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南京医院倒卖病人追踪:比病魔更可怕的是什么 (1人在浏览)

自己人

幼儿园
注册
2006-06-16
帖子
10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一位本可活1年的肝癌患者,在医院倒卖病人的过程中,只活了3个月就撒手人寰。比病魔更可怕的是什么?是利欲熏心的医院。更令人痛心的是,截至本报发稿时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政府监管部门就此事发表意见。

被倒卖病人的亲身经历

“我可能被倒卖了”

■南京 李先生

倒卖借口:吸氧治疗

2005年4月28日,李先生开车在南京孝陵卫附近撞了一个行人,“120”将伤者送往一家大医院。在该院外科观察室观察了十几天之后,伤者外伤基本痊愈,但感觉头有些疼,经医生诊断为“轻微脑震荡”。据李先生回忆,当时观察室一位副主任医师,极力推荐李先生带伤者去一家民营医院:“到那边一吸氧就可以了,又便宜,床位费才二三十元。”该医师还跟李先生说,他已经做好病人的工作,病人愿意去那家医院。

于是,李先生去那家民营医院了解情况,发现设备并不算好,而且吸氧一个疗程也要三四千元。不过,为了病人能早日康复,他同意病人转往那家民营医院。

当时,那名副主任医师还帮忙联系车子,非常积极。而且他所在的医院就有吸氧器械。

现在想来,李先生说:“我说他怎么那么积极呢,大概是拿了好处。”

■苏州 吴先生

倒卖借口:碎石治疗

“我可能是被倒卖了!”苏州人吴先生向记者诉苦。

吴先生去年年底感觉腰疼,就去苏州吴中区某医院挂了个专家门诊。专家给他开了几个单子后,建议做B超。B超结果显示吴先生身体正常。但专家却告诉他,肾脏里可能有石头。据吴先生介绍,当时这位专家很“坦诚”地跟他说:“这边检查不仔细,有个地方挺好的,你去那边查查看吧。”随后,专家给他开了介绍信。

来到专家介绍的那家医院后,医生给吴先生做了B超,然后告诉他肾脏和输尿管里各有一个石头,而且体积挺大的,需要做碎石治疗,每粒石头粉碎800元。

吴先生多了个心眼儿。他去亲戚所在的医院再次做了B超,却发现根本没有石头!医生询问他以前有无受伤的历史,吴先生想起自己曾从高架桥上摔下来。亲戚所在医院的医生告诉他肯定是被骗了,他这才想起自己可能被“倒卖”。

■江苏 李小姐

倒卖借口:去专科医院诊治

李小姐前些天因牙痛前往当地一知名医院牙科诊治。但医生查看后,建议李小姐前往专门的医院进行具体治疗,并指明了该看哪个科室。当时,因为后面还有些排队的患者,李小姐以为医生太忙,自己是“小病”,到专科医院可能更方便些,便欣然前往。

果然,这家医院“冷清”多了。在那名医生指定的科室,主治医生问了几句病情,就把话题转到“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医院治疗这个病比较拿手”之类的问题上,李小姐自然实话实说,该医生详细询问了“哪家医院、哪个医生介绍来的”。此时,李小姐仍蒙在鼓里。

当记者说出有“倒卖患者”这回事时,李小姐惊讶不已:她怀疑,自己也被“倒卖”了。

医生揭开倒卖黑幕

“倒卖病人会导致提前死亡”

2006年6月11日,南京某三级医院的外科医生朱华(化名)揭开了倒卖病人的黑幕。他说:“这种倒卖病人的现象,远比倒卖药品、吃回扣性质恶劣,后果也更严重。”

■只要有利可图,病人就能倒卖

我叫朱华,是一名外科医生,在南京市某三级医院工作了十余年。其实,倒卖病人的现象在各医院都非常普遍。既可发生在同城医院之间,也可发生在异地医院之间;可以发生在同等级别医院之间,也能发生在不同级别医院之间;既能发生在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也能发生在不同医院的同种科室之间;甚至还可以发生在“120”急救与医院之间……总之,只要有利可图,病人就能倒卖。

因为医疗竞争日益加剧,加上一些小医院和专科医院因条件所限,患者有限,因此不得不寻求与大医院“合作”。这些医院找到一些大医院的门诊医师,来倒卖病人。每倒卖一个病人,医生可从中得到好处费50至500元不等。

我曾经在一家医院急诊科干过几年,急诊科和“120”部分人员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比如,接到中风、高血压等慢性病突然发作的病人,按照常规,“120”本应将他送往最近的一家医院,但因为急救人员与某医院急诊科有“合作”关系,就会将病人送往这家医院急诊科。前几年,急诊科给“120”关系人员的好处费是120元左右。

■倒卖致使病情恶化,病人提前死亡

各医院间外科、内科互相“倒卖”病人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在医院内部,各科室为了争取病人,提升业绩,往往采取互相争夺病人的战术。比如,一位病人的病情需要尽快做手术,但B超室与主治病人的外科医生打了个招呼,主治医生便“配合”,将该病人先劝去做B超。这样,主治医生就能获得50元的“介绍费”。如果几个科室都争抢一个病人,各科室之间就竞相报价,主治医生觉得哪个科室出价更高,就将病人游说到哪个科室。

科室之间将病人倒来倒去的直接后果就是,误导病情,过度医疗,增加医疗费用。去年,一位患肝癌晚期的病人来我们医院看病。在这之前,他已在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上海的一家医院治疗过一段时间。在我看来,病人起码能再活一年。但转到我们医院时,病人家属就向医生表示,有什么好药尽管用,关键是延长家人生命。

“哎呀,这个病人家里有钱!”放疗、化疗、介入、放射等几个科室知道后都有了想法。结果,病人不间断地从手术室转到介入室、化疗室再转到放疗室,随后又到放射室。不到3个月,病人就被“折腾”死了――要知道,过度治疗的结果,就是病情恶化。

■典型案例是倒卖“压床”病人

大小医院间,病人流动的最典型案例是倒卖“压床”病人。医生都知道,绝大多数需做手术的病人,在刚到医院的两周内,属于治疗见效较快、花费较高的时段。过了这一时段,病人就需要住院慢慢治疗、观察病情。这时,病人就属于医生常说的“压床”病人。大医院床位紧张,而“压床”病人后期治疗费用也不高。这时,大医院的接诊医生就会将“压床”病人“倒卖”给其它“吃不饱”的医院,这些医院往往以中等专科医院或二级医院居多。接诊医生一般会获得100元左右的介绍费。

■倒卖器官移植病人可得三五千元好处费

我是外科医生,外科中倒卖最“来钱”的是器官移植病人的倒卖,有能力做器官移植手术的多是大医院。原因是一些大型的设备需要尽快投入使用,产生效益;另外,一些特殊病例和特殊的检查方法,一旦被实践成功,医院和医生在器官移植方面的知名度都会提升。因此,大医院对器官移植手术都比较重视,也就产生了向小医院或专科医院游说倒进病人的情况。器官移植病人的倒卖价格,一般达到3000~5000元,但这比起手术费用提成和奖励又少多了。“买进”病人的科室,会根据医疗费20%左右的比例拿到提成,作为奖金发放。

■千万别向医院透露你有钱

为病人推荐合适的医院,原本是医生起码的职业道德,而如今,很多医生看到的是利益。

“买进”病人的医院会尽量多的“榨取”病人的钱。比如,按照病情需要,病人肝功能只需两周查一次。为了多赚钱,医生会建议每周查一次。但实际上,病情变化有周期,每周查并不能及时了解到病情的进展。

我经常提醒熟人,看病千万别透露你有钱,不能爽快地告诉医生尽管用好药、用好设备。因为,一旦看准病人家属有钱,医生一般都会对其多做治疗,多开药,以便让其多掏钱,倒卖也就经常发生了。

(摘自《现代快报》)

各方热议

医 生

据我了解,倒卖病人的问题,目前在卫生系统并无有力的约束,只作为职业道德由医疗机构自己制定处罚办法。事实上,现在倒卖行为在一些医院普遍到这种程度:院方和各科室负责人鼓励医生出去倒卖病人。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医院之间恶性竞争的结果。倒卖病人在很多医院已经形成一个链条,要想斩断这个链条非常难。

网 民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不管医疗市场是市场化还是伪市场化,医疗机构为了各自的生存与发展,经过医院之间的正常交流,达成相互转诊,相互之间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我认为应该是正常的,这也是经济规律。譬如,大医院的康复病员转诊到有条件的中小型医院疗养,或者有些病员盲目就医,其病情根本不需要到大医院就医,而转诊到中小型医疗机构。这也是缓解大医院医疗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医生为了蝇头小利,而不顾病员的病情,给予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治疗,我认为这不但有违医生的职业道德,而且是犯罪!



南京医生自曝黑幕:倒卖病人比药品回扣更厉害

“大部分医院都有倒卖病人的现象,有的倒出去,有的倒进来,医生从中收取少则50元,多则数千上万元的‘转院费’。当然,接受病人的医院,会采取种种方式尽量获得更多的医疗费;接受病人的医生,也将获得相应的奖金和提成……”昨天,南京某三级医院的外科医生朱华(化名)抖出黑幕。他说,这种倒卖病人的现象,远比倒卖药品、拿药品回扣性质更恶劣,后果也更严重。

为何会主动揭开“倒卖”病人的黑幕呢?朱华说,对那些病人,他实在是于心不忍。只是希望借媒体让更多市民了解其中的玄机,更重要的是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为患者负责。

安徽查获特大贩卖假药案 26人执行刑事强制措施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日通报说,安徽阜阳市警方与药监部门日前联合查获了一起特大贩卖假药案,目前警方已缴获涉嫌假冒药品339件,涉案总值300余万元。

据介绍,这批假药是2005年底用服装、玩具等伪包装从广东、河南等地,通过物流渠道运到安徽阜阳的,有的利用国产原料伪造国外产品,有的以次充好仿造国内知名品牌,还有的干脆一假到底,药效为零。假药在地下非法经营窝点刚一露头,就被安徽省公安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手控制住,共查扣假冒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寿比山、欣康片等20多个品种、总值300多万元的药品。

齐二药假药案暴露日常监管存在漏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30日表示,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事件性质恶劣、后果严重、教训深刻,不仅暴露了药品原料采购销售环节市场秩序混乱,药品生产企业严重违反GMP规定违规操作,同时也反映了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和漏洞。

邵明立在30日召开的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工作会议上说,齐二药假药案不是一起普通的药品质量事故,不能片面、孤立地分析这起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