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广东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荫国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并刑拘,记者从广东省纪委了解到,2009年5月,广东省纪委根据群众举报,对原茂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光亮涉嫌违纪违法问题进行调查,基本查明其家庭有银行存款约6500万元,多处房产,债券、基金、股票价值1300多万元,已追回赃款现金7500万元,债券、基金、股票、房产均全部冻结(《t望》2月20日)。人们看到,在短短的几年内,茂名市一批手握重权的官员应声落马,震动了整个社会。这是为什么?又告诉人们什么?
人民网在2010年“两会”前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反腐倡廉名列贫富差距、调控房价、依法拆迁、医疗改革、养老保险和教育公平等网上关注热点之首(见中新网2010年2月20日)。这也是2008年以来,反腐连续三年成为“两会”前网民最关注的热词。
在2011年新华网推出2011年“两会”调查25个问题第14个问题是加大惩治腐败力度中,至2月20日,竟有11631个跟帖者。可见,反腐仍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
客观而言,近三年,中国反腐的步伐不可谓不大。仅从2009年以来,就一举撂倒了广东省政协主席陈兆基、中山市长李启红、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等多位正部级和正厅级官员。至于出台相关反腐倡廉举措规定,从正面入手加强对各方面的监督,并取得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何网上对反腐仍不满意?
不能说,网上对反腐倡廉不满意是苛刻要求。细看网上关于不满意的几种表现,也不无道理。人民网调查显示,69%网民认为县处级干部的腐败问题比较严重;56%的网民认为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系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更加突出;50%的网民认为反腐应该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量。上述“不满意”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治理。当然,抓查处打击,尤其是对一把手腐败的查处震动会更大。但是,按时下的某些地方,在官官相护的氛围中,要查处贪官尤其是查出手握重权的贪官不容易。那么,人们对包括干部异地交流的倡廉举措打上问号,也不难以理解。事实上,在已曝光的贪官中,不乏新任就作弊的个案。可见,落实“异地为官”制度不能偏离强化监督这个根本问题,这才是问题本质,也是茂名官场治腐的有效之招。
公示官员财产,公众可以了解官员包括县处级官员,也包括公检法系统的官员家底,为公众监督官员提供了依据。假若有官员瞒报,一经查处,那么,可以据此摘除官员的官帽;假若发现官员自身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清,那么又可以立案检查,查个水落石出。比如,茂名那位有数十处房产的常务副市长杨某,这么巨额的财产,公众不可能不知情,一旦按规定公示,就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也可以方便公众向纪监部门举报。
官员财产公示全面实行,还会形成官员相互监督,使官员不敢造次。在这个基础上,“异地为官”就能一展雄风。令人遗憾的是,像公示官员财产这样世界许多国家都早已通行的反贪举措,在中国却显得步履维艰。而今,只有重庆公检法系统负责官员和新疆等少数地方官员在小心翼翼地试行。在某些试行单位,无论公示时间还是内容也变样变调,令公众产生“走过场”的疑虑,也令异地为官异地交流这样的好制度难以见效。
出台官员异地交流举措目的是反腐。一个官员产生腐败,在同一个岗位任职期间过长,陋习关系网也是重要原因。陋习关系网能形成,缺乏有力监督则是症结。监督不到位,即使官员频频交流,也难以根治受贿陋习。因此,反腐要抓根本。令人们欣慰的是,去年全国“两会”,一些省委书记表态财产公示。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更承诺愿带头公示自己的财产,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就在这期间对《政府工作报告》与媒体热议的财产申报制做了回应,表态支持通过官员财产申报来打击腐败的做法。公示财产制度全面实施,“异地为官”将会大放光彩。地级市茂名领导层接二连三出现贪官,令人们对官员财产公示有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