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大家猜一下这是什么地图? (1人在浏览)

DBLOVER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1-20
帖子
1,918
反馈评分
4
点数
61
[attachmentid=20087]
 

附件

  • china.jpg
    china.jpg
    247 KB · 查看: 167
外蒙古就这样给国民党给卖掉了,唉……
 
5g....
 
DBLOVER爱国精神很强烈~
崇拜ING
 
赞成!
 
中国就这样“瘦”了N圈
初中历史上有讲过
好想是初三的咯
 
好像(not sure)台湾一自都是用这张包括外蒙古在内的地图。
 
蒙古是毛泽东为了和苏联打好关系而承认其独立的吧,国民党那时候已经被赶到台湾了。
 
对没出生前的事情不大熟悉
 
QUOTE(半个人 @ 2005年05月01日 Sunday, 08:39 AM)
蒙古是毛泽东为了和苏联打好关系而承认其独立的吧,国民党那时候已经被赶到台湾了。
[snapback]318721[/snapback]​



QUOTE(№绿豆冰≯← @ 2005年05月01日 Sunday, 09:08 AM)
老毛晚年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
[snapback]318741[/snapback]​




讲历史你们还是比不过我的啦,DBLOVER这张地图的确是“中华民国”至今的地图,而且“中华民国”的“宪法”里面是注明有外蒙古的。看革命前辈的功过我们还是应该看一下历史的。

现在的台湾问题与外蒙问题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在近50年内遇到的两个同样的分裂挑战。

外蒙古是如何独立出去的?

   从人种学上说,中国人属古蒙古人种,蒙古人则称先祖是夏人苗裔。

   公元前三世纪,在荒僻的中国北方活跃着几支游牧民族,主要的一支是匈奴族。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被称为"胡人",并被北方的燕国收容。到秦汉时代,匈奴族一分为二,北匈奴被远驱到阿尔泰山、高加索山脉以西,进入欧洲(即现在的土耳其人);南匈奴则降汉。

   秦汉时代,阿尔泰山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地区成为中国的土地。但那时,蒙古这个民族还没有形成。唐代,开始在那里置府设州,实行直接有效管辖。宋代时,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开始兴盛起来,因部落名字的缘故他们被称做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蒙古人夺取大宋政权,建立元朝。他们也向中亚、西亚和欧洲进军,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占领了大片土地。蒙古人从此为欧洲所熟知。元朝的建立,为中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融合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蒙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始更进一步与内地融合,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至明末,蒙古族内部分裂成几支,彼此争战不已,一部分蒙古人得到明政府允许,在长城以北与汉人和睦相处,游牧而居。另一部分被逐至"漠北苦寒之地",从此逐渐开始有内外蒙古之分。清朝后,内外蒙古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受中央政府管辖。

   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日益衰落。1911年,经过沙俄多年的经营、分化、瓦解,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已经完全操纵了外蒙古,在上层王公的带领下开始宣布独立建国。袁世凯政府与沙俄艰苦谈判后,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条件是在外蒙古实行"自治"。1919年,主掌中国政局的段祺瑞政府用铁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弃自治,外蒙古重新彻底回到祖国的怀抱。1921年,受列宁和苏共支持的"蒙古人民党"军队,在苏联军队的援助下,将中国军队赶出外蒙古,并打败外蒙古上层王公和旧俄恩琴匪帮,组建"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1945年,中国中华民国政府,在既得不到美国的支持,又面对苏联的重压下,万般无奈之中,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正式承认 "蒙古人民共和国"。但蒋介石退到台湾后,以苏联违约(支持中共)为由,在联合国状告苏联,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联合国对此予以承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百废待兴,急需苏联大量援助。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黑龙江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土地和外蒙古问题,却受尽斯大林的冷落。新中国领导人在国家统一与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大家庭之间左右为难,最终在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时,也被迫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决定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开始与中国解决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和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当周恩来提出外蒙古问题时,遭到无理拒绝。

外蒙古独立的历史教训

   1.外蒙内部,有走独立路线的分裂分子。

   作为蒙古民族精神领袖的喇嘛教"最高圣僧"博克多格根,在武昌起义刚获得成功,中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时,与王公、喇嘛们开始策划外蒙历史上的第一次"独立"。十月革命后,共产主义的思想传到外蒙,以乔巴山和苏赫巴托尔为首,他们以革命思想为分裂中国的工具,借助苏联的支持,把外蒙从中国版图上割裂了出去。

   2.政局的混乱,让外敌有了可乘之机。

   面对武昌起义,俄沙皇宣称:"应当保护外蒙的'独立'。使它脱离中国"。苏联十月革命,本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国家统一的机会。列宁在世的时候曾说过,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外蒙将自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当时,如果中国能组织强大的军队,收复历代被俄罗斯占领的国土,也会让中国处于主动。列宁死后,斯大林拒不承认列宁说过的话。从此,中国再也听不到苏联要归还外蒙的声音。

   3.党派的纷争,使中国领导人难以高瞻远瞩

   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当外蒙宣布"独立"消息传到内地时,实权人物曹锟和吴佩孚对此十分恼火。东北的张作霖也异常愤慨、大骂俄国人,他一时冲动,竟准备发兵外蒙,以武力解决外蒙纠纷。但基于国内乱局和争权夺利的需要,最终未能发一兵一卒宣示中国对外蒙的主权。苏联占领外蒙后不久,被剥夺了权力的上层王公开始醒悟,后悔反抗中国的行为,纷纷逃到中国要求发兵收回主权,赶走俄国人。虽然中国不可能与苏联不断增加的驻蒙红军相抗衡。
但内乱的中国,也未能组织一个外蒙地方流亡政府,增加以后收回主权的砝码。

   《雅尔塔协定》要求,有关外蒙的协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如果国民政府不屈服斯大林支持共产党的威胁,坚持在外蒙问题上拒不让步,可使苏联占据外蒙缺乏法律依据,为共产党赢得讨价还价的余地。中国共产党主政后,如果不是那么急功近利,而能高瞻远瞩、从长计议,将外蒙问题搁置起来,与苏联和美国保持"平衡战略",那中国的版图和中蒙历史就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

外蒙与台湾问题之比较
基本共同点:

   一、对祖国都有战略价值。外蒙,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它的分裂形同把中国拦腰斩断,首都北京离边境的距离大大缩短,抵御外敌的战略空间急剧缩小。台湾,不仅处在太平洋环岛链的中心,而且是祖国东出大海的桥头堡,如果它分裂,中国未来的战略发展将长期受制于他人。

   二、是祖国内忧外患时、强敌入侵的结果。外蒙同胞忍受了俄罗斯帝国和苏联长达300年的屠杀、欺凌、侮辱和盘剥,也遭遇过日本军国主义之痛。历经荷兰、日本、美国窃取。遭受明末清初、辛亥革命和国共内战之苦的台湾同胞,今天,却正在遭遇台湾分裂主义带来的经济下滑之害、民族前途之忧、社会分裂之苦、大国争夺之危和宵小国家牟利之扰。

   三、依赖祖国。外蒙没有出海口,进出口贸易主要依靠中国的铁路和港口。没有中国的帮助,经济上逐渐依赖大陆的外蒙可能无法生存。作为四面环海的小岛,没有大陆提供的低廉成本,台湾大中小企业和制造商,必将失去国际竞争力;没有大陆的市场和成本要素,台湾的经济,要么被边缘化,要么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

   四、受大国保护,有国外驻军。1986年,邓小平与苏联谈判关系正常化时,提出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之一就是苏联在外蒙的驻军。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近年,美国和俄国正在争当"外蒙保护国"。而台湾一直受到美国的保护。

   五、不是真正的民族自决和完全意义上的独立。苏联时期的外蒙严重俄化,吃住行都是苏联的东西,甚至废除蒙古文,改用斯拉夫文拼写。外蒙的独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名义上的独立,只是写在法律条文上,展示给世界人民的一种展览品,曾经遭到过不少世人的讥刺。台湾,不仅将防御和安全寄托在美国人身上,而且将国内的民意、甚至选举的策略、岛内的纷争押在美国身上,与日本剪不断、理还乱,哪会有现代意义的独立?

   主要不同点:

   1、中国的面貌已今非昔比。今日中国处在200多年未遇的太平盛世。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和现实证明,大国、强国在维护其根本利益方面从来都是不惮于使用武力的,这也是大国、强国的显著标志。中国愿意和平崛起,但也决心以台湾问题为平台,向世界宣告显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智慧和意志。

   2、和平统一的方针初见成效。和平统一是中国几代领导人确定的统一战略。毛泽东、周恩来决定中美邦交正常化是和平统一台湾的第一步;邓小平改革开放,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的战略,既是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在和平统一的战略。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经济对大陆依赖占20%以上,有100多万台湾人长期生活在大陆。

   3、岛内和华人民意。1945年10月20日外蒙举行公民投票,中国国民政府派员参观,结果97%以上的外蒙古人赞成独立。2004年3月20日,众所瞩目的有关两岸的两项公投,投票率分别为45.16%和45.11%, 均未达到法定门槛的50%,两项公投均告不成立。海外华人、华侨,反对台湾独立的占大多数。

   4、后台。作为台湾最大后台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几乎所有的国际关系都由美国主导、所有国家的对外关系都以和美国的关系为轴心。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美国既是中国资金、技术和管理来源地,又是中国产品最大的市场。但台湾问题,是中国通往世界、走向未来必须要跨越的一座桥,只有跨越这座桥,中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否则,只能是弱国、最多是地区性大国。无论是谁拦在这座桥上,已昂首阔步的中国只有不顾一切、倾力一冲,舍此无他。 台独走向何方?

   以史为鉴,如果中国大陆再像晚清和民国那样腐败无能,软弱混乱,又有谁愿意跟他呆在一起,或者再度统一呢?如果国家的吸引力和民族向心力逐渐丧失,今天的台湾问题难免像当初的外蒙问题一样,演化成中国的另一次解体。

   中国今天面临的挑战,根本性的是中国整体前途和发展问题。先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稳定、富裕和强大的国家,才是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根本保障。混乱落后的国家、贫困落败、抱残守缺民族,才是国家分裂的根本原因,是统一的最大障碍。

   两岸问题拖得越久,台湾就会像外蒙一样与大陆越来越生疏。这期间如果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增长出现停滞或倒退,台湾问题将永无解决之日,甚至有一天会像外蒙独立一样做成既成事实,中国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被迫承认。

   事实上,现在的台湾问题与外蒙问题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在近50年内遇到的两个同样的分裂挑战。历史上,主掌中国政局的政府曾用铁腕政策迫使外蒙放弃自治。但是,这种毫不留情的手段却使中国失去了外蒙上层王公的人心,为后来的分离埋下了祸根。统一台湾的目的是为防止台湾像外蒙一样被别人拿去。如果不能和平统一而不得不付诸武力,那对于武力统一台湾的后果要做好充分的估计和万全的准备。

---------------------------------------------------------------------------

外蒙独立的过程
 
(●作者艳阳天为解放军上尉,大学文化。)

之所以标题不用「外蒙独立的真相」,因为我觉得那有点武断。如果朋友看完这个贴子,能引发一点点思考,那就足够了。

西元前叁世纪,中国北方活跃着一支游牧民族----匈奴。他们活动量程在大漠南北、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古称北海)等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被称作「胡人」。
秦汉时代,匈奴族一分为二,北匈奴越过阿尔泰山、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现在的土耳其人)。南匈奴则降汉,西元47年,匈奴正式成为汉朝的属国。
此时,阿尔泰山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疆域。这--相继出现了很多民族,如高车、鲜卑、柔然、突厥等,这也是蒙古的祖先。但那时,蒙古还没有形成一个民族。
唐代在此区域置府设州,实行有效管辖。十二世纪的宋代,北方一支游牧部落开始兴起,他们被称做蒙古人,其发源地在中国东北地区。
1162年,铁木真出生于一个尚武的蒙古部落。1206年,他平定了大多数蒙古部族,在斡难河畔创建蒙古汗国,成为全蒙古的领袖----成吉思汗。蒙古建国之初,曾向金朝贡,请求金朝承认其汗国地位,金朝拒绝「蒙独」请求,成吉思汗不满,兴兵讨伐金朝。
从那以後的半个多世纪--,蒙古铁骑成为横跨欧亚、天下无敌的一支劲旅,不断南征北战。马蹄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当时的「文明」还没有制约野蛮武力的办法,「文明」的民族反倒显得苍白无力。
从1211年开始,成吉思汗大举南侵西进。先後灭了西辽(今属新疆)、花剌子模(今俄国境内)以及西夏(甘肃等地)。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领军征战,将贝加尔湖的不--牙惕(今俄国布--亚特)和牙忽惕(今俄国牙库特)等纳入蒙古版图。
1227年,成吉思汗死於征战途中,他的儿子们继续南征北战。1234年,蒙军在宋军配合下灭了金,然後向东、西、南叁个方向扩张。1238年破莫斯科,1240年陷波兰,1241年灭高丽,1258年,又破黑衣大食的首都巴格达。
蒙古铁骑所到之处,世界各族无不闻风丧胆。蒙军所到之地,开城请降可免死,若有抵抗,破城後一律屠城。此後,蒙古继续向中亚、西亚及欧洲进军,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占领大片土地(後又向印度、中南半岛、朝鲜半岛、日本进军)。
1271年蒙古创建元朝,1279年打败南宋,经过70多年的南进西征,统一全中国,成为横跨欧亚的超级帝国。
元朝创建後,武力强悍、文明落後的蒙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逐步与内地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
历史的脚步行至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朱元璋率军将蒙古人逐出中原,但蒙古实力犹在,不断犯边。明成祖朱棣把京城从南京移至北京,不仅因为他是燕王,夺取皇位後要回老家,而且也是巩固北部边防的需要,故明朝重修长城。
明末,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摧毁明朝时,盘踞在东北部的另一少数民族----女真族,早已对中原虎视眈眈,趁农民起义军立足未稳,杀入关内,创建满清。
从清初开始,先是努尔哈赤,後是皇太极,逐渐征服蒙古诸部落,皇太极灭「後元」後,得到「元传玉玺」,并据此立国。
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漠南(今内蒙古)、漠北(今蒙古国)、漠西(厄鲁特)叁大部。之所以称漠南、漠北、漠西,是因为在蒙古地区中间,有一条戈壁沙漠,沙漠以北为外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以南为内蒙古,以西为厄鲁特(今新疆的一部分)。
满清入关前,漠南蒙古已经归属清朝,漠北、漠西蒙古也向清朝称臣纳贡。後来,漠西蒙古分裂为四个部落,即准噶尔部、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四部中以准噶尔部最为强大,噶尔丹夺得准噶尔部汗位後,合并了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并控制了南疆维吾尔族地区,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明末,土尔扈特部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因受到沙俄排挤,1771年由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国。
1688年,噶尔丹率兵向漠北蒙古进攻,漠北蒙古几十万人奔向漠南,请求清政府保护。康熙皇帝将漠北蒙古安置在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随後亲自率兵在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1696年,在昭莫多一战中击溃噶尔丹主力,不久噶尔丹病死。对噶尔丹反击的胜利,使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清初,沙俄即不断侵扰蒙古地区,在边境制造事端。雍正5年(1727年)清朝与沙俄签订《中俄布连斯奇界约》,规定了中俄中段边界,由沙宾达巴哈至额尔古纳河为止,以北归俄国,以南归清朝。
虽然《中俄布连斯界约》明确规定了中俄的中段边界,但俄国并未放弃对外蒙古的野心,历届沙皇都极力向外蒙古地区扩张势力,力图使戈壁沙漠成为中俄两国的「天然边界」。20世纪初,沙俄制定了进一步侵略中国北部地方的计划,企图占领长城以北的大片领土,获取在东亚的霸权。
辛亥革命前夕,清朝政府内外交困,摇摇欲坠。俄国乘机策动外蒙古独立,俄国本想直接吞并,但受一战前巴尔干局势的牵制,时机尚不成熟。虽然外蒙古一些亲俄的王公和活佛提出了联俄独立的问题,但遭到许多蒙古王公的反对。
辛亥革命爆发後,沙俄直接派军队进入库伦,开始培植亲俄势力,并发放大批武器。1911年11月30日,在俄国的武力支持下,外蒙古宣布「独立」,成立「大蒙古国」,活佛哲布尊丹巴为「大皇帝」,年号「共戴」。接着,俄蒙军队包围了清政府驻库伦的办事大臣衙门,删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办事大臣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
1912年11月3日,俄国与外蒙古当局签订《俄蒙协约》,规定:由俄国扶助外蒙古的「自治」及训练外蒙古军队;外蒙古不得允许中国军队入境,不准华人移居外蒙;外蒙古准许俄人享受本条约广泛的特权(如自由居住来往,经商、开矿、务农,以及开设银行、邮局等)。外蒙古实际上已被俄国控制。
《俄蒙协约》签订的消息传出,举国大哗,从政府到民间群情激愤。内蒙也发表了严正申明,不承认库伦伪政府的一切条约。孙中山通电袁世凯,认为「此事关系民国存亡」,必须坚决否认。1912年11月7日,北京外交总长梁如浩照会沙俄政府,声明:「无论贵国与蒙古订何种条款,中国政府概不承认」。
此时,内外交困的北京政府别无出路,只得与沙俄谈判寻求解决外蒙问题。从1912年11月底起,中俄代表在北京举行谈判,其间因爆发「二次革命」而中断。
1913年11月5日,沙俄当局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签订《中俄声明》。声明虽然也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请求外蒙中止独立。但规定,中国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不驻军,不移民,逼迫中国承认外蒙的「自治权」(即在形式上承认中国对外蒙的所谓「宗主权」,在当时情况下,得此结果已实属不易。)。
根据《中俄声明》,从1914年9月起,中俄蒙叁方在恰克图商讨外蒙古问题。1915年6月7日,沙俄政府、外蒙当局和北洋政府叁方又在外蒙的恰克图签订了《中俄蒙协约》,确认1913年的「中俄声明」,并予以具体化。
据此,1915年6月9日,外蒙宣布中止「独立的大蒙古国」。时任总统的袁世凯册封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并赦免有关「独立」人员。外蒙实行所谓「自治」;但实际上已沦为沙俄所控制的势力量程。
《中俄蒙协约》谈判前,沙俄突然派军队进入外蒙古西北地方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强行霸占了这一地区,并宣告大俄罗斯帝国「将唐努乌梁海地区置於他的保护之下」,沙俄的侵略行径,不仅当时的北京政府没有承认,以後的南京国民政府也没有承认。
1915年7月19日,北京政府颁布《库伦大员公署章程》和《乌、科、恰佐理专员公署章程》,在库伦设办事大员公署,并在乌--雅苏台、科布多、恰克图设佐理专员公署,中国在名义上恢复了对外蒙古的宗主权,但没有驻军的权力。

1917年俄国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俄政府垮台,外蒙的外援断绝,导致财政困难,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库伦当局害怕俄国的共产运动波及蒙古,难以自保,只得求助於北京。
1918年中国政府以「防止苏维埃主义扩散和西伯利亚局势动荡」为由,驻军库伦。1919年11月7日,外蒙当局致电北京政府,请求中止「自治」,恢复前清的旧制。北洋政府顺水推舟,於11月22日下令中止外蒙的「自治」,恢复旧制。同时,废除1913年的《中俄声明》和1915年的《中俄蒙协约》。

1919年,中国政府乘势派陈毅将军去库伦担任办事大员,与「大蒙古国」的博克多格根(活佛)政府进行谈判,签署了《改善蒙古未来地位64条》。
1919年11月22日,北京政府派出的得力干将徐树铮,以《中国大总统公告》的方案,宣布中止外蒙古自治,并将陈毅召回北京(当时陈毅与外蒙的和平谈判已接近成功)。北京政府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由徐树铮领兵1万多人在外蒙古驻防,并统筹蒙务。
此时,外蒙古暗流汹涌,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徐树铮的铁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弃自治,也使中国失去了外蒙古上层王公的人心,为外蒙古的分离埋下祸根。中国军队驻守外蒙各地,如买卖城、乌--雅苏台、科布多、唐努乌梁海,完成对外蒙古的统一。
1920年,直皖大战爆发,徐树铮率西北边防军精锐回北京布防,後战败。战胜的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或将西北边防军收编,或遣散,造成了外蒙古中国兵力的空虚。1920年夏,被任命为「蒙古镇抚使」的陈毅将军重回外蒙古,此时外蒙的形势已非常复杂。
1920年10月,俄国白匪残部恩琴(得到日本支持)窜至库伦一带。1921年2月3日夜,恩琴匪军攻占了库伦,中国军队被迫溃退至买卖城(今恰克图),买卖城成了中国军队驻守的最後一块外蒙土地。
俄国的十月革命影响到外蒙,外蒙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谋求创建独立的蒙古国。1921年3月1日,「蒙古人民党」在苏俄境内成立,苏俄援助大量武器装备,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拼凑了一支「蒙古人民军」。
1921年3月18日,「蒙古人民军」向驻守买卖城(今恰克图)的中国军队(高在田部)发起进攻,由於麻--轻敌,被「蒙古人民军」打败。溃散的中国军人一部分返回内地,另一部分北上经俄境回到东北。
1921年 3月19日,蒙古人民党领导的「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与在库伦的蒙古上层王公和俄国的恩琴「白匪」形成对立。1921年 5月,苏联红军进入外蒙古(有一种说法是受蒙古人民党邀请),在买卖城打败恩琴的军队,7月占领库伦。7月10日,蒙古上层王公与蒙古人民党共同组建「蒙古人民革命政府」。11月5日,外蒙古宣布成为「独立国」。同日,苏联和外蒙古订立了《苏蒙修好条约》(苏俄军队一直留驻到1925年3月)。
消息传到中国,北京政府的曹锟和吴佩孚以中国政府名义发布措词严厉的声明,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东北的张作霖也通电谴责俄国。随後,张作霖独自发兵外蒙,与蒙俄军队作战,试图武力解决外蒙纠纷。但由於张作霖害怕曹锟、吴佩孚借机出兵东北,在夺取部分外蒙土地後(这些土地至今仍在中国辖区),就不敢贸然行事。
这期间,那些在苏俄控制下、被剥夺了权力的蒙古上层王公纷纷逃到中国,请求发兵赶走俄国人,收回蒙古主权,但苏联不断增加驻蒙军队。此时的北京政府面对各省军阀割据,无可奈何。
1924年6月,乔巴山推出「蒙古人民共和国」,以1911年作独立纪元,改库伦为乌兰巴托(红色勇士城)。以曹琨和吴佩孚为首的北洋政府对此十分恼火,民间人士也不能容忍,希望出兵或借助英、美、日出面干涉,但鉴於国力不张,形势不利,只发表了措辞严厉的政府声明,对外蒙独立不予承认。
外蒙古「二次独立」过程中,苏俄对中国有几个档。1919年7月,苏俄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那时苏俄势力仅及於乌拉尔。1920年9月,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苏军已挺进西伯利亚。1921年,随着苏俄取得了对14国武装干涉的胜利,则直接派兵进入外蒙。1924年《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议》,因苏俄在国际上十分孤立,故有此《协议》。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军阀割据,北京政府的管辖量程及其代表性十分有限,在外蒙古以及其他领土问题上已是有心无力。
1924年5月,签定的《中苏协议》承认外蒙是中国的一部分。1927年,蒋介石主持中央政府时,苏联请求中国承认外蒙的独立,老蒋拒绝,并责令外蒙放弃「独立」。但中国接连发生的南北对峙,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南京政府已无力彻底解决外蒙事务。
1945年2月的雅尔达会议上,斯大林提出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是「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得到美国和英国的同意,并签订秘密协议,世称「雅尔达协议」。斯大林知道外蒙独立这件事很烫手,所以提出由美国出面通知中国政府,并取得其同意。
1945年6月15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把雅尔达协议的内容正式通知了蒋介石。老蒋感到非常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派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长王世杰和蒋经国赴莫斯科谈判。
1945年6月底至8月中旬,中苏双方在莫斯科举行多次会谈,争论激烈。斯大林几乎是以威胁的口吻对宋子文说:外蒙古必须独立。外蒙古人民「既不愿加入中国,也不愿加入苏联,只好让它独立」,如果中国不同意,苏联就不会出兵打日本。
此时,外蒙和内蒙准备联合搞「大蒙古共和国」。宋子文据理力争,毫无结果。中国曾经提出过给外蒙「高度的自治权」,但苏俄一概拒绝讨论(那时苏军已开进东北。)
在巨大压力之下,无可奈何的老蒋命令宋子文接受苏方条件,同意: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後,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共等叁个条件下,允许外蒙古「独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看蒋经国先生和斯大林的谈话纪录)。
1945年8月14日,宋子文、王世杰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关於外蒙问题的换文为:「鉴於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同意,将在日本战败後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外蒙的独立」。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对独立问题进行投票,共有选票381242张,结果全部赞成独立,无一人反对(当时外蒙文盲高达七成以上,投票记名,有人监视,也俄国人「指导」,100%的同意,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1946年1月5日,无力回天的南京政府正式公告外蒙独立。
1949年底,毛泽东到苏联,虽再叁请求与苏联签订新约,斯大林却坚持保持旧约,理由是:1945年的《中苏条约》是根据雅尔达协议的约定而缔结的,废除它可能会为美、英两国借机否认雅尔达协议中的其他承诺制造口实(例如,日本的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
1950年,毛泽东又到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黑龙江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土地和外蒙古问题,却受尽斯大林的冷落。中共无可奈何,最终在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时,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分析韩战的贴子--,我讲过,这是中共的致命错误)。
1953年,赫鲁雪夫上台後,中国与苏联交涉,试图解决包括蒙古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和东北铁路。当周恩来提出蒙古问题时,遭到了赫鲁雪夫的断然拒绝,中国再次失去了收回外蒙古的机会。
中国的行动,很快传到了蒙古人的耳朵--。他们立即行动,通过苏联向中国施压,与中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随後,中国和蒙古创建了「正式外交关系」。
1952年,老蒋对斯大林没有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感到愤慨。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华民国,以苏联违约为由,在联合国状告苏联,这就「控苏案」,第六届联合国大会对此予以承认。1953年2月24日,中华民国立法院通过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就是至今中华民国版图还包括外蒙古的法律依据。
1952年10月13日,老蒋《在中国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治报告》,对外蒙问题有一段深刻的讲话,可能有网友对此不为然。但我不这样认为,我敬佩老蒋坦诚面对事实的勇气。
在外蒙问题上,国民政府有责任,中共也有重大责任。但是给中共下个「出卖了外蒙」的评语,我认为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全面的。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