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jj.maoming.gov.cn/tjfx/2005/fx2005_xiaofeng.html
对发展电白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肖 锋
2005-12-31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目标任务和要求, 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和要求,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一、电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电白县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四大跨越”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预计2005年全县GDP 142.98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200元和4600元,同比增长 3.8 %和4.1 %。
(一)“工业立县”发展战略成效凸显,工业拉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电白县积极实施“工业立县”发展战略,全县工业经济出现有序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预计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14.06亿元,工业增加值41.01 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加13.2亿元和10.56亿元,增长13.08 %和19.5%。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拉动全县GDP快速增长8.7 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47.9 %,同时,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收入,2005年1~11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9.2%。
(二)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
电白县委、县政府致力于电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协调发展。2005年,预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45.06亿元、54.4亿元和43.52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5.6 %、21.2 %和10.1 %,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从2004年的34.0:33.7:32.3调整为31.5:38.0:30.5 ,第一产比重下降了2.5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这表明了,我县经济发展正由农业经济为主导转入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电白县各级党政领导均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各项事业不断发展,2005年,预计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0.99亿元,比2004年增长26.9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林牧渔业全面增产,农民增收,预计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7亿元,比2004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23.1亿元,林业产值0.78亿元,畜牧业产值13.38亿元,渔业产值23.15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2.6%、5.8%、8.7%和5.7%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1%,农林牧渔业的全面增产增收,有力地促进了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预计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9亿元,同比增长7.5 %。
(四)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电白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1、香精香料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树仔、麻岗、林头和电城等镇。代表企业有广东博奇香料集团、茂名港日化工有限公司等。目前,全县生产香精香料企业达30多家,产品品种达300多个,行业年产值9亿多元,创利税近2亿元,成为电白县一大支柱产业;其产品占全国香精香料销售市场份额达70%,产值产量均居全国县市第一。随着该产业集群的持续快速发展,电白县将成为世界闻名的香精香料生产基地。
2、水产品加工出口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水东、博贺、电城等沿海镇。代表企业有港泰食品有限公司、佳辉食品有限公司、亿顺食品有限公司、龙海海蜇集团等。目前,电白县境内有水产品加工企业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17家,年加工出口水产品2.3万多吨,创汇1.3亿多美元。
3、南药种植加工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观珠、沙琅、罗坑等山区镇,代表企业有电白君元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是南药的种植、加工、销售。在该公司的带动下,电白县的观珠镇、沙琅镇沉香种植已兴起热潮,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沉香生产基地,被国家定为星火计划项目。南药种植、加工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
4、果菜种植销售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霞洞、林头、观珠、麻岗等镇。代表企业有德兴果蔬加工厂、电白大衙福利厂、电白麻岗红利果品公司。经营范围是荔枝、龙眼和北运菜的种植、加工、销售。目前,果菜种植销售成为了电白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5年,电白县蔬菜种植面积34万亩,总产量47.7万吨,总产值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2%,荔枝龙眼的种植面积49万亩,产量10.8万吨,总产值 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2%,电白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水果和北运菜生产、加工基地。
5、重化工业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主要分布在电城镇莲头一带的博贺新港临港工业区。代表企业有恒大集团(茂名)有限公司等。恒大钢铁基地首期90万吨/年轧钢项目已于去年投产,800万千瓦热电厂和1000万吨/年重油加工项目正式落户,重化工业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二、电白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和主要做法
近年来,电白县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狠抓项目的引进和建设落实,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喜人。
(一)大力实施“回归工程”, 有力地推动电白县社会经济的发展。
电白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在外经商办实业的电白籍企业家较多的优势,通过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强宣传推介引导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做好“回归工程”,吸引了一批电白籍企业家回家乡投资置业,2002年至今,我县创办“回归工程”企业130多家,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多家。这些“回归工程”的项目普遍具有起点高、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有力地提升了电白工业的发展内涵。
(二)努力抓好县城工业规划区的建设,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
2002年开始,电白县委、县政府决定切实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为电白工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重点抓好县城工业规划区的规划和建设,实行高起点规划,分期稳步推进,园区建设从2002年的200亩扩展到目前的1150亩,做到“规划一片、开发一片、落户一片”。同时,投资5000万元进行园区的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电视、通路灯、通排污管网、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有48家企业进入规划区,总投资约6亿元,其中已建成投产的14家,在建的11家,正在筹建的23家。预计全部项目投产后,将使电白的县域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是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电白县委、县政府以工业化思维办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电白县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6家,年产值5.5亿元,其中,茂名佳辉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正红鸭蛋开发有限公司,电白县港泰食品有限公司,茂名市海城鱼粉厂,电白君元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有力地推进电白县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
三、电白发展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过小,三大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根据有关统计,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三大产业的平均比例为10:38:52。2004年中国的三大产业之比例为15.2:53.0:31.8,广东省的三大产业比例为7.8:55.4:36.8。我县的三大产业比例为34.0:33.7:32.3,今年历史性的突破为31.5:38.0:30.5。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全国、全省的三大产业的比例加以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县的第一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二产和第三产业比重偏小,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的调整优化。
(二)电白县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是电白县域工业企业由于受资金紧缺和人才缺乏的困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2005年预计全县更新改造投资完成只有0.38亿元。二是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3.18%,比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低45.02个百分点。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城镇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目前,全市的县域城镇化率36.9 %,电白县的城镇化率只有28%,低于全市的城镇化率。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规模和人口规模来支持,城镇化率低,农村人口的比重居高不下,城镇人口相对较少,势必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2005年预计电白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只有10.1%,明显比GDP的增长速度慢。
(四)财政收入比较薄弱,经济发展资金缺乏。
2004年底,电白县总人口123.27万人,与全市的县域人口规模相近,GDP120.92亿元,比全市县域的GDP规模130.5亿元小,财政收入1.49 亿元,比全市的县域财政收入规模1.55亿元少0.06亿元,比全省县域财政收入平均水平少0.86亿元。县财政收入少,底子薄,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缺乏,后劲不足,制约了电白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对发展电白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依托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紧紧围绕“工业立县”、“四大跨越”发展战略,努力培育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发展后劲,全面提高县域经济质量、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一)依托区域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和相关的配套产业,培育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
一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依托茂名石油化工大企业,充分借助大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协作和在分工中寻求合作,依托大企业在资金、技术、产品、市场和管理等优势,甘当配角,为其服务,在为大企业的配套服务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二是坚持与城市经济的错位互补,主动接受城市经济的辐射,特别是接受茂名市重化工业经济和博贺新港临港重化工业区的经济辐射,侧重发展轻工业,紧紧围绕石油化工和乙烯后加工,大力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经济和配套产业。三是继续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加大放鸡岛的旅游开发力度,大力弘扬冼夫人文化,发展冼夫人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和相关的配套产业,培育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充分利用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和农村劳动力众多的优势,进一步发展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南药加工等资源型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带动力强、效益显著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是解决目前我县农产品加工低水平过剩问题,促进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科学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三)继续实施“回归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壮大县域工业经济总量。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发展县域工业,没有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县域经济就不可能做大做强。我们必须继续实施“回归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抓好工业规划区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吸引大项目、好项目,科学有效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园区集聚产业、示范带动和扩张辐射的功能。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做到招得进来,留得住人。努力推进我县工业发展,进一步壮大电白县域工业经济总量。
(四)不断完善扶优、扶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电白工业实现飞跃式发展。
一是扶持发展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二是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鼓励企业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和促进企业走产、学、研联合发展的道路。三是引导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引进和培养并想方设法留住有较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工人和经营管理人员。四是选准突破口,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是高质量的象征,品牌具有带动辐射功能,又有示范扩散效应,借助品牌的带动功能和扩散效应,促使企业增总量、上规模,推动电白工业实现飞跃式发展。力争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劳动密集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五)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带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步伐,提高县城和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建设工业园区,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工业进园、农民进城,充分运用民间资本、民间力量来解决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使城镇化与工业化互促共进,协调发展。小城镇作为县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地,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条件。民营企业在小城镇集中发展,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供水、供电、通讯、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实现公用设施企业共享和后勤服务社会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带动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作者系电白县统计局局长)
(二OO五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