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10-31
- 帖子
- 39,461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61
- 年龄
- 37
小的时候,没有电视,最好的玩艺儿当数“小人书”了。在“小人书”演绎的“连续剧”里,孙悟空可以上天入地,诸葛亮可以呼风唤雨,水浒的英雄们可以大闹江湖。可如今这些玩艺儿,只有到潘家园的旧货市场才能找到了,因此很多人说,“小人书”没了,让我怎么回到童年?
是啊!童年多好,不愁吃,不愁喝的,凡是上岁数的人谁不希望回到童年呢?可说实在的,现如今想回到童年也不那么容易了。童年的玩艺儿早就进了博物馆,成了故纸堆,变成令人怀念的玩艺儿了,“小人书”大概就是这样的命运吧!
然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种画坛的品种,“小人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还有无数淖髡吆突家仍然对“小人书”情有独钟,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小人书”的真谛。不仅孩子,而今不少大人仍然对“小人书”那么爱不释手。于是,便有人借鉴此种形式,把它演变成为“读图时代”,一时间,许多的小说,甚至散文也都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有的诠释作品中的某些章节,有的甚至单独成为某种艺术的展示方式?
对此,有人说,书就是书,何必搞那么多插图呢?也有人说,有插图的书比没有插图的好看。台湾著名作家刘墉许多版本的图书,就以精美的插图而颇受读者欢迎。刘索拉的《女贞汤》,其插图的精美,完全可以作“小人书”看。而最近某出版社出版的萧红名著《呼兰河传》,其插图更仿佛一本连环画,充分展示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民俗民风,令人拍案叫绝。
几十年前,“小人书”很像今天的电视连续剧,越看越有味道,买了第一本,想买第二本。全套《三国演义》共计60册,要是买齐,真得下不少本钱。全套的《红楼梦》24本,分好几个阶段出版,其中有几本印数非常少,真想凑成一套,是很难的。然而,对当年的孩子们来讲,没有不想凑齐的,于是寻觅成套的“小人书”便成了许多孩子的梦想。
而今,各种卡通“小人书”品种也很多,已然取代了昔日“小人书”的地位,“小人书”是越来越难寻觅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很多,这不仅需要有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作底本,也需要有高超绘画技艺的画家下功夫,更需要出版社的鼎力配合,才能将读者的喜爱变成读者需要的“产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3个条件都不具备。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那样家喻户晓的名著可谓凤毛麟角,更没有画家为不赚钱的事下那么大功夫。也许画家一幅画可卖上几万元,但“小人书”的一个画面又值几百元钱呢?当然更没有出版社敢于冒这个风险,“小人书”出来了没人买,赔了钱又算谁的?
正因为如此,“小人书”离我们越来越远,倒是那些插了图的精美书籍可以大行其道。不但小说的插图越来越多,甚至像李泽厚这样大学者的学术著作,插了图以后也卖得十分走俏。由此看,让更多的人进入“读图时代”也算弥补了“小人书”短缺的遗憾。
但是,“小人书”就是“小人书”,绝非插图多的书籍可以补其缺憾。因为,没有“小人书”的夜晚,只能靠现如今天天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度日,人们很难再回到童年了!
小人书――逐渐湮没的风景
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开始的。在这个直至现在还没有停止的过程中,我们汲取许多营养,也失去太多传统、本土的东西。中国的连环画,这种俗称小人书的儿童读物,就是一道正逐渐湮没的风景。
从儿童读物到收藏品
连环画作为一种儿童读物,自20年代以来,曾经风靡中国达半个多世纪。其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人书《三国演义》累计发行194万套,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最初的小人书制作并不精美,但这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对它的喜爱。退回十几年前,这种64开本、铅字印刷、图文并茂的小人书,作为少年儿童的主要读物随处可见,小伙伴们身上有几个硬币,就可以买本小人书,读它个痛痛快快、乐不可支。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少儿读物日益精美化、大型化以及各种传播媒介的冲击,小人书逐渐被驱逐出少儿读物市场,书店里难觅其踪影,散落在民间的小人书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沉淀”之后,存世量更是大为减少,有的近乎“绝迹”。
于是,“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法则无形中把小人书推向国内外收藏品的行列,使之成为人们收藏的新宠物,但仅仅是收藏而已。
在收藏热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整套的、包装精美的小人书,在泉州市区的书店里,几乎见不到单本或零卖的小人书。一家书店的老板介绍说,这些带收藏价值的新版小人书虽然销得很快,但孩子自己掏钱买的很少,他们一般没有这么多零花钱买整套的连环画。
卡通画等于小人书?
在泉州市区的一些书店,当记者询问有没有卖小人书时,服务员立刻指着满柜的卡通画册说:“有啊,很多。”在上午下课后和下午上课前的时间里,书店的卡通画册柜台前总是围满前来看书的小学生。在这些人中,大多数学生说没有看过小人书,个别学生说在家里看过旧的,但没有卡通画册好看。
与现在的儿童相比,前几代人在童年时代对小人书可谓钟爱有加。他们在自己还不甚识字的时候,就开始看小人书上的图画了。虽然只能简单地欣赏书中的情节,只能用“好人”与“坏人”来评价书中的人物,许多人却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培养了正直、无私、奋进的传统美德。
在小人书风行的年代里,挥舞着定海神针降妖除魔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羽扇纶巾稳坐中军帐的卧龙诸葛亮、东砍西伐的黑旋风李逵、智勇双全的浪子燕青等英雄人物曾激励过好几代人勤奋上进。虽然他们也对吴荪甫、方鸿渐等人物迷惑不解,但这些反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当许多人还在回忆有小人书陪伴的美好岁月,想着江姐、刘胡兰等英雄人物时,现在的儿童却正看着卡通画册,想着要是能和“米老鼠”、“唐老鸭”一起玩该有多好。
德国美学家本雅明谈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时说,“米老鼠”、“唐老鸭”含有某些国家的意识形态。
而如今,不断“东渐”的“机器人”、“卡通猫”正在逐渐代替中国本土的小人书。
一些学者指出,对中国的儿童,我们还应当把我们民族的瑰宝,以及最基础的道德知识通过小人书这种非常有趣的东西传授给他们。 [/b]
NO.1
NO.2
NO.3
NO.4
NO.5
NO.6
NO.7
NO.8
NO.9
NO.10