证”,到了有球可打、有书可看、有网可上的白坪学校。
尽管工作环境有了改变,但到中学已六七年了,我的个人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每到秋季开学县里通过招考分来一些女老师,未婚的男教师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展开追求攻势,但往往这些刚出校门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大学里就名花有主了,作为学校的工会主席,我不会做那种挖墙脚的缺德事。
本校的“资源”紧张,其他学校、其他部门的女性也轮不上老师。论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与其他行业比,教师职业都不占“上风”,更何况自己生长在农村,常年工作在农村,没钱没权,在现实的审视下只能一败涂地。
后来,我跟一个来自云南的打工妹谈了一段,我俩的情趣爱好十分相投,但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只提一个条件,要求城里有个小小的屋,让自己多年漂泊的生活安定下来。我对此无能为力,两人的恋情就此终结。
是我对不起她,没有能力改变她的生活。虽然毕业就参加工作,但满打满算现在一年才两万来块钱。在实施绩效工资前,考文凭、送人情、供兄弟读书……样样要钱,十来个年头,存折上没存下一分钱。
按我们当地土家族的习惯,老大要先成家立业,老二、老三才能另立门户,要是谁打破了这个规矩,将会成为笑柄。所以,找不到对象不光是我自己的事,还影响着已经二十好几的两个弟弟的婚事,唉!
【建议】把温暖送到农村教师心头
■湖南省保靖县教育局 王成锦
开展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
农村学校要不断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艺体活动,使农村教师有球可打、有网可上、有书可读,丰富农村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针对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找对象难的实际问题,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携手合作,为农村青年教师组织联谊活动,为他们扩大交际范围提供平台。农村中小学校基层组织,特别是学校工会,要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帮助他们牵线搭桥,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使青年教师婚姻路上一帆风顺。
实施扶困帮贫工程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应把农村贫困教师尤其是农村贫困“半边户”教师家属就近就业纳入政策范畴之内,为教师家属就业或创业提供必要的倾斜政策,通过保障教师家属就近就业保证教师安心任教。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关注农村贫困教师尤其是农村贫困“半边户”教师的生存现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农村贫困教师家庭生活情况,坚持重点贫困户重点扶持,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半边户”教师家属扶困、脱贫工作,在资金、信息、经营项目上,为农村教师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各级教育工会要把扶贫作为工会的重要内容,争取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协调民政、财政、信贷、税收、工商、交通、开发办等职能部门的关系,组织农村教师家属从事种植、养殖、小型商业、服务业经营,增强造血功能,增加家庭收入,让农村贫困教师尤其是农村贫困“半边户”教师能轻松过日子,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制定特别优惠政策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专门设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岗位津贴专项基金,对在边远山区工作有一定年限的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特殊补贴。设立偏远农村教师学习培训专项经费,对在农村偏远地区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师,各种培训实行全免费,并且每两年免费提供一次可带家属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依托政府出台一整套特殊政策,就农村教师,特别是一直在农村服务的“半边户”教师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上学费用制定适当照顾政策,减轻农村贫困教师的经济压力。为长期服务偏远农村教师的子女安排就业指标。
建立农村贫困教师资助体系
设立专项基金,出台科学严格的贫困教师救助金发放制度,以大面积救助的方式,逐步改善农村贫困教师尤其是农村贫困“半边户”教师的生活条件,从而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要为远离家庭和亲人的“半边户”教师提供更多帮助,主动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师的就餐和住宿条件,关注教师在校期间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业余文化场所,丰富教师文化生活,让教师在一个安全、愉悦的氛围中工作和生活。■通讯员 田亚君 记者 李伦娥
(中国教育报)
http://edu.qq.com/a/20101108/000002.htm
编者按:找对象难,难找对象,这是当前农村青年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数不少的农村“半边户”教师承受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由于生活的单调和环境局限导致的农村教师人际交往困难、视野狭窄……这种种现象暴露了当前农村教师面临的情感困境。本报记者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对湖南省保靖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情感状况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调查。从苦涩的故事和不容乐观的数据中,我们深深感到农村教师荒芜的情感渴望甘泉的滋润。同时,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对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予以更多的关注、关怀。
情感困境 1
未婚青年教师大龄化现象突出
从湖南省保靖县城出发,穿花垣、过毛沟,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张坤老师任教的白坪学校。学校在一地势低洼处,四面环山,头顶簸箕大个天,唯一一条从白云山麓流来的小河因久旱干枯,早已见底。原簸箕中学和簸箕小学合并后的白坪学校用水非常紧张。“我们这里条件差,一个星期才到毛沟场上买一次菜,锅里常年放的是白菜、萝卜和洋芋……”刚从教室走出准备做饭的张坤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提起个人问题,张坤更是底气不足。从参加工作到现在近10年,谈过几个女朋友,感情生活却因自己的教师身份而一再搁浅。
张坤老师的情感困境折射出当前农村青年教师的情感现状。教师行业特殊,一年到头围着学生转,接触不到更多的人,见不到几张新面孔。找对象只有在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中熬大一把年纪,有的甚至四十好几还是孤家寡人。
提起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的情感问题,保靖县复兴学校工会主席王国富滔滔不绝。村小学堂有个为人处事和工作能力都很不错的青年男教师,十八九岁上讲台,二十六七了却还没找到对象,家里人着急,他自己也着急,到处找人物色对象。“作为基层工会理事人,我也想了不少办法,得知他看上了一个女教师,我们工会一班人马热情地去做女教师、女教师父母和女教师周围人的工作。”没想到学区“老大”出面还是不行。最后干脆把那个女教师调到他身边,把他俩放在一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的偏僻村小,让他俩在那特殊的环境里,在相互关照中渐渐产生感情,直到喜结良缘。“这样做虽然两人的感情最终开花结果了,但我们也担心,婚姻毕竟是两个人的事情,我们的行政性干预和撮合,是否有些过激,万一两个人水火不容,日子过得不好怎么办?”回想起那桩往事,王老师仍心有余悸。
农村青年男教师找对象难,年轻女教师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在保靖县一农村小学有个女教师2000年中师毕业,整整10个年头,已把书从村小教到片小,又从片小教到了中心完小,先后也有好几个人上门求过婚,但因教师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身份,直到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样的故事。湘西一些农村学校男教师大学毕业六七年了还没碰上合适对象,干脆主动向教育局递交申请报告,要么要求局里开学多调几个女教师到学校来,要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求局里把他调到年轻女教师多的学校教书,迫切希望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在湘渝边区交界处的清水坪学校一张姓男教师今年30出头,他要同事和亲朋好友给他做媒,并许诺如果成功便给牵线搭桥的人1200元的大红包。他说,不能再等了,年纪都一大把了。这两年配不上,一辈子就完了。
在保靖县吕洞山苗区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石金文校长介绍说,全校52个教职工中,除8户双职工和13个“半边户”外,剩下的23个是清一色还没找到对象的“单身汉”。年龄最大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如今已是四十开外的人了,最小的也有二十四五岁。未婚大龄男教师所占未婚教师的比例达到78.2%。
清水坪九年一贯制学校已退休的工会主席李光明对当前农村学校教师找对象难的问题深有感触。据他观察,条件差的男教师遇上条件好的女教师往往会出现“高原反应”,潜在的规律大概是这样:中学男教师可以比较轻松地找到小学女教师,但小学男教师难找到中学女教师;乡镇中心完小男教师可以比较轻松地找到下面片完小或村小女教师,但片完小或村小男教师难找到中心完小女教师。另外,其他条件较好行业的中专生可以轻而易举找到专科以上的农村女教师,对城镇男教师或机关工作人员,农村女教师甚至是隔山喊嫁。“现在的女教师是很现实的,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女教师宁肯一天天苦等,也很少和同一个单位的男教师‘来电’。”李老师的话也许有些偏激,但的确反映了现实的残酷。很多农村教师因此在对不上号的漫长等待中熬大了年纪。
地处老、少、边、穷的花垣县排料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有一姓张的男教师,民师刚毕业时还教到比自己小8岁的亲弟弟。后来供弟弟读初中、上中师,等弟弟毕业又和自己在一起教书12个年头,前年老弟都结婚生子了,而他的婚事至今还没有着落。他灰心地说,这辈子婚事要免谈了。
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大多在等待中不断降低着择偶标准,平均婚龄比10年前至少要推迟了5岁以上。
在农村,教师虽然是学历最高、队伍最大的群体,但工资和待遇比城里的同行还是要差。另外,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许多农村教师的生活空间较小,交际范围相对较窄,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很多教师除了身边的同事,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及其家长,能真正敞开心扉推心置腹交流的人太少,能有共同语言的人更少。这使农村青年教师选择对象的范围受到限制。
情感困境 2
“半边户”教师忍受双重压力
“拿起教鞭当老师,放下教鞭做农民”。这是对农村“半边户”老师最形象的写照。“半边户“是指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农业人口,另一方是城镇居民的住户。在保靖县农村学校,“半边户”教师大约占2/5。
供子女读书这是天经地义的大事情。为让子女出人头地,地位不高的农村教师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把钱花在孩子身上。“半边户”教师一般都是年纪较大的老教师,从民办教师队伍过渡而来,因“半边户”的特殊身份,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而且孩子大多到了上高中、读大学的年纪。根据走访中的保守数字:一个孩子高中读下来,3年开支基本上接近3万元;大学读完,费用不下5万。如果一个农村教师同时负担两个高中以上学生,不欠账是不可能的事。而这些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人在供子女上高中、读大学前,自己为进“保险箱”已按上面的规定,靠卖米卖粮通过进修、函授等形式取得了中专或大专以上文凭,欠下了一屁股债。为打欠账的“翻身战”,他们只有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后拿起锄头种田地。
保靖县阳朝乡麦坪村现年48岁的“半边户”老师田松鹏,家里有8亩烤烟、2亩稻田、3亩多苞谷和6亩多鱼塘。尽管爱人是个强劳力,但遇到挑、抬、犁地的力气活就需要田老师回家下地。田松鹏说,自己从十几岁当老师起,学区好几次都要他到乡里中心完小总部去教书,他都婉言谢绝。爱人是农民,一家6口人要吃饭,孩子要读书,自己走了家里的一摊子事谁来干?一辈子教书没出过村的他一年四季除了在村里学堂教书,双休日、寒暑假都是在田里度过的。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门进门两头黑,干得比当地的农民还苦,有时累得筋疲力尽,一坐下来就想睡。
阳朝中心完小32岁的女教师彭毅群与田松鹏老师状况相似,她在忙完毕业班繁重的教学任务后,一到双休日就要拖儿带女地回家干活,因丈夫腰肌劳损、不能干重体力活,犁田种地、插秧、锄草、施肥这些男人做的力气活只能由她做。寒假她要与丈夫冒着寒风冷雨打理空地以备来年春耕,暑假不管天晴落雨都要下地忙烤烟的活:打烟芽、摘烟叶、守炕火、分级扎把、搬煤球,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即使如此忙碌地劳作,日子仍过得紧紧巴巴。
清水坪镇黄连小学“半边户”老师张大贵给我们讲了他的故事。1998年搞“普九”达标验收检查。作为学校得力干将,张大贵既要负责五年级两个班数学科目的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又要负责学校所有迎检资料的归类和整理。为出色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但家里的自留地要耕,责任田要种,很多次妻子把箩筐和扁担都带上了坡,可因工作忙他实在抽不出身。因帮不上妻子的忙,妻子常常和他闹情绪,而他也感到很内疚。
陈贤稀老师跟张大贵的处境差不多,一边是不能打折扣的教学任务,一边是家庭生活的压力。令他难过的是,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为养家糊口,这两年爱人去福建打工,他一个人既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又要张罗家里所有的农活。“两头抓,两头忙”的他除了扎扎实实地苦累外,还要忍受心灵的寂寞,因为自己每天从学校回到家里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为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年的年头年尾,“半边户”教师家中的“另一半”就会像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样到外地务工。这样一来夜晚只能看星星陪月亮过日子的“半边户”教师,尤其是长年扎根在片小、村小一级的“半边户”教师在承受“两地分居”的孤独时,还得承受被人看不起的心理压力。
情感困境 3
生活空间狭窄难以适应外部环境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空间十分狭窄,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同事和自己的学生,很少接触外面的新面孔和新鲜事。特别是在偏远的片小、村小学堂,年龄大的教师因交通不便、手头拮据等原因,一般没事很少出山,有的甚至一年四季都不进县城一趟。
前年,湘西某县一村小教师有幸参加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颁奖晚会,学区派人把从没出过山的他早早地送到州府吉首。进城时这位老师专门在火车桥上看了整整半天的火车,当场惊呼:“这个怪物样的东西真的有这么长、这么大、跑得这么快!”这发自内心的惊叹让闻者吃惊。后来在去长沙的路上他一路感叹:高速路有这么宽,车子跑得这么快,地有这么平,楼层这么高……也许许多城里人都难以想象,在工资没直拨到卡上时,这些农村教师连工资本是个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到银行取钱的基本程序更是一无所知。
西部地区中小学校虽然经过“二期义教”、“农村寄宿制学校”等项目建设,学校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但由于资金的短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速度尚显缓慢,如乒乓球台、篮球场、单杠、双杠等体育设施,电脑的配置、图书的装备,校园文化建设等都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校园文化匮乏,活动形式单一,绝大多数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仅仅停留在几栋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楼上。有的学校即便为顺应时代,勒紧裤带添置了电脑并且也联了网,但电脑多半数量不足,过时老化,网速缓慢,维持正常的教学运转都困难,根本不可能满足老师业余备课、查资料的需求。老师们几乎是宿舍、办公室、教室三点一线,业余生活单调而乏味。而片小以下的教师文化生活更为匮乏,学校基本无球场、无球台、无电脑、无图书,教学之余教师几乎无事可做。再加上受经济条件限制,他们很少主动订阅报刊杂志。有时上面硬性规定要订的地方小报小刊,由于交通闭塞一年半载也来不了一回,等一大捆到手早已失去读的意义。再加上家里一般不具备上网条件,这使教师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成了“井底之蛙”。
农村“半边户”教师因背上贫穷的沉重包袱,总开心不起来。在公共场合、生人面前感到很不自在,总觉得低人一等,不爱说话或说话语无伦次。很多人常年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里打转,不敢主动接近新面孔,不敢独自出远门,不敢参加重要的集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67%的农村“半边户”教师认为由于家庭贫困造成和周围人、同事,尤其是在城里工作的老同学交流有隔阂。75%的农村“半边户”教师因为家庭贫困无形中自己给自己加压,有强烈的孤独感。
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进程的日益加快,原来星罗棋布的村小、片小许多都被撤并,最终留下来的是离镇上较远的村小学堂,同村小学堂一起留下来的还有原来长期执教村小的教师。这类教师多半是本村年龄较大、从民办教师转正的老教师。由于学校领导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学区总部中心完小的发展壮大上,无暇顾及作用日渐衰退的村级学堂。这使得村小教师有被人遗忘的感觉。据一位在深山教书几十年的村小教师讲,这几年除了开学、放假学区教师集中开会能到镇上与同事聚一聚、聊聊天,与领导见上一面外,其他时间很少见领导主动上门,有时了解学生数量、贫困学生情况等数据都是电话遥控。一些领导的工作方式让村小老师的心里很失落。
据调查,由于人手紧缺,保靖80%以上的农村教师除担负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一些日常事务,这无形中缩短了教师的休息时间,极大地影响了教师业余生活的质量。
【自述】农村教师找对象咋这么难
我叫张坤,2001年7月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原吉首民族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一不通公路、二不通语言的保靖县吕洞山区黄金小学教书。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得我从早到晚喘不过气来,但对我来说,工作上的苦累都是小事,让我伤心的是学校周围村寨只剩下不会讲汉话的苗家老人和小孩,年轻的、中年的都一群群、一寨寨出去打工了,想找个讲话的人都没得。加上学校没有篮球场、乒乓球台,更没有电视机、录音机,山区又无手机信号,我只好有事没事抱着把烂吉它胡乱弹、胡乱唱,无奈地打发日子。
保靖是贫困县,外出打工成了吕洞山区老百姓谋生的选择。在那一年四季看不到一张年轻面孔的地方,想找个对象实在太难。即便找上了也会“熄火”。
2002年3月,一个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苗家女孩一脸烂灿地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准备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去迎接人生中“最爱的人”。可好景不长,花前月下的日子不到两个月就“谢幕”了,那女孩因不想一辈子“躲”在山里,不想与老师过吃不饱、饿不死的日子而去了远方。
山里的人留不住,山外的人又进不来,我的爱情一路搁浅。面对情感挫折,我下决心要活出个样子来。我把所有的精力和业余时间都花在了业务能力的提高上,寄希望于通过提高学历来改变命运。从大专函授学习到中文本科自考,我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早日走出如涛的大山,到外面去透口气。
2004年,保靖县教育局实行“三制”改革,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小学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学紧缺科目教师岗位上去,我凭着自己的实力拿到了进入中学的“通行证”,到了有球可打、有书可看、有网可上的白坪学校。
尽管工作环境有了改变,但到中学已六七年了,我的个人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每到秋季开学县里通过招考分来一些女老师,未婚的男教师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展开追求攻势,但往往这些刚出校门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大学里就名花有主了,作为学校的工会主席,我不会做那种挖墙脚的缺德事。
本校的“资源”紧张,其他学校、其他部门的女性也轮不上老师。论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与其他行业比,教师职业都不占“上风”,更何况自己生长在农村,常年工作在农村,没钱没权,在现实的审视下只能一败涂地。
后来,我跟一个来自云南的打工妹谈了一段,我俩的情趣爱好十分相投,但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只提一个条件,要求城里有个小小的屋,让自己多年漂泊的生活安定下来。我对此无能为力,两人的恋情就此终结。
是我对不起她,没有能力改变她的生活。虽然毕业就参加工作,但满打满算现在一年才两万来块钱。在实施绩效工资前,考文凭、送人情、供兄弟读书……样样要钱,十来个年头,存折上没存下一分钱。
按我们当地土家族的习惯,老大要先成家立业,老二、老三才能另立门户,要是谁打破了这个规矩,将会成为笑柄。所以,找不到对象不光是我自己的事,还影响着已经二十好几的两个弟弟的婚事,唉!
【建议】把温暖送到农村教师心头
■湖南省保靖县教育局 王成锦
开展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
农村学校要不断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艺体活动,使农村教师有球可打、有网可上、有书可读,丰富农村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针对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找对象难的实际问题,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携手合作,为农村青年教师组织联谊活动,为他们扩大交际范围提供平台。农村中小学校基层组织,特别是学校工会,要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帮助他们牵线搭桥,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使青年教师婚姻路上一帆风顺。
实施扶困帮贫工程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应把农村贫困教师尤其是农村贫困“半边户”教师家属就近就业纳入政策范畴之内,为教师家属就业或创业提供必要的倾斜政策,通过保障教师家属就近就业保证教师安心任教。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关注农村贫困教师尤其是农村贫困“半边户”教师的生存现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农村贫困教师家庭生活情况,坚持重点贫困户重点扶持,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半边户”教师家属扶困、脱贫工作,在资金、信息、经营项目上,为农村教师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各级教育工会要把扶贫作为工会的重要内容,争取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协调民政、财政、信贷、税收、工商、交通、开发办等职能部门的关系,组织农村教师家属从事种植、养殖、小型商业、服务业经营,增强造血功能,增加家庭收入,让农村贫困教师尤其是农村贫困“半边户”教师能轻松过日子,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制定特别优惠政策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专门设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岗位津贴专项基金,对在边远山区工作有一定年限的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特殊补贴。设立偏远农村教师学习培训专项经费,对在农村偏远地区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师,各种培训实行全免费,并且每两年免费提供一次可带家属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依托政府出台一整套特殊政策,就农村教师,特别是一直在农村服务的“半边户”教师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上学费用制定适当照顾政策,减轻农村贫困教师的经济压力。为长期服务偏远农村教师的子女安排就业指标。
建立农村贫困教师资助体系
设立专项基金,出台科学严格的贫困教师救助金发放制度,以大面积救助的方式,逐步改善农村贫困教师尤其是农村贫困“半边户”教师的生活条件,从而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要为远离家庭和亲人的“半边户”教师提供更多帮助,主动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师的就餐和住宿条件,关注教师在校期间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业余文化场所,丰富教师文化生活,让教师在一个安全、愉悦的氛围中工作和生活。■通讯员 田亚君 记者 李伦娥
(中国教育报)
http://edu.qq.com/a/20101108/000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