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交流 关于阴宅风水鬼福及人的探讨 (1人在浏览)

txn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5-22
帖子
7,983
反馈评分
558
点数
191
受飘零大师揭秘骗局帖子启发,也东拼西凑、绞尽脑汁弄了这个破除迷信的帖子,抛砖引玉,希望跟各位同好交流探讨,特别希望飘零大师移步批评指导。这帖子有点长,有耐心的看完它,如果没有耐心的跳过复制粘粘也能看明白。闲话少说,上菜!
关于阴宅风水鬼福及人的探讨

阴宅风水是以“鬼福及人”为立论基础,建立起来的祖先骸体与后人祸福相关联的一项技术。关于鬼,现代学者认为是无稽之谈,是迷信,推而言之,风水也是迷信。然而什么是鬼?百度上说:“鬼(拼音:guǐ)是汉语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人身大头的怪物,本意是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古人认为“鬼,归也”,人死为鬼,指人回到原来的地方。后来把鬼看做人的异化,如屈原《九歌·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为赞美之辞。现代汉语的“鬼”常用于指邪恶、恐怖的东西,含贬义。”这里包含了古人与今人对鬼的理解。从解析上可以看出,今人对鬼的理解跟古人不同。

鬼字的演变.JPG
鬼字的演变

鬼,象形字。许慎《说文解字》认为“鬼”从人,上部象鬼头。鬼会用阴滞之气伤害别人,所以从厶。王筠认为鬼字当是全体象形,其物为人所不见之物,圣人知鬼神之情状,故造为此形,不必分析说之。朱骏声和徐灏都认为“厶”是声旁。厶即今天私字初文。从甲骨文(图1-3)和西周金文(图4-6)来看,鬼字并没有“厶”这一构件,下边所从确实是人,上边所从之“田”形,象征“鬼头”,但不是像鬼头形。鬼字之本义当是在原始社会和商周社会中人戴一种吓人的面具以代表人们观念中的鬼。一说“鬼”原是头大身小,鬼头鬼脑的畸形人,形貌丑恶,故以为“鬼”。到了小篆(图8)阶段,“鬼”字定型了:“鬼”头变为“田”,“田”上多了一撇以表示高突的角; 汉隶“鬼”字下部渐变为“儿”形,战国秦系文字鬼字作图9,一直到汉代初年鬼字形体亦如此作(图10)。“鬼”右下的构件是否是“厶”,很难说,但从西汉中晚期文字(图11、12)开始已经变为从“厶”了。

其实,关于鬼的本义,既然见于商甲骨文,其本义也就在文字出现的时候就有了,从甲骨文鬼字结构来看,肯定是“人”,只是“人”的头不是我们通常的人头,而是一“田”字,上面解作面具,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延续至今的傩戏都是带面具表演的。但古人“鬼,归也”透露的信息却不一定就是如此解。从“鬼,归也”,一个田字头的人,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归宿是鬼,而人与鬼的不同就是头,说到底,一个人的最后归宿是一个头。而这个头是什么?既然把这鬼字读作近“归”,事实就是以归为义。远古先民对《河图》《洛书》有着深刻的理解,不是今人那样肤浅,远古先民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河图》,世界处处是《河图》,一物一《河图》,物物一《河图》,《河图》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个人就是一《河图》,这个鬼头“田”字其实是个《河图》。人死之后骸体化土,最后化掉的是头骨,从这个变化过程看,古人认为人体本来也是一《河图》,随着各部分化土,人身这个《河图》最后归于头部,是《河图》归头是为鬼。至于田字加撇,下面加厶,是后人对鬼字理解偏差所致。

河图.jpg

《河图》

说了远古先民对鬼的理解,现在再用“科学”的方法看看鬼到底是怎回事。

在说鬼之前,先找两个实打实的科学个案。

一、复旦大学作的“寻找曹操”科研课题

复旦大学生物学和历史学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做过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曹操本是生活在2000年前的历史人物,寻找他的DNA似乎遥不可及。这需要遗传实验室广泛征集当代曹氏男性基因样本,绘制出一幅遗传图谱,看看曹姓到底来源于多少个祖先;课题组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具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找到这8个曹氏族群后,再对他们的DNA进行检测。人类DNA共有30亿个碱基对组合成23对染色体和线粒体,在本研究中,只传男不传女,并且碱基对比较稳定的Y染色体是最合适的检测对象。经过复杂的Y染色体DNA全序列检测,最终发现其中6个家族属于O2*-M268的基因类型,这6支O2*-M268类型样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年至2000年前,这正是曹操生活的年代。这样,曹操的后人以及曹操的DNA就基本确定了。目前曹姓的人口有770万,从770万人中挑出6个家族,就如同大海捞针一样,课题组是怎么挑选出来的呢?遗传学专家李辉教授对此进行了解答。他说,这一次采集的样本达到上千份,但是就项目而言,样本量不是说有多少个体,而是说有多少家族,所以课题组一共采到了100多个曹姓的家族,遍布在全国各地几十个省份。对于家族来说,Y染色体是一致的,这样只需采集一个就可以了。再根据历史学研究提供的资料,对持有一定可信度家谱的曹氏家族,以及对史料记载曹操后代迁徙地区的曹姓人群进行重点采样,最终找到6个最有可能是曹操后代的族群。课题组本来确定了8个比较可靠的家族,为什么一定是6个基因一致的是曹操后代,其他单独类型却不是?李辉教授解释:首先其他类型的基因没有关联性,从统计学和法医学原则上,孤立证据的可信度很低。其次6支O2*-M268本身是个比较少见的基因,如果只是巧合,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三。如果共同造假,可能性同样非常小。再经过基因全序列精确检测,他们的共同祖先恰恰是在1800年前左右。而且从家谱来看,可以确定他们分别源于曹丕、曹植等不同支脉。专家表示,这次的曹氏DNA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次把遗传基因研究精确到家族,并且是在没有古人检测样本的情况下,根据对后人的研究,推测出古代家族的基因。

尽管根据现代曹姓后人的基因,复旦大学课题组成功反推出曹操家族DNA,但并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曹操的身世。直到此次,科学家又将曹操祖辈的DNA与曹操后人DNA进行对比,才100%地确定了曹操的身世。2011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升、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来到曹氏宗族墓所在地——安徽亳州。在当地文物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课题组专家在库房内找到两颗牙齿——均是上世纪70年代从曹氏宗族墓“元宝坑一号墓”中出土的。

结合曹氏宗族墓考古挖掘领队李灿和现场挖掘人的口述,以及“元宝坑一号墓”墓室内中央位置的墓砖铭文“河间明府”,课题组最终确定两个牙齿均来源于曹操叔祖父河间相曹鼎。曹鼎和曹腾是兄弟关系,这在《后汉书》中有明确记载:“又劾奏河间相曹鼎臧罪千万。鼎者,中常侍腾之弟也。”课题组带回一颗保存较好的牙齿,回到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课题组严谨提取牙齿中的古DNA,经过一个月一次、反复6次的测试,最终确认该牙齿中的古DNA中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就是之前找到的O2*-M268。

子女的DNA跟其父母的DNA绝对不会相同,因为子女的DNA一半(数量上)来自精子(父亲),一半来自卵子(母亲)。人都有46条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du白质组成。把父亲的46条中取一半(精子),母亲的46条中取一半(卵子),精卵结合形成受精体,之后发育成胚胎,最后生出来就是小孩了。所以,孩子的DNA不能笼统的说和父母的不一样,而只能说来自于父母。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存在于分裂间期细胞的细胞核内。人的染色体有23对、46条,其中22对叫常染色体,男性与女性的常染色体都是一样的;余下的一对叫性染色体,男女不一样,男性的性染色体由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组成,即XY,女性则由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组成,即XX。Y染色体(Y chromosome)是决定生物个体性别的性染色体的一种。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较小的y染色体。在雄性是异质型的性决定的生物中,雄性所具有的而雌性所没有的那条性染色体叫Y染色体。由于Y染色体传男不传女的特性,因此在Y染色体上留下了基因的族谱,Y-DNA分析现在已应用于家族历史的研究,家族世系的遗传与进化和认祖归宗的基因鉴定。

从遗传的角度看,子(1) 父(1/2) 祖父(1/4) 太祖父(1/8) ……,如此上溯,男性遗传父系祖先的越来越少,但绝不会等于0。在构成DNA的染色体中,人的染色体有23对,其中常染色体22对,男女都是一样的,性染色体1对,男性由XY两种染色体构成,女性由XX一种染色体构成。从DNA的构成可知,虽然一位男性的DNA跟祖先隔代越远,相同的越少,但世代不变的是这条Y染色体,也是男性独有的。

从这个案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人身就是一《河图》,人死后,人身《河图》逐渐归于头,归于头颅中的牙齿!《河图》《洛书》,中五不动,这是《河图》《洛书》的基本特征。对于人来说,千年不动者,乃DNA中的Y染色体。这个鬼,就是人类的DNA!而非后人的种种描述。远古先民无DNA之名,却有DNA的认知,难道远古先民比现代人差?要说差,是现代人不了解远古先民的智慧,这就像小学生看大学题,道道错一样。

二、关于量子纠缠

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印娟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牛津大学Artur Ekert、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团队以及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相关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这显示在量子应用方面,中国人走在了世界前列。

什么是量子纠缠?连爱因斯坦都搞不懂,当物理进入量子态,表现出来的物理现象是全新的,跟经典物理完全不同,我等普通人更不懂,只能搜摘网上的说法用用:

在微观世界里,如果我们把一个微观系统(可以是一个原子,或者是一束激光等等)用某种办法把它们“切割”开分成两个更小的粒子,则这两个小粒子之间就会具有“心灵感应”的特点,如果两个小粒子是两个人,这个人心情愉快,那个人心情也愉快,这个人心情不好,那个人心情也不好。即使它们之间相距再遥远都会彼此感应到对方的状态,并且是瞬间完成。

以光子的纠缠为例,一束紫外激光被发射到一种特殊的晶体。接着,该晶体会释放一对偏振方向相反的纠缠光子。如果我们发现处于甲地的光子偏振方向水平,则我们就知道另外一个光子的偏振方向是垂直的。在没有测量它们之前,两个光子处于叠加态,每种状态都有可能发生,无法确定哪种状态会发生。

量子纠缠现象是一种超距作用。墨子号已经向我们证明,即使是在500公里之外,两个光子之间的量子纠缠仍然存在。爱因斯坦不理解量子纠缠,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已经证明,量子纠缠是微观世界最普遍的一种现象。

物理学家们的实验表明,量子纠缠的感应速度的下限是光速的1万倍。但这并不违背相对论中的光速极限原理,这是因为,相对论中的光速极限指的是一个有质量的物体不能通过加速的方式达到光速。而量子纠缠则完全不同,这种速度是感应速度,粒子的运动并没有超过光速,不需要把粒子加速到光速以上。

目前,物理学家们并不清楚量子纠缠背后的机制到底是什么,他们只知道量子纠缠是一种微观粒子中客观存在的现象。

问题是,现代科学家发现纠缠量子间任何一方一旦遭到干扰和破坏(被观测),纠缠态都会随之消失。可以说,现代科学家虽然发现量子纠缠是个好东西,但还无法熟练掌握运用。

现代科学家最大的贡献不只发现了量子纠缠,更是给这种状态起了“纠缠”这个名字,让人很容易从人类DNA的纠缠状态中联想到量子纠缠。或者说,人类DNA本来就是纠缠的,华夏远古先民知道并且利用了DNA这一特征,只是后人不知罢了。

中国古人应用量子纠缠技术历史悠久,克服干扰和破坏,使纠缠态长久维持。尊老爱幼、男尊女卑、慎终追远与鬼福及人,无不体现人类量子纠缠的应用。

在一项项解析上面这些华夏传统之前,先说说华夏古文明与人类DNA的联系。

《河图》,是华夏远古先民创造并遗留到现在的一幅图,这幅图历代先贤作过破解,进行解析。按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后人应该知道是什么东西,可惜,后人就是不知道,只知道那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所以历代后人花了很多精力想去弄清楚,就有了很多不同的理解,细细思考这些先贤的解析,都有道理,这不觉得奇怪吗?其实,真不奇怪。因为,《河图》本身就是形而上,形而上可以覆盖所有形而下,历代先贤的解析是形而下,自然都合理了。何谓形而上和形而下?现在举个例子:1支笔+1支笔=2支笔,1个人+1个人=2个人,1头牛+1头牛=2头牛,……这些都是形而下,从这些具体的事例中,可以提取出1+1=2,这1+1=2是抽象的,上面那些具体事例全都符合1+1=2,这1+1=2就是形而上。

现在再回来说说《河图》与DNA。

首先看看DNA,DNA是具体的,是形而下。

DNA.png

DNA图

在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核中,储存着染色体,我们把其中一条染色体放大,会看到一条双链条的结构,而这条双链就是DNA。子女的DNA一半(数量上)来自精子(父亲),一半来自卵子(母亲)。也就是说,DNA的一半属阳,一半属阴。

再看看《河图》这个是抽象的,是形而上。

十干五合入河图见螺旋图.jpg

十干五合入《河图》见螺旋图

《河图》1、3、5、7、9五数奇属阳,2、4、6、8、10五数偶属阴,阴一半阳一半。

1、6水,2、7火,3、8木,4、9金,5、10土,此《河图》五行。

甲己合而化土,乙庚合而化金,丙辛合而化水,丁壬合而化木,戊癸合而化火,此天干五合。

甲阳配5、己阴配10,是为土的一合;乙阴配4、庚阳配9,是为金的一合;丙阳配1、辛阴配6,是为水的一合;丁阴配8、壬阳配3,是为木的一合;戊阳配7、癸阴配2,是为火的一合。合而相联,是有甲己联,乙庚联,丙辛联,丁壬联,戊癸联。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是有甲乙丙丁戊一线,己庚辛壬癸一线,双线以五合相联,即见双链条结构。所以,《河图》是DNA的抽象表现。不过要清楚的是,《河图》不只表达DNA,《河图》还表达很多东西,《河图》是万事万物的抽象表现。就像1+1=2可以表达1支笔+1支笔=2支笔,也可以表达1个人+1个人=2个人一样。

DNA以纠缠的状态出现,难道只是偶然?《河图》通过以上展示,也呈纠缠态,当然不是偶然。中国古人其实早知纠缠的特征,更知纠缠的妙用,通过纠缠,人类男性Y染色体不只存在一对一的纠缠,还存在1对N的纠缠(父亲Y染色体与诸子Y染色体纠缠),更存在1、2、3、4……链状纠缠(儿子Y染色体与父亲Y染色体纠缠,父亲Y染色体与祖父Y染色体纠缠,祖父Y染色体与太祖父Y染色体纠缠,……从现代曹操后人Y染色体可以纠缠到曹操Y染色体)。中国古人实现了后人与隔代祖先DNA的纠缠应用,目前量子力学只发现一对一、一对N的纠缠,还没发现1、2、3、4……链状纠缠,现代世界顶尖科学家还比不上华夏古人。现在量子纠缠只要一被观测,即时坍缩。而我国古人利用纠缠可以实现家族同荣,生死一体。就如现在的量子纠缠只是超低温状态下的超导体,而中国古人已经实现常温下的超导体,水平相差天渊之别。科学家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言归正传,看看华夏古人是怎样运用人类DNA纠缠的。前面已经说过,量子只要纠缠,则纠缠态间一个量子快乐,其他量子也快乐,一个量子哀伤,其他量子也哀伤。基于量子纠缠的这个特征,华夏古人无法给后人说清楚其中原理,而用教条的方式要求后人遵守:

尊老爱幼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是尊老爱幼。为什么要尊老爱幼?无他,一家子人DNA处于纠缠态,家中只有人人都好,才是真的好。儒家是倡导遵守旧规矩的,在孟子提出之前,古人应该就有尊老爱幼这样的教条,只是到战国的时候,很多人都不重视了,所以孟子才特别强调。

男尊女卑

大家都知道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男尊女卑现象,都说是封建社会的遗留,但男尊女卑的思想诞生于什么年代,恐怕谁也说不清楚。考究古文费神费事,我就不干了,也干不来,我直接拿考古说事。

在挖掘的历代古墓中,有单葬的,有夫妻相邻而葬的,总的来说,男墓总比女墓豪华,陪葬物品总比女墓丰富,这是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事实,不需引经据典。为什么男尊女卑?还是男性Y染色体的问题,在一个家族中,无论生死,男性是家族中的常客,女性只是家族中的过客。曹操还可以跟现代曹操后人在DNA上扯上关系,曹操的妻子跟现代曹操后人在DNA上恐怕很难找到相同点了。重视男性,是家族的必然选择。

慎终追远与鬼福及人

慎终追远与鬼福及人,是两码事又是一码事。两码事者,因为儒家提倡慎终追远,主要是要恢复旧制度,目的不是鬼福及人,因为孔子不知道鬼福及人。一码事者,慎终追远最终也达到了鬼福及人的目的。

孔子是不相信鬼神的,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对葬事的态度是: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孔子的学生则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可以说,儒家一派秉承“对父母之丧要尽其哀,祭祀祖先要致其敬”的观点。从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论语·八佾》可知,孔子不但熟悉周礼,也熟悉夏礼和殷礼,孔子既不相信鬼神,但又提倡慎终追远,岂不矛盾?其实,孔子是按古制提出他的观点,而不是因为相信鬼神而提倡慎终追远。在孔子以前的夏商周,都是视死如生,把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搬到墓里去,所以陪葬品繁多,无非是让死去的人能像生前那样过着美好的生活。为什么要死人也过得幸福?就是古人知道“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就是鬼福及人。可以说,鬼福及人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手法实现这一目标。在远古时代,人们还没发明阴宅风水可以让祖先获福,就用视死如生的方法安排葬事。到晋代,郭璞提出完整的风水理论,可以运用天地灵气使祖先获福,而且效果更好,人们对安排祖先葬事的手法也随之改变。
 
最后编辑:
讲鬼故事,我喜欢。大家讨论一下,身边的灵异事件。晚上我再来说一个。
 
讲鬼故事,我喜欢。大家讨论一下,身边的灵异事件。晚上我再来说一个。
哎,你都没看帖子,这个帖是破除迷信的。
 
你的眼睛是不是跟秦叔宝、尉迟公一样大,破身之后再也见不了吧?
那年20岁,初吻都还在的时候,半夜骑摩托车从观珠回家,去到熟悉的七泾路口,既然不知道哪里下水东了。周围一下子变陌生了,我就休息半个小时,后来一下子,路况又熟悉了。
 
那年20岁,初吻都还在的时候,半夜骑摩托车从观珠回家,去到熟悉的七泾路口,既然不知道哪里下水东了。周围一下子变陌生了,我就休息半个小时,后来一下子,路况又熟悉了。
脑短路,过去考试的时候也遇过,平时不假思索的东西,一下子全没了。
 
你的眼睛是不是跟秦叔宝、尉迟公一样大,破身之后再也见不了吧?
我眼睛比普通人大一点咯,跟眼睛大有关系?不是很人的运数有关系的吗?
 
我也遇过几次神奇的事。
我见到是,在地上飘,速度有电车30码这样,小时也无北怕,无懂事,但是印象深刻,因为没见过人走路走那么快的
 
我见到是,在地上飘,速度有电车30码这样,小时也无北怕,无懂事,但是印象深刻,因为没见过人走路走那么快的
是年龄大了点,才知道原来是魂魄,后来读大学,了解到世上的确有魂魄存在
 
那年20岁,初吻都还在的时候,半夜骑摩托车从观珠回家,去到熟悉的七泾路口,既然不知道哪里下水东了。周围一下子变陌生了,我就休息半个小时,后来一下子,路况又熟悉了。
从医学角度解析吧,失去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无法对外部刺激(包括视觉,触觉等)做出常人应有的反应。对于这样的的特征,诊断结果为神志不清。
 
那年20岁,初吻都还在的时候,半夜骑摩托车从观珠回家,去到熟悉的七泾路口,既然不知道哪里下水东了。周围一下子变陌生了,我就休息半个小时,后来一下子,路况又熟悉了。
你这种情况,我听说过不少,都是啊人一下子懵懵,头脑空白了
 
从医学角度解析吧,失去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无法对外部刺激(包括视觉,触觉等)做出常人应有的反应。对于这样的的特征,诊断结果为神志不清。
我村也是有一个人,骑车去趁墟,回到大队了,无北路回村了。那时是近黄昏时,刚好我村有人经过才带他回来,后来他自己讲起也是笑死人,一直在村大的,不可能无北路
 
脑短路,过去考试的时候也遇过,平时不假思索的东西,一下子全没了。
脑短路是什么医学名词,我读得书少,不要骗我。经常给会员主席忽悠多了,我怀疑是你杜撰出来的。
 
四五十年前的问米婆,看花婆,灵过鬼。不信回家问问年老的爷爷奶奶。
还有一件鬼故事,因为太恐怖了,也过去那么多年了,不想说出来,吓坏大伙就不好了
 
脑短路是什么医学名词,我读得书少,不要骗我。经常给会员主席忽悠多了,我怀疑是你杜撰出来的。
不是医学名词,如果没人跟我打官司的话,我要收专利费的。
 
惊鬼,你会觉得到处都是鬼
 
几千年的宗教信仰已深入人心,深入骨髓,初一十五拜祖宗,求保佑,通过这种仪式来实现,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全人类都有,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脑短路是什么医学名词,我读得书少,不要骗我。经常给会员主席忽悠多了,我怀疑是你杜撰出来的。
老会长用物理原理来释惑行得通,用电脑系统出故障原因也可以
 
我不是怕哇,毕竟接受过教育,就是讲我自己见过的事,信神信鬼无得个
 
那年20岁,初吻都还在的时候,半夜骑摩托车从观珠回家,去到熟悉的七泾路口,既然不知道哪里下水东了。周围一下子变陌生了,我就休息半个小时,后来一下子,路况又熟悉了。
鬼打墙之类的事情。
 
四五十年前的问米婆,看花婆,灵过鬼。不信回家问问年老的爷爷奶奶。
还有一件鬼故事,因为太恐怖了,也过去那么多年了,不想说出来,吓坏大伙就不好了
现在还有,前几年我亲眼目睹,一个神婆叫一个普通人落阴间慰问祖宗,任何人都可以下去,嘴巴不停地念咒语,想看祖宗的人三四分钟就被带下去,之后展开提问,问什么答什么,一问一答。结束后我问当事人,他什么都忘记了,似刚睡醒,双手拍桌子拍得通红。
 
最后编辑: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