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正在消失的----[民间手艺] (1人在浏览)

回忆回忆

当爱情遇上毕业........
荣誉会员
注册
2004-10-31
帖子
39,461
反馈评分
0
点数
61
年龄
37
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的职业是手工劳动。―――[法]J.J.卢梭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手艺正在消失,速度之快,令我们吃惊!手艺人生,有多少酸甜苦辣,往事并不如烟。我们记录,我们关注。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铝 锅 换 底
  虽然很快就要立夏,但连续几天的阴雨,使五月的常德也颇感凉意,出门时忘记加件衣服的老太太,不耐烦的催促着袁师傅,希望他将自己的铝锅底尽快换好。“快点呀,袁老倌,你还不换好的话,我就要冻感冒了。”袁师傅轻轻的吹了口气,嘴角香烟的灰尾随之飘落,手中锤子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淹没了他含混的回答:“奶奶,你急也没有用的,我要一点一点的给你敲密实,锅底接的不好就会漏。”
  今年63岁的袁师傅是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人,十多年前和家人一块来到常德城,在常蒿路的巷口摆了个修鞋换铝锅底的小摊,用自己修修补补的老手艺养家糊口。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而严密接合。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技术差或潦草了事的话,那锅将歪歪瘪瘪的,就只能带回家浇花灌菜了。袁师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快速铝锅换底的技术,改良了维修工具,街坊们都爱光顾他的小摊。在口碑相传的广告效应里,老人的生意也还过得去,只是现在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铝锅换底的生意相对清冷。
  记得小时候,我常到父亲的单位开水房打开水,开水是凭票供应的,两分钱一小瓶,三分钱一大瓶或一铝壶,父亲单位有一退休老职工,他有一至宝水壶――已经换了四五次底的旧铝壶,能装普通壶的两倍还多的水,自然占尽便宜。虽然,那时铝壶换底太平凡,一把壶换个一两次底,非常的普通,但象老人那壶般登峰造极的却不多。每次提水,收水票的妇女总要和老人理论一番,甚至发生口角,说他是挖社会主义墙脚。这事反映到后勤科,不久开水房前便多了一块盾牌:严禁用换了三次底的铝壶打开水。从此,我就再也没有看见那用宝壶提水的老人,出现在单位开水房。
  在我的回忆里,袁师傅已经铝锅的底换好。等在一旁的老太太执意要袁师傅试一下水,看锅是否漏。老人边将新换底的锅压进身后盆中的水里,边说:怎么会漏?这点把握都没有,我还在这里摆摊。老太太弯腰看了看,新底锅的确丝毫不漏,满意的提了锅,慢慢消失在小巷深处。
  袁师傅将修理工具收拾摆放整齐,点了支香烟,等待着下一个客人的光顾。
   
b_43CE4E8A529E5CBC.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样的铝锅,老人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底。
  
b_1D2C72C9DDCB3AD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太太不耐烦的催促着袁师傅。
  
2005051501435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袁师傅却还是不紧不慢的敲打着
 
  
2005051501445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铝锅换好底后试水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珍 珠 作 坊
  传说,珍珠的发现与利用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最早的记录是公元前500多年的孔子时代。古埃及和希腊则是公元前300多年,开始用珍珠做为装饰物出现。古时的珍珠只能是皇室贵族的专用品,一般平民是不能随意佩戴和拥有的。时代变迁,发展到今天,人们有一两条珍珠项链,已非难事。
  湖南省常德市地处洞庭湖区,依靠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珍珠产业,珍珠养殖面积已达26万多亩,占据全省的90%和全国的50%,年产量近500吨。但是,常德珍珠深处理和精加工的技术与产业相对落后,仅仅停留在出售珠蚌等初级产品阶段。随着珍珠走入寻常百姓家,在常德城区及几个重点珍珠产地的乡镇,有些加工首饰的从业人员,看到珍珠加工的商机,纷纷购置加工设备,将加工珍珠项链做为自己的业务之一。在城西开了间首饰加工店的彭长庆师傅,也象大多数同行一样,原来只是单一的加工金银首饰,直到2000年才开始学着加工珍珠首饰。
  珍珠,历来被视作奇珍至宝。它象征纯真、完美、尊贵和权威,与璧玉并重。珍珠作为首饰,它的作用在装饰,它的品位在加工,它的价值在制作。彭师傅告诉我,加工珍珠首饰,程序复杂,工艺麻烦,却收费低廉,一般人都不愿意做。从客户送来蚌珠指导选配,到最后成型抛光,十多道工序,丝毫不得偷工,更无法减料。一条项链或手镯,是否美观漂亮,关键看三关。第一关:精心选配珍珠,合理安排位置。从形状、大小、色泽、光洁度等多方面考虑,扬长避短,仔细搭配。第二关:钻孔小心谨慎,串珠松紧有度。钻孔时位置要合理,角度要恰当,孔径要适宜。第三关:去渍干净利落,抛光细腻光洁。抛光是整个制作工序中的核心,做的不好,首饰将黯然失色,完全没有珠宝的气与韵。
  彭师傅专注的在玻璃板上,排列着一粒粒晶莹的珠子,如棋在握,似围棋九段高手对弈般思索良久方才落子。他这种对过程不动声色的控制,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静气。静气往往是最难学,甚至也不是能够学来的,因为它已经超越了“手”的范畴,而达到了“艺”的境界。
  
2005051501500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彭师傅在两尺间排摆珍珠,既好安排位置,又能防止珍珠滚下柜台
  
b_6DC73F3D951507E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顾客送来的珍珠得仔细挑选
  
b_A53A5D43D4AF039D.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打孔是关键的一环
  
2005051501525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有些孩子会经常过来看稀奇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老 裁 缝
  今年72岁的黄文斗师傅,从12岁开始学习裁缝手艺算起,已经有了整整60年。这60年间,老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身旁的缝纫机,放下过手中的剪刀,即使三年困难时期,那么艰苦的岁月,老人也要踩几脚,剪几刀,心里才安稳塌实。
  12年前,60岁的黄师傅挑了缝纫机,拿了剪刀,卷了铺盖,从桃源老家来到常德,摆了个缝穷补旧的小摊。摆摊的日子很苦,风里来雨里去,生活没有规律,工作不能固定场地。这样朝出晚归的干了一段时间后,才租下了城西落路口一间大约十平米的小门面,从此,生活才得以安定,客源也相对稳定。老人的房子虽小,却具备所有“家”与“店”的功能:房屋前部左边是工作间,既方便顾客光临,又能在闲暇时与路过的老朋友聊几句,打发些多余的时间。右边则是生活区,他可以边做饭菜,边照顾生意,一举两得。房屋后半部分,拉块彩条布隔开,便是老人的起居室了,安静而隐秘。
  黄师傅深情的看着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老伙伴,一台老式的缝纫机,喃喃自语:这裁缝的手艺带给我太多。因为它,老人没有干过繁重的体力活。刚解放,他老家桃源县马宗岭乡成立服装社,就被招到那里上班,生活虽然也艰苦,但比日晒夜露强了很多。因为它,老人将自己的六个孩子全部送出门,今天,子女都还不错。孩子读书最多一次就借了一万六千块钱,也是老人一脚一脚的踩,一刀一刀的剪,一针一针的缝而还清的。因为它,老人有了寄托,生活充实,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精神爽朗。老人告诉我,他现在缝缝补补的,一个月收入五百块左右,并不是一定要靠自己在外赚的这点辛苦钱过活。孩子们成了家立了业,个个都很孝顺,他就是什么事不干也能安享晚年。但老人就是闲不住,更重要的是舍不得放下养了一家子,干了一辈子的老手艺。
  黄师傅手中衣服很快就缝补完毕,他提起衣服满意的看了看,理了理衣角,小心的给客人包好。那神情与动作在我看来,怎么也不象包一件衣服,而是一个老手艺人,在清理着自己六十年的追求,六十年的坚持,六十年的期待。
  
b_BD8CAF9F18185F7F.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学裁缝手艺已经60年了
  
2005051501571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黄师傅的屋小功能多
 ?
2005051501580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相知相伴多少年
  
2005051501590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缝补生意清冷,只得添新手艺:修鞋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牛 角 梳 作 坊
  传说,梳子是轩辕黄帝第二妻室方雷氏,受了鱼骨头的启发而发明的,从此广大妇女,甚至男人方告别蓬头垢面的历史。那时没有锯子,梳子还只能用竹枝做,比较粗拙。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陆续出现了木梳、骨梳、角梳乃至金属梳,形状大小不相同,梳齿排列不一样,功能用途不一致。
  江浙一带盛产水牛,人们发现用牛角制作的梳子,色泽乌黑,质地细腻,使用耐久,梳发顺畅。经过不断改良修正,江南的牛角梳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品牌,尤以浙江嘉兴乌镇的“沈记梳业”出众,名扬海内外。制梳工序繁多:将牛角开、分、烘、晾之后,才能得到坯子;再将坯开、分、剔制出梳齿;做好梳背后,最后就是刮、砂、抛光。制梳工艺需要精细小心,一道程序不到位,一根梳齿出问题,则前功尽弃。
  在乌镇,我特地到制梳作坊看了看,一个老艺人,正默默的在一套相当简陋的设备上,利用极其原始的工具,认真的加工着牛角梳,做出的梳子造型别致,工艺精致,价廉质优。我蹬在老人旁边看他制作,耐心的等待他的下一个程序。老人见我拍照,瞥了眼我手中的相机,问我:你是做专业照相的吧。我估计老人是根据相机的个头大小,来区分专业与非专业摄影的,随答道:不,我只是业余爱好。您做梳子多少年了?他没有抬头:一辈子了,十多岁就开始做。随后叹了口气:而今靠手工做,化不来,有钱的人添置了大机器,专业制作牛角梳,两分钟就一把。我一天也做不了几把,即使做了一辈子的牛角梳,现在成业余的了。他竟是这样分辨专业与业余的,我拿了把老人做的梳子,边把玩边安慰他:您手工做的梳子非常好呀,天下独此一把,而且有亲切感,老手艺不能让他失传。老人一脸无奈的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低头继续做他手中的梳子。
  看着梳子,想老人的话,步入尴尬境地的又怎么只有制作梳子,这一个行当?我们生活中很多非常好的老手艺,正被大工业,大机器冲击,慢慢走入困境,甚至永久的逝去。
  
2005051502013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说,他的梳子一定是牛角做的
  
2005051502023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一个牛角可以做两三把梳子
  
b_423269550CE6235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设备简陋,工具原始
  
2005051502040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样的工作,老人做了一辈子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修 表 师
  杨师傅和仪表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四年前,他从湖南常德烟机厂办完内退手续后,就在城区龙港巷心连心超市前摆了个修表的小摊,延续自己40年的钟表情结。
  1965年,杨师傅的父母送他到百年钟表老店“强不息”学习修表,为的是让他学得一份看家吃饭的好手艺,今后能衣食无忧。四年的学徒生涯结束后,杨师傅没有随长辈所愿,留在强不息,而是穿上神气的军装南下广州,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部队考虑到他的修表特长,就让他学习修理仪表仪器。转业后,杨师傅顺利的分配到烟机厂维修仪表。杨师傅没有想到40年前学的手艺,40年后,竟成了自己谋生的手段。
  修表是个细致活,既马虎不得,也来不得半点含糊。表小零件多,每一个细小的结构都得非常的熟悉,才能准确的判断客户送来的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才能快捷迅速的将它修好。现在已经不象杨师傅刚学修表那时,只有单一的机械表,而今种类繁多的电子表,石英表,自动表,乃至计算器上的记时表,都得弄懂摸通。幸好杨师傅有部队修理仪表的基础,在工厂长期维修仪表的实践,现在,不管什么样的表拿来,基本能做到手到表好,令客人满意,令社会认可。
  杨师傅坚持每日早出晚归,准时摆摊设点,风雨无阻。一把太阳伞,晴天遮阳,雨天避雨。一块写满了宣传语句的广告布,围住小摊,既能挡风雨,又能使他的工作在相对安静的氛围里进行,少受外界干扰的专心修表。杨师傅见我拍摄他的广告词,不禁一笑:现在竞争激烈,修表的师傅多,来修表的客人却少了。什么地方都可看时间,手机、电脑、汽车、计算器甚至孩子们听的小录音机上都有,还有几个戴表的?他稍微停了会,抽了口指尖快要熄灭的香烟,继续说:我也不是一定要靠修表维持生计,自己的退休工资够花的了,只是修了一辈子的表,怎么也丢不下,退休在家,突然间没个事做,闲得慌。
  临走,杨师傅给了我一颗糖,我虽然不怎么吃甜食,但还是将它放进口中,带着老人的甜美与微笑,慢慢离开。
  
b_7EBA8E93413A042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杨师傅退休后,在街上摆了个修表摊
  
2005051502083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专注而仔细的修理每一块钟表
  
b_5508FCA90A58EA6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每个细小的环节都得认真对待
  
b_F2DBC89F8903BB1C.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样的日子,已经40年
  
b_A51AA313FEB7BEDC.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闲坐的时间,总多于工作的时间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粽 子 作 坊
  端午节吃粽子,应该是从古楚国今湖南开始的。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就是最早的粽子――“筒粽”。梁朝吴钧《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风俗已沿袭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风俗遍及长江南北,还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粽子不仅仅是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借代,而更多的是品美食之悠闲,醉团聚之美妙的载体。粽子,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已经极致的扩展延伸,实际上早溶入了文化的情趣。
  粽子在各地的发展中,因当地口味而不断变化革新,形成了许多风味独特的品种,如湖南腊肉香肠粽、北京的小枣粽、山东的黄米粽、上海的猪油夹沙粽、嘉兴的鲜肉粽、陕西的蜂蜜粽、广东的碱水粽、四川的椒盐粽都是很有名气的,为美食家称道,为当地人推崇。去浙江嘉兴,下火车便能见两排整齐的锅灶摆于路边,冒着缕缕白烟,伴着丝丝清香,夹道欢迎着你。走到跟前,摊旁的江南美女会小声的问你:粽子,新鲜的嘉兴肉粽,带一提吗?即发现锅边有很多已经煮熟的粽子,用青篾片或绿丝线包了,堆放于小桌上,待游人选购。到嘉善西塘,这小镇上粽子景况就不一样了,无论做派,还是规模都远超嘉兴。短短的一条老街,基本是三步一摊,五步一店,粽子的品种齐全,花样众多,形状各异。凡是你能想到的馅全有:豆沙、红枣、红豆、鲜肉、腊肉、香肠、猪油等等,凡是你能推测的形象全在:三角、五角、方形、椎形,大过拳头,小不及拇指。
  我披着粽香,踏着粽味,穿梭于林立的幌旗间,心想这还真有那么点寻古访旧的味道。不觉来到一家粽子作坊:祥符粽子店,我不知道老板为什么取这店名,却也特别好记。进店,二人正忙碌的包着粽子,手脚利索,动作娴熟,一片粽叶,一勺黄米,一块鲜肉,一根棉线,一个粽子,快捷迅速,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边做边蒸边卖,客人若选购,则自己拿了塑料袋,点了个数装好,放下零钱走人就是了。
  女主人见我拍照,微微一笑:尝一个吗?
  我因为买了不好带,再加上自己确实不怎么吃糯米做的东西,不好意思的回笑:谢谢您,我拍点照片,行吗?您做的粽子很漂亮。
  她稍抬头,淡淡一笑,眉眼弯弯似春天随风的柳叶:尝一个没有关系的,家里产的米,山上采的粽叶,自己做的粽子。
  我竟不知道怎么办了:那我买几个,呆会吃。
  她并没有起身,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只是上下扫了我一眼:你背那么大个摄影包,怎么带?就一样拿一个尝个味吧。
  我只好每样选了一个,串成一条挂在摄影包旁,掏钱包却怎么也找不出零钱,只好拿张十块的放在桌上,准备出门。
  女主人看见了,起身赶了过来,将那十块钱放进我的上衣口袋,爽朗的笑道:如果三个粽子能卖十块钱的话,那我不发大财了吗?和你们一样到处旅游去了。
  别了小店,漫步青石板街,三个粽子随我的脚步起落拍打着摄影包,散出阵阵清香,不禁胡思乱想:这运河早挖一千年,假如我是那大夫屈原,一定会骑马乘车,抱个大粽子到这里投河了。那西塘的粽子,就会更加理直气壮,名正言顺。
  
b_A24D07040228BE8A.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吃粽子已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b_8E584FA9330B47CF.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小店前面销售,后面加工
  
2005051502182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一片粽叶,一勺黄米,一块鲜肉,一根棉线,一个粽子
  
b_E9C7FC29CDECB55C.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手脚利索,动作娴熟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皮 影 戏
  在上海城隍庙一排民俗表演区,我看见一个演皮影戏的小摊,旁有一穿戴整齐却具有明显农民特征的中年男子依摊而坐,双手紧张的放于两腿间,眼睛无神的看着前方,似乎在想什么,却又象什么也没有想,就那么坐着,麻木而无聊的坐着。
  我最近在拍老手艺的片子,想了解些手艺人的情况,便撩起红绳(这里用红色的绳子围了起来,观众只能站在红线外观看,是禁止到里边参观的)钻了进去,和他聊了会。他是陕北人,姓王,在家乡逢年过节或是谁家遇大事时,就给演几场皮影戏的表演者。一年前经熟人介绍来到上海,边演出边做些皮影道具当工艺品卖,赚点小钱。演出是免费的,皮影卖的钱归自己,看戏的人多,买皮影的人少,有时候一连两三天,也卖不出一个皮影。王师傅不抽烟不喝酒,在上海什么东西都得花钱买,本来赚的就不多,哪还抽的起烟,买的起酒?上海很大很漂亮,有若干豪华高档的场所,他是怎么也不可能朝那里迈步的,好些地方只在外面看了看。说到家乡时,王师傅眼睛开始有神了,那里有属于他的土地、房屋、亲人以及朋友,还有他的空气、呼吸、自由和任性。上海就不一样了,这里是别人的家,他只是来做客,而且是到一个城里的富人家做客,王师傅感到憋屈的慌。
  不一会,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过来,王师傅一面叮嘱我别出声,一面起身迎上前去给干部说明:这是俺老家的一亲戚,他在我这里坐会儿,行吗?我一笑谢过,这人看起来憨厚,却也灵便。干部上下打量了我,没有立即赶我到红线外,一脸严肃的对王师傅说:做准备,九点开始演出。王师傅点头应许,开始清理皮影的线杆,做演出的准备工作,并顺手按下了录音机的播放键,浓郁陕北味的音乐响起,周围立即聚了好些看客,翘首等待演出的开始。
  皮影戏在九点正拉开帷幕,录音机的音量开得老大,有很多的噪音夹杂其中,从人物服饰和音乐看,我估计是杨家将里的穆桂英挂帅。王师傅娴熟而忙碌的表演着,时缓时急,静动有致,众寡有序。一会成队的人马出动,战场天摇地动;一会单刀激烈拼杀,台前人仰马翻;一会儿女情长,月下卿卿我我。最后以一匹战马向天长嘶结束,尾声清冷干净,余意深长。一场表演下来,王师傅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嘘嘘。他边收拾皮影道具,边招呼我再坐会:累呀,一天十来场下来,骨头都要散架了。我和他说了几句谢意与安慰的套话,就告辞了,因为,我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得赶往下一站。
  我不懂皮影戏,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表演者演绎皮影,但我却因王师傅而迷上了这驴皮做的小把戏。
  
b_9355CAA54D3BD40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皮影戏摊前,看的人多,真想买的少
  
b_2B2BD8AD426BED3F.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演出时精力得高度集中,稍不留神,就会演砸
  
b_3E551995FC4570B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节奏太慢,没有变化,观众不买帐
  
b_A804096072DD6E4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隔壁玩杂技的女孩,也会过来露一手
  
2005051502283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皮影戏看起来容易,玩起来就累了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弹 匠
  清早起床,弹匠卜老大检查了一下弹弓,听声音发现有些不对劲,将弹线重新安了一次,调了调,似大提琴手临登台前试音准般,用心爱的黄杨木锤试弹,直到声音清脆悦耳,这才放心的将弓收好。这弹弓自他14岁从当师傅的父亲那里传下来,已经整整45年了。
  卜家祖辈为弹匠,卜老大名叫卜良才,兄弟三人都继承了祖业――弹棉花。他在家排行老大,人们都习惯的喊他卜老大。早先,他和父亲、兄弟都是走街串巷的上门为客人弹棉花,扁担的一头是大弹弓,另一头则是碾饼、弹锤、牵线杆之类的行头,兄弟们边走边玩乐,一路欢歌笑语,好生热闹。后来,人们觉得请弹匠上门弹棉被太麻烦,既要招呼弹匠的茶水饭菜,又要找个合适的场地,还有那令人生厌的满屋飞絮。这样,卜师傅就在城郊的街边租了间房子,开起了“卜老大棉被加工铺”,两个弟弟也分别起了炉灶,各立门户。弹棉絮工序繁琐复杂,首先要将棉花弹活,丝缕理清才能拢成棉被形状,然后铺底线,拉面线后稍微压实,翻转弹定型,点缀花草,书写主人姓名,就能铺另面的网线了,最后扎角,均匀的碾压成型。如果是旧棉被翻新,那还得多一道工序:撤除旧有的网线。
  卜老大见很多弹匠师傅都添置了机械弹花设备,也心动的花了上千块钱买了一台,心想这下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里解脱出来,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机器弹出的棉花经丝大多被拉断,一床新棉被用不了多久,就板结成硬邦邦一块饼了,客户意见很大。没有办法,卜师傅只好将机器闲置在屋角,继续背负起他一辈子没离身的大弹弓,哐哐当当的声音又从小屋响起。老人和多数手艺人一样,也想带一两个徒弟,一来传承他的手艺,不至于后继无人;二来也有个帮手,好让老伴有时间多照顾点家。但,年轻一辈打工的出门了,做生意的发财了,还有谁看得起这手艺?现在生意还过得去,老人满足了,一个月下来,能挣七、八百块钱,除去成本、生活的开销,多少有些节余。
  卜师傅微微弯曲的身影在小屋漂移,弹锤起落,奏响的音乐韵律合着空荡房屋里的回声,此起彼伏。和声里,洁白的花絮欢腾着,随风飘舞。我不知道保尔・瓦莱里所说的“一种令人心平气和的、幽静的神往”是不是表述的这般境界,但我是醉了。
  
20050515023101.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清早起床,调调线,准备开工
  
2005051502314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弹弓在肩上已经背了近50年
  
2005051502325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点花是弹匠必备的基本功
  
b_D86B62BB94106BAE.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没有徒弟,只好老伴上来帮忙
  
b_F2BB233345A439F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因为,很多活得两个人配合进行
  
b_72E49CB8EBCB636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的工作很辛苦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竹 篾 匠
  南方盛产竹子,老百姓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大到房屋、床铺、躺椅、桌子、凉席,小及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簸箕、扁担等等。竹器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所以,从事编制竹器,学篾匠的人很多。再者,农民觉得做手工艺不愁水旱饥荒,“手艺在手,走遍天下能糊口”。
  今年,71岁的王春山师傅,老家在竹山篾海的湖南省桃江县,11岁跟师傅学艺,已和竹子打了整整60年交道。少年时,王春山跟着师傅“吃百家饭”,走家串户帮人加工竹篾器,篾匠活做到哪里,就吃住哪里,吃喝不愁,生活无忧。60年代,王师傅背井离乡来到常德,孤家寡人的一干就是40多年。由于他一直以上门加工为生,至今仍然居无定所,只能是这个主顾请几天,那个老板帮一月的做帮工过活。老人没有什么爱好,除了白天的编织劳作,就是伴着清冷的残月,弄一碟时令小菜,品两口苦涩小酒,自言自语的说会久违的家乡话,朦朦胧胧间寻点家乡的回味,追忆老家青山翠竹,幽幽的苍茫。
  王师傅手艺精湛,远近闻名。篾匠的基本功: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样样通晓,件件扎实。老人剖的篾片,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砍的扁担,上肩轻松,刚韧恰当;编的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老人告诉我,篾匠手艺是细致活,做的好是不需要吆喝的,东家还没有做完,西家就来请了,风光的上门,塌实的做事,体面的拿钱。问老人,怎么不带个徒弟,年纪大了,既有个帮手,又有个照应。王师傅叹了一口气,边织着手中的撮箕,边说:算了,这篾匠的手艺,害了我一辈子,还要它继续害人不成。再说,哪里有年轻人学这些老古董的。老人一边忙于手头的活计,一边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河堤,又开始自言自语:现在,我老了,做不了几年了,到时候自己编个席子放在那里,眼睛一闭,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愿意丢就丢,愿意埋就埋,人死后不就是一堆黄土?
  老人的开明与洒脱,让我不知道如何回答,突然想到张爱玲两句诗“怅惘卅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2005051502400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71岁的王师傅,11岁学做篾匠,已和竹子打了整整60年交道
  
2005051503241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砍、锯、切、剖、拉、撬等这些工序是需要力气的,
  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做起来不容易
  
b_A37777DB96D4BED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至今仍然在做帮工,居无定所
  
2005051503300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想到自己几十年不曾回的故乡,老人不免神伤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 ―― 铁 匠 铺
  最近,闲来无事随便翻翻一直封尘在书架上的小书,读到爱尔兰乡诗人希尼的《铁匠铺》“我所知道的只是一扇通往黑暗的门/外面/旧车轴和铁箍生着锈/里面,锤在铁砧上短促的叮当声/出乎意外的扇形火花/或一个新的马蹄铁在水中变硬时嘶嘶作响/铁砧一定在屋子中间的什么地方/一头尖如独角兽/一头方屁股/坐在那儿不可动摇/一个祭坛/他在那儿为形状和音乐耗尽精力/有时/围着皮围裙/鼻孔长着毛/他倚在门框上探出身来,回忆着马蹄的/得得声/当汽车成行掠过/然后咕哝着进屋里去/一阵砰砰和轻击/鼓动风箱/把实实在在的铁锤平”。
  希尼的《铁匠铺》让我想到我的一个远房舅舅――杨铁匠,在老家方圆几十里,他的名气有如那铿锵的铁锤声响亮。一来,舅舅打得一手好铁,镰刀、菜刀、铁犁、锄头、铁索、铁锅……样样拿手。二来,舅舅带徒弟非常严历,正是这严,使师出杨门的徒弟们,常以自豪。小时候,我总爱往舅舅家跑,远远的站在一旁,看满是锈迹的废铁,打成一把锋利的小刀,或是精致的小铲。听大锤小锤撞击铁砧的明快节奏,烧得通红的铁具见水的滋滋声响。偶尔,还能帮舅舅扯扯风箱,兰色与橙色的火焰在我的推拉之间,尽情的舞蹈。甚至,舅舅高兴时,还能用边角料给我打把小刀什么的。现在,舅舅老了,早已经不打铁,冰冷的炉子堆满了杂物,老人常靠坐炉边,品一口苦茶,抽一袋旱烟,发呆。
  记忆成了回味的依托,这过去的时节,再也难寻回来。而今,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达,什么东西都能大机器批量的生产,物丰价廉。我想寻觅点他日的影子,追忆昔年的往事,好不容易在常德城外,找到了恋旧的文师傅。67岁的文慧通师傅,开了间小小的铁匠铺,加工些刀具、锅铲、锄头、马钉之类的铁具,一个人边打边卖,生意好时做做,没有人光顾便坐坐。老人14岁开始学习打铁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现年纪大了,很多要花大力气做的东西,打不了了。想带个徒弟抡大锤,帮下手,可是还有谁愿意学这费力不讨好的活计。文师傅年轻时在乡农具厂干过,接触过铣磨电焊,几年前,老人买了个旧电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机械装置,用电机带动大锤。机器笨是笨了点,没有人那么灵活,但却省了时间和精力,也缓解了没有徒弟帮忙抡大锤之急。文师傅无比专注的打磨着每一件铁器,认真对待自己干了几十年的工作。老人告诉我,自己也不是一定要靠打铁来维持生计,只是打了一辈子的铁,怎么也放不下手中的锤子。
  告别老人,已尽黄昏,老人没有送我,他要趁热将手中的刀打完。老人叮当的铁锤声,随我渐远的脚步而模糊。
  
2005051503351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67岁的文师傅,打铁已经超过半个世纪
  
b_64F5A27BB767861F.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通红的炉火映照着老人忙碌的身影
  
b_2D0C62F9F1F6110D.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没有徒弟,有些顾客也会帮着打两锤
  
2005051503400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自己做了个机器,缓解无帮手之急
  
b_5C9F60744E9C065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有些时候,电焊才能解决问题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 ―― 姑 嫂 饼
  水乡的江南是柔软甜蜜的。飞檐翘角的民居依柔柔的流水而建,轻风吹拂着嫩绿槐柳枝条,几叶小舟缓缓的掠过,荡起涟漪点点。空气里弥漫着江南特有香甜饮食的味道,夹杂在春天的花香中,滋润着人们软软的情怀。
  去浙江嘉兴的乌镇寻梦,信步江南水乡,偶有一两句纤细女音入耳:姑嫂饼呀,香甜的姑嫂饼,带一提姑嫂饼回吧。这温柔的声音怎么听也不象叫卖,轻轻盈盈飘于耳根,似商量如问候。姑嫂饼应该是苏杭一带的特产,象棋子般大小的小饼,印了精美的图案,拿在手中好看,吃在嘴里留香,恰似江南的柔软与甜蜜。在运河的北岸,一家装修典雅考究的店铺,三两穿了蓝印花布衣的女孩,优雅的做着姑嫂饼,或在锅里炒拌,或用木模印饼,或拿花纸包装,动作轻盈娴熟。
  我随香进店,一女孩浅浅的笑迎:大哥,尝一个姑嫂饼吗?好吃的。
  我不怎么吃甜食,也不想带个负累在身,便婉言谢过:不,谢谢你,我看看你们制作姑嫂饼的流程,行吗?
  女孩微微的笑容似邻家小妹:可以的,您随便参观。您吃一个嘛,这是免费品尝的。
  执拗不过女孩的盛情,我选了一个周正漂亮的小饼,揭开糖纸,顿时一股淡淡的清香入鼻,送入口中,饼油而不腻、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带咸。
  女孩看着我陶醉其中,美美的一笑:好吃吗?
  我一面细品,一面点头:好吃,好吃。但却面有难色:不过,我……
  女孩淡淡的笑里露出小酒窝甚是好看,眉目间呈现少女纯朴的羞涩,却又落落大方,善解人意:没有关系,您不好带,就下次吧。
  女孩告诉我,在一百多年前,乌镇方家名叫“方天顺”的夫妻茶食店,做得一手制作酥糖的好手艺。其配方独特,制作精心,味道出奇的好,深受乡民的喜爱。为了保持独家经营,方家制定了关键技术传媳不传女的家规。这方家生有一男一女,儿子已讨了媳妇,女儿尚未出嫁。那方某不肯将技艺传给女儿,姑娘不免生嫉恨。一日嫂嫂配好了料,有事暂时离开了盛放作料的粉缸。在旁打下手的姑娘顺手将一包盐抖进了缸内,指望着第二天看嫂嫂的尴尬。第二天,顾客大赞“椒盐的味道好极了!”消息传到方某的耳朵里,查找原因,一无所知,不料此后竟有不少人来买椒盐酥糖。可是做了一辈子子酥糖,却无法做出像昨日的买椒盐酥糖。姑娘见“弄拙成巧”,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请求父母兄嫂原谅。方某听了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大喜。他们自此改进了配方,而且用模子定形,给新产品取了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姑嫂饼。
  小店里少女们忙碌的身影,飘印在玻璃隔断上,梦幻般美丽。我小心的移动脚步,拍了几张,便告辞,害怕我的出现破坏了小店的宁静与安逸。别过小店,回味着舌尖余香,不禁一笑:姑嫂饼,这名字多好,融洽了关系,愉悦了情谊,甜蜜了生活。
  
b_C98C1985AA7851EC.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小屋前面是店面,中间玻璃阁开,后面为制作点
  
2005051503465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仔细而小心的的印饼,是最关键的环节
  
2005051503482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印好的饼四个一排的进行包装
  
2005051503502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然后,装进大纸盒
  
2005051503520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要卖的饼,用浓郁的民族风格小竹篮装好,置于柜台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修伞
  伞的故乡在中国,《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就是指“伞”。伞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春秋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的妻子云氏,见丈夫常年在外奔波,遇雨很不方便,便想做一种能遮雨的工具。她将竹子劈开剖成细条,然后蒙上兽皮,形似“八角亭”,张开若盖,收拢象棍。后人见其方便实用,便开始模仿,并陆续传开。在纸发明以前,伞是丝制的,自宋开始有纸伞、油伞、布伞乃至今天的塑料伞。
  小时候,我们那里给伞取了个形象而优雅的的名字――“开花儿”。雨后,随着一声悠长的吆喝:修---开----花儿--呦,乡亲们便从家里拿出一两把破损的大红油纸伞、小花伞、黑布伞,请修伞匠打个补丁,或是换条骨架,甚至整伞绷纸涂油,若伞主是貌美的女孩或多情的少妇,修伞人还会即兴来几笔花鸟,抹几笔山水,一把漂亮的花纸伞即现眼前。
  61岁的张师傅,原来是常德河制伞厂的技术工人,十多年前工厂倒闭,做了几十年伞的张师傅,怎么也舍不得将“伞”丢弃,就在自家门前的小巷口摆了个修伞摊,这样,既能天天与伞交道,又能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张师傅爱伞,他收集了全国各种伞样以及骨架与伞把,对每种伞的性能材质了如指掌,说起伞来,似数家珍。老人的技术娴熟,不管你拿把什么伞,也不管你的伞坏成什么样子,经他一修都能整旧若新。
  张师傅常年修伞,锋利的伞骨断口将他的双手划出一道道伤痕,粗糙的大手修起伞来却灵巧无比,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老人动作总是敏捷迅速,干净利落。他一边精心的修理着手中的一把近支离破碎的雨伞,一边自言自语:现在的伞便宜了,但质量远不如以前,用料不讲究,做工也不地道,一把伞撑不了几天。而今,来修伞的人少了,伞坏了就扔了,一天能修个两三把就不错了,几年前,我专门修伞都忙不过来。
  张师傅将修好的伞,细心的系扎好,抽了口烟,等待伞主人将其领回,也等待着下一位顾客的光临。
  
2005051503562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张师傅在家前的小巷口摆了个修伞摊
  
b_839A48087AAE9D0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收集了很多伞的伞样、骨架
  
b_F486477C30ABA35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只是年纪大了,有时候眼睛与手都不是很好使
  
2005051504281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修一把伞一般就是一两块钱,老人一个月平均能赚三四百块钱
  
  正 在 远 去 的 手 艺 ―― 剃 头 担 子
  剃头的历史我实在无从考证,只是下意识里觉得,人类的文明应该与剃头多少有点关系。剃头是老式的叫法,现在时代发生变化了,剃头的称谓也改叫“剪发”“理发”甚至“美发”了,当然剃头匠便称为理发师或美发师。我这人怀旧,总改不了称剃头为理发,惹得金发的小姐、红头的少爷,似研究古董般上下打量,从此若剃头,再不敢进装修豪华的美容厅,而去僻静的小巷寻剃头担子或简陋的理发店。
  记得小时候,剃头是请师傅到家里来剃的。剃头的师傅挑了担子过来,一头是木柜子,柜子是一把设计得科学合理的折叠椅,柜有抽屉,装了推剪、剪刀、箅子、梳子、剃刀、刷子、荡荡布等。另一头则挑了一个特制的脸盆架,上搁铜脸盆,脸盆里放了一条叠得整整齐齐的毛巾,下放土炉子、木炭、以及一把破扇。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剃头行头,要数剃刀、箅子和荡荡布了。剃刀锋利无比,我非常的想拥有一把,但大人是不让玩的,那理由自不必言说。箅子,我们村有几个不爱干净的小女孩,头发里常长虱子,剃头师傅一到,大人便要借比梳子密实得多的箅子,箅虱子。那箅子经她们用过,我们男孩是不会再用的,怕那上面粘了虱籽蛋。荡荡布,因剃头师傅长年累月的荡磨剃刀,而油腻发亮,随成了专门比方龌龊孩子衣服的代名词。
  现在,剃头担子少了,剃头师傅必备的十六般技艺(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懂的人也不多了。年近古稀的张师傅,已经剃了几十年的头,他每天清晨都会从家里挑出担子,到市区的常蒿路摆摊,风雨无阻。老人技术精湛,态度热情,收费便宜,来找他剃头的人还是很多。我也坐上了张师傅的折叠椅,请他给我剃个平头。老人不紧不慢的给我围上披布,手推剪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剪子均匀的移动,果断的将头发拦腰截断,干脆利落。没有电动剪刺耳的嚣叫,更不担心将你的头发连根拔起,揭头皮般的痛苦。推剪围头一周便剪完,张师傅绝不来第二刀。修面前,老人将毛巾用热水浸透,平敷在我的脸上,然后老道地在那条油光的荡荡布上反复地蹭着剃头刀,待剃刀锋刃可鉴时,方才停下。我半躺在折叠椅上,微闭双目,锋利的刀刃在我的面部缓缓地运行了――利而不灼、行而不滞。最后,老人还要帮我洗耳按摩,见他实在辛苦,我婉言谢绝。
  现在人们追求健康、时尚、休闲、快乐,还有那说不清的剃头的品位。剃头已经不再是剪短那么纯粹了,剃头担子正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2005051504322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每天清早就挑着一头冷一头热的剃头担子,到常蒿路的小巷张罗开了
  
2005051504333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张师傅用的是老式手动推剪,用习惯了,比电动的还好使
  
b_B76E15C5685F8E9C.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张师傅的工具简陋,但技术一流,收费便宜,光顾的人还是很多,主要是些老人及到城内打工的农民兄弟
  
b_C36F67506FFA106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张师傅洗头用的还是香肥皂,这样,比洗发水节约成本些
  
  正 在 远 去 的 手 艺――修理自行车
  自行车应该是所有代步工具里,最实用、最方便、最简单、最环保的交通工具。
  1791年,法国人西弗拉克发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车。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中国以娱乐消遣为目的从欧洲进口了几辆,至今日,我国以拥有近5亿辆高居世界首位,几乎占了全世界自行车总量的一半。想当初,多少中国人为骑上一辆名牌自行车,而钻后门,找关系,套近乎,弄计划。“永久”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梦,“凤凰”陪嫁了几代美女的幸福,“飞鸽”奢侈了多少市民的自豪。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公共交通的发达便利,自行车已经逐渐从人们出行的依赖中慢慢淡出。
  家住武陵区南坪乡的谢四和师傅,从自行车还是人们心中的三大件时,就开始修车,已近二十年。谢师傅自在南坪乡沙港社区,搭建了一间十多平米的铁皮小屋后,就彻底的告别了十多年游走街巷,摆摊设点,风里作业,雨中干活的日子。新建的修理铺离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能回去吃顿饱饭,也方便照顾家里,生活安逸了许多。
  谢师傅非常热情的接待着每一名光顾修理店的客人,无论是更换零配件、正盘校位的大工程,还是补胎加气的小儿科,他都一视同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修完车、补完胎,他都要认真的观察每一个螺丝,看是否松动,仔细检查每一个轴承,看要不要上点润滑油,将车座车把擦拭干净后,才将车交给车主。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动作,为顾客增添一份放心,为自己赢得一份口碑,为今后创造一份机遇。
  谢师傅看着马路上密密麻麻过往的汽车,不禁一声叹息,现在他的工作条件虽然有很大的改观,生活也舒适了许多。但生意远不如以前,人们已不太爱骑车上下班,出门打的快捷迅速,乘公共汽车也很方便便宜。三、四年前,一天修二十来辆车是常数,而今最好的时候也只能是这样子,修理费却还是十年前的老价格。不过,谢师傅也满足了,每月几百元的收入相对稳定,生活开心顺意。
  谢师傅想到:自行车干净节能,有益身体健康,比公共汽车更可靠。忍不住一笑:中国这几年应该不会也不能丢弃自行车。
  
b_696F7BB9965AC90F.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2005051504400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得仔细排查
  
b_F5AF2AC44B3BC12A.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质量是生命,是价值
  
20050515044211.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质量,也是生存的希望
  
2005051504431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因为认真,所以,谢师傅的生意一直都还过的去
  
2005051504435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经济的突飞猛进,交通的迅速发展,使他不免担忧
  
  正 在 远 去 的 手 艺――做七彩面人
  昨天还是漫天飞雪,今天已经是艳阳高照,春意浓浓。晴朗的天空明亮了缤纷的街市,上街的游人多了,人们的脸上笑了,甜美的笑容洒落满街。
  做面人的蒋师傅顾不得旅途疲劳,从小旅馆背了家什就上街,他不能耽误了今天的好日子:难得的大晴天外加星期天。昨天,蒋师傅从火车上下来,感觉常德的寒冷,似回老家山东荷泽一般,心想南方的春天也如冬。他很早就听说,南方人爱花俏漂亮的东西,家里的同门兄弟都劝他到南方去闯闯,直到今年过完春节,蒋师傅才下定决心,挥泪告别妻儿,背上只有在赶庙会或逢年过节,才用的捏面人的家什,踏上南行的列车,闯荡江湖。昨晚,蒋师傅即使很累,也没有怎么睡好,一个人安静的时候,老想家,想家里的亲人,想家里的朋友,想家里的庄稼,还有那熟悉的乡音。早晨,蒋师傅迷迷糊糊的推开窗户,不觉阳光灿烂,气温顿升十几度,方才醒来:这是在异地他乡。面人一般都是孩子买,蒋师傅选择了学校相对比较集中的人民西路摆摊。稍做准备,就开始捏样品,插在摊子的面板上,招揽生意。不一会,就围了好大一群人,看这问那,新鲜与好奇使人们驻足围观,久久不愿离开。蒋师傅一般不怎么答话,他听不太懂本地方言,头也不抬的轻声告诉人们:糯米做的,吃不得,一块五毛钱一个。
  漂亮的小面人吸引了无数过往的客人,他的生意特红火,供不应求。老人来了:好久不见的老手艺;家长来了:看,多精致,回家用橡皮泥照做一个;小男孩来了:我的孙悟空比你的奥特曼厉害得多;小女孩来了:我的小姐好漂亮,你再给我做个丫鬟。老人乐了:儿时的愉悦,从记忆深处蹦了出来;家长乐了:寓教于乐,价廉物美;孩子乐了:七彩的童年又多了一种颜色;蒋师傅乐了:在家乡,这简直是梦想。
  我静静的站在小摊边,看着蒋师傅熟练的捏、刮、搓、揉、点、划、按、插,三下两下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精灵就出来了,不禁由生敬意。小时候,我在休息日或假期,没有什么事做,常一个人在街上闲逛,遇见什么希奇好看,总要看个明白,弄个究竟,一呆就是半天。记得有一天,寒假前夕,考完试我怀揣五毛钱,到书店看小人书。这五毛钱,我已经揣了好几天了,舍不得用,就那么带在身上壮胆,心想如果书店卖书的老头赶我走的话,我就将钱拿出来,装做真想买而只是认真选的样子。接连几天,那老先生都没有赶我,当然,五毛钱,也就还在我的口袋里,继续武装着我。出书店门,见一大群人围着看热闹,我也挤进去,是捏面人的,小面人非常的漂亮可爱,我看呆了,一根筷子,几个彩色的小面团,怎么就捏出那么多生动的小人?围观的人走了一拨又一批,最后只有我趴在摊边,一动也不动的看着,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老人在收摊。老人看我如此喜欢,如此执着,拍了拍我的头:孩子,你没有钱吧,来,我送你一个,你喜欢哪个?我一听急了,连忙拿出我的五毛钱:不,我有钱,只是我要买书的。老人慈祥的笑了笑:孙悟空,你喜欢吗?爷爷送你一个,你陪了爷爷这么久。我在不停的谢谢里举着孙悟空,乐滋滋的回家了。快到家,我怎么也不敢将我的小面人举进屋,严厉的父亲肯定会责骂我,为这小东西而不回家吃午饭的。我悄悄的将小面人藏在家后的纸盒子里,然后,装做刚从书店看书回家的样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偷偷的跑到屋后去看小面人,举着孙悟空一会儿大闹天宫,一会儿三打白骨精。后来,我和父亲从老家过年回来,小面人就不见了,让我伤心了好一阵。
  看着蒋师傅捏的五彩面人,看着孩子美滋滋的笑脸,我也乐了,为面人,为孩子,为自己,为蒋师傅。
  
2005051504475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2005051504485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蒋师傅三两下就捏出一个小面人
  
2005051504500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他将捏好的小面人插在摊子的前板上,招揽生意
  
b_4D5CB383CADCA50D.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大人孩子都爱看蒋师傅捏面人
  
2005051504513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孩子拿到小面人,立即开始了与小精灵的对话
  
b_7C159E64B5EB78FE.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老人乐了,孩子乐了,蒋师傅乐了......  
  浙江嘉善西塘 卖水豆腐的老人
  
2005051512521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2005051512531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2005051512550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b_33E81712231B76E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浙江 嘉善 西塘 捕鱼为生的老人
  
b_B11775069CD7F05B.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b_E1C2C3621D095CA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湖南怀化洪江黔城 捡瓦的瓦匠
  
2005051513031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贵州从江丙妹岜沙 织布的苗族妇女
  
2005051513050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贵州黎平肇兴 用镰刀剃头的侗族老人
  
2005051513082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浙江嘉善西塘 绣花并卖绣品的妇女
  
2005051513103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贵州从江丙妹岜沙 做蜡染花边的苗族妇女
  
b_983F931302B2BC5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贵州从江丙妹岜沙 做扁担的苗族老人
  
2005051513232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湖南常德石门皂市 吹唢呐的土家汉子
  
b_BF6BC5B929ECE35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顶`
 
虽然有点离题的嫌疑
但还是顶顶!
 
2005051504400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水东还很多!
 
好贴~~。顶上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