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10-31
- 帖子
- 39,461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61
- 年龄
- 37
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的职业是手工劳动。―――[法]J.J.卢梭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手艺正在消失,速度之快,令我们吃惊!手艺人生,有多少酸甜苦辣,往事并不如烟。我们记录,我们关注。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铝 锅 换 底
虽然很快就要立夏,但连续几天的阴雨,使五月的常德也颇感凉意,出门时忘记加件衣服的老太太,不耐烦的催促着袁师傅,希望他将自己的铝锅底尽快换好。“快点呀,袁老倌,你还不换好的话,我就要冻感冒了。”袁师傅轻轻的吹了口气,嘴角香烟的灰尾随之飘落,手中锤子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淹没了他含混的回答:“奶奶,你急也没有用的,我要一点一点的给你敲密实,锅底接的不好就会漏。”
今年63岁的袁师傅是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人,十多年前和家人一块来到常德城,在常蒿路的巷口摆了个修鞋换铝锅底的小摊,用自己修修补补的老手艺养家糊口。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而严密接合。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技术差或潦草了事的话,那锅将歪歪瘪瘪的,就只能带回家浇花灌菜了。袁师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快速铝锅换底的技术,改良了维修工具,街坊们都爱光顾他的小摊。在口碑相传的广告效应里,老人的生意也还过得去,只是现在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铝锅换底的生意相对清冷。
记得小时候,我常到父亲的单位开水房打开水,开水是凭票供应的,两分钱一小瓶,三分钱一大瓶或一铝壶,父亲单位有一退休老职工,他有一至宝水壶――已经换了四五次底的旧铝壶,能装普通壶的两倍还多的水,自然占尽便宜。虽然,那时铝壶换底太平凡,一把壶换个一两次底,非常的普通,但象老人那壶般登峰造极的却不多。每次提水,收水票的妇女总要和老人理论一番,甚至发生口角,说他是挖社会主义墙脚。这事反映到后勤科,不久开水房前便多了一块盾牌:严禁用换了三次底的铝壶打开水。从此,我就再也没有看见那用宝壶提水的老人,出现在单位开水房。
在我的回忆里,袁师傅已经铝锅的底换好。等在一旁的老太太执意要袁师傅试一下水,看锅是否漏。老人边将新换底的锅压进身后盆中的水里,边说:怎么会漏?这点把握都没有,我还在这里摆摊。老太太弯腰看了看,新底锅的确丝毫不漏,满意的提了锅,慢慢消失在小巷深处。
袁师傅将修理工具收拾摆放整齐,点了支香烟,等待着下一个客人的光顾。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样的铝锅,老人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底。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太太不耐烦的催促着袁师傅。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袁师傅却还是不紧不慢的敲打着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铝锅换好底后试水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珍 珠 作 坊
传说,珍珠的发现与利用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最早的记录是公元前500多年的孔子时代。古埃及和希腊则是公元前300多年,开始用珍珠做为装饰物出现。古时的珍珠只能是皇室贵族的专用品,一般平民是不能随意佩戴和拥有的。时代变迁,发展到今天,人们有一两条珍珠项链,已非难事。
湖南省常德市地处洞庭湖区,依靠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珍珠产业,珍珠养殖面积已达26万多亩,占据全省的90%和全国的50%,年产量近500吨。但是,常德珍珠深处理和精加工的技术与产业相对落后,仅仅停留在出售珠蚌等初级产品阶段。随着珍珠走入寻常百姓家,在常德城区及几个重点珍珠产地的乡镇,有些加工首饰的从业人员,看到珍珠加工的商机,纷纷购置加工设备,将加工珍珠项链做为自己的业务之一。在城西开了间首饰加工店的彭长庆师傅,也象大多数同行一样,原来只是单一的加工金银首饰,直到2000年才开始学着加工珍珠首饰。
珍珠,历来被视作奇珍至宝。它象征纯真、完美、尊贵和权威,与璧玉并重。珍珠作为首饰,它的作用在装饰,它的品位在加工,它的价值在制作。彭师傅告诉我,加工珍珠首饰,程序复杂,工艺麻烦,却收费低廉,一般人都不愿意做。从客户送来蚌珠指导选配,到最后成型抛光,十多道工序,丝毫不得偷工,更无法减料。一条项链或手镯,是否美观漂亮,关键看三关。第一关:精心选配珍珠,合理安排位置。从形状、大小、色泽、光洁度等多方面考虑,扬长避短,仔细搭配。第二关:钻孔小心谨慎,串珠松紧有度。钻孔时位置要合理,角度要恰当,孔径要适宜。第三关:去渍干净利落,抛光细腻光洁。抛光是整个制作工序中的核心,做的不好,首饰将黯然失色,完全没有珠宝的气与韵。
彭师傅专注的在玻璃板上,排列着一粒粒晶莹的珠子,如棋在握,似围棋九段高手对弈般思索良久方才落子。他这种对过程不动声色的控制,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静气。静气往往是最难学,甚至也不是能够学来的,因为它已经超越了“手”的范畴,而达到了“艺”的境界。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彭师傅在两尺间排摆珍珠,既好安排位置,又能防止珍珠滚下柜台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顾客送来的珍珠得仔细挑选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打孔是关键的一环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有些孩子会经常过来看稀奇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老 裁 缝
今年72岁的黄文斗师傅,从12岁开始学习裁缝手艺算起,已经有了整整60年。这60年间,老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身旁的缝纫机,放下过手中的剪刀,即使三年困难时期,那么艰苦的岁月,老人也要踩几脚,剪几刀,心里才安稳塌实。
12年前,60岁的黄师傅挑了缝纫机,拿了剪刀,卷了铺盖,从桃源老家来到常德,摆了个缝穷补旧的小摊。摆摊的日子很苦,风里来雨里去,生活没有规律,工作不能固定场地。这样朝出晚归的干了一段时间后,才租下了城西落路口一间大约十平米的小门面,从此,生活才得以安定,客源也相对稳定。老人的房子虽小,却具备所有“家”与“店”的功能:房屋前部左边是工作间,既方便顾客光临,又能在闲暇时与路过的老朋友聊几句,打发些多余的时间。右边则是生活区,他可以边做饭菜,边照顾生意,一举两得。房屋后半部分,拉块彩条布隔开,便是老人的起居室了,安静而隐秘。
黄师傅深情的看着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老伙伴,一台老式的缝纫机,喃喃自语:这裁缝的手艺带给我太多。因为它,老人没有干过繁重的体力活。刚解放,他老家桃源县马宗岭乡成立服装社,就被招到那里上班,生活虽然也艰苦,但比日晒夜露强了很多。因为它,老人将自己的六个孩子全部送出门,今天,子女都还不错。孩子读书最多一次就借了一万六千块钱,也是老人一脚一脚的踩,一刀一刀的剪,一针一针的缝而还清的。因为它,老人有了寄托,生活充实,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精神爽朗。老人告诉我,他现在缝缝补补的,一个月收入五百块左右,并不是一定要靠自己在外赚的这点辛苦钱过活。孩子们成了家立了业,个个都很孝顺,他就是什么事不干也能安享晚年。但老人就是闲不住,更重要的是舍不得放下养了一家子,干了一辈子的老手艺。
黄师傅手中衣服很快就缝补完毕,他提起衣服满意的看了看,理了理衣角,小心的给客人包好。那神情与动作在我看来,怎么也不象包一件衣服,而是一个老手艺人,在清理着自己六十年的追求,六十年的坚持,六十年的期待。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学裁缝手艺已经60年了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黄师傅的屋小功能多
?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相知相伴多少年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缝补生意清冷,只得添新手艺:修鞋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牛 角 梳 作 坊
传说,梳子是轩辕黄帝第二妻室方雷氏,受了鱼骨头的启发而发明的,从此广大妇女,甚至男人方告别蓬头垢面的历史。那时没有锯子,梳子还只能用竹枝做,比较粗拙。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陆续出现了木梳、骨梳、角梳乃至金属梳,形状大小不相同,梳齿排列不一样,功能用途不一致。
江浙一带盛产水牛,人们发现用牛角制作的梳子,色泽乌黑,质地细腻,使用耐久,梳发顺畅。经过不断改良修正,江南的牛角梳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品牌,尤以浙江嘉兴乌镇的“沈记梳业”出众,名扬海内外。制梳工序繁多:将牛角开、分、烘、晾之后,才能得到坯子;再将坯开、分、剔制出梳齿;做好梳背后,最后就是刮、砂、抛光。制梳工艺需要精细小心,一道程序不到位,一根梳齿出问题,则前功尽弃。
在乌镇,我特地到制梳作坊看了看,一个老艺人,正默默的在一套相当简陋的设备上,利用极其原始的工具,认真的加工着牛角梳,做出的梳子造型别致,工艺精致,价廉质优。我蹬在老人旁边看他制作,耐心的等待他的下一个程序。老人见我拍照,瞥了眼我手中的相机,问我:你是做专业照相的吧。我估计老人是根据相机的个头大小,来区分专业与非专业摄影的,随答道:不,我只是业余爱好。您做梳子多少年了?他没有抬头:一辈子了,十多岁就开始做。随后叹了口气:而今靠手工做,化不来,有钱的人添置了大机器,专业制作牛角梳,两分钟就一把。我一天也做不了几把,即使做了一辈子的牛角梳,现在成业余的了。他竟是这样分辨专业与业余的,我拿了把老人做的梳子,边把玩边安慰他:您手工做的梳子非常好呀,天下独此一把,而且有亲切感,老手艺不能让他失传。老人一脸无奈的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低头继续做他手中的梳子。
看着梳子,想老人的话,步入尴尬境地的又怎么只有制作梳子,这一个行当?我们生活中很多非常好的老手艺,正被大工业,大机器冲击,慢慢走入困境,甚至永久的逝去。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说,他的梳子一定是牛角做的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一个牛角可以做两三把梳子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设备简陋,工具原始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样的工作,老人做了一辈子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修 表 师
杨师傅和仪表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四年前,他从湖南常德烟机厂办完内退手续后,就在城区龙港巷心连心超市前摆了个修表的小摊,延续自己40年的钟表情结。
1965年,杨师傅的父母送他到百年钟表老店“强不息”学习修表,为的是让他学得一份看家吃饭的好手艺,今后能衣食无忧。四年的学徒生涯结束后,杨师傅没有随长辈所愿,留在强不息,而是穿上神气的军装南下广州,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部队考虑到他的修表特长,就让他学习修理仪表仪器。转业后,杨师傅顺利的分配到烟机厂维修仪表。杨师傅没有想到40年前学的手艺,40年后,竟成了自己谋生的手段。
修表是个细致活,既马虎不得,也来不得半点含糊。表小零件多,每一个细小的结构都得非常的熟悉,才能准确的判断客户送来的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才能快捷迅速的将它修好。现在已经不象杨师傅刚学修表那时,只有单一的机械表,而今种类繁多的电子表,石英表,自动表,乃至计算器上的记时表,都得弄懂摸通。幸好杨师傅有部队修理仪表的基础,在工厂长期维修仪表的实践,现在,不管什么样的表拿来,基本能做到手到表好,令客人满意,令社会认可。
杨师傅坚持每日早出晚归,准时摆摊设点,风雨无阻。一把太阳伞,晴天遮阳,雨天避雨。一块写满了宣传语句的广告布,围住小摊,既能挡风雨,又能使他的工作在相对安静的氛围里进行,少受外界干扰的专心修表。杨师傅见我拍摄他的广告词,不禁一笑:现在竞争激烈,修表的师傅多,来修表的客人却少了。什么地方都可看时间,手机、电脑、汽车、计算器甚至孩子们听的小录音机上都有,还有几个戴表的?他稍微停了会,抽了口指尖快要熄灭的香烟,继续说:我也不是一定要靠修表维持生计,自己的退休工资够花的了,只是修了一辈子的表,怎么也丢不下,退休在家,突然间没个事做,闲得慌。
临走,杨师傅给了我一颗糖,我虽然不怎么吃甜食,但还是将它放进口中,带着老人的甜美与微笑,慢慢离开。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杨师傅退休后,在街上摆了个修表摊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专注而仔细的修理每一块钟表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每个细小的环节都得认真对待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样的日子,已经40年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闲坐的时间,总多于工作的时间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粽 子 作 坊
端午节吃粽子,应该是从古楚国今湖南开始的。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就是最早的粽子――“筒粽”。梁朝吴钧《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风俗已沿袭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风俗遍及长江南北,还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粽子不仅仅是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借代,而更多的是品美食之悠闲,醉团聚之美妙的载体。粽子,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已经极致的扩展延伸,实际上早溶入了文化的情趣。
粽子在各地的发展中,因当地口味而不断变化革新,形成了许多风味独特的品种,如湖南腊肉香肠粽、北京的小枣粽、山东的黄米粽、上海的猪油夹沙粽、嘉兴的鲜肉粽、陕西的蜂蜜粽、广东的碱水粽、四川的椒盐粽都是很有名气的,为美食家称道,为当地人推崇。去浙江嘉兴,下火车便能见两排整齐的锅灶摆于路边,冒着缕缕白烟,伴着丝丝清香,夹道欢迎着你。走到跟前,摊旁的江南美女会小声的问你:粽子,新鲜的嘉兴肉粽,带一提吗?即发现锅边有很多已经煮熟的粽子,用青篾片或绿丝线包了,堆放于小桌上,待游人选购。到嘉善西塘,这小镇上粽子景况就不一样了,无论做派,还是规模都远超嘉兴。短短的一条老街,基本是三步一摊,五步一店,粽子的品种齐全,花样众多,形状各异。凡是你能想到的馅全有:豆沙、红枣、红豆、鲜肉、腊肉、香肠、猪油等等,凡是你能推测的形象全在:三角、五角、方形、椎形,大过拳头,小不及拇指。
我披着粽香,踏着粽味,穿梭于林立的幌旗间,心想这还真有那么点寻古访旧的味道。不觉来到一家粽子作坊:祥符粽子店,我不知道老板为什么取这店名,却也特别好记。进店,二人正忙碌的包着粽子,手脚利索,动作娴熟,一片粽叶,一勺黄米,一块鲜肉,一根棉线,一个粽子,快捷迅速,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边做边蒸边卖,客人若选购,则自己拿了塑料袋,点了个数装好,放下零钱走人就是了。
女主人见我拍照,微微一笑:尝一个吗?
我因为买了不好带,再加上自己确实不怎么吃糯米做的东西,不好意思的回笑:谢谢您,我拍点照片,行吗?您做的粽子很漂亮。
她稍抬头,淡淡一笑,眉眼弯弯似春天随风的柳叶:尝一个没有关系的,家里产的米,山上采的粽叶,自己做的粽子。
我竟不知道怎么办了:那我买几个,呆会吃。
她并没有起身,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只是上下扫了我一眼:你背那么大个摄影包,怎么带?就一样拿一个尝个味吧。
我只好每样选了一个,串成一条挂在摄影包旁,掏钱包却怎么也找不出零钱,只好拿张十块的放在桌上,准备出门。
女主人看见了,起身赶了过来,将那十块钱放进我的上衣口袋,爽朗的笑道:如果三个粽子能卖十块钱的话,那我不发大财了吗?和你们一样到处旅游去了。
别了小店,漫步青石板街,三个粽子随我的脚步起落拍打着摄影包,散出阵阵清香,不禁胡思乱想:这运河早挖一千年,假如我是那大夫屈原,一定会骑马乘车,抱个大粽子到这里投河了。那西塘的粽子,就会更加理直气壮,名正言顺。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吃粽子已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小店前面销售,后面加工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一片粽叶,一勺黄米,一块鲜肉,一根棉线,一个粽子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手脚利索,动作娴熟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皮 影 戏
在上海城隍庙一排民俗表演区,我看见一个演皮影戏的小摊,旁有一穿戴整齐却具有明显农民特征的中年男子依摊而坐,双手紧张的放于两腿间,眼睛无神的看着前方,似乎在想什么,却又象什么也没有想,就那么坐着,麻木而无聊的坐着。
我最近在拍老手艺的片子,想了解些手艺人的情况,便撩起红绳(这里用红色的绳子围了起来,观众只能站在红线外观看,是禁止到里边参观的)钻了进去,和他聊了会。他是陕北人,姓王,在家乡逢年过节或是谁家遇大事时,就给演几场皮影戏的表演者。一年前经熟人介绍来到上海,边演出边做些皮影道具当工艺品卖,赚点小钱。演出是免费的,皮影卖的钱归自己,看戏的人多,买皮影的人少,有时候一连两三天,也卖不出一个皮影。王师傅不抽烟不喝酒,在上海什么东西都得花钱买,本来赚的就不多,哪还抽的起烟,买的起酒?上海很大很漂亮,有若干豪华高档的场所,他是怎么也不可能朝那里迈步的,好些地方只在外面看了看。说到家乡时,王师傅眼睛开始有神了,那里有属于他的土地、房屋、亲人以及朋友,还有他的空气、呼吸、自由和任性。上海就不一样了,这里是别人的家,他只是来做客,而且是到一个城里的富人家做客,王师傅感到憋屈的慌。
不一会,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过来,王师傅一面叮嘱我别出声,一面起身迎上前去给干部说明:这是俺老家的一亲戚,他在我这里坐会儿,行吗?我一笑谢过,这人看起来憨厚,却也灵便。干部上下打量了我,没有立即赶我到红线外,一脸严肃的对王师傅说:做准备,九点开始演出。王师傅点头应许,开始清理皮影的线杆,做演出的准备工作,并顺手按下了录音机的播放键,浓郁陕北味的音乐响起,周围立即聚了好些看客,翘首等待演出的开始。
皮影戏在九点正拉开帷幕,录音机的音量开得老大,有很多的噪音夹杂其中,从人物服饰和音乐看,我估计是杨家将里的穆桂英挂帅。王师傅娴熟而忙碌的表演着,时缓时急,静动有致,众寡有序。一会成队的人马出动,战场天摇地动;一会单刀激烈拼杀,台前人仰马翻;一会儿女情长,月下卿卿我我。最后以一匹战马向天长嘶结束,尾声清冷干净,余意深长。一场表演下来,王师傅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嘘嘘。他边收拾皮影道具,边招呼我再坐会:累呀,一天十来场下来,骨头都要散架了。我和他说了几句谢意与安慰的套话,就告辞了,因为,我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得赶往下一站。
我不懂皮影戏,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表演者演绎皮影,但我却因王师傅而迷上了这驴皮做的小把戏。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皮影戏摊前,看的人多,真想买的少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演出时精力得高度集中,稍不留神,就会演砸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节奏太慢,没有变化,观众不买帐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隔壁玩杂技的女孩,也会过来露一手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皮影戏看起来容易,玩起来就累了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弹 匠
清早起床,弹匠卜老大检查了一下弹弓,听声音发现有些不对劲,将弹线重新安了一次,调了调,似大提琴手临登台前试音准般,用心爱的黄杨木锤试弹,直到声音清脆悦耳,这才放心的将弓收好。这弹弓自他14岁从当师傅的父亲那里传下来,已经整整45年了。
卜家祖辈为弹匠,卜老大名叫卜良才,兄弟三人都继承了祖业――弹棉花。他在家排行老大,人们都习惯的喊他卜老大。早先,他和父亲、兄弟都是走街串巷的上门为客人弹棉花,扁担的一头是大弹弓,另一头则是碾饼、弹锤、牵线杆之类的行头,兄弟们边走边玩乐,一路欢歌笑语,好生热闹。后来,人们觉得请弹匠上门弹棉被太麻烦,既要招呼弹匠的茶水饭菜,又要找个合适的场地,还有那令人生厌的满屋飞絮。这样,卜师傅就在城郊的街边租了间房子,开起了“卜老大棉被加工铺”,两个弟弟也分别起了炉灶,各立门户。弹棉絮工序繁琐复杂,首先要将棉花弹活,丝缕理清才能拢成棉被形状,然后铺底线,拉面线后稍微压实,翻转弹定型,点缀花草,书写主人姓名,就能铺另面的网线了,最后扎角,均匀的碾压成型。如果是旧棉被翻新,那还得多一道工序:撤除旧有的网线。
卜老大见很多弹匠师傅都添置了机械弹花设备,也心动的花了上千块钱买了一台,心想这下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里解脱出来,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机器弹出的棉花经丝大多被拉断,一床新棉被用不了多久,就板结成硬邦邦一块饼了,客户意见很大。没有办法,卜师傅只好将机器闲置在屋角,继续背负起他一辈子没离身的大弹弓,哐哐当当的声音又从小屋响起。老人和多数手艺人一样,也想带一两个徒弟,一来传承他的手艺,不至于后继无人;二来也有个帮手,好让老伴有时间多照顾点家。但,年轻一辈打工的出门了,做生意的发财了,还有谁看得起这手艺?现在生意还过得去,老人满足了,一个月下来,能挣七、八百块钱,除去成本、生活的开销,多少有些节余。
卜师傅微微弯曲的身影在小屋漂移,弹锤起落,奏响的音乐韵律合着空荡房屋里的回声,此起彼伏。和声里,洁白的花絮欢腾着,随风飘舞。我不知道保尔・瓦莱里所说的“一种令人心平气和的、幽静的神往”是不是表述的这般境界,但我是醉了。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清早起床,调调线,准备开工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弹弓在肩上已经背了近50年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点花是弹匠必备的基本功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没有徒弟,只好老伴上来帮忙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因为,很多活得两个人配合进行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的工作很辛苦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竹 篾 匠
南方盛产竹子,老百姓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大到房屋、床铺、躺椅、桌子、凉席,小及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簸箕、扁担等等。竹器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所以,从事编制竹器,学篾匠的人很多。再者,农民觉得做手工艺不愁水旱饥荒,“手艺在手,走遍天下能糊口”。
今年,71岁的王春山师傅,老家在竹山篾海的湖南省桃江县,11岁跟师傅学艺,已和竹子打了整整60年交道。少年时,王春山跟着师傅“吃百家饭”,走家串户帮人加工竹篾器,篾匠活做到哪里,就吃住哪里,吃喝不愁,生活无忧。60年代,王师傅背井离乡来到常德,孤家寡人的一干就是40多年。由于他一直以上门加工为生,至今仍然居无定所,只能是这个主顾请几天,那个老板帮一月的做帮工过活。老人没有什么爱好,除了白天的编织劳作,就是伴着清冷的残月,弄一碟时令小菜,品两口苦涩小酒,自言自语的说会久违的家乡话,朦朦胧胧间寻点家乡的回味,追忆老家青山翠竹,幽幽的苍茫。
王师傅手艺精湛,远近闻名。篾匠的基本功: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样样通晓,件件扎实。老人剖的篾片,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砍的扁担,上肩轻松,刚韧恰当;编的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老人告诉我,篾匠手艺是细致活,做的好是不需要吆喝的,东家还没有做完,西家就来请了,风光的上门,塌实的做事,体面的拿钱。问老人,怎么不带个徒弟,年纪大了,既有个帮手,又有个照应。王师傅叹了一口气,边织着手中的撮箕,边说:算了,这篾匠的手艺,害了我一辈子,还要它继续害人不成。再说,哪里有年轻人学这些老古董的。老人一边忙于手头的活计,一边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河堤,又开始自言自语:现在,我老了,做不了几年了,到时候自己编个席子放在那里,眼睛一闭,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愿意丢就丢,愿意埋就埋,人死后不就是一堆黄土?
老人的开明与洒脱,让我不知道如何回答,突然想到张爱玲两句诗“怅惘卅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71岁的王师傅,11岁学做篾匠,已和竹子打了整整60年交道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砍、锯、切、剖、拉、撬等这些工序是需要力气的,
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做起来不容易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至今仍然在做帮工,居无定所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想到自己几十年不曾回的故乡,老人不免神伤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 ―― 铁 匠 铺
最近,闲来无事随便翻翻一直封尘在书架上的小书,读到爱尔兰乡诗人希尼的《铁匠铺》“我所知道的只是一扇通往黑暗的门/外面/旧车轴和铁箍生着锈/里面,锤在铁砧上短促的叮当声/出乎意外的扇形火花/或一个新的马蹄铁在水中变硬时嘶嘶作响/铁砧一定在屋子中间的什么地方/一头尖如独角兽/一头方屁股/坐在那儿不可动摇/一个祭坛/他在那儿为形状和音乐耗尽精力/有时/围着皮围裙/鼻孔长着毛/他倚在门框上探出身来,回忆着马蹄的/得得声/当汽车成行掠过/然后咕哝着进屋里去/一阵砰砰和轻击/鼓动风箱/把实实在在的铁锤平”。
希尼的《铁匠铺》让我想到我的一个远房舅舅――杨铁匠,在老家方圆几十里,他的名气有如那铿锵的铁锤声响亮。一来,舅舅打得一手好铁,镰刀、菜刀、铁犁、锄头、铁索、铁锅……样样拿手。二来,舅舅带徒弟非常严历,正是这严,使师出杨门的徒弟们,常以自豪。小时候,我总爱往舅舅家跑,远远的站在一旁,看满是锈迹的废铁,打成一把锋利的小刀,或是精致的小铲。听大锤小锤撞击铁砧的明快节奏,烧得通红的铁具见水的滋滋声响。偶尔,还能帮舅舅扯扯风箱,兰色与橙色的火焰在我的推拉之间,尽情的舞蹈。甚至,舅舅高兴时,还能用边角料给我打把小刀什么的。现在,舅舅老了,早已经不打铁,冰冷的炉子堆满了杂物,老人常靠坐炉边,品一口苦茶,抽一袋旱烟,发呆。
记忆成了回味的依托,这过去的时节,再也难寻回来。而今,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达,什么东西都能大机器批量的生产,物丰价廉。我想寻觅点他日的影子,追忆昔年的往事,好不容易在常德城外,找到了恋旧的文师傅。67岁的文慧通师傅,开了间小小的铁匠铺,加工些刀具、锅铲、锄头、马钉之类的铁具,一个人边打边卖,生意好时做做,没有人光顾便坐坐。老人14岁开始学习打铁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现年纪大了,很多要花大力气做的东西,打不了了。想带个徒弟抡大锤,帮下手,可是还有谁愿意学这费力不讨好的活计。文师傅年轻时在乡农具厂干过,接触过铣磨电焊,几年前,老人买了个旧电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机械装置,用电机带动大锤。机器笨是笨了点,没有人那么灵活,但却省了时间和精力,也缓解了没有徒弟帮忙抡大锤之急。文师傅无比专注的打磨着每一件铁器,认真对待自己干了几十年的工作。老人告诉我,自己也不是一定要靠打铁来维持生计,只是打了一辈子的铁,怎么也放不下手中的锤子。
告别老人,已尽黄昏,老人没有送我,他要趁热将手中的刀打完。老人叮当的铁锤声,随我渐远的脚步而模糊。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67岁的文师傅,打铁已经超过半个世纪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通红的炉火映照着老人忙碌的身影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没有徒弟,有些顾客也会帮着打两锤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自己做了个机器,缓解无帮手之急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有些时候,电焊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手艺正在消失,速度之快,令我们吃惊!手艺人生,有多少酸甜苦辣,往事并不如烟。我们记录,我们关注。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铝 锅 换 底
虽然很快就要立夏,但连续几天的阴雨,使五月的常德也颇感凉意,出门时忘记加件衣服的老太太,不耐烦的催促着袁师傅,希望他将自己的铝锅底尽快换好。“快点呀,袁老倌,你还不换好的话,我就要冻感冒了。”袁师傅轻轻的吹了口气,嘴角香烟的灰尾随之飘落,手中锤子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淹没了他含混的回答:“奶奶,你急也没有用的,我要一点一点的给你敲密实,锅底接的不好就会漏。”
今年63岁的袁师傅是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人,十多年前和家人一块来到常德城,在常蒿路的巷口摆了个修鞋换铝锅底的小摊,用自己修修补补的老手艺养家糊口。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而严密接合。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技术差或潦草了事的话,那锅将歪歪瘪瘪的,就只能带回家浇花灌菜了。袁师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快速铝锅换底的技术,改良了维修工具,街坊们都爱光顾他的小摊。在口碑相传的广告效应里,老人的生意也还过得去,只是现在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铝锅换底的生意相对清冷。
记得小时候,我常到父亲的单位开水房打开水,开水是凭票供应的,两分钱一小瓶,三分钱一大瓶或一铝壶,父亲单位有一退休老职工,他有一至宝水壶――已经换了四五次底的旧铝壶,能装普通壶的两倍还多的水,自然占尽便宜。虽然,那时铝壶换底太平凡,一把壶换个一两次底,非常的普通,但象老人那壶般登峰造极的却不多。每次提水,收水票的妇女总要和老人理论一番,甚至发生口角,说他是挖社会主义墙脚。这事反映到后勤科,不久开水房前便多了一块盾牌:严禁用换了三次底的铝壶打开水。从此,我就再也没有看见那用宝壶提水的老人,出现在单位开水房。
在我的回忆里,袁师傅已经铝锅的底换好。等在一旁的老太太执意要袁师傅试一下水,看锅是否漏。老人边将新换底的锅压进身后盆中的水里,边说:怎么会漏?这点把握都没有,我还在这里摆摊。老太太弯腰看了看,新底锅的确丝毫不漏,满意的提了锅,慢慢消失在小巷深处。
袁师傅将修理工具收拾摆放整齐,点了支香烟,等待着下一个客人的光顾。
这样的铝锅,老人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底。
老太太不耐烦的催促着袁师傅。
袁师傅却还是不紧不慢的敲打着
铝锅换好底后试水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珍 珠 作 坊
传说,珍珠的发现与利用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最早的记录是公元前500多年的孔子时代。古埃及和希腊则是公元前300多年,开始用珍珠做为装饰物出现。古时的珍珠只能是皇室贵族的专用品,一般平民是不能随意佩戴和拥有的。时代变迁,发展到今天,人们有一两条珍珠项链,已非难事。
湖南省常德市地处洞庭湖区,依靠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珍珠产业,珍珠养殖面积已达26万多亩,占据全省的90%和全国的50%,年产量近500吨。但是,常德珍珠深处理和精加工的技术与产业相对落后,仅仅停留在出售珠蚌等初级产品阶段。随着珍珠走入寻常百姓家,在常德城区及几个重点珍珠产地的乡镇,有些加工首饰的从业人员,看到珍珠加工的商机,纷纷购置加工设备,将加工珍珠项链做为自己的业务之一。在城西开了间首饰加工店的彭长庆师傅,也象大多数同行一样,原来只是单一的加工金银首饰,直到2000年才开始学着加工珍珠首饰。
珍珠,历来被视作奇珍至宝。它象征纯真、完美、尊贵和权威,与璧玉并重。珍珠作为首饰,它的作用在装饰,它的品位在加工,它的价值在制作。彭师傅告诉我,加工珍珠首饰,程序复杂,工艺麻烦,却收费低廉,一般人都不愿意做。从客户送来蚌珠指导选配,到最后成型抛光,十多道工序,丝毫不得偷工,更无法减料。一条项链或手镯,是否美观漂亮,关键看三关。第一关:精心选配珍珠,合理安排位置。从形状、大小、色泽、光洁度等多方面考虑,扬长避短,仔细搭配。第二关:钻孔小心谨慎,串珠松紧有度。钻孔时位置要合理,角度要恰当,孔径要适宜。第三关:去渍干净利落,抛光细腻光洁。抛光是整个制作工序中的核心,做的不好,首饰将黯然失色,完全没有珠宝的气与韵。
彭师傅专注的在玻璃板上,排列着一粒粒晶莹的珠子,如棋在握,似围棋九段高手对弈般思索良久方才落子。他这种对过程不动声色的控制,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静气。静气往往是最难学,甚至也不是能够学来的,因为它已经超越了“手”的范畴,而达到了“艺”的境界。
彭师傅在两尺间排摆珍珠,既好安排位置,又能防止珍珠滚下柜台
顾客送来的珍珠得仔细挑选
打孔是关键的一环
有些孩子会经常过来看稀奇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老 裁 缝
今年72岁的黄文斗师傅,从12岁开始学习裁缝手艺算起,已经有了整整60年。这60年间,老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身旁的缝纫机,放下过手中的剪刀,即使三年困难时期,那么艰苦的岁月,老人也要踩几脚,剪几刀,心里才安稳塌实。
12年前,60岁的黄师傅挑了缝纫机,拿了剪刀,卷了铺盖,从桃源老家来到常德,摆了个缝穷补旧的小摊。摆摊的日子很苦,风里来雨里去,生活没有规律,工作不能固定场地。这样朝出晚归的干了一段时间后,才租下了城西落路口一间大约十平米的小门面,从此,生活才得以安定,客源也相对稳定。老人的房子虽小,却具备所有“家”与“店”的功能:房屋前部左边是工作间,既方便顾客光临,又能在闲暇时与路过的老朋友聊几句,打发些多余的时间。右边则是生活区,他可以边做饭菜,边照顾生意,一举两得。房屋后半部分,拉块彩条布隔开,便是老人的起居室了,安静而隐秘。
黄师傅深情的看着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老伙伴,一台老式的缝纫机,喃喃自语:这裁缝的手艺带给我太多。因为它,老人没有干过繁重的体力活。刚解放,他老家桃源县马宗岭乡成立服装社,就被招到那里上班,生活虽然也艰苦,但比日晒夜露强了很多。因为它,老人将自己的六个孩子全部送出门,今天,子女都还不错。孩子读书最多一次就借了一万六千块钱,也是老人一脚一脚的踩,一刀一刀的剪,一针一针的缝而还清的。因为它,老人有了寄托,生活充实,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精神爽朗。老人告诉我,他现在缝缝补补的,一个月收入五百块左右,并不是一定要靠自己在外赚的这点辛苦钱过活。孩子们成了家立了业,个个都很孝顺,他就是什么事不干也能安享晚年。但老人就是闲不住,更重要的是舍不得放下养了一家子,干了一辈子的老手艺。
黄师傅手中衣服很快就缝补完毕,他提起衣服满意的看了看,理了理衣角,小心的给客人包好。那神情与动作在我看来,怎么也不象包一件衣服,而是一个老手艺人,在清理着自己六十年的追求,六十年的坚持,六十年的期待。
老人学裁缝手艺已经60年了
黄师傅的屋小功能多
?
相知相伴多少年
缝补生意清冷,只得添新手艺:修鞋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牛 角 梳 作 坊
传说,梳子是轩辕黄帝第二妻室方雷氏,受了鱼骨头的启发而发明的,从此广大妇女,甚至男人方告别蓬头垢面的历史。那时没有锯子,梳子还只能用竹枝做,比较粗拙。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陆续出现了木梳、骨梳、角梳乃至金属梳,形状大小不相同,梳齿排列不一样,功能用途不一致。
江浙一带盛产水牛,人们发现用牛角制作的梳子,色泽乌黑,质地细腻,使用耐久,梳发顺畅。经过不断改良修正,江南的牛角梳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品牌,尤以浙江嘉兴乌镇的“沈记梳业”出众,名扬海内外。制梳工序繁多:将牛角开、分、烘、晾之后,才能得到坯子;再将坯开、分、剔制出梳齿;做好梳背后,最后就是刮、砂、抛光。制梳工艺需要精细小心,一道程序不到位,一根梳齿出问题,则前功尽弃。
在乌镇,我特地到制梳作坊看了看,一个老艺人,正默默的在一套相当简陋的设备上,利用极其原始的工具,认真的加工着牛角梳,做出的梳子造型别致,工艺精致,价廉质优。我蹬在老人旁边看他制作,耐心的等待他的下一个程序。老人见我拍照,瞥了眼我手中的相机,问我:你是做专业照相的吧。我估计老人是根据相机的个头大小,来区分专业与非专业摄影的,随答道:不,我只是业余爱好。您做梳子多少年了?他没有抬头:一辈子了,十多岁就开始做。随后叹了口气:而今靠手工做,化不来,有钱的人添置了大机器,专业制作牛角梳,两分钟就一把。我一天也做不了几把,即使做了一辈子的牛角梳,现在成业余的了。他竟是这样分辨专业与业余的,我拿了把老人做的梳子,边把玩边安慰他:您手工做的梳子非常好呀,天下独此一把,而且有亲切感,老手艺不能让他失传。老人一脸无奈的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低头继续做他手中的梳子。
看着梳子,想老人的话,步入尴尬境地的又怎么只有制作梳子,这一个行当?我们生活中很多非常好的老手艺,正被大工业,大机器冲击,慢慢走入困境,甚至永久的逝去。
老人说,他的梳子一定是牛角做的
一个牛角可以做两三把梳子
设备简陋,工具原始
这样的工作,老人做了一辈子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修 表 师
杨师傅和仪表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四年前,他从湖南常德烟机厂办完内退手续后,就在城区龙港巷心连心超市前摆了个修表的小摊,延续自己40年的钟表情结。
1965年,杨师傅的父母送他到百年钟表老店“强不息”学习修表,为的是让他学得一份看家吃饭的好手艺,今后能衣食无忧。四年的学徒生涯结束后,杨师傅没有随长辈所愿,留在强不息,而是穿上神气的军装南下广州,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部队考虑到他的修表特长,就让他学习修理仪表仪器。转业后,杨师傅顺利的分配到烟机厂维修仪表。杨师傅没有想到40年前学的手艺,40年后,竟成了自己谋生的手段。
修表是个细致活,既马虎不得,也来不得半点含糊。表小零件多,每一个细小的结构都得非常的熟悉,才能准确的判断客户送来的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才能快捷迅速的将它修好。现在已经不象杨师傅刚学修表那时,只有单一的机械表,而今种类繁多的电子表,石英表,自动表,乃至计算器上的记时表,都得弄懂摸通。幸好杨师傅有部队修理仪表的基础,在工厂长期维修仪表的实践,现在,不管什么样的表拿来,基本能做到手到表好,令客人满意,令社会认可。
杨师傅坚持每日早出晚归,准时摆摊设点,风雨无阻。一把太阳伞,晴天遮阳,雨天避雨。一块写满了宣传语句的广告布,围住小摊,既能挡风雨,又能使他的工作在相对安静的氛围里进行,少受外界干扰的专心修表。杨师傅见我拍摄他的广告词,不禁一笑:现在竞争激烈,修表的师傅多,来修表的客人却少了。什么地方都可看时间,手机、电脑、汽车、计算器甚至孩子们听的小录音机上都有,还有几个戴表的?他稍微停了会,抽了口指尖快要熄灭的香烟,继续说:我也不是一定要靠修表维持生计,自己的退休工资够花的了,只是修了一辈子的表,怎么也丢不下,退休在家,突然间没个事做,闲得慌。
临走,杨师傅给了我一颗糖,我虽然不怎么吃甜食,但还是将它放进口中,带着老人的甜美与微笑,慢慢离开。
杨师傅退休后,在街上摆了个修表摊
老人专注而仔细的修理每一块钟表
每个细小的环节都得认真对待
这样的日子,已经40年
闲坐的时间,总多于工作的时间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粽 子 作 坊
端午节吃粽子,应该是从古楚国今湖南开始的。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就是最早的粽子――“筒粽”。梁朝吴钧《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风俗已沿袭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风俗遍及长江南北,还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粽子不仅仅是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借代,而更多的是品美食之悠闲,醉团聚之美妙的载体。粽子,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已经极致的扩展延伸,实际上早溶入了文化的情趣。
粽子在各地的发展中,因当地口味而不断变化革新,形成了许多风味独特的品种,如湖南腊肉香肠粽、北京的小枣粽、山东的黄米粽、上海的猪油夹沙粽、嘉兴的鲜肉粽、陕西的蜂蜜粽、广东的碱水粽、四川的椒盐粽都是很有名气的,为美食家称道,为当地人推崇。去浙江嘉兴,下火车便能见两排整齐的锅灶摆于路边,冒着缕缕白烟,伴着丝丝清香,夹道欢迎着你。走到跟前,摊旁的江南美女会小声的问你:粽子,新鲜的嘉兴肉粽,带一提吗?即发现锅边有很多已经煮熟的粽子,用青篾片或绿丝线包了,堆放于小桌上,待游人选购。到嘉善西塘,这小镇上粽子景况就不一样了,无论做派,还是规模都远超嘉兴。短短的一条老街,基本是三步一摊,五步一店,粽子的品种齐全,花样众多,形状各异。凡是你能想到的馅全有:豆沙、红枣、红豆、鲜肉、腊肉、香肠、猪油等等,凡是你能推测的形象全在:三角、五角、方形、椎形,大过拳头,小不及拇指。
我披着粽香,踏着粽味,穿梭于林立的幌旗间,心想这还真有那么点寻古访旧的味道。不觉来到一家粽子作坊:祥符粽子店,我不知道老板为什么取这店名,却也特别好记。进店,二人正忙碌的包着粽子,手脚利索,动作娴熟,一片粽叶,一勺黄米,一块鲜肉,一根棉线,一个粽子,快捷迅速,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边做边蒸边卖,客人若选购,则自己拿了塑料袋,点了个数装好,放下零钱走人就是了。
女主人见我拍照,微微一笑:尝一个吗?
我因为买了不好带,再加上自己确实不怎么吃糯米做的东西,不好意思的回笑:谢谢您,我拍点照片,行吗?您做的粽子很漂亮。
她稍抬头,淡淡一笑,眉眼弯弯似春天随风的柳叶:尝一个没有关系的,家里产的米,山上采的粽叶,自己做的粽子。
我竟不知道怎么办了:那我买几个,呆会吃。
她并没有起身,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只是上下扫了我一眼:你背那么大个摄影包,怎么带?就一样拿一个尝个味吧。
我只好每样选了一个,串成一条挂在摄影包旁,掏钱包却怎么也找不出零钱,只好拿张十块的放在桌上,准备出门。
女主人看见了,起身赶了过来,将那十块钱放进我的上衣口袋,爽朗的笑道:如果三个粽子能卖十块钱的话,那我不发大财了吗?和你们一样到处旅游去了。
别了小店,漫步青石板街,三个粽子随我的脚步起落拍打着摄影包,散出阵阵清香,不禁胡思乱想:这运河早挖一千年,假如我是那大夫屈原,一定会骑马乘车,抱个大粽子到这里投河了。那西塘的粽子,就会更加理直气壮,名正言顺。
吃粽子已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小店前面销售,后面加工
一片粽叶,一勺黄米,一块鲜肉,一根棉线,一个粽子
手脚利索,动作娴熟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皮 影 戏
在上海城隍庙一排民俗表演区,我看见一个演皮影戏的小摊,旁有一穿戴整齐却具有明显农民特征的中年男子依摊而坐,双手紧张的放于两腿间,眼睛无神的看着前方,似乎在想什么,却又象什么也没有想,就那么坐着,麻木而无聊的坐着。
我最近在拍老手艺的片子,想了解些手艺人的情况,便撩起红绳(这里用红色的绳子围了起来,观众只能站在红线外观看,是禁止到里边参观的)钻了进去,和他聊了会。他是陕北人,姓王,在家乡逢年过节或是谁家遇大事时,就给演几场皮影戏的表演者。一年前经熟人介绍来到上海,边演出边做些皮影道具当工艺品卖,赚点小钱。演出是免费的,皮影卖的钱归自己,看戏的人多,买皮影的人少,有时候一连两三天,也卖不出一个皮影。王师傅不抽烟不喝酒,在上海什么东西都得花钱买,本来赚的就不多,哪还抽的起烟,买的起酒?上海很大很漂亮,有若干豪华高档的场所,他是怎么也不可能朝那里迈步的,好些地方只在外面看了看。说到家乡时,王师傅眼睛开始有神了,那里有属于他的土地、房屋、亲人以及朋友,还有他的空气、呼吸、自由和任性。上海就不一样了,这里是别人的家,他只是来做客,而且是到一个城里的富人家做客,王师傅感到憋屈的慌。
不一会,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过来,王师傅一面叮嘱我别出声,一面起身迎上前去给干部说明:这是俺老家的一亲戚,他在我这里坐会儿,行吗?我一笑谢过,这人看起来憨厚,却也灵便。干部上下打量了我,没有立即赶我到红线外,一脸严肃的对王师傅说:做准备,九点开始演出。王师傅点头应许,开始清理皮影的线杆,做演出的准备工作,并顺手按下了录音机的播放键,浓郁陕北味的音乐响起,周围立即聚了好些看客,翘首等待演出的开始。
皮影戏在九点正拉开帷幕,录音机的音量开得老大,有很多的噪音夹杂其中,从人物服饰和音乐看,我估计是杨家将里的穆桂英挂帅。王师傅娴熟而忙碌的表演着,时缓时急,静动有致,众寡有序。一会成队的人马出动,战场天摇地动;一会单刀激烈拼杀,台前人仰马翻;一会儿女情长,月下卿卿我我。最后以一匹战马向天长嘶结束,尾声清冷干净,余意深长。一场表演下来,王师傅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嘘嘘。他边收拾皮影道具,边招呼我再坐会:累呀,一天十来场下来,骨头都要散架了。我和他说了几句谢意与安慰的套话,就告辞了,因为,我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得赶往下一站。
我不懂皮影戏,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表演者演绎皮影,但我却因王师傅而迷上了这驴皮做的小把戏。
皮影戏摊前,看的人多,真想买的少
演出时精力得高度集中,稍不留神,就会演砸
节奏太慢,没有变化,观众不买帐
隔壁玩杂技的女孩,也会过来露一手
皮影戏看起来容易,玩起来就累了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弹 匠
清早起床,弹匠卜老大检查了一下弹弓,听声音发现有些不对劲,将弹线重新安了一次,调了调,似大提琴手临登台前试音准般,用心爱的黄杨木锤试弹,直到声音清脆悦耳,这才放心的将弓收好。这弹弓自他14岁从当师傅的父亲那里传下来,已经整整45年了。
卜家祖辈为弹匠,卜老大名叫卜良才,兄弟三人都继承了祖业――弹棉花。他在家排行老大,人们都习惯的喊他卜老大。早先,他和父亲、兄弟都是走街串巷的上门为客人弹棉花,扁担的一头是大弹弓,另一头则是碾饼、弹锤、牵线杆之类的行头,兄弟们边走边玩乐,一路欢歌笑语,好生热闹。后来,人们觉得请弹匠上门弹棉被太麻烦,既要招呼弹匠的茶水饭菜,又要找个合适的场地,还有那令人生厌的满屋飞絮。这样,卜师傅就在城郊的街边租了间房子,开起了“卜老大棉被加工铺”,两个弟弟也分别起了炉灶,各立门户。弹棉絮工序繁琐复杂,首先要将棉花弹活,丝缕理清才能拢成棉被形状,然后铺底线,拉面线后稍微压实,翻转弹定型,点缀花草,书写主人姓名,就能铺另面的网线了,最后扎角,均匀的碾压成型。如果是旧棉被翻新,那还得多一道工序:撤除旧有的网线。
卜老大见很多弹匠师傅都添置了机械弹花设备,也心动的花了上千块钱买了一台,心想这下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里解脱出来,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机器弹出的棉花经丝大多被拉断,一床新棉被用不了多久,就板结成硬邦邦一块饼了,客户意见很大。没有办法,卜师傅只好将机器闲置在屋角,继续背负起他一辈子没离身的大弹弓,哐哐当当的声音又从小屋响起。老人和多数手艺人一样,也想带一两个徒弟,一来传承他的手艺,不至于后继无人;二来也有个帮手,好让老伴有时间多照顾点家。但,年轻一辈打工的出门了,做生意的发财了,还有谁看得起这手艺?现在生意还过得去,老人满足了,一个月下来,能挣七、八百块钱,除去成本、生活的开销,多少有些节余。
卜师傅微微弯曲的身影在小屋漂移,弹锤起落,奏响的音乐韵律合着空荡房屋里的回声,此起彼伏。和声里,洁白的花絮欢腾着,随风飘舞。我不知道保尔・瓦莱里所说的“一种令人心平气和的、幽静的神往”是不是表述的这般境界,但我是醉了。
清早起床,调调线,准备开工
这弹弓在肩上已经背了近50年
点花是弹匠必备的基本功
没有徒弟,只好老伴上来帮忙
因为,很多活得两个人配合进行
老人的工作很辛苦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竹 篾 匠
南方盛产竹子,老百姓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大到房屋、床铺、躺椅、桌子、凉席,小及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簸箕、扁担等等。竹器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所以,从事编制竹器,学篾匠的人很多。再者,农民觉得做手工艺不愁水旱饥荒,“手艺在手,走遍天下能糊口”。
今年,71岁的王春山师傅,老家在竹山篾海的湖南省桃江县,11岁跟师傅学艺,已和竹子打了整整60年交道。少年时,王春山跟着师傅“吃百家饭”,走家串户帮人加工竹篾器,篾匠活做到哪里,就吃住哪里,吃喝不愁,生活无忧。60年代,王师傅背井离乡来到常德,孤家寡人的一干就是40多年。由于他一直以上门加工为生,至今仍然居无定所,只能是这个主顾请几天,那个老板帮一月的做帮工过活。老人没有什么爱好,除了白天的编织劳作,就是伴着清冷的残月,弄一碟时令小菜,品两口苦涩小酒,自言自语的说会久违的家乡话,朦朦胧胧间寻点家乡的回味,追忆老家青山翠竹,幽幽的苍茫。
王师傅手艺精湛,远近闻名。篾匠的基本功: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样样通晓,件件扎实。老人剖的篾片,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砍的扁担,上肩轻松,刚韧恰当;编的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老人告诉我,篾匠手艺是细致活,做的好是不需要吆喝的,东家还没有做完,西家就来请了,风光的上门,塌实的做事,体面的拿钱。问老人,怎么不带个徒弟,年纪大了,既有个帮手,又有个照应。王师傅叹了一口气,边织着手中的撮箕,边说:算了,这篾匠的手艺,害了我一辈子,还要它继续害人不成。再说,哪里有年轻人学这些老古董的。老人一边忙于手头的活计,一边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河堤,又开始自言自语:现在,我老了,做不了几年了,到时候自己编个席子放在那里,眼睛一闭,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愿意丢就丢,愿意埋就埋,人死后不就是一堆黄土?
老人的开明与洒脱,让我不知道如何回答,突然想到张爱玲两句诗“怅惘卅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71岁的王师傅,11岁学做篾匠,已和竹子打了整整60年交道
砍、锯、切、剖、拉、撬等这些工序是需要力气的,
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做起来不容易
老人至今仍然在做帮工,居无定所
想到自己几十年不曾回的故乡,老人不免神伤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 ―― 铁 匠 铺
最近,闲来无事随便翻翻一直封尘在书架上的小书,读到爱尔兰乡诗人希尼的《铁匠铺》“我所知道的只是一扇通往黑暗的门/外面/旧车轴和铁箍生着锈/里面,锤在铁砧上短促的叮当声/出乎意外的扇形火花/或一个新的马蹄铁在水中变硬时嘶嘶作响/铁砧一定在屋子中间的什么地方/一头尖如独角兽/一头方屁股/坐在那儿不可动摇/一个祭坛/他在那儿为形状和音乐耗尽精力/有时/围着皮围裙/鼻孔长着毛/他倚在门框上探出身来,回忆着马蹄的/得得声/当汽车成行掠过/然后咕哝着进屋里去/一阵砰砰和轻击/鼓动风箱/把实实在在的铁锤平”。
希尼的《铁匠铺》让我想到我的一个远房舅舅――杨铁匠,在老家方圆几十里,他的名气有如那铿锵的铁锤声响亮。一来,舅舅打得一手好铁,镰刀、菜刀、铁犁、锄头、铁索、铁锅……样样拿手。二来,舅舅带徒弟非常严历,正是这严,使师出杨门的徒弟们,常以自豪。小时候,我总爱往舅舅家跑,远远的站在一旁,看满是锈迹的废铁,打成一把锋利的小刀,或是精致的小铲。听大锤小锤撞击铁砧的明快节奏,烧得通红的铁具见水的滋滋声响。偶尔,还能帮舅舅扯扯风箱,兰色与橙色的火焰在我的推拉之间,尽情的舞蹈。甚至,舅舅高兴时,还能用边角料给我打把小刀什么的。现在,舅舅老了,早已经不打铁,冰冷的炉子堆满了杂物,老人常靠坐炉边,品一口苦茶,抽一袋旱烟,发呆。
记忆成了回味的依托,这过去的时节,再也难寻回来。而今,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达,什么东西都能大机器批量的生产,物丰价廉。我想寻觅点他日的影子,追忆昔年的往事,好不容易在常德城外,找到了恋旧的文师傅。67岁的文慧通师傅,开了间小小的铁匠铺,加工些刀具、锅铲、锄头、马钉之类的铁具,一个人边打边卖,生意好时做做,没有人光顾便坐坐。老人14岁开始学习打铁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现年纪大了,很多要花大力气做的东西,打不了了。想带个徒弟抡大锤,帮下手,可是还有谁愿意学这费力不讨好的活计。文师傅年轻时在乡农具厂干过,接触过铣磨电焊,几年前,老人买了个旧电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机械装置,用电机带动大锤。机器笨是笨了点,没有人那么灵活,但却省了时间和精力,也缓解了没有徒弟帮忙抡大锤之急。文师傅无比专注的打磨着每一件铁器,认真对待自己干了几十年的工作。老人告诉我,自己也不是一定要靠打铁来维持生计,只是打了一辈子的铁,怎么也放不下手中的锤子。
告别老人,已尽黄昏,老人没有送我,他要趁热将手中的刀打完。老人叮当的铁锤声,随我渐远的脚步而模糊。
67岁的文师傅,打铁已经超过半个世纪
通红的炉火映照着老人忙碌的身影
没有徒弟,有些顾客也会帮着打两锤
老人自己做了个机器,缓解无帮手之急
有些时候,电焊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