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舞蹈《精忠报国》,令许多东西方观众受到强烈震撼。《精忠报国》讲述的是家喻户晓的岳母刺字的故事。
舞蹈《精忠报国》以岳飞与岳家子弟操练武艺开始,伴以满江红的旋律。突然狼烟四起。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岳飞怀报国忠义之心,但却挂念老母膝下无人尽孝。岳母深明大义,在岳飞背上刺“ 精忠报国”鼓励儿子保家卫国,岳飞披挂金甲,手持大枪出征,岳家军威震敌胆,从而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赞誉。
岳飞,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南汤阴人。民族英雄,著名军事家,抗金名将。
早年,以沙为纸,以(树)枝为笔,以(枯枝树叶燃烧)火为灯,苦学本领。岳母在他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文武全器 仁智并施
“胆器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候。”这是岳飞的诗作。
岳飞不只是军事天才,其才聚文武,仁智并施。《宋史.岳飞列传》评价说:“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岳飞文武全才、智勇双全,尝以少胜多,宗泽称赞道:“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从勇来讲,岳飞常单骑杀入敌营,斩将杀敌。从智来讲,岳飞以500兵破金兀术十万铁骑(宋史.岳飞列传,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飞所部仅八百”破“王善、曹成、孔彦舟等合众五十万”。岳家军纪律严明,“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他曾数次为民请命,顶住高宗屠城的命令,救活十数万百姓,百姓感其德,为岳飞建生祠供奉。
岳飞秉性仁智兼备,人格修养融合文武。俨然是圣贤与英雄合一的化身。他喜读《左传》,深明春秋大义;另一方面,他熟读孙吴兵法,天生神武。而且其书法颇佳,“字尚苏体”。
宋史记载,他能挽弓三百斤,亦且可左右开弓。他天才赡溢,文采、兵法、武艺的本领似乎与生俱来。岳飞自己也说,若有神助。
他待下恩威并施,亲手为生病的兵士调药。有战死的,岳飞一定抚其遗族,育其遗孤,并帮其后人婚配成家。
他廉洁避功、直言不讳、不纵女色、文采风流、治军严明、战功卓著……中国人的优秀品格和才华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儒家理想中:内圣外王、文武合一的人格典型,好像齐备于岳飞一身。
岳飞不仅立德、立功,尚且立言。我们常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便是岳飞的名言,真是圣贤至境!除非是天生圣哲,以救中原苍生。国家板荡之际,如何能出现这样文武合一的民族英雄?
从军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二十岁投军抗金,因屡立战功被宗泽提拔为统制。年轻的岳飞,勇敢善战,能单骑取敌枭将。宗泽惊其将才,称赞岳飞的勇智才艺,并且建议岳飞说:“不过,你喜欢野战,终究不是办法。”所以,宗泽传授他阵图,以为作战之需。
岳飞不是拘泥成法的儒将,他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泽也肯定了岳飞的这番理论。
建炎二年(1129年),宗泽亡故,杜充接任宗泽任东京留守。建炎三年(1129年)杜充命令岳飞撤往建康府。岳飞苦劝:“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但无用,只能随杜充南下。
金将完颜宗弼兵分两路再次南侵,杜充自己深居简出不做准备,岳飞泣谏:“吐泊蟮校而相公乃终日宴居,不省兵事。金陵失守,相公能复高枕于此乎?”但无济于事。
金兵长驱直入,高宗逃亡。诸将皆溃,只有岳飞力战,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
岳家军
完颜宗弼占领建康府后,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金国扶植的伪齐刘豫政权派军攻占襄阳。岳飞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豫军,收复六郡,因功授清远军节度使。
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岳飞受命攻打建康。岳飞在位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一举收复建康。
五月初,岳飞到清水亭以西十二里的牛头山扎营,夜里令百人敢死队穿黑衣混入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杀伤甚众。完颜宗弼于五月十日退到建康城西北十五里的龙湾镇,岳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五月十一日,完颜宗弼从龙湾撤退到长江对岸的真州六合县宣化镇。岳飞追至龙湾镇,完全消灭了留在南岸的所有金军。四战四胜,升任通泰镇抚使。
绍兴元年(1130年)七月,宋廷因原有的正规军“禁兵”已被战乱打散,重组新的正规军。将张俊所部组建为“神武右军”,韩世忠所部组建为“神武左军”,两人均为都统制。岳飞军属张俊部,军号定名为“神武右副军”,岳飞为统制。十二月,岳飞的“神武右副军”改名为“神武副军”,并升迁为都统制。至此,岳飞有了真正自己的“岳家军”。
绍兴二年(1132年)二月,主战派李纲被起用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岳飞划入李纲部下,讨伐湖东路的盗匪曹成。当时岳家军的兵力为一万二千余人。岳家军大破曹成,收降曹成部下悍将杨再兴,成为日后岳家军的著名悍将之一。李纲称赞岳飞“年齿方壮,治军严肃,能立奇功,近来之所少得”,断言他“异时决为中兴名将”。讨伐曹成后,岳家军兵力增一倍,达二万四千人左右,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军相差不多。
绍兴三年(1133年)九月,宋高宗亲笔书写“精忠岳飞”四字,绣成一面战旗,命岳飞在用兵行师时作为大纛。
北伐金兵
绍兴三年,岳飞挥师北上,收复襄阳等六郡,升任清远军节度使。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表现了他渴望恢复疆土,使天朝一统、海内升平的报国之志和必胜信念。
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北伐收复中原,都被高宗拒绝。绍兴九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其时秦桧早已作了金人内应,以出卖南宋为己任。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M占朱仙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爱民如子,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他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二十六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壮志未酬 流芳千古
在朱仙镇,岳飞和韩世忠等几位元帅兵合一处,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岳飞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秦桧唆使高宗在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退兵时,中原人民拦住军马,哭声盈野,岳飞也潸然泪下。
岳飞回临安后,秦桧一心想害死岳飞,诬陷岳飞谋反,将其下狱,用尽酷刑。秦桧找不到岳飞的任何罪证,就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一一四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命人将岳飞秘密杀害于大理寺风波亭。岳飞临刑前,在风波亭上奋笔疾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同时被害的还有儿子岳云、部将张宪,是年岳飞年仅三十九岁。
宋孝宗时,岳飞得到平反昭雪,被追封鄂王。古人认为“忠则尽命”,说明了古代的人把“忠”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岳飞是千古忠义的典范,英烈千秋,为后世敬仰。
舞蹈《精忠报国》以岳飞与岳家子弟操练武艺开始,伴以满江红的旋律。突然狼烟四起。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岳飞怀报国忠义之心,但却挂念老母膝下无人尽孝。岳母深明大义,在岳飞背上刺“ 精忠报国”鼓励儿子保家卫国,岳飞披挂金甲,手持大枪出征,岳家军威震敌胆,从而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赞誉。
岳飞,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南汤阴人。民族英雄,著名军事家,抗金名将。
早年,以沙为纸,以(树)枝为笔,以(枯枝树叶燃烧)火为灯,苦学本领。岳母在他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文武全器 仁智并施
“胆器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候。”这是岳飞的诗作。
岳飞不只是军事天才,其才聚文武,仁智并施。《宋史.岳飞列传》评价说:“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岳飞文武全才、智勇双全,尝以少胜多,宗泽称赞道:“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从勇来讲,岳飞常单骑杀入敌营,斩将杀敌。从智来讲,岳飞以500兵破金兀术十万铁骑(宋史.岳飞列传,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飞所部仅八百”破“王善、曹成、孔彦舟等合众五十万”。岳家军纪律严明,“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他曾数次为民请命,顶住高宗屠城的命令,救活十数万百姓,百姓感其德,为岳飞建生祠供奉。
岳飞秉性仁智兼备,人格修养融合文武。俨然是圣贤与英雄合一的化身。他喜读《左传》,深明春秋大义;另一方面,他熟读孙吴兵法,天生神武。而且其书法颇佳,“字尚苏体”。
宋史记载,他能挽弓三百斤,亦且可左右开弓。他天才赡溢,文采、兵法、武艺的本领似乎与生俱来。岳飞自己也说,若有神助。
他待下恩威并施,亲手为生病的兵士调药。有战死的,岳飞一定抚其遗族,育其遗孤,并帮其后人婚配成家。
他廉洁避功、直言不讳、不纵女色、文采风流、治军严明、战功卓著……中国人的优秀品格和才华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儒家理想中:内圣外王、文武合一的人格典型,好像齐备于岳飞一身。
岳飞不仅立德、立功,尚且立言。我们常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便是岳飞的名言,真是圣贤至境!除非是天生圣哲,以救中原苍生。国家板荡之际,如何能出现这样文武合一的民族英雄?
从军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二十岁投军抗金,因屡立战功被宗泽提拔为统制。年轻的岳飞,勇敢善战,能单骑取敌枭将。宗泽惊其将才,称赞岳飞的勇智才艺,并且建议岳飞说:“不过,你喜欢野战,终究不是办法。”所以,宗泽传授他阵图,以为作战之需。
岳飞不是拘泥成法的儒将,他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泽也肯定了岳飞的这番理论。
建炎二年(1129年),宗泽亡故,杜充接任宗泽任东京留守。建炎三年(1129年)杜充命令岳飞撤往建康府。岳飞苦劝:“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但无用,只能随杜充南下。
金将完颜宗弼兵分两路再次南侵,杜充自己深居简出不做准备,岳飞泣谏:“吐泊蟮校而相公乃终日宴居,不省兵事。金陵失守,相公能复高枕于此乎?”但无济于事。
金兵长驱直入,高宗逃亡。诸将皆溃,只有岳飞力战,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
岳家军
完颜宗弼占领建康府后,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金国扶植的伪齐刘豫政权派军攻占襄阳。岳飞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豫军,收复六郡,因功授清远军节度使。
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岳飞受命攻打建康。岳飞在位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一举收复建康。
五月初,岳飞到清水亭以西十二里的牛头山扎营,夜里令百人敢死队穿黑衣混入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杀伤甚众。完颜宗弼于五月十日退到建康城西北十五里的龙湾镇,岳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五月十一日,完颜宗弼从龙湾撤退到长江对岸的真州六合县宣化镇。岳飞追至龙湾镇,完全消灭了留在南岸的所有金军。四战四胜,升任通泰镇抚使。
绍兴元年(1130年)七月,宋廷因原有的正规军“禁兵”已被战乱打散,重组新的正规军。将张俊所部组建为“神武右军”,韩世忠所部组建为“神武左军”,两人均为都统制。岳飞军属张俊部,军号定名为“神武右副军”,岳飞为统制。十二月,岳飞的“神武右副军”改名为“神武副军”,并升迁为都统制。至此,岳飞有了真正自己的“岳家军”。
绍兴二年(1132年)二月,主战派李纲被起用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岳飞划入李纲部下,讨伐湖东路的盗匪曹成。当时岳家军的兵力为一万二千余人。岳家军大破曹成,收降曹成部下悍将杨再兴,成为日后岳家军的著名悍将之一。李纲称赞岳飞“年齿方壮,治军严肃,能立奇功,近来之所少得”,断言他“异时决为中兴名将”。讨伐曹成后,岳家军兵力增一倍,达二万四千人左右,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军相差不多。
绍兴三年(1133年)九月,宋高宗亲笔书写“精忠岳飞”四字,绣成一面战旗,命岳飞在用兵行师时作为大纛。
北伐金兵
绍兴三年,岳飞挥师北上,收复襄阳等六郡,升任清远军节度使。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表现了他渴望恢复疆土,使天朝一统、海内升平的报国之志和必胜信念。
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北伐收复中原,都被高宗拒绝。绍兴九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其时秦桧早已作了金人内应,以出卖南宋为己任。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M占朱仙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爱民如子,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他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二十六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壮志未酬 流芳千古
在朱仙镇,岳飞和韩世忠等几位元帅兵合一处,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岳飞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秦桧唆使高宗在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退兵时,中原人民拦住军马,哭声盈野,岳飞也潸然泪下。
岳飞回临安后,秦桧一心想害死岳飞,诬陷岳飞谋反,将其下狱,用尽酷刑。秦桧找不到岳飞的任何罪证,就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一一四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命人将岳飞秘密杀害于大理寺风波亭。岳飞临刑前,在风波亭上奋笔疾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同时被害的还有儿子岳云、部将张宪,是年岳飞年仅三十九岁。
宋孝宗时,岳飞得到平反昭雪,被追封鄂王。古人认为“忠则尽命”,说明了古代的人把“忠”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岳飞是千古忠义的典范,英烈千秋,为后世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