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D-DBTV
小学二年级
- 注册
- 2006-05-29
- 帖子
- 193
- 反馈评分
- 9
- 点数
- 1
- 性别
- 保密
“直播”录像的疑点之一:录像中的地球为什么没有大气圈?
请看这个录像(http://www.youtube.com/watch?v=qxRskxvDzdQ),这是美国太空署2006年7月发现号太空梭飞到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代号STS-121)时拍摄的录像。当飞船沿着切向(就是沿着球面的边缘)观察地球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地球边缘有一圈比较柔和的蓝色(附件1),使得图像边缘不太清楚。
这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地球大气层。这个蓝色圈在地面其它地方有云层的时候更显得突出。这个蓝色和我们看到的蓝天是一个道理,是因为空气分子对蓝色光散射更强烈而形成的。因为大气分子主要集中在15公里以下,对于半径6370公里的地球来说,就只是薄薄的一层了。
我们再看新华社报导的新闻图片(上面右图)或者是所谓实况录像。神七顶上那个地球边缘几乎是光滑的,边缘也没有一层蓝色。国际空间站和神七一样都是接近圆形轨道,距离地面都是大约340公里。为什么在神七录像里这个细节没有了呢?(附件2)
细心的人也许会追问,会不会和太阳角度有关?是的,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天空是红色,那是因为对着太阳看的时候蓝色光被散射掉了,剩下的太阳光就偏红。但翟志刚出舱的时候,飞船所在位置的太阳差不多正当头顶,在录像的下方,正好照亮地球。录像中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时候几乎垂直对着太阳,这是选择发射窗口时就要考虑到的,因为如果是在夕阳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板就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了。实际上,根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飞船轨道参数(http://www.space-track.org/),翟志刚出舱的飞船位置在东经50.02度,北纬4.32度。北京时间16:45左右这个位置的太阳高度角(偏离当头顶的角度)是7.03度,见图:(附件3)
此外这幅新华社发布的神七模拟照片(附件4),也正确显示出蓝色的大气圈。从这里判断,这个地球的视频不是实拍的。那么为什么会丢失蓝色的大气圈呢?我在下一个疑点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直播”录像的疑点之二:云层为什么大规模突变?
有网友发现,这个直播录像(http://tw.youtube.com/watch?v=fvz0GZPNIF0)在5分43秒和5分44秒之间云层突然发生大规模变化(附件5、6)。实际上,如果直接观看录像会更清楚看到云层突然之间发生大规模变动。正常情况下,云层运动是连续的,不可能在一秒之内发生大规模的变化。有些网友解释说,这是因为神七飞得很快造成的。这是混淆概念的说法。
事实上神七的运行的确很快,轨道周期大约90分钟,如果再考虑到地球以24小时周期向同一方向自转,星下点(就是飞船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移动速度可达每秒7公里。可是这也说明录像中云层变化范围很大,变化速度更快。视频中“CCTV-1”的数字“1”处原来是一大片无云的蓝色海洋,一秒钟之后几乎全被白云覆盖。虽然视频中没有标尺,但是有一个简单估算方法:因为云层自身的运动速度相对于飞船星下点每秒7公里的速度完全可以忽略,那么我们看到所谓云层的移动,可以说都是因为飞船运动造成的,大概是每秒7公里左右。
虽然看上去在地球的边缘云层运动得慢一些,那是边缘上视角倾斜造成的,那里的实际尺度比看上去的要大,也就是说在画面各处的云层每秒钟移动的实际距离大概都是7公里左右。这样估算来看,数字 “1”处的蓝色范围的尺度差不多100公里。也就是说,视频显示的是,一秒钟之内100公里的范围被一片薄云层移动过来覆盖了。如果真有运动这么快的云层,它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第一宇宙速度,足以飞出地球了。也就是说,从这个地球的视频判断,它肯定不是实况。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快速移动的云层这个现象呢?如果这个地球的视频不是实拍的,而是根据接近出舱时间的云图通过三维绘图软件加入地表背景制作的动画,则有可能出现这个情况。我们看到的视频很可能是制作三维动画的计算机工程师把云图本身的动画速度和地球转动(其实是飞船绕轨道转动造成的感觉)的动画速度关系搞错了,造成了云层运动速度相对过快。但是这种错误不仔细检查还是不容易看出来的。
如果仔细观察视频中的云层,在其他时间段也能看到十几公里或更大尺度的云层结构在一两秒内发生变化的现象,只是范围不那么大而不明显。估计是把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内的云图变化作成了几秒钟的云图动画。另外通常这类三维软件不具有模拟地球外围薄薄的大气圈的功能,那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视频中地球外围没有大气圈。
“直播”录像的疑点之三:太空中冒泡?
太空中不可能有气泡,这是常识。很多网友却发现神七的直播录像中不断有类似气泡的小物体向画面的上方飞出。对此,有人解释说这是轨道舱内小物品或残渣在舱内残余气流的带动下飞出。实际上,轨道舱尺寸为长2.8米,直径2.2米,还不到半个普通卧室大小。
这样小的体积之内,因为外太空气压为0(真空),几乎当舱门打开的1秒钟之内,内外压差就会达到平衡,即舱内达到完全真空。所以当数分钟后,翟志刚探头出舱的时候,舱内早已经是真空状态了,哪有什么气流飞出?在真空、失重状态下,物体飞行没有阻力,但是必须有一个初始速度才可能飞动。可是“直播录像”中却不断有小物体高速向上飞出。比如录像(http://tw.youtube.com/watch?v=fvz0GZPNIF0)中0分3秒,小物体从舱门向画面右上方斜飞出,5分49秒,从画面右方太空人头盔下冒出,6分42秒,从画面太空舱快速冒出,7分17秒,从画面左上角快速冒出,斜飞上去。
对这些飞出的小物体,据TVBS求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们认为气泡很可能是“大气灰尘”,或者是太空船飘出的异物。在340公里的轨道上,我不知道“大气灰尘”是个什么东西?这里权且把它当作是“太空尘埃”的口误。但是这也不能自圆其说。首先太空中像视频显示那样大颗粒的太空尘埃的密度还没有达到那种成度,几分钟录像内就和太空人遭遇数次。
比如俄罗斯、美国的太空视频就没有那么“幸运”捕捉到那么多的太空尘埃。此外太空尘埃相对于飞船的速度可以是随机的,为什么视频中看到的小物体都向画面上方飞?如果是太空船飘出的或宇航服中掉出的异物,在真空失重环境下,这些小物体飞行应该保持恒定的初速度,那么向上的而且相当快的初速度是从哪里来的?
对于这些小飞行物,这里特别请大家观察在5分49秒处,从航天员翟志刚的口部冒出的小物体。画面中非常清晰的显示出气泡的特征:第一点,小物体刚冒出时速度很慢,然后才逐渐加快。这符合受到浮力作用的气泡的运动特征。太空中没有空气阻力,失重情况下物体运行应该保持恒定初始速度才对;第二点,小物体的尺寸随着上升逐渐变大。这也符合水中压力随着高度减小,气泡会随着上浮而膨胀的特点。
宇宙尘埃或者舱内碎物在太空中不可能以流体形态存在,更不可能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膨胀。第三,相对于背景来说小物体很明亮。这符合水中气泡在水气交界处全反射的特征。
从以上三点可以判断,所谓的出舱直播,实际上是水中录像。人在水中运动,可以造成水中存在暗流,这可以解释有些小物体是斜着飞上去的。至于说水中拍摄为什么航天员不必像潜水员一样不断吐泡泡,如果仔细看看“出舱”录像,会发现舱外宇航服还有一根电脐带与飞船相连。
如果在水下拍摄的话,这根脐带中可以加一根空气管道把呼出的气体带走。
当然有人会问,我们明明看到航天员在天空舱里玩失重啊,航天手册一松手就飞起来了。说明航天员明明上天,达到了失重的环境嘛。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说出舱的过程有问题,还没有谈到舱内的情况。这里有可能是出舱录像为事先拍摄的,而舱内录像是实况,只不过留下的疑问是,既然航天员已经上天,为什么不出舱?当然这有可能是由于发生重大技术故障,但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是,原定的载人计划因为某种原因(比如技术故障)根本不可能实现,或者成功率很低,但是又有政治命令要求万无一失完成任务,所以飞船虽然上天了,但舱内无人,所谓的舱内失重录像也不是实况。但不论哪种情况,太空行走的录像不可能是现场实况。
谈到舱内失重录像,有一点要澄清,实际上失重的环境并非必须飞到太空才能获得。在地面上,短时间的失重环境可以通过失重飞机来形成。
失重飞机可以完成抛物线飞行,当爬升到高空后向下俯冲,同时开动引擎用飞机的动力抵消空气阻力,从而达到接近真空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在机内形成15-40秒微重力环境。
美国的小型失重飞机有T-33和F-104飞机改装的失重飞机。大型失重飞机有KC-135和PC-9,苏联/俄罗斯用伊尔-76改装的大型失重飞机,其微重力时间大约有30s秒。中国曾利用歼教-5改装成小型失重飞机。
请看这个录像:http://video.sina.com.cn/news/c/v/2008-09-09/124021271.shtml这是新浪网刊登的中国航天员在失重飞机里进行失重训练的视频。航天员在失重飞机里完全可以玩失重游戏。
“直播”录像的疑点之四:天地对话中为什么没有噪音?
太空中没有空气,当然也不会有声音,这也是常识。但许多人想不到的是,太空中的载人飞行器舱内却是吵闹异常的。国际空间站就因为舱内噪音水平过大,造成了俄罗斯宇航员比尔・麦克阿瑟和瓦勒里・托卡瑞夫结束6个月的空间站工作于2006年4月返回地球后出现部分听力丧失的症状。
请看这一段视频:http://www.youtube.com/watch?v=XIO0XA4DWs0,这是2008年5月发现号太空飞梭抵达国际空间站后,太空人安装日本实验舱Kibo的现场实况录像。注意听其中太空人的对话,声音背景中都有很大的噪音。但是神七的天地对话中,比如航天员在返回舱内和胡锦涛通话的视频,都听不到背景噪音(http://hd.cctv.com/special/C22204/20080927/107537.shtml)。
是不是中国专家解决了飞行器内噪音的难题呢?
不是。东方网2005年10月15日刊登的一篇“专家访谈:噪音航天员的隐形杀手”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ode81741/node81762/node92975/userobject1ai1545460.html),其中引用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环境医学研究室主任虞学军的话说:“由于神舟六号飞船狭小的空间里有几百种仪器在不间断地工作,航天员必须忍受噪音的干扰。”神舟六号飞船在轨飞行时,舱内的噪音维持在70分贝左右,相当于繁忙的高速公路上的噪音。
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8-09-26/194216364953.shtml)2008年9月6日刊登了一篇“神七3名航天员特地配备防护耳塞”,介绍说如何解决噪音的干扰、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对抗噪音,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特地为三名航天员配备了降低噪音的专用防护耳塞。同样的耳塞在神五、神六中也使用了。
如果说身穿舱外航天服周围处于真空状态可以隔绝噪音(实际上头盔内气流循环还是有噪音的),三位航天员在返回舱中不带头盔,直接用连在耳塞上的话筒和胡锦涛通话的时候,舱内的噪音无可避免的会被话筒拾音传送到视频中,可是从直播视频中听到的声音却并没有噪音。作为对比,在神五的天地通话中(视频http://video.sina.com.cn/news/c/v/2008-09-09/123021270.shtml),从一开始打开对话通道,曹刚川讲话的时候就可以听到飞船中背景的噪音。
请看这个录像(http://www.youtube.com/watch?v=qxRskxvDzdQ),这是美国太空署2006年7月发现号太空梭飞到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代号STS-121)时拍摄的录像。当飞船沿着切向(就是沿着球面的边缘)观察地球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地球边缘有一圈比较柔和的蓝色(附件1),使得图像边缘不太清楚。
这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地球大气层。这个蓝色圈在地面其它地方有云层的时候更显得突出。这个蓝色和我们看到的蓝天是一个道理,是因为空气分子对蓝色光散射更强烈而形成的。因为大气分子主要集中在15公里以下,对于半径6370公里的地球来说,就只是薄薄的一层了。
我们再看新华社报导的新闻图片(上面右图)或者是所谓实况录像。神七顶上那个地球边缘几乎是光滑的,边缘也没有一层蓝色。国际空间站和神七一样都是接近圆形轨道,距离地面都是大约340公里。为什么在神七录像里这个细节没有了呢?(附件2)
细心的人也许会追问,会不会和太阳角度有关?是的,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天空是红色,那是因为对着太阳看的时候蓝色光被散射掉了,剩下的太阳光就偏红。但翟志刚出舱的时候,飞船所在位置的太阳差不多正当头顶,在录像的下方,正好照亮地球。录像中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时候几乎垂直对着太阳,这是选择发射窗口时就要考虑到的,因为如果是在夕阳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板就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了。实际上,根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飞船轨道参数(http://www.space-track.org/),翟志刚出舱的飞船位置在东经50.02度,北纬4.32度。北京时间16:45左右这个位置的太阳高度角(偏离当头顶的角度)是7.03度,见图:(附件3)
此外这幅新华社发布的神七模拟照片(附件4),也正确显示出蓝色的大气圈。从这里判断,这个地球的视频不是实拍的。那么为什么会丢失蓝色的大气圈呢?我在下一个疑点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直播”录像的疑点之二:云层为什么大规模突变?
有网友发现,这个直播录像(http://tw.youtube.com/watch?v=fvz0GZPNIF0)在5分43秒和5分44秒之间云层突然发生大规模变化(附件5、6)。实际上,如果直接观看录像会更清楚看到云层突然之间发生大规模变动。正常情况下,云层运动是连续的,不可能在一秒之内发生大规模的变化。有些网友解释说,这是因为神七飞得很快造成的。这是混淆概念的说法。
事实上神七的运行的确很快,轨道周期大约90分钟,如果再考虑到地球以24小时周期向同一方向自转,星下点(就是飞船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移动速度可达每秒7公里。可是这也说明录像中云层变化范围很大,变化速度更快。视频中“CCTV-1”的数字“1”处原来是一大片无云的蓝色海洋,一秒钟之后几乎全被白云覆盖。虽然视频中没有标尺,但是有一个简单估算方法:因为云层自身的运动速度相对于飞船星下点每秒7公里的速度完全可以忽略,那么我们看到所谓云层的移动,可以说都是因为飞船运动造成的,大概是每秒7公里左右。
虽然看上去在地球的边缘云层运动得慢一些,那是边缘上视角倾斜造成的,那里的实际尺度比看上去的要大,也就是说在画面各处的云层每秒钟移动的实际距离大概都是7公里左右。这样估算来看,数字 “1”处的蓝色范围的尺度差不多100公里。也就是说,视频显示的是,一秒钟之内100公里的范围被一片薄云层移动过来覆盖了。如果真有运动这么快的云层,它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第一宇宙速度,足以飞出地球了。也就是说,从这个地球的视频判断,它肯定不是实况。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快速移动的云层这个现象呢?如果这个地球的视频不是实拍的,而是根据接近出舱时间的云图通过三维绘图软件加入地表背景制作的动画,则有可能出现这个情况。我们看到的视频很可能是制作三维动画的计算机工程师把云图本身的动画速度和地球转动(其实是飞船绕轨道转动造成的感觉)的动画速度关系搞错了,造成了云层运动速度相对过快。但是这种错误不仔细检查还是不容易看出来的。
如果仔细观察视频中的云层,在其他时间段也能看到十几公里或更大尺度的云层结构在一两秒内发生变化的现象,只是范围不那么大而不明显。估计是把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内的云图变化作成了几秒钟的云图动画。另外通常这类三维软件不具有模拟地球外围薄薄的大气圈的功能,那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视频中地球外围没有大气圈。
“直播”录像的疑点之三:太空中冒泡?
太空中不可能有气泡,这是常识。很多网友却发现神七的直播录像中不断有类似气泡的小物体向画面的上方飞出。对此,有人解释说这是轨道舱内小物品或残渣在舱内残余气流的带动下飞出。实际上,轨道舱尺寸为长2.8米,直径2.2米,还不到半个普通卧室大小。
这样小的体积之内,因为外太空气压为0(真空),几乎当舱门打开的1秒钟之内,内外压差就会达到平衡,即舱内达到完全真空。所以当数分钟后,翟志刚探头出舱的时候,舱内早已经是真空状态了,哪有什么气流飞出?在真空、失重状态下,物体飞行没有阻力,但是必须有一个初始速度才可能飞动。可是“直播录像”中却不断有小物体高速向上飞出。比如录像(http://tw.youtube.com/watch?v=fvz0GZPNIF0)中0分3秒,小物体从舱门向画面右上方斜飞出,5分49秒,从画面右方太空人头盔下冒出,6分42秒,从画面太空舱快速冒出,7分17秒,从画面左上角快速冒出,斜飞上去。
对这些飞出的小物体,据TVBS求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们认为气泡很可能是“大气灰尘”,或者是太空船飘出的异物。在340公里的轨道上,我不知道“大气灰尘”是个什么东西?这里权且把它当作是“太空尘埃”的口误。但是这也不能自圆其说。首先太空中像视频显示那样大颗粒的太空尘埃的密度还没有达到那种成度,几分钟录像内就和太空人遭遇数次。
比如俄罗斯、美国的太空视频就没有那么“幸运”捕捉到那么多的太空尘埃。此外太空尘埃相对于飞船的速度可以是随机的,为什么视频中看到的小物体都向画面上方飞?如果是太空船飘出的或宇航服中掉出的异物,在真空失重环境下,这些小物体飞行应该保持恒定的初速度,那么向上的而且相当快的初速度是从哪里来的?
对于这些小飞行物,这里特别请大家观察在5分49秒处,从航天员翟志刚的口部冒出的小物体。画面中非常清晰的显示出气泡的特征:第一点,小物体刚冒出时速度很慢,然后才逐渐加快。这符合受到浮力作用的气泡的运动特征。太空中没有空气阻力,失重情况下物体运行应该保持恒定初始速度才对;第二点,小物体的尺寸随着上升逐渐变大。这也符合水中压力随着高度减小,气泡会随着上浮而膨胀的特点。
宇宙尘埃或者舱内碎物在太空中不可能以流体形态存在,更不可能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膨胀。第三,相对于背景来说小物体很明亮。这符合水中气泡在水气交界处全反射的特征。
从以上三点可以判断,所谓的出舱直播,实际上是水中录像。人在水中运动,可以造成水中存在暗流,这可以解释有些小物体是斜着飞上去的。至于说水中拍摄为什么航天员不必像潜水员一样不断吐泡泡,如果仔细看看“出舱”录像,会发现舱外宇航服还有一根电脐带与飞船相连。
如果在水下拍摄的话,这根脐带中可以加一根空气管道把呼出的气体带走。
当然有人会问,我们明明看到航天员在天空舱里玩失重啊,航天手册一松手就飞起来了。说明航天员明明上天,达到了失重的环境嘛。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说出舱的过程有问题,还没有谈到舱内的情况。这里有可能是出舱录像为事先拍摄的,而舱内录像是实况,只不过留下的疑问是,既然航天员已经上天,为什么不出舱?当然这有可能是由于发生重大技术故障,但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是,原定的载人计划因为某种原因(比如技术故障)根本不可能实现,或者成功率很低,但是又有政治命令要求万无一失完成任务,所以飞船虽然上天了,但舱内无人,所谓的舱内失重录像也不是实况。但不论哪种情况,太空行走的录像不可能是现场实况。
谈到舱内失重录像,有一点要澄清,实际上失重的环境并非必须飞到太空才能获得。在地面上,短时间的失重环境可以通过失重飞机来形成。
失重飞机可以完成抛物线飞行,当爬升到高空后向下俯冲,同时开动引擎用飞机的动力抵消空气阻力,从而达到接近真空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在机内形成15-40秒微重力环境。
美国的小型失重飞机有T-33和F-104飞机改装的失重飞机。大型失重飞机有KC-135和PC-9,苏联/俄罗斯用伊尔-76改装的大型失重飞机,其微重力时间大约有30s秒。中国曾利用歼教-5改装成小型失重飞机。
请看这个录像:http://video.sina.com.cn/news/c/v/2008-09-09/124021271.shtml这是新浪网刊登的中国航天员在失重飞机里进行失重训练的视频。航天员在失重飞机里完全可以玩失重游戏。
“直播”录像的疑点之四:天地对话中为什么没有噪音?
太空中没有空气,当然也不会有声音,这也是常识。但许多人想不到的是,太空中的载人飞行器舱内却是吵闹异常的。国际空间站就因为舱内噪音水平过大,造成了俄罗斯宇航员比尔・麦克阿瑟和瓦勒里・托卡瑞夫结束6个月的空间站工作于2006年4月返回地球后出现部分听力丧失的症状。
请看这一段视频:http://www.youtube.com/watch?v=XIO0XA4DWs0,这是2008年5月发现号太空飞梭抵达国际空间站后,太空人安装日本实验舱Kibo的现场实况录像。注意听其中太空人的对话,声音背景中都有很大的噪音。但是神七的天地对话中,比如航天员在返回舱内和胡锦涛通话的视频,都听不到背景噪音(http://hd.cctv.com/special/C22204/20080927/107537.shtml)。
是不是中国专家解决了飞行器内噪音的难题呢?
不是。东方网2005年10月15日刊登的一篇“专家访谈:噪音航天员的隐形杀手”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ode81741/node81762/node92975/userobject1ai1545460.html),其中引用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环境医学研究室主任虞学军的话说:“由于神舟六号飞船狭小的空间里有几百种仪器在不间断地工作,航天员必须忍受噪音的干扰。”神舟六号飞船在轨飞行时,舱内的噪音维持在70分贝左右,相当于繁忙的高速公路上的噪音。
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8-09-26/194216364953.shtml)2008年9月6日刊登了一篇“神七3名航天员特地配备防护耳塞”,介绍说如何解决噪音的干扰、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对抗噪音,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特地为三名航天员配备了降低噪音的专用防护耳塞。同样的耳塞在神五、神六中也使用了。
如果说身穿舱外航天服周围处于真空状态可以隔绝噪音(实际上头盔内气流循环还是有噪音的),三位航天员在返回舱中不带头盔,直接用连在耳塞上的话筒和胡锦涛通话的时候,舱内的噪音无可避免的会被话筒拾音传送到视频中,可是从直播视频中听到的声音却并没有噪音。作为对比,在神五的天地通话中(视频http://video.sina.com.cn/news/c/v/2008-09-09/123021270.shtml),从一开始打开对话通道,曹刚川讲话的时候就可以听到飞船中背景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