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他乡的故事
荣誉主席
- 注册
- 2006-12-01
- 帖子
- 4,400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0
http://news.163.com/11/0214/00/6SQGQP8T00011229.html
广东电白县超千人涉嫌电话诈骗被警方监控
2011-02-14 00:07:51 来源: 南方农村报(广州) 跟贴 4 条 手机看新闻
“猜猜我是谁”成为一种主要的电话诈骗方式。□CFP供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陈泉润 )近日,广州一位王姓出租车司机向南方农村报报料称,春节前夕,一名男子打电话给他的妻子,自称是其朋友,急需2万元治病救人。王司机的妻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提供的账号将钱汇了过去。事后,王司机和妻子才发现上当受骗。
无独有偶。2009年2月23日,四川人刘某接到一自称其好友的电话,对方称自己在宾馆被人敲诈,如不交钱就会没命。刘某为救朋友,当天先后汇去3笔现金,共计6万元,其后发现被骗。
上述案件的共同特征是:犯罪嫌疑人打电话给受害者,谎称是其朋友,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再编造理由骗取钱财。
公安机关侦查发现,这类诈骗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许多来自广东电白。据电白警方介绍,2007年开始,他们陆续接到外地公安部门要求协查电话诈骗案件的通报,案发地远至西藏、新疆。2008年,17个省区的160多个县市警方请求茂名(电白属茂名市管辖)警方协查电话诈骗案件。
2009年,电白被公安部和广东省公安厅确定为“全国打击电话诈骗重点地区”和“广东省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随后,电白警方成立了打击电话诈骗工作组,开展集中治理。据不完全统计,在电白,超千人涉嫌电话诈骗。仅麻岗镇,就有903人因涉嫌从事电话诈骗而处于公安机关的监控范围内。
理发店主取赃提成
1月21日下午4点,28岁的陈某永坐在电白看守所会客室的特制椅子上,无法自由活动。对他来说,这个冬天有些难熬。单薄的囚衣,坚固的手铐,冰冷的铁窗,可能将陪伴他走过一段漫长的牢狱生涯。
1月5日,因涉嫌电话诈骗,陈某永被电白县公安局拘留。
陈某永是电白县电城镇人,前些年在广州做水电工,每月薪水1000余元。由于对待遇不满,陈某永辞职回乡,一直无业。积蓄用光之后,陈某永听说当地不少人通过电话行骗弄到了钱,便打起了这方面的主意。
2010年12月5日,陈某永以每张50元的价格从他人手上购买了几十张“通讯资料”,其上记载着数千个电话号码以及号码主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所在地区等详细信息。
其后,陈某永按照资料逐个拨打电话,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向对方索要钱财。据其交代,不到一个月,他便成功“钓”得两笔赃款,分别为1000元和2000元,这相当于他打工月收入的两倍。
发现受骗之后,事主迅速报警。2011年1月5日早8点,还在睡梦中的陈某永被破门而入的警察戴上了手铐。
和陈某永几乎同时被抓进电白县看守所的,还有21岁的陈某元。和陈某永不同的是,陈某元曾有一份正当职业,收入也不错。
陈某元是电白县麻岗镇人,被拘前在镇上经营一家理发店,旺季每月有1万元收入,淡季也有2、3千元。不过,来钱更容易的电话诈骗,让他走入了歧途。
陈某元的主要任务是提取电话诈骗所得赃款,每取一次,他便可以获得取款金额6-10%的提成。2010年以来,在一位名叫阿权的人指使下,陈某元共提取赃款4200元。2011年1月13日第4次提款时,陈某元被守候的警察抓获。
一次骗得五百万元
用陈某元的话说,他只是电白众多电话诈骗作案者中的“小字辈”,行骗手段也不过“照葫芦画瓢”。树仔镇三位亲兄弟和两位堂兄弟组成的电话诈骗团伙一次性骗到500万元的故事,刺激着这些人的神经。1月21日,电白县公安局一警官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被骗的老板欠别人500万元,该诈骗团伙获悉这一消息后,便打电话给受害者,以朋友的口吻问其什么时候还钱,这位老板信以为真,把500万元打到了骗子提供的账户里。
电白县公安局办公室李主任介绍,该县的电话诈骗犯罪活动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那时几兄弟一起干的比较多。”这种“打个电话就能赚到钱”的犯罪活动,让少数人动了心,加之部分沿海乡镇村民捕鱼收入逐渐下降,一些人又觉得外出务工辛苦,于是电话诈骗便像瘟疫一样在电白部分村镇蔓延开来。
当地警方介绍,电话诈骗一般以团伙形式进行,手机和银行卡是必不可少的犯罪工具。团伙内部分工明确,有人收集犯罪对象资料,有人负责打电话、冒充熟人诈骗,有人则负责取款。为了增加警方破案难度、保证自身安全,骗子们一般选择距离电白较远的省份为作案目标地。
犯罪嫌疑人一般通过互联网购买相关资料,随后便会挨个打电话。在喊出对方名字之后,骗子一般会让对方猜猜自己是谁。受害人往往误以为是久未谋面或联系的朋友或同学等,进而上当受骗。
电白县公安局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犯罪嫌疑人一般头天下午给受害者打电话联络感情,约对方第二天一起吃饭或说要去看望对方。第二天,犯罪嫌疑人会再次致电受害者,谎称自己遭遇车祸或突发重病,急需钱财,让对方把钱打入指定账户。“犯罪嫌疑人现在更常见的伎俩是说自己因嫖娼被抓,又不敢跟家里人讲,让受害人先汇点钱过来救急。”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骗子有时也会冒充党政领导。2008年,两名犯罪嫌疑人先后4次冒充茂名市某领导和电白县某局领导,电话诈骗20.5万元。他们通过手机换号软件,使受害者电话显示的来电号码为某领导的手机号码,最多一次骗得10万元。
嫌疑人员地域集中
电白警方介绍,在已经确定的电白籍电话诈骗犯罪嫌疑人中,90%以上来自麻岗和树仔两镇。“麻岗最早出现电话诈骗活动,后来传到了树仔。”相关负责人说。
在打击电话诈骗犯罪专项行动中,电白县公安局规定全部警力要与犯罪多发的重点地区和人员挂钩。仅麻岗镇,就有903人处在当地警方的监控之下。1月21日下午,电白县公安局刑警队刘队长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公安机关规定他们(被监控对象)要在指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接受问话,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回访与检查,一旦发现发现电话诈骗苗头,警方就会对他们实施停机或直接通知犯罪对象。”
虽然通过近两年专项整治,电话诈骗活动在电白有所收敛,但当地警方认为,要想在短时间内让电话诈骗销声匿迹并非易事。作案成本低廉、操作手段简单、得利迅速丰厚,都为这种犯罪活动的生存提供了“土壤”。
(本文来源:南方农村报 )
广东电白县超千人涉嫌电话诈骗被警方监控
2011-02-14 00:07:51 来源: 南方农村报(广州) 跟贴 4 条 手机看新闻
“猜猜我是谁”成为一种主要的电话诈骗方式。□CFP供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陈泉润 )近日,广州一位王姓出租车司机向南方农村报报料称,春节前夕,一名男子打电话给他的妻子,自称是其朋友,急需2万元治病救人。王司机的妻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提供的账号将钱汇了过去。事后,王司机和妻子才发现上当受骗。
无独有偶。2009年2月23日,四川人刘某接到一自称其好友的电话,对方称自己在宾馆被人敲诈,如不交钱就会没命。刘某为救朋友,当天先后汇去3笔现金,共计6万元,其后发现被骗。
上述案件的共同特征是:犯罪嫌疑人打电话给受害者,谎称是其朋友,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再编造理由骗取钱财。
公安机关侦查发现,这类诈骗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许多来自广东电白。据电白警方介绍,2007年开始,他们陆续接到外地公安部门要求协查电话诈骗案件的通报,案发地远至西藏、新疆。2008年,17个省区的160多个县市警方请求茂名(电白属茂名市管辖)警方协查电话诈骗案件。
2009年,电白被公安部和广东省公安厅确定为“全国打击电话诈骗重点地区”和“广东省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随后,电白警方成立了打击电话诈骗工作组,开展集中治理。据不完全统计,在电白,超千人涉嫌电话诈骗。仅麻岗镇,就有903人因涉嫌从事电话诈骗而处于公安机关的监控范围内。
理发店主取赃提成
1月21日下午4点,28岁的陈某永坐在电白看守所会客室的特制椅子上,无法自由活动。对他来说,这个冬天有些难熬。单薄的囚衣,坚固的手铐,冰冷的铁窗,可能将陪伴他走过一段漫长的牢狱生涯。
1月5日,因涉嫌电话诈骗,陈某永被电白县公安局拘留。
陈某永是电白县电城镇人,前些年在广州做水电工,每月薪水1000余元。由于对待遇不满,陈某永辞职回乡,一直无业。积蓄用光之后,陈某永听说当地不少人通过电话行骗弄到了钱,便打起了这方面的主意。
2010年12月5日,陈某永以每张50元的价格从他人手上购买了几十张“通讯资料”,其上记载着数千个电话号码以及号码主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所在地区等详细信息。
其后,陈某永按照资料逐个拨打电话,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向对方索要钱财。据其交代,不到一个月,他便成功“钓”得两笔赃款,分别为1000元和2000元,这相当于他打工月收入的两倍。
发现受骗之后,事主迅速报警。2011年1月5日早8点,还在睡梦中的陈某永被破门而入的警察戴上了手铐。
和陈某永几乎同时被抓进电白县看守所的,还有21岁的陈某元。和陈某永不同的是,陈某元曾有一份正当职业,收入也不错。
陈某元是电白县麻岗镇人,被拘前在镇上经营一家理发店,旺季每月有1万元收入,淡季也有2、3千元。不过,来钱更容易的电话诈骗,让他走入了歧途。
陈某元的主要任务是提取电话诈骗所得赃款,每取一次,他便可以获得取款金额6-10%的提成。2010年以来,在一位名叫阿权的人指使下,陈某元共提取赃款4200元。2011年1月13日第4次提款时,陈某元被守候的警察抓获。
一次骗得五百万元
用陈某元的话说,他只是电白众多电话诈骗作案者中的“小字辈”,行骗手段也不过“照葫芦画瓢”。树仔镇三位亲兄弟和两位堂兄弟组成的电话诈骗团伙一次性骗到500万元的故事,刺激着这些人的神经。1月21日,电白县公安局一警官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被骗的老板欠别人500万元,该诈骗团伙获悉这一消息后,便打电话给受害者,以朋友的口吻问其什么时候还钱,这位老板信以为真,把500万元打到了骗子提供的账户里。
电白县公安局办公室李主任介绍,该县的电话诈骗犯罪活动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那时几兄弟一起干的比较多。”这种“打个电话就能赚到钱”的犯罪活动,让少数人动了心,加之部分沿海乡镇村民捕鱼收入逐渐下降,一些人又觉得外出务工辛苦,于是电话诈骗便像瘟疫一样在电白部分村镇蔓延开来。
当地警方介绍,电话诈骗一般以团伙形式进行,手机和银行卡是必不可少的犯罪工具。团伙内部分工明确,有人收集犯罪对象资料,有人负责打电话、冒充熟人诈骗,有人则负责取款。为了增加警方破案难度、保证自身安全,骗子们一般选择距离电白较远的省份为作案目标地。
犯罪嫌疑人一般通过互联网购买相关资料,随后便会挨个打电话。在喊出对方名字之后,骗子一般会让对方猜猜自己是谁。受害人往往误以为是久未谋面或联系的朋友或同学等,进而上当受骗。
电白县公安局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犯罪嫌疑人一般头天下午给受害者打电话联络感情,约对方第二天一起吃饭或说要去看望对方。第二天,犯罪嫌疑人会再次致电受害者,谎称自己遭遇车祸或突发重病,急需钱财,让对方把钱打入指定账户。“犯罪嫌疑人现在更常见的伎俩是说自己因嫖娼被抓,又不敢跟家里人讲,让受害人先汇点钱过来救急。”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骗子有时也会冒充党政领导。2008年,两名犯罪嫌疑人先后4次冒充茂名市某领导和电白县某局领导,电话诈骗20.5万元。他们通过手机换号软件,使受害者电话显示的来电号码为某领导的手机号码,最多一次骗得10万元。
嫌疑人员地域集中
电白警方介绍,在已经确定的电白籍电话诈骗犯罪嫌疑人中,90%以上来自麻岗和树仔两镇。“麻岗最早出现电话诈骗活动,后来传到了树仔。”相关负责人说。
在打击电话诈骗犯罪专项行动中,电白县公安局规定全部警力要与犯罪多发的重点地区和人员挂钩。仅麻岗镇,就有903人处在当地警方的监控之下。1月21日下午,电白县公安局刑警队刘队长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公安机关规定他们(被监控对象)要在指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接受问话,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回访与检查,一旦发现发现电话诈骗苗头,警方就会对他们实施停机或直接通知犯罪对象。”
虽然通过近两年专项整治,电话诈骗活动在电白有所收敛,但当地警方认为,要想在短时间内让电话诈骗销声匿迹并非易事。作案成本低廉、操作手段简单、得利迅速丰厚,都为这种犯罪活动的生存提供了“土壤”。
(本文来源:南方农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