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在一个无线的世界里 (1人在浏览)

半个人

荣誉坛主
荣誉会员
注册
2004-08-16
帖子
7,441
反馈评分
65
点数
71
经济观察报   在一个无线的世界里,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老年人能得到最好的护理。他们的体温、皮肤水分、脉搏和身体运动等数据,通过他们腕上的报警手镯自动传送到远方的电脑上,进行同步读取。如果某人脉搏加快或者晕倒,报警消息就会发送到健康护理员的移动设备上,令后者采取及时的行动。另外,他也可以按下手镯上的报警按钮,主动联系护理员。这一切,都是无线的。

  在一个无线的世界里,中国广州地铁四号线是运行效率最高的地铁线路。列车早上五点多钟便开始自动启动,进行自检,把自检报告发到控制中心,然后缓缓驶出车库。一路上,列车向控制中心汇报自己的行车位置,并根据控制中心返回的指令,自动增速或者减速,并毫厘不差地准确驶入站台,以最大的效率将下一站的乘客运送到再下一个站。这一切,都是无线的。

  在一个无线的世界里,日本东京的上班族回家不会饿肚子。他们在办公室便可通过手机获知冰箱内的食品储存状况,以便下班途中购买食物。冰箱内甚至安装了摄像机,可以将冰箱内的情况一目了然地传送到主人的远端电脑或者手机屏幕上。这一切,都是无线的。

  在一个无线的世界里,美国芝加哥的父母们不再担心幼小的孩子会失踪。孩子如果错过了校巴或者没有到终点站就下车,父母即刻就会从手机上得到提醒。这一切,都是无线的。

  在一个无线的世界里,南非开普敦的病人不会忘了遵照医嘱服药。药瓶会自动跟病人的手表连接,提醒病人按时服药。如果病人错过了很长时间,药瓶还会自动拨通家人的手机,以便其了解情况。这一切,都是无线的。

  这些都还没有完成,但是这些正在发生。

  在又一个电信日,我们讨论一个无线的世界。在举国皆言3G的时候,我们试图描绘一幅超越3G的图景。不要紧张,我们并不打算向您卖弄4G乃至5G的虚活儿。我们描述的这些远景,并不都是建立在3G的基础上的。在一个无线的世界里,3G并非全部,承载了这个无线世界的平台,是一个庞杂的无线技术集,它就像蚂蚁与大象共生的热带丛林。这些无线技术的丰富和多样性,正是一个丰富而多样的无线世界的基础。

  3G(第三代无线通信网络的简称),简言之,就是一种提供无线宽带的技术。3G并非全部,它只是若干无线技术中的一种。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无线技术在试图将这个世界整个连接起来,它们包括我们今天看得到的UWB、Bluetooth、Wi-Fi、WiMax、WiMedia、ZigBee、Mobile-Fi、Flash-OFDM、RFID……也包括我们今天看不到的正在层出不穷的新名词。

  上面提到的这些无线技术,有的能跨越数十公里,有的只能在客厅里存活;有的彼此相争,有的互无关联;有的日见其暮,有的蓬勃新兴。但是,对消费者来说,对普通的地球村村民来说,他们无须知道这些技术各自意味着什么,他们甚至没有必要记住这些技术的名字,正如他们熟练使用电视机遥控器却不用了解红外线的波长。对于大众来说,技术是用来把生活变得更舒适和简单,而不是用来搞大脑袋。

  一年前的5月17日,我们发问:谁需要3G?一年后的今天,在举国讨论3G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转而为3G辩护。我们仍然记得通讯设备商们找出这个绝妙的销售理由时的兴奋,仍然记得移动运营商面对尚未出现的3G市场时的无奈。但是,在3G背后,一个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一个无数人在努力以促其实现的未来,一个令所有人都激动的梦想:全球在线。

  3G只是劫持了我们对全球在线这个终极理想的注意力。这个由设备商提出的按G(代)来划分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里程的理念,粗暴地将技术生长之树切割成段,而忽略了技术演进的连贯性和随机性。

  3G只是提供了把人和人无线连接的方法。全球在线的基本要素,乃是世界万物都运行在无线宽带网络之上。这个理想要求设备和设备、设备和人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也要得到解决。

  关于这个更宏大的未来蓝图,通信设备商们再一次站在了想像力的最前端。

  事实上,通信设备厂商向来是最积极的幻想者。在真正的需求出现之前,他们幻想了无线宽带――3G――所带来的应用,并成功地在通信泡沫破灭之前把这个幻想卖给了足够多的运营商。

  不过,至少从各自的愿景来看,通信设备商们早已跨越了仅仅讨论3G的阶段。

  美国摩托罗拉一个绕口令般的新口号,便是连接“物对物、物对人、人对物、人对人”。随着新CEO爱德华・詹德入主摩托罗拉,这家老企业的新愿景就是:无缝移动(Seamless Mobility)。摩托罗拉所谈的无缝移动,亦即用无线网络包围人们的一切活动――摩托罗拉将其分为四类:居家、在外、工作、娱乐。这一理念,与其对手、芬兰诺基亚的“完全移动生活”(Life Goes Mobile)口号不谋而合,后者主张的同样是一个基于宽带无线网络的生活图景。瑞典爱立信具备了同样的野心:提供全通信(all-communications)服务。一切无线技术同时也是通信技术,无线世界里,通信与办公和生活发生了最终的融合。

  然而,关于3G的想像力似乎到设备商这里就停止了。运营商几乎都是被五年前的那股洪流裹挟着带下海的,而用户仍在观望之中。

  论商业模式,运营商显然是最不爱赶时髦的群体。因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前期投入太大,所有的运营商都希望自己一次投入就可以赚一辈子钱。但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为先进技术有助于股价提升,再加上如水龙头般一拧开就源源不断的资本,于是,运营商们在21世纪初电信泡沫破灭前,纷纷贷巨款购买3G设备、铺设3G网络、向政府竞购天价牌照。当年,共有约27个国家的120个运营商付出的牌照费总额超过了1100亿美元,而仅英国沃达丰一家就向英国政府掏了94亿美元。

  为了将前期投入转化为有效资产,也为了赶上牌照的保质期,运营商不得已和设备商一起,投入到3G鼓吹事业中。

  而用户,目前看来,是对3G反应最慢的群体。因为3G至今缺乏足够的应用。但从事移动运营商研究的Frost & Sullivan中国公司总裁王煜全并不担心普通用户挖掘自身应用的潜力,只要运营商建立起足够好的机制。王举出了短信的例子,尽管仅仅靠充当中国移动的SP(通过移动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公司)就养活了几大门户网站,但是中国移动90%以上的短信收入,仍然来自于用户彼此间的单发和群发。

  王煜全一直在试图做的是,如何在完全互联时代保证运营商的收入,如何避免中国移动变成中国网通那样简单的宽带互联网接入商。

  但是在易观国际总裁于扬看来,移动运营商完全没有必要抵制大势所趋。于扬指出,要想实现手机互联网的活力,就必须将主动权交给手机用户,其做法就是让手机变成彻底的互联网终端。PC互联网实现了应用的极大丰富,同样的模式若发生在手机互联网上,中国移动该高兴才对,因为只有在手机彻底成为互联网终端时,手机用户才能像互联网用户那样设想和创造出丰富的内容和服务。于扬认为,3G解决了带宽问题,移动运营商只要坐收流量费就比他们现在苦心经营的梦网模式更具投入产出比。更何况,与PC的最大不同之处是,手机的接入门号具有惟一性,中国移动的计费系统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届时SP们会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合作。

  只需稍稍回忆一下马可尼和他的遗产,我们便不敢想象,拉住无线技术的缰绳,会将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人类的发展速度。1901年12月12日,拥有意大利和爱尔兰双重血统的英国人马可尼,在加拿大纽芬兰接收到了大西洋那端的英国发来的电报声。尽管有人怀疑马可尼所言的真实性,但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wireless”一词从那天起诞生。此后,我们有了广播,有了电视,有了卫星导航系统,有了雷达,有了观察太空的哈勃望远镜。

  从踏入窄带有线互联,再迈进宽带有线互联,历史并不长,但是这段短暂的历史已经足够令我们深刻感受到,一个人们可以随意使用的全球互联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技术对商业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渗透,新的商业形态和商业模式,甚至新的社会形态和人类行为,都因此而萌生。

  现在,我们正在从宽带有线互联,向宽带无线互联前行的道路上。3G,不过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产物,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但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无限互联,是一个全球互联的世界,一个人类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的世界。

  无线和宽带,只是我们进入一个更完美的在线世界的两个入口。在那个完美――当然也包括完美的安全技术――的世界里,一切在线,而且永远在线。

更新日期:2005-05-16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