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8-30
- 帖子
- 2,403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61
孩子,来生还做你的父母!发生在安徽宁国市的真实故事
40年,人生长河中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小城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发生着一个辛酸而又温暖的故事,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1965年,年仅一岁多的莹莹因摔跤造成大脑严重受伤后导致痴呆、失语、瘫痪。40年来,母亲徐庭香父亲吴献璞一直悉心照料抚养着女儿。整整40年,如今莹莹已经42岁了,可她依然又痴又瘫地生活在床上,两位已老态龙钟的老人依然如呵护婴儿般地为痴瘫女儿喂饭、翻身、换尿片。40个寒暑春秋,老人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不幸。如今老人已弱不禁风,疾病和衰老让他们自身难保,但为了这个女儿,他们依然坚强地生活着,用深沉和博大的亲情演绎着一段人间大爱!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孩子,好好吃。”每次喂饭,妈妈都要念上一句。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莹莹的爸爸妈妈,两位了不起的老人。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老人的每一天是从为女儿洗尿布开始的。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在这份平静和温暖中,父母渐渐老了。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1964年的夏天,家住宁国城东的吴家又添了一位千金。孩子白白胖胖,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三个姐姐开心极了,抢着抱这个可爱的小妹妹。在当时的宁国农机厂工作的父母吴献璞和徐庭香为这个小女儿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吴迎莹,希望她的生命象雪花般美丽而坚强。
生活是清贫的,也是忙碌的。父亲担任着厂领导职务,家务事就压在母亲一人身上。在那个文化大革命年代,批斗、学习、开会非常频繁,父亲常常忙得几天回不了家。母亲徐庭香,既要上班又要抚养孩子,繁重的劳务让她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四个孩子,大的才十岁,于是妈妈忙不过来时,就让老大帮着带妹妹。
转眼到了1965年,莹莹已一岁多了,学会了许多话,也能跟在姐姐后面蹒跚地跑几步。整天乐呵呵的莹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叫人,隔壁住着一位严伯伯,莹莹只要一看见他,老远就稚声稚气地叫“严伯伯―――”
看着渐渐长大的四个孩子,就是吃再多的苦爸妈心里也是甜的。这对朴实的父母,想的最多的就是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好好生活,让孩子们顺利地长大成人。
然而,不幸还是降临了。
1965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爸爸还未下班。由于派别之间的文攻武斗,作为厂领导的老吴受到冲击,行动自由受到管制。这天妈妈有事外出,她叮咛孩子们可以去厂活动室玩玩,她一会儿就回来。可在活动室玩耍的莹莹姐妹们还是闯了祸,1岁多的莹莹从乒乓球桌上摔了下来,头砸在了地上。年幼的姐姐看着一直啼哭的小妹妹不知所措,直到妈妈回来,发现莹莹的脑后已肿起一大块。
这一夜,莹莹一直啼哭不停。在***按摩下,头伤红肿似乎消了不少,可到半夜又发起了高烧。天一亮,妈妈就带莹莹去医院就诊。医生只见发烧就当感冒治,后来又见其呕吐又当脑膜炎治,加上医疗设备的落后,莹莹的病一直没有诊断出什么结果。可怜的小莹莹,几天后就开始失语,并伴有抽搐,神智也开始紊乱,先是四肢无力,后来就全身瘫痪了。
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从此变成了痴子瘫子。那一年莹莹一岁半,妈妈35岁,爸爸刚到不惑之年。
平静的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不幸击得粉碎。现在想起来,家里天伦之乐的快乐是那样短暂!从此这个家庭开始背负起这个残疾孩子走上了一条漫长艰难的生存之路。
妈妈又拾拣出莹莹的尿片和摇篮,伺候起这个在床上吃喝拉撒的小女儿。莹莹的神智一天比一天模糊,最后连“妈妈”也不会叫了,姐姐也不认识了。捧着女儿可爱可怜的小脸,妈妈泣不成声“孩子,妈妈对不起你,妈妈一定要治好你的病。”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爸爸妈妈抱着莹莹四处看病。因为受运动管制,他们不能去外地大医院,只得在附近医院看病。老中医的药用过了。祖传秘方的药用过了,山上的草药也用过了,爸爸妈妈抱着幻想和希望,他们多么希望,现实也许是梦幻,有朝一日,他们的莹莹又一骨碌从摇篮里翻身站起来叫“妈妈”。
然而莹莹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大伙儿劝爸妈,也许以后医疗技术先进了,或许能治好莹莹的病。妈妈含泪沉默了,只有她最清楚,她的命运将和她可怜的小女儿的命运从此紧紧相连:有她在一天,女儿就该好好活一天。
莹莹在浑沌中一天天长大,爸妈在辛劳中一天衰老。摇篮已换成了小床,小床后来又换成了大床。爸爸于80年代退休,为照顾莹莹,妈妈提前办了退休手续。
一家人每天的生活,是从洗尿布开始的。一大早,妈妈收拾出莹莹一夜换的尿布来洗。莹莹小的时候,尿布相对要少一些,成年后,每夜基本要换十次尿布,妈妈洗尿布,爸爸开始给莹莹做早餐。由于长期卧床,莹莹基本只能吃流食或软食,隔几天一次的大便,一般都是妈妈用手抠下来。上午,爸妈把莹莹洗好喂好后,把她放在*椅上,为防止浑身没有知觉的莹莹滑下来,还要绑上棉绳,这时莹莹会傻呵呵笑一阵也会咿咿呀呀叫一通,妈妈边打扫房间,边跟莹莹说说话。尽管莹莹啥也听不懂。
“莹莹,我的宝贝,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换成彩色的了,这就放给你看。”
“莹莹,姐姐生小孩了,你做小姨喽!”
“莹莹,你小时候的朋友苹子昨天结婚了,还特地来看你呢。”
“莹莹,不闹不闹,今天是你的生日,爸爸出去买生日蛋糕了。”
浑然不知的莹莹,在床上过了一年又一年。十四岁那年,莹莹和其他生理正常的女孩子一样来了月经初潮,从此,年年月月,妈妈又多了一样要拾缀的。
1987年,莹莹23岁那年,二位老人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抬着莹莹前往南京军区总医院诊治,经当时最先进的医疗器械CT扫描检查,医生诊断为脑穿通颅内囊肿,已失去最佳治疗期,囊肿压迫诸多神经,导致患者失语、痴呆、瘫痪,随着囊肿增大,患者病情将愈来愈重。二老闻讯,相互安慰,发誓要给莹莹更多的关爱,日常生活中全部精力都用在女儿身上。
时间一晃到了2005年,二老伺候莹莹已整整40年来,二老除了买菜上街,几乎寸步不离莹莹。日复一日的为莹莹喂饭、洗尿布、按摩、翻身,还要时刻关注莹莹频繁发作的抽搐,日日夜夜,老人伺候女儿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有谁能相信,两位老人从未逛过一次街,从未上过一趟公园。就连同在一个城里的另外几个女儿的家老人也从未去过。莹莹被爸爸妈妈悉心照料得白白胖胖,别说没生过病,就连一个褥疮都没长过。40年来,莹莹如婴儿一般,被家人关爱着,在这份艰辛的关爱中,爸妈老了……
前年的一天,已七十二岁的妈妈和往常一样抱莹莹上*椅,身高和妈妈差不多的莹莹突然扭了一下,把年迈的妈妈扑到在地,自己也重重地压在妈妈身上,妈妈躺在冰冷的地上无法动弹,而此时家中正好没有别人,为了不让莹莹受伤,妈妈用双手护着挟住倒在身上的女儿,就这样躺着,一直等到大女婿碰巧回来。这次妈妈摔坏了手臂,后来一直未愈。妈妈说,这只手臂早就不行了,枕着莹莹睡觉枕了几十年啦,这下彻底坏了。
年逾古稀的爸妈真的不再精神矍铄,这几年像给莹莹洗澡这样的重事都由姐姐操持。但像换尿布、喂饭、抠屎这样的事,即使重复几百次几千次,二老做起来依然是那样的仔细、平和。重复劳动里倾注着父母最深沉的爱,流淌在日子里这份对女儿的刻骨痛爱,让二位老人的父爱、母爱升华至一种人间大爱。―――尽管他们要承受那么多,承受着别人无法理解也无法想像的这一切。
“我多希望有一天,买菜回来,推开房门,我的莹莹能迎上来,扑在我怀里叫妈妈。多少回在梦里,我看见她也能健康快乐地工作、结婚、生子。40年来,也有人劝过我们放弃,我舍不得啊,那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我总想,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她的父母。”说到这里妈妈老泪纵横。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一对老年夫妻40年如一日,精心照料残疾瘫痪女儿,他们本着父母对子女的舔犊之情和做父母的责任感,毕其几乎一生的精力,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人间最重父母恩。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是不图任何回报的。然而,当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成家立业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圈子,我们往往把父母忘在脑后,忘记了父母是怎样把我们拉扯长大,忘记了他们现在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我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甚至连回家看看他们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我们似乎有太多的理由来推卸我们对父母应尽的孝道和责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在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里,唯有父母的亲情能给我们些许的温暖和慰籍。文中的“莹莹”在咿呀学语和蹒跚学步时,由于摔跤伤及大脑和当时医疗水平的局限,使她这一生都不能再叫一声爸爸妈妈,尽管她现在已经42岁了,但她仍然是一个长不大的“婴儿”。她也许永远也不会懂得,父母为她付出的心血、哭干的眼泪。在这份永远没有回报的付出面前,她的父母没有选择遗弃和逃避,而是默默地承担着这一切,而且是承担了一生。这是一个叫任何铁石心肠的人都会落泪的故事。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却看到:久病床前有好父母,久病床前那如山重、如海深的父母恩情。病床上的“莹莹”不曾表达过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是她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对于我们这些身体和大脑都还健全的儿女来说,我们又该如何呢?
40年,人生长河中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小城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发生着一个辛酸而又温暖的故事,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1965年,年仅一岁多的莹莹因摔跤造成大脑严重受伤后导致痴呆、失语、瘫痪。40年来,母亲徐庭香父亲吴献璞一直悉心照料抚养着女儿。整整40年,如今莹莹已经42岁了,可她依然又痴又瘫地生活在床上,两位已老态龙钟的老人依然如呵护婴儿般地为痴瘫女儿喂饭、翻身、换尿片。40个寒暑春秋,老人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不幸。如今老人已弱不禁风,疾病和衰老让他们自身难保,但为了这个女儿,他们依然坚强地生活着,用深沉和博大的亲情演绎着一段人间大爱!
“孩子,好好吃。”每次喂饭,妈妈都要念上一句。
莹莹的爸爸妈妈,两位了不起的老人。
老人的每一天是从为女儿洗尿布开始的。
在这份平静和温暖中,父母渐渐老了。
1964年的夏天,家住宁国城东的吴家又添了一位千金。孩子白白胖胖,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三个姐姐开心极了,抢着抱这个可爱的小妹妹。在当时的宁国农机厂工作的父母吴献璞和徐庭香为这个小女儿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吴迎莹,希望她的生命象雪花般美丽而坚强。
生活是清贫的,也是忙碌的。父亲担任着厂领导职务,家务事就压在母亲一人身上。在那个文化大革命年代,批斗、学习、开会非常频繁,父亲常常忙得几天回不了家。母亲徐庭香,既要上班又要抚养孩子,繁重的劳务让她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四个孩子,大的才十岁,于是妈妈忙不过来时,就让老大帮着带妹妹。
转眼到了1965年,莹莹已一岁多了,学会了许多话,也能跟在姐姐后面蹒跚地跑几步。整天乐呵呵的莹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叫人,隔壁住着一位严伯伯,莹莹只要一看见他,老远就稚声稚气地叫“严伯伯―――”
看着渐渐长大的四个孩子,就是吃再多的苦爸妈心里也是甜的。这对朴实的父母,想的最多的就是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好好生活,让孩子们顺利地长大成人。
然而,不幸还是降临了。
1965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爸爸还未下班。由于派别之间的文攻武斗,作为厂领导的老吴受到冲击,行动自由受到管制。这天妈妈有事外出,她叮咛孩子们可以去厂活动室玩玩,她一会儿就回来。可在活动室玩耍的莹莹姐妹们还是闯了祸,1岁多的莹莹从乒乓球桌上摔了下来,头砸在了地上。年幼的姐姐看着一直啼哭的小妹妹不知所措,直到妈妈回来,发现莹莹的脑后已肿起一大块。
这一夜,莹莹一直啼哭不停。在***按摩下,头伤红肿似乎消了不少,可到半夜又发起了高烧。天一亮,妈妈就带莹莹去医院就诊。医生只见发烧就当感冒治,后来又见其呕吐又当脑膜炎治,加上医疗设备的落后,莹莹的病一直没有诊断出什么结果。可怜的小莹莹,几天后就开始失语,并伴有抽搐,神智也开始紊乱,先是四肢无力,后来就全身瘫痪了。
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从此变成了痴子瘫子。那一年莹莹一岁半,妈妈35岁,爸爸刚到不惑之年。
平静的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不幸击得粉碎。现在想起来,家里天伦之乐的快乐是那样短暂!从此这个家庭开始背负起这个残疾孩子走上了一条漫长艰难的生存之路。
妈妈又拾拣出莹莹的尿片和摇篮,伺候起这个在床上吃喝拉撒的小女儿。莹莹的神智一天比一天模糊,最后连“妈妈”也不会叫了,姐姐也不认识了。捧着女儿可爱可怜的小脸,妈妈泣不成声“孩子,妈妈对不起你,妈妈一定要治好你的病。”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爸爸妈妈抱着莹莹四处看病。因为受运动管制,他们不能去外地大医院,只得在附近医院看病。老中医的药用过了。祖传秘方的药用过了,山上的草药也用过了,爸爸妈妈抱着幻想和希望,他们多么希望,现实也许是梦幻,有朝一日,他们的莹莹又一骨碌从摇篮里翻身站起来叫“妈妈”。
然而莹莹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大伙儿劝爸妈,也许以后医疗技术先进了,或许能治好莹莹的病。妈妈含泪沉默了,只有她最清楚,她的命运将和她可怜的小女儿的命运从此紧紧相连:有她在一天,女儿就该好好活一天。
莹莹在浑沌中一天天长大,爸妈在辛劳中一天衰老。摇篮已换成了小床,小床后来又换成了大床。爸爸于80年代退休,为照顾莹莹,妈妈提前办了退休手续。
一家人每天的生活,是从洗尿布开始的。一大早,妈妈收拾出莹莹一夜换的尿布来洗。莹莹小的时候,尿布相对要少一些,成年后,每夜基本要换十次尿布,妈妈洗尿布,爸爸开始给莹莹做早餐。由于长期卧床,莹莹基本只能吃流食或软食,隔几天一次的大便,一般都是妈妈用手抠下来。上午,爸妈把莹莹洗好喂好后,把她放在*椅上,为防止浑身没有知觉的莹莹滑下来,还要绑上棉绳,这时莹莹会傻呵呵笑一阵也会咿咿呀呀叫一通,妈妈边打扫房间,边跟莹莹说说话。尽管莹莹啥也听不懂。
“莹莹,我的宝贝,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换成彩色的了,这就放给你看。”
“莹莹,姐姐生小孩了,你做小姨喽!”
“莹莹,你小时候的朋友苹子昨天结婚了,还特地来看你呢。”
“莹莹,不闹不闹,今天是你的生日,爸爸出去买生日蛋糕了。”
浑然不知的莹莹,在床上过了一年又一年。十四岁那年,莹莹和其他生理正常的女孩子一样来了月经初潮,从此,年年月月,妈妈又多了一样要拾缀的。
1987年,莹莹23岁那年,二位老人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抬着莹莹前往南京军区总医院诊治,经当时最先进的医疗器械CT扫描检查,医生诊断为脑穿通颅内囊肿,已失去最佳治疗期,囊肿压迫诸多神经,导致患者失语、痴呆、瘫痪,随着囊肿增大,患者病情将愈来愈重。二老闻讯,相互安慰,发誓要给莹莹更多的关爱,日常生活中全部精力都用在女儿身上。
时间一晃到了2005年,二老伺候莹莹已整整40年来,二老除了买菜上街,几乎寸步不离莹莹。日复一日的为莹莹喂饭、洗尿布、按摩、翻身,还要时刻关注莹莹频繁发作的抽搐,日日夜夜,老人伺候女儿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有谁能相信,两位老人从未逛过一次街,从未上过一趟公园。就连同在一个城里的另外几个女儿的家老人也从未去过。莹莹被爸爸妈妈悉心照料得白白胖胖,别说没生过病,就连一个褥疮都没长过。40年来,莹莹如婴儿一般,被家人关爱着,在这份艰辛的关爱中,爸妈老了……
前年的一天,已七十二岁的妈妈和往常一样抱莹莹上*椅,身高和妈妈差不多的莹莹突然扭了一下,把年迈的妈妈扑到在地,自己也重重地压在妈妈身上,妈妈躺在冰冷的地上无法动弹,而此时家中正好没有别人,为了不让莹莹受伤,妈妈用双手护着挟住倒在身上的女儿,就这样躺着,一直等到大女婿碰巧回来。这次妈妈摔坏了手臂,后来一直未愈。妈妈说,这只手臂早就不行了,枕着莹莹睡觉枕了几十年啦,这下彻底坏了。
年逾古稀的爸妈真的不再精神矍铄,这几年像给莹莹洗澡这样的重事都由姐姐操持。但像换尿布、喂饭、抠屎这样的事,即使重复几百次几千次,二老做起来依然是那样的仔细、平和。重复劳动里倾注着父母最深沉的爱,流淌在日子里这份对女儿的刻骨痛爱,让二位老人的父爱、母爱升华至一种人间大爱。―――尽管他们要承受那么多,承受着别人无法理解也无法想像的这一切。
“我多希望有一天,买菜回来,推开房门,我的莹莹能迎上来,扑在我怀里叫妈妈。多少回在梦里,我看见她也能健康快乐地工作、结婚、生子。40年来,也有人劝过我们放弃,我舍不得啊,那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我总想,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她的父母。”说到这里妈妈老泪纵横。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一对老年夫妻40年如一日,精心照料残疾瘫痪女儿,他们本着父母对子女的舔犊之情和做父母的责任感,毕其几乎一生的精力,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人间最重父母恩。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是不图任何回报的。然而,当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成家立业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圈子,我们往往把父母忘在脑后,忘记了父母是怎样把我们拉扯长大,忘记了他们现在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我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甚至连回家看看他们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我们似乎有太多的理由来推卸我们对父母应尽的孝道和责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在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里,唯有父母的亲情能给我们些许的温暖和慰籍。文中的“莹莹”在咿呀学语和蹒跚学步时,由于摔跤伤及大脑和当时医疗水平的局限,使她这一生都不能再叫一声爸爸妈妈,尽管她现在已经42岁了,但她仍然是一个长不大的“婴儿”。她也许永远也不会懂得,父母为她付出的心血、哭干的眼泪。在这份永远没有回报的付出面前,她的父母没有选择遗弃和逃避,而是默默地承担着这一切,而且是承担了一生。这是一个叫任何铁石心肠的人都会落泪的故事。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却看到:久病床前有好父母,久病床前那如山重、如海深的父母恩情。病床上的“莹莹”不曾表达过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是她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对于我们这些身体和大脑都还健全的儿女来说,我们又该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